期中練習A卷華東師大版七年級上冊科學_第1頁
期中練習A卷華東師大版七年級上冊科學_第2頁
期中練習A卷華東師大版七年級上冊科學_第3頁
期中練習A卷華東師大版七年級上冊科學_第4頁
期中練習A卷華東師大版七年級上冊科學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華師大版科學七年級上冊期中練習A卷一、選擇題1.下表是王任宇同學研究空氣中的氣體成分和人體呼出的氣體成分含量對照記錄情況,他采用的記錄方法是()氣體成分氮氣氧氣二氧化碳水其他氣體空氣中的氣體(%)7821呼出的氣體(%)78164A.文字描述法 B.表格記錄法 C.圖形記錄法 D.以上都不是2.科學問題激發我們去學習,下列不屬于科學問題的是()A.魔鏡魔鏡,誰是世界上最漂亮的人?B.爸爸爸爸,最早最早的人是從哪里來的?C.媽媽媽媽,宇宙是怎么誕生的?D.老師老師,為什么月球不會落到地面上?3.實驗前,小明和同學們躍躍欲試,都想要測出最準確的數據同學們的說法中正確的是()A.小馬說:“我只要認真按老師要求去做,就不會有實驗誤差。”B.小明說:“我只要測量方法正確了就不會產生實驗誤差。”C.小靈說:“我對同一個量多測幾次,求出它們的平均值,就不會有誤差了。”D.小高說:“你們這樣只能減少實驗誤差,不可能沒有誤差,即使老師測量也會有誤差。”4.下列有關生物適應環境的說法錯誤的是()A.烏龜、鱷魚用肺呼吸,是對水陸兩棲生活的適應B.青蛙冬眠是對冬季寒冷氣候的適應C.鳥類的身體呈紡錘形,前肢變成翼,是對空中飛行生活的適應D.植物有鮮艷的花,是對昆蟲傳粉環境的適應5.用手觸碰含羞草,含羞草葉片會自然下垂,這體現的生物特征是()A.應激性 B.繁殖 C.新陳代謝 D.生長6.下列關于動物特征的敘述錯誤的是()A.鯽魚身體兩側各有一行側線B.軟體動物都具有石灰質的外殼C.河蝦的步行足位于頭胸部D.青蛙的主要呼吸器官是肺7.下列蔬菜中,我們食用部分屬于植物的生殖器官的是()A.蘿卜 B.白菜C.蓮藕 D.辣椒8.下列能提取青霉素的是()。A.青霉 B.曲霉 C.酵母菌 D.蘑菇9.“白日不到處,青春恰自來。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詩中的“苔花”是一種苔蘚植物,下列關于苔蘚和牡丹的說法,正確的是()A.苔蘚和牡丹都生活在陰暗潮濕的地方B.苔蘚和牡丹都有根、莖、葉C.苔蘚和牡丹都能開花結果D.苔蘚和牡丹都能進行光合作用10.每年的5月22日為“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下列有關生物多樣性及保護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A.擴大珍稀瀕危物種拯救活動B.保護生物多樣性要做到禁止開發和利用生物資源C.建立自然保護區是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有效措施D.偷獵、喪失棲息地及生物入侵等是威脅生物多樣性的重要原因11.下列現象不能說明同種生物差異性的是()A.黃種人和白種人鼻梁有高低B.黑藻和衣藻形態各異C.汗血寶馬毛色有淡金色、銀白色等D.水蜜桃有的甜,有的不甜1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皮膚由外到內分為表皮、真皮,是人體最大的器官B.植物的基本組織有上皮組織、輸導組織、營養組織、機械組織、分生組織C.植物體一定由根、莖、葉、花、果實、種子六大器官構成D.草履蟲利用纖毛游動,所以纖毛是其運動器官13.下列關于制作“洋蔥表皮細胞”臨時裝片,并用顯微鏡觀察的實驗中,正確的是()A.觀察時,低倍鏡換用高倍鏡時一定先移動裝片,再轉動物鏡轉換器B.染色時,可在蓋玻片一側滴一滴亞甲基藍溶液,并用吸水紙從另一側吸水C.制作臨時裝片時,用滴管在載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鹽水,以維持細胞的形態D.調焦時,側面注視物鏡,同時轉動粗準焦螺旋使鏡筒緩緩下降14.如圖所示為多細胞生物體的結構層次,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A.草履蟲在結構層次上屬于細胞B.根、莖、葉在結構層次上屬于組織C.人的一塊骨頭在結構層次上屬于系統D.一棵橘樹的結構層次可表示為:細胞→組織→器官→系統→植物體15.某探究學習小組的同學從《動物分類圖譜》檢索到大鯢在生物分類上屬于兩棲動物,其歸類屬于兩棲動物的主要依據是()A.體溫不恒定、體外受精B.幼體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成體水陸兩棲用肺和皮膚呼吸C.體溫不恒定、有脊椎骨D.幼體能在水中游泳,成體水陸兩棲會游泳且能爬行二、填空題16.質量的含義:表示物體含有。它是物體本身的一種,其大小不會隨物體的等的改變而改變。17.測量:是一個把與進行比較的過程。這類公認的標準就是單位。對于同一被測量,所選的單位不同,測量的數值就不同,因此在測量的數值后面必須寫明單位,沒有單位的測量結果是意義的。18.物體的冷熱程度可以用來表示。溫度的常用單位是,單位符號是℃。測量的工具是,它是利用的性質制成的。19.我們把實驗中不需要測具體數據的觀察叫定性觀察,需要測量具體數據的觀察叫定量觀察。用放大鏡觀察蝸牛屬于觀察,用刻度尺測量課桌子的長度屬于觀察。20.讀圖,回答問題。(1)請分別填寫各部分的名稱:A.;B.。(2)能分泌黏液的是[],它是蝸牛的器官。(3)對蝸牛自身起保護作用的是[]。(4)通過“觀察蝸牛”的活動可知,蝸牛對刺激不產生反應。A.觸摸 B.強光 C.米醋 D.拍手聲21.地球上所有植物和動物的形態和生活習性都是和它們的生存環境相的。如鳥的身體呈,前肢變成,以適應空中的飛行;魚類的運動器官是,呼吸器官是以適應水中生活。22.無脊椎動物的特征:無脊椎動物的共同特征是體內沒有,它們的形態各異,按照形態和結構可分類如下:結構特征單細胞身體微小,結構簡單,有口無肛門多細胞有口無肛門,身體輻射對稱有口無肛門,身體背腹扁平、兩側對稱.長或薄的體型,身體線形、不分節長或薄的體型,身體有許多體節非長或非薄的體型,身體柔軟,大多數有貝殼非長或非薄的體型,無貝殼,身體、足分節,有外骨骼非長或非薄的體型,無貝殼,體具棘皮23.如圖所示,甲圖為酵母菌細胞的結構模式圖,據圖回答:(1)甲圖中酵母菌進行的生殖方式是。(2)乙圖是酵母菌生長曲線圖,其中FG段大幅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24.根據同種生物的差異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地球上所有人的都不相同,因此警察可以利用它來確定犯罪嫌疑人的身份。(2)人的ABO血型有、、、四種。(3)根據膚色來劃分,可以將人分為、和。但全世界的人在生物學上屬于物種。25.系統是由能夠共同完成一種或幾種生理功能的多個,按照一定的順序排列在一起構成的。人體有大系統,植物體系統。三、實驗探究題26.科學課上同學們開展"制作細胞模型"項目化學習活動,活動包括觀察細胞結構、制作細胞模型、評價模型作品三個環節。(1)【觀察】制作模型前,利用顯微鏡觀察洋蔥鱗片表皮細胞裝片并記錄。觀察時,顯微鏡視野中出現如圖甲的折疊現象。分析該現象產生的原因并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2)【制作】某同學利用各種顏色的橡皮泥制作出植物細胞模型(圖乙)。指出該模型存在的缺陷。(3)【評價】評價量規既是作品制作過程的指引,又是作品等級評定的依據。下表為某小組制定的量規,將表中橫線處補充完整。植物細胞模型評價量規評價指標作品等級優秀合格待改進結構完整性材料與匹配模型材料的選擇能體現細胞中2個結構的功能模型材料的選擇能體現細胞中1個結構的功能模型材料的選擇未能體現細胞結構的功能美觀與成本材料環保易得且成本低材料環保但成本較高材料不環保且成本較高(4)【改進】有同學根據量規中的"材料與匹配"評價指標,認為僅用橡皮泥一種材料進行制作存在不足,將模型評為"待改進"。選擇該模型中的一處結構進行改進,填寫下表。我的改進細胞結構所選材料選擇理由27.在桔園周圍會經常看到一些白色的袋子,袋子上寫著“戴挫霉”幾個字,為了了解這種物品的作用,李梅同學特意上網查看了一下:廣泛用于柑橘、香蕉等水果采后保鮮。小明同學很感興趣,進行了如下實驗:①取色彩相同、大小相同的桔子30個,平均分成兩組,一組置于按科學標準配制的戴挫霉溶液浸泡中,另一組不做任何處理。15分鐘后,取出浸泡后的桔子,用干凈的毛巾擦干,都在適宜的溫度條件下放置。②20天后觀察桔子的表面。發現浸泡過戴挫霉的桔子表面仍然鮮艷,但不做任何處理的桔子表面長有霉菌。請分析回答:(1)該實驗的假設是什么?。(2)用較多數量的桔子做實驗的目的是什么?。(3)小明同學能得出什么結論?。28.2019年5月小徐在爸爸的帶領下,參加了湖州菱湖桑基地魚塘舉辦的首屆“桑椹采摘節”,體驗了“地籠捕捕歡”、“植物連連順”等娛樂活動。(1)在“地籠捕捕歡”活動中他們捕獲了很多“珍寶”,有鯽魚、河蝦、甲魚、螃蟹、黃鱔,其中有脊椎骨的是。(2)在“植物連連順”活動中,需將葫蘆蘚、蕨、桑椹、銀杏等按一定的順序排列,小徐的排列方式如下,乙處應為。1a有種子……21b無種子……32a種子外有果皮包被……甲2b種子外無果皮包被……乙3a有根莖葉的分化……丙3b有莖葉,無根……葫蘆蘚。(3)為研究鳥類腸道消化對種子萌發的影響,小徐進行了實驗。(說明:原始種子是指果皮(肉)完整的種子)實驗記錄如圖,請用文字描述圖中的結果。29.如果你翻動花園、庭院中的花盆或石塊,常常會看到一些身體略扁、長橢圓形、灰褐色或黑色的小動物在爬行,這就是鼠婦,又叫潮蟲。當你搬開花盆或石塊時,鼠婦很快就爬走了。這是為什么呢?是因為環境變明亮了嗎?某同學對此進行了探究,請你幫他把探究活動的過程填寫完整:(1)提出問題:鼠婦會選擇陰暗的環境嗎?

作出假設:。(2)制訂并實施探究方案:在鐵盤內鋪上一層濕土,以橫軸中線為界,一側蓋上紙板,一側蓋上玻璃板,在兩側中央各放入5只鼠婦,觀察鼠婦的行為。該實驗的變量是。如果在兩側中央各放1只鼠婦,是否可以得出準確的實驗結論?。為什么?。(3)分析結果,得出結論:該同學對上述實驗重復了五次,結果如下表。環境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明亮0只1只2只0只2只陰暗10只9只8只10只8只為了使實驗結論更準確,應對上述數據作怎樣的處理?。從中得出的實驗結論是。30.某興趣小組學習了蠟燭的火焰分為外焰、內焰和焰心,于是對火焰溫度產生了好奇,外焰、內焰和焰心溫度相同嗎?他們用酒精燈點燃的火焰進行了相關實驗探究。(1)如圖,他們用一根火柴分別放在外焰、內焰以及焰心并迅速取出,觀察火柴變黑的程度發現放在外焰時火柴變黑最嚴重。根據以上現象可得出結論:(填“焰心”、“內焰”或“外焰”)的溫度最高。(2)雙雙同學認為這樣得出結論不夠嚴謹,于是向老師請教,在老師的幫助下,得到數據如下:火焰層外焰內焰焰心溫度/℃648517436667530455679551470由此數據可得出,(填“焰心”、“內焰”或“外焰”)的溫度最低。該小組為什么要進行多次實驗?。四、解答題31.下圖是被子植物葉的切片,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表皮具有保護作用,由組織組成。(2)葉脈能輸送由根吸收來的水分.無機鹽以及葉制造的營養物質,因此葉脈主要是由組織構成的。(3)葉肉部分由能進行光合作用的葉肉細胞組成,葉肉細胞屬于組織。(4)葉屬于(填“組織”、“器官”或“系統”),理由是。32.小金學習了“常見的植物”后,對植物的分類產生了興趣,在老師的指導下,編制了一張植物分類檢索表:請回答:(1)請完成該植物分類檢索表,a:;b:。(2)從植物的分類來看,表中的甲屬于植物。(3)小金在一次野外活動時,采集到甲、乙、丙3種植物,通過觀察標注了它們在檢索表中的位置。這3種植物中,共同特征比較多的兩種植物是。33.小明平時很愛動腦子,有一些問題引起了他的興趣:蚯蚓有沒有眼睛呢?蚯蚓有沒有嗅覺?蚯蚓的身體上有沒有感光細胞?為了弄清這些問題,小明做了如下幾個實驗。實驗一:先取3條大小不同的蚯蚓,放在一張濕紙上,然后用樹葉、鉛筆、紅領巾分別在它們前面晃動,結果發現它們毫無反應。實驗二:找來幾根蔥、幾塊黃瓜和幾塊蘿卜,并排放在蚯蚓前,幾分鐘后它們都鉆到蔥下面去了。實驗三:用泥巴、磚頭砌了間小屋,把蚯蚓放在屋門口,結果發現它們很快朝屋里陰暗處爬去。(1)實驗一說明蚯蚓沒有,實驗二說明蚯蚓有,實驗三說明蚯蚓能。(2)小明還想了解蚯蚓的生活習性,于是又做了下面這個實驗:他先在塑料盒中放一些干土,然后在盒的一側加入適量的水,使盒中的土一半是干的,另一半是濕的。再在干土和濕土的分界處放10條蚯蚓,一段時間后,分別數出干土和濕土中蚯蚓的數目。寫出小明設計的這個實驗要探究的問題:?34.某科學興趣小組為觀察蝸牛的形態特征,決定到野外捕捉蝸牛,三位同學結伴同行,途中因對捕捉地點產生分歧而單獨行動:小明向背陰潮濕的山溝走去,小剛向向陽干燥的高地行去,小紅走進了雜草叢生的淺水中捕捉。經過一個小時的捕捉后,他們回校將蝸牛交給科學老師,老師發現其中一位同學捕捉的蝸牛特別多,詢問后給予表揚。(1)你認為得到表揚的同學是________。A.小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