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屆安徽省滁州市第三中學高考化學四模試卷含解析_第1頁
2022屆安徽省滁州市第三中學高考化學四模試卷含解析_第2頁
2022屆安徽省滁州市第三中學高考化學四模試卷含解析_第3頁
2022屆安徽省滁州市第三中學高考化學四模試卷含解析_第4頁
2022屆安徽省滁州市第三中學高考化學四模試卷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2高考化學模擬試卷

注意事項:

1.答題前,考生先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碼填寫清楚,將條形碼準確粘貼在條形碼區(qū)域內。

2.答題時請按要求用筆。

3.請按照題號順序在答題卡各題目的答題區(qū)域內作答,超出答題區(qū)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草稿紙、試卷上答題無效。

4.作圖可先使用鉛筆畫出,確定后必須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描黑。

5.保持卡面清潔,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皺,不準使用涂改液、修正帶、刮紙刀。

一、選擇題(共包括22個小題。每小題均只有一個符合題意的選項)

1、化學與環(huán)境、生活密切相關,下列與化學有關的說法正確的是()

A.用石材制作硯臺的過程是化學變化

B.氯化錢溶液可清除銅制品表面的銹潰,是因為氨根離子水解使溶液顯酸性

C.月餅因為富含油脂而易發(fā)生氧化,保存時常放入裝有硅膠的透氣袋

D.為測定熔融氫氧化鈉的導電性,可將氫氧化鈉固體放在石英生期中加熱熔化

A.用①裝置除去CO2中含有的少量SO2

B.用②裝置蒸干飽和AlCh溶液制備AIClj晶體

C.用③裝置加熱NH4C1固體制取NHj

D.用④裝置分離乙酸乙酯與水的混合液

3、氫能源是最具應用前景的能源之一,高純氫的制備是目前的研究熱點。可利用太陽能光伏電池電解水制高純氨,工

作示意圖如圖所示。通過控制開關連接K1和K2,可交替得到H2和02,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A.制H2時,開關應連接Ki,產生H2的電極反應式是2H2O+2e=H2T+2OH-

B.當開關連接K2時,電極3的反應式為Ni(OH)2-e-+OH-=NiOOH+H2O

C.當開關連接K2時,電極2作陽極,得到02

D.電極3的作用是分別作陽極材料和陰極材料,利用NiOOH和Ni(OH)2的相互轉化提供電子轉移

4、強酸和強堿稀溶液的中和熱可表示為H+(aq)+OH-(aq)-H2O⑴+55.8kJ。已知:

①HCl(aq)+NH3?H2O(aq)-NH4Cl(aq)+H2O⑴+akJ;②HCl(aq)+NaOH(s)一NaCl(aq)+H2OQ)+bkJ;

③HNO3(aq)+KOH(aq)TKNO3(aq)+H2O⑴+ckJ。貝!|a、b、c三者的大小關系為()

A.a>b>c

B.b>c>a

C.a=b=c

D.a=b<c

5、下列操作或原理正確的是()

A.可用玻璃棒蘸取新制氯水點在pH試紙上,測定該氯水的pH值

B.裝Na2c03溶液的試劑瓶塞用玻璃塞

C.蒸儲操作時先通冷卻水再加熱

D.實驗室中少量金屬鈉常保存在煤油中,實驗時多余的鈉不能放回原試劑瓶中

6、從古至今化學與生產、生活密切相關。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宋朝王希孟的畫作《千里江山圖》所用紙張為宣紙,其主要成分是碳纖維

B.漢代燒制出“明如鏡、聲如罄”的瓷器,其主要原料為石灰石

C.“司南之杓(勺),投之于地,其柢(勺柄)指南”中的“杓”含FezO3

D.港珠澳大橋使用的聚乙烯纖維吊繩是有機高分子化合物

7、下列實驗中,對應的現象以及結論都正確且兩者具有因果關系的是

選項實驗現象結論

將稀硝酸加入過量鐵粉中,充分反應有氣體生成,溶液呈稀硝酸將Fe氧化為

A.

后滴加KSCN溶液血紅色Fe3+

將銅粉加LOmohLTFe2(SO4)3溶液溶液變藍、有黑色固

B.金屬鐵比銅活潑

中體出現

用生蝸鉗夾住一小塊用砂紙仔細打熔化后的液態(tài)鋁滴

C.金屬鋁的熔點較低

磨過的鋁箔在酒精燈上加熱落下來

將O.lmokLTMgSCh溶液滴入

先有白色沉淀生成Cu(OH)2的溶度積比

D.NaOH溶液至不再有沉淀產生,再滴

后變?yōu)闇\藍色沉淀

Mg(OH)2的小

加O.lmolL-'C11SO4溶液

A.A

8、根據實驗操作和現象所得出的結論正確的是

選項實驗操作和現象結論

將含有SO2的廢氣通入BaCb溶液中,

ASO2與BaCL溶液反應生成BaSCh沉淀

生成白色沉淀

常溫下,分別測定同濃度Na2c03溶液與

BCFhCOONa溶液的pH,Na2cO3溶液的HCOy電離出H+能力比CH3coOH的弱

pH大于CH3COONa溶液

向Fe(N(h)3溶液中加入鐵粉,充分振蕩,

C滴加少量鹽酸酸化后再滴入KSCN溶Fe(NCh)3溶液中Fe3+部分被Fe還原

液,溶液變紅

苯和液溟在FeBrj的催化下發(fā)生反應,

D將得到的氣體直接通入AgN(h溶液中,苯和液漠發(fā)生取代反應

產生淡黃色沉淀

A.AB.BD.D

9、H3PO2是精細磷化工產品。工業(yè)制備原理如下:

(I)2P4+3Ba(OH)2+6H2O=3Ba(H2Po2)2+2PH3t

(II)Ba(H2Po2)2+H2SO4=BaS04I+2H3PO2

下列推斷錯誤的是()

A.反應I是氧化還原反應,反應II是非氧化還原反應

B.H3P02具有強還原性,在空氣中可能被氧化成磷酸

C.在反應I中氧化劑與還原劑的質量之比為1:1

D.在標準狀況下生成2.24LPH3,同時轉移0.3mol電子

10、設NA表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14g乙烯和丙烯的混合物中極性鍵數目為2NA

B.標準狀況下,22.4LCH4與Cl2在光照條件下反應生成HC1分子數為4NA

C.容器中2moiNO與ImolCh充分反應,產物的分子數為2NA

D.電解精煉銅時陽極減輕32g,電路中轉移電子數目一定為NA

11、下列不能使氫氧化鈉的酚猷溶液褪色的氣體是()

A.NH3B.SO2

C.HC1D.CO2

12、下列有關裝置對應實驗的說法正確的是()

,稀HjSO,

A.①可用于制取H2,且活塞a處于打開狀態(tài)

B.②可用于收集NH3

C.③可用于固體NH4cl和L的分離

D.④可用于分離L的CCL溶液,導管b的作用是滴加液體

13、下列有關FeMSO4)3溶液的敘述正確的是

A.該溶液中K+、Fe2+,C6H5OH、Br-可以大量共存

3+2+

B.和KI溶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Fe+2r=Fe4-I2

3+22+-

C.和Ba(OH)2溶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Fe+SO4-+Ba+3OH=Fe(OH)3I+BaSO4I

D.ILO.lmoMJ該溶液和足量的Zn充分反應,生成U.2gFe

14、已知A、B、C、D為由短周期元素組成的四種物質,它們有如圖所示轉化關系,且D為強電解質(其他相關物質

可能省略)。

A————>B————>C------~~>D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若A是共價化合物,則A和D有可能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

B.若A為非金屬單質,則其組成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能處于第二周期第WA族

C.若A為非金屬單質,則它與Mg反應的產物中陰、陽離子個數比可能為2:3

D.若A是金屬或非金屬單質,則常溫下O.lmol/L的D溶液中由水電離出的c(H+)可能為10Bmol/L

15、下列化學用語表述正確的是()

A.丙烯的結構簡式:CH3cHe氏

B.丙烷的比例模型:

C.氨基的電子式市,H

O

D.乙酸的鍵線式:人

OH

16、下圖是部分短周期元素原子(用字母表示)最外層電子數與原子序數的關系圖。說法正確的是

2----------------------?------

-------------4——原子序數

A.元素非金屬性:X>R>W

B.X與R形成的分子內含兩種作用力

C.X、Z形成的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共價鍵

D.元素對應的離子半徑:W>R>X

17、下列實驗操作、現象和結論均正確的是

選項操作現象結論

①,將海2潤工色石蕊試紙

靠近包潸□

NILCl棉y

A試紙不變色NH4cl受熱不分解

j3

1

②中攏t蕩后靜置

5

NaOH溶液可除去溶在嗅苯中

?■mNaOH溶液和

Bf溶神1g的澳整下層液體顏色變淺

的西

L

e-

4②

?)旋力;活塞

(_ft

C觀察到紅色噴泉NH,極易溶于水,氨水顯堿性

I一(清行船儆)

3

④閉合開關K,形成原電池

r-

ZjLeu鋅的金屬性比銅強

DJtt1Zn極上有紅色固體析出

ill

?1TW77

.y...J

CuSOjffMZnSO刪ft

A.AB.BC.CD.D

18、已知Ba(AlO2)2可溶于水。下圖表示的是向100mL0.02moi?L-iKAl(SO4)2溶液中逐滴力口入0.05moI?L"Ba(OH)2

溶液時(25℃),生成沉淀的物質的量與加入Ba(OH)2溶液的體積的關系。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所加的Ba(OH)2溶液的pH=13

B.a點的值是80mL

C.b點的值是0.005mol

D.當V[Ba(OH)2]=30mL時,生成沉淀的質量是0.699g

2-2+2-

19、已知:S03+l2+H20=S04-+2H+2I-,某溶液中可能含有「、NH;、CiT、S03,向該無色溶液中加入少量漠

水,溶液仍呈無色,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肯定不含廠B.肯定不含NH;C.可能含有SO/-D.可能含有「

20、關于NazO和Na2C>2的敘述正確的是

A.等物質的量時所含陰離子數目相同B.顏色相同

C.所含化學鍵類型相同D.化合物種類不同

21、用NA表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1mol過氧化鈉中陰離子所帶的負電荷數為NA

B.14g乙烯和丙烯的混合物中含有的碳原子的數目為NA

C.28gCP與28gC”。中含有的質子數均為14NA

D.標準狀況下,1.4L氯氣與足量氫氧化鈉溶液反應轉移的電子數為2NA

22、下列關于有機化合物的說法正確的是

A.C3H6c12有4種同分異構體

B.乙烯與Bn的CCL溶液反應后,混合液分為兩層

C.乙醇被氧化一定生成乙醛

D.合成材料會造成巨大的環(huán)境壓力,應禁止使用

二、非選擇題(共84分)

23、(14分)某芳香煌X(分子式為C7H8)是一種重要的有機化工原料,研究部門以它為初始原料設計出如下轉化關

系圖(部分產物、合成路線、反應條件略去)。其中A是一氯代物。

CH2OH

H

C12

AL-[X

濃硝酸f

;①

濃硫酸COOH

一IBNH2

④一

已知:

[.最CH3M

n.(苯胺,易被氧化)

(1)寫出:X-A的反應條件;反應④的反應條件和反應試劑:o

(2)E中含氧官能團的名稱:;反應②的類型是;反應②和③先后順序不能顛倒的原因是o

(3)寫出反應①的化學方程式:?

COOH

(4)有多種同分異構體,寫出1種含有1個醛基和2個羥基且苯環(huán)上只有2種一氯取代物的芳香族化

合物的結構簡式:

CH20H

(5)寫出由A轉化為^AOH的合成路線.

(合成路線表示方法為:……蒙韶目標產物)。

反應條件反應條件

24、(12分)X、Y、Z、R、Q、M是六種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數依次增大。X是原子半徑最小的元素,Y的氣態(tài)氫化

物能使?jié)駶櫟募t色石蕊試紙變藍,Z為地殼中含量最多的元素,R與X同主族;Y、R、Q最外層電子數之和為8,M

的單質為黃綠色有害氣體。請回答下列問題:

(1)Q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為?

(2)Z、Q、M簡單離子半徑由大到小的順序為(寫元素離子符號)。

(3)Y的氣態(tài)氫化物能使?jié)駶櫟募t色石蕊試紙變藍的原因:(用離子方程式表示)。

(4)QM2的電子式為。

(5)M的單質與R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o

25、(12分)有“退熱冰”之稱的乙酰苯胺具有退熱鎮(zhèn)痛作用,是較早使用的解熱鎮(zhèn)痛藥,純乙酰苯胺是一種白色有光

澤片狀結晶,不僅本身是重要的藥物,而且是磺胺類藥物的原料,可用作止痛劑、退熱劑、防腐劑和染料中間體。實

驗室用苯胺與乙酸合成乙酰苯胺的反應和實驗裝置如圖(夾持及加熱裝置略):

()

+CH3COOH?HOOCCH,金

刺形分誨住

注:①苯胺與乙酸的反應速率較慢,且反應是可逆的。

②苯胺易氧化,加入少量鋅粉,防止苯胺在反應過程中氧化。

③刺形分儲柱的作用相當于二次蒸儲,用于沸點差別不太大的混合物的分離。

可能用到的有關性質如下:(密度單位為g/cn?)

相對分密度溶解度

名稱性狀熔點/℃沸點/

子質量3

/g*cmg/100g水g/100g乙醇

棕黃色油

苯胺93.121.02-6.3184微溶OO

狀液體

無色透明

冰醋酸60.0521.0516.6117.9OOOO

液體

乙酰苯無色片狀溫度高,

135.161.21155-156280-290較水中大

胺晶體溶解度大

合成步驟:

在50mL圓底燒瓶中加入10mL新蒸儲過的苯胺和15mL冰乙酸(過量)及少許鋅粉(約0.1g)。用刺形分儲柱組裝好分儲

裝置,小火加熱lOmin后再升高加熱溫度,使蒸氣溫度在一定范圍內浮動1小時。在攪拌下趁熱快速將反應物以細流

倒入100mL冷水中冷卻。待乙酰苯胺晶體完全析出時,用布氏漏斗抽氣過濾,洗滌,以除去殘留酸液,抽干,即得粗

乙酰苯胺。

分離提純:

將粗乙酰苯胺溶于300mL熱水中,加熱至沸騰。放置數分鐘后,加入約0.5g粉未狀活性炭,用玻璃棒攪拌并煮沸l(wèi)Omin,

然后進行熱過濾,結晶,抽濾,晾干,稱量并計算產率。

(1)由于冰醋酸具有強烈刺激性,實驗中要在—內取用,加入過量冰醋酸的目的是一。

⑵反應開始時要小火加熱lOmin是為了一。

⑶實驗中使用刺形分儲柱能較好地提高乙酰苯胺產率,試從化學平衡的角度分析其原因:

(4)反應中加熱方式可采用_(填“水浴”“油浴”或“直接加熱”),蒸氣溫度的最佳范圍是一(填字母代號)。

a.100~105℃b.117.9~184℃c.280-290℃

(5)判斷反應基本完全的現象是洗滌乙酰苯胺粗品最合適的試劑是一(填字母代號)。

a.用少量熱水洗b.用少量冷水洗

c.先用冷水洗,再用熱水洗d.用酒精洗

⑹分離提純乙酰苯胺時,在加入活性炭脫色前需放置數分鐘,使熱溶液稍冷卻,其目的是一,若加入過多的活性炭,

使乙酰苯胺的產率_(填“偏大”“偏小”或“無影響”)。

⑺該實驗最終得到純品7.36g,則乙酰苯胺的產率是—%(結果保留一位小數)。

26、(10分)PbCrCh是一種黃色顏料,制備PbCrCh的一種實驗步驟如圖1:

6moi?LNaOH溶液6%14式%溶液

?丁?I

CrCh溶液—>制NaCrO,(aq)—>氧,化—>煮沸—>冷卻液—?-----?PbCrO<

小火加熱

已知:①Cr(OH)3(兩性氫氧化物)呈綠色且難溶于水

②Pb(NO3)2、Pb(CH3COO)2均易溶于水,PbCMh的Ksp為2.8x1013,Pb(OH)2開始沉淀時pH為7.2,完全

沉淀時pH為8.7。

③六價鋁在溶液中物種分布分數與pH關系如圖2所示。

pH

④PbCrth可由沸騰的倍酸鹽溶液與鉛鹽溶液作用制得,含PbCMh晶種時更易生成

(1)實驗時需要配置100mL3moi?LrCrCb溶液,現有量筒、玻璃棒、燒杯,還需要玻璃儀器是一?

(2)“制NaCrCh(aq)”時,控制NaOH溶液加入量的操作方法是。

(3)“氧化”時H2O2滴加速度不宜過快,其原因是;“氧化”時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一。

(4)“煮沸”的目的是.

(5)請設計用“冷卻液”制備PbCrO4的實驗操作:[實驗中須使用的試劑有:6moi?!7】的醋酸,0.5mol?L'?PbCNOa)

2溶液,pH試紙]。

27、(12分)某校學習小組的同學設計實驗,制備(NHD2Fe(SO4)2?6出0并探究其分解規(guī)律。實驗步驟如下:

I.稱取7.0g工業(yè)廢鐵粉放入燒杯中,先用熱的Na2c03溶液洗滌,再水洗,最后干燥。

II.稱取6.0g上述處理后的鐵粉加入25mL某濃度硫酸中加熱,加熱過程中不斷補充蒸儲水,至反應充分。

HL冷卻、過濾并洗滌過量的鐵粉,干燥后稱量鐵粉的質量。

IV.向步驟HI的濾液中加入適量(NHD2s晶體,攪拌至晶體完全溶解,經一系列操作得干燥純凈的(NHQ2Fe(SO4)

2?6H2O?

V.將(NH4)2Fe(SO4)2?6H2O脫水得(NHD2Fe(SO4)2,并進行熱分解實驗。

已知在不同溫度下FeSO4*7H2O的溶解度如表:

溫度(℃)1103050

溶解度(g)14.017.025.033.0

回答下列問題:

(1)步驟I用熱的Na2cCh溶液洗滌工業(yè)廢鐵粉的目的是步驟II中設計鐵粉過量,是為了加熱反應過程中需

不斷補充蒸儲水的目的是一。

(2)步驟III中稱量反應后剩余鐵粉的質量,是為了一。

(3)(NH4)2Fe(SO4)2分解的氣態(tài)產物可能有N2、NH3、SO2>SO3及水蒸氣,用下列裝置檢驗部分產物。

①檢驗氣態(tài)產物中的SO2和SO3時,裝置連接順序依次為一(氣流從左至右);c中盛放的試劑為一。

②裝置A的作用是一。

③檢驗充分分解并冷卻后的瓷舟中鐵的氧化物中是否含有二價鐵,需用到的試劑為一。

28、(14分)2015年“8T2”天津港危化倉庫爆炸,造成生命、財產的特大損失。據查危化倉庫中存有大量的鈉、鉀,

硝酸鏤和氟化鈉(NaCN)。請回答下列問題:

(1)鈉、鉀著火,下列可用來滅火的是。

A、水B、泡沫滅火器C、干粉滅火器D、細沙蓋滅

(2)NH4NO3為爆炸物,在不同溫度下受熱分解,可發(fā)生不同的化學反應:

在110℃時:NH4NO3=NH3+HNO3+173kJ

在185~200℃時:NH4NO3=N2O+2H2O+127kJ

在230空以上時,同時有弱光:2NH4NO3=2N2+O2+4H2O+129kJ,

在40(TC以上時,發(fā)生爆炸:4NH4NO3=3N2+2NO2+8H2O+123kJ

上述反應過程中一定破壞了__________________化學鍵。

(3)NaCN的電子式為,Na+有種運動狀態(tài)不同的電子,C原子核外有種能量不

同的電子,N原子核外最外層電子排布有對孤對電子。

(4)下列能說明碳與氮兩元素非金屬性相對強弱的是.

A、相同條件下水溶液的pH:NaHCO3>NaNO3

B、酸性:HNO2>H2CO3

C、CH4比NH3更穩(wěn)定

D、C與H2的化合比N2與H2的化合更容易

(5)NaCN屬于劇毒物質,可以用雙氧水進行無害化處理NaCN+H2O2——N2T+X+H2O,試推測X的化學式為

(6)以TiCh為催化劑用NaClO將CFT離子氧化成CNCT,CNCT在酸性條件下繼續(xù)與NaCIO反應生成N2、CO2,

Ch等。寫出CNO-在酸性條件下被NaClO氧化的離子方程式::

29、(10分)控制變量是科學研究重要方法。由下列實驗現象一定能得出相應結論的是

ABCD

3il!.5mol/L3i*1.0tnol/L

CuCl:海底FeCI疝源6mol/L

Ki

裝NaBrKI淀粉

注液港液

置lI晝氣處理AR

BaC喀M

王M^■品紅溶液QNa,CO,Na1^iO,

棉球構未洛液

2.0EL5%HQ,

現左邊棉球變棕黃色,右邊B中產生白色沉淀,C中溶液顏色

右邊試管產生氣泡較快試管中液體變渾濁

象棉球變藍色褪去

結硫酸亞鐵鉉分解的產物中除NH3

催化活性:Fe3+>CM+氧化性:Br2>l2非金屬性:C>Si

論外還含有SO3和SO2

A.AB.BC.CD.D

參考答案(含詳細解析)

一、選擇題(共包括22個小題。每小題均只有一個符合題意的選項)

1、B

【答案解析】

A.用石材制作硯臺的過程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A錯誤;

B.氨根離子水解使溶液顯酸性,酸性溶液可以用來除銹,故B正確;

C.硅膠具有吸水性,可作食品包裝中的硅膠為干燥劑,但硅膠沒有還原性、不能除去月餅包裝袋中的氧氣,可放入

裝有鐵粉的透氣袋,故C錯誤;

D.石英用煙中含有二氧化硅,二氧化硅能和氫氧化鈉發(fā)生反應,故D錯誤;

故答案選B。

2、D

【答案解析】

A.CCh和SO2都會和飽和碳酸鈉溶液反應,不能到達除雜效果,A項錯誤;

B.AlCb為強酸弱堿鹽,在溶液中發(fā)生水解生成氫氧化鋁膠體和氯化氫,直接蒸干AlCb飽和溶液,氯化氫揮發(fā),導致

水解平衡右移,使水解趨于完全生成氫氧化鋁沉淀,不能得到無水AlCb,B項錯誤;

C.加熱NHKl固體分解為N%和HCL兩者遇冷又會生成NHKL堵住導管,存安全隱患,C項錯誤;

D.乙酸乙酯的密度比水小,有機層在上層,水層在下層,與圖中裝置分層現象相符,D項正確;

答案選D。

3、B

【答案解析】

A.開關連接Ki,電極1為陰極,水得電子生成氫氣,產生H2的電極反應式是2H2O+2e-=H2f+2OH-,故A正確;

B.當開關連接K2時,電極3為陰極,發(fā)生還原反應,反應式為NiOOH+e+lhO=Ni(OH)2+OH,故B錯誤;

C.當開關連接K2時,電極2連接電源正極,電極2作陽極,發(fā)生氧化反應得到02,故C正確;

D.當開關連接K2時,電極3為陰極;開關應連接K”電極3為陽極;電極3的作用是分別作陽極材料和陰極材料,

利用NiOOH和Ni(OH)2的相互轉化提供電子轉移,故D正確;

選B。

4、B

【答案解析】

①HC1(aq)+NH3*H2O(aq)一NH4cl(aq)+H2O(1)+akJ,NHj-H?。是弱電解質,電離過程吸熱,因此aV55.8;

②HC1(aq)+NaOH(s)-NaCl(aq)+H2O(1)+bk.J,氫氧化鈉固體溶解放熱,因此b>55.8;

③HNCh(aq)+KOH(aq)-KNCh(aq)+H2O(I)+ckJ,符合中和熱的概念,因此c=55.8,

所以a、b、c三者的大小關系為b>c>a;選B。

【答案點睛】

本題考查了中和熱的計算和反應熱大小比較,理解中和熱的概念,明確弱電解質電離吸熱、強酸濃溶液稀釋放熱、氫

氧化鈉固體溶解放熱;

5、C

【答案解析】

A.依據氯水成分及性質漂白性判斷;

B.碳酸鈉水溶液呈堿性,能夠與玻璃中二氧化硅反應生成具有粘性硅酸鈉溶液;

C.后先通冷卻水,一開始產生的水蒸氣沒有得到冷卻;

D.多余的鈉應放回試劑瓶。

【題目詳解】

A.氯水中含有次氯酸,次氯酸具有漂白性,能夠漂白pH試紙,不能用pH試紙測試氯水的pH值,故A錯誤;

B.碳酸鈉水溶液呈堿性,能夠與玻璃中二氧化硅反應生成具有粘性硅酸鈉溶液,將玻璃塞與試劑瓶粘到一起,故B

錯誤;

C.先通冷卻水,保證冷凝管的管套中充滿水,再開始加熱,否則一開始產生的水蒸氣沒有得到冷卻,故C正確;

D.實驗室中少量金屬鈉常保存在煤油中,實驗時多余的鈉能放回原試劑瓶中,故D錯誤;

故選:Co

【答案點睛】

本題考查化學中儀器的使用及試劑的保存,解題關鍵:熟悉各種儀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項、掌握常見化學實驗基本

操作的注意事項,易錯點A,注意氯水的漂白性。

6、D

【答案解析】

A.紙張的原料是木材等植物纖維,所以其主要成分是纖維素,不是碳纖維,故A錯誤:

B.瓷器的原料是黏土,是硅酸鹽,不是石灰石,故B錯誤;

C.與磁鐵的磁性有關,則司南中的“杓”含Fe3O4,故C錯誤;

D.聚乙烯纖維屬于合成高分子材料,屬于有機高分子化合物,故D正確。

故選D。

7、D

【答案解析】

A、因為加入過量的鐵粉,反應生成Fe(NO3”,加入KSCN溶液,溶液不變紅,A錯誤;

B、Cu+2Fe3+=Cu2++2Fe2+,溶液變藍,但沒有黑色固體出現,B錯誤;

C、鋁表面產生氧化鋁,因為氧化鋁的熔點比鋁的高,因此出現熔化而不滴落,C錯誤;

D、MgSO4溶液加入NaOH,生成Mg(OH”,再加入CuSCh溶液,出現藍色沉淀,即Mg(OH)2+Cu2+=Cu(OH)2+

Mg2+,化學反應向更難溶的方向進行,即Cu(OH)2的溶度積小于Mg(0H)2,D正確;

故合理選項為D。

8、B

【答案解析】

A.將含有Sth的廢氣通入BaCL溶液中,不能生成白色沉淀,弱酸不能制取強酸,故A錯誤;

B.常溫下,分別測定同濃度Na2cCh溶液與CMCOONa溶液的pH,Na2cO3溶液的pH大于CH3coONa溶液,說

明Na2cCh的水解程度大于CHsCOONa溶液,水解程度越大,相應的酸電離程度越弱,則HCCh-電離出H卡能力比

CH3coOH的弱,故B正確;

C.Fe與Fe(NO3)3反應生成Fe(NO3)2,再加鹽酸,酸性條件下亞鐵離子、硝酸根離子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滴入KSCN

溶液,溶液變紅,不能說明是否部分被還原,也可能全部被還原,故C錯誤;

D.溟單質具有揮發(fā)性,生成的HBr及揮發(fā)的漠均與硝酸銀反應,觀察是否有淡黃色沉淀生成不能證明發(fā)生取代反應,

故D錯誤;

答案選B。

9、C

【答案解析】

A選項,P化合價有升高,也有降低,因此反應I是氧化還原反應,反應n是復分解反應,因此為非氧化還原反應,

故A正確;

B選項,H3P02中的磷為+1價,易升高,具有強還原性,在空氣中可能被氧化成磷酸,故B正確;

C選項,在反應I中有2個磷作氧化劑降低變?yōu)镻H.”有6個磷作還原劑升高變?yōu)锽a(H2Po2”,故氧化劑和還原劑質

量之比為1:3,故C錯誤;

D選項,根據反應方程式2個白磷中有2個磷作氧化劑降低變?yōu)?個P%,轉移6個電子,即生成2moiP%氣體轉移

6moi電子,在標準狀況下生成2.24LPH3即0.1mol,則轉移0.3mol電子,故D正確;

綜上所述,答案為C。

10、A

【答案解析】

A.乙烯和丙烯最簡式是CH2,最簡式的式量是14,所以14g乙烯和丙烯的混合物中含有ImolClh,則其中含有的極性

鍵C-H數目為2NA,A正確;

B.取代反應是逐步進行的,不可能完全反應,所以標準狀況下,22.4LCH&與CL在光照條件下反應生成HC1分子數小

于4NA,B錯誤;

C.容器中2moiNO與ImoKh充分反應會產生2moiNO2,NO2會有部分發(fā)生反應產生N2O4,因此最后得到的氣體分子

數目小于2NA,C錯誤;

D.在陽極反應的金屬有Cu,還有活動性比Cu強的金屬,因此電解精煉銅時陽極減輕32g,電路中轉移電子數目不一

定為NA,D錯誤;

故合理選項是A。

11、A

【答案解析】

酚酸遇堿變紅,在酸性、中性或弱堿性環(huán)境下褪色。氫氧化鈉的酚酥溶液顯紅色。

【題目詳解】

A.氨氣不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且氨氣溶于水生成氨水具有堿性,不能使酚酸褪色,故A選;

B.SO2溶于水生成亞硫酸,可以和氫氧化鈉溶液反應,使溶液褪色,故B不選;

C.HC1溶于水生成鹽酸,可以和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生成中性的氯化鈉,使溶液褪色,故C不選;

D.CCh溶于水生成碳酸,碳酸可以和氫氧化鈉溶液反應,使溶液褪色,故D不選;

故選A?

【答案點睛】

SO2和CO2是酸性氧化物,和NaOH反應生成Na2sCh和Na2cCh,如果SO2和CCh過量,和NaOH反應生成NaHSO3

和NaHCCh。這四種物質除了NaHSCh溶液是酸性的,其他三種都是堿性的,含酚猷的溶液可能褪色。但如果繼續(xù)通

入氣體SO2和CO2,溶液中會生成酸,最終溶液一定會褪色。

12、A

【答案解析】

A.①可用于制取H2,且活塞a處于打開狀態(tài)時,稀硫酸和鋅粒發(fā)生反應,生成氫氣,故A正確;

B.NH3密度比空氣小,所以不能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故B錯誤;

C加熱氯化鐵分解,碘升華,則NH4a和L的固體混合物不能用加熱的方法分離,故C錯誤;

D.導管b的作用是回收冷凝的CC14,故D錯誤;

正確答案是A。

13、D

【答案解析】

A、三價鐵與苯酚會發(fā)生顯色反應,不能大量共存,A錯誤;

B、電荷不守恒,正確的離子方程式為2Fe3++2F=2Fe2++h,B錯誤;

C、不符合配比關系,正確的離子方程式為2Fe3++3SO?-+3Ba2++6OH--2Fe(OH)3l+3BaSO4l,C錯誤;

D、根據原子守恒,鐵離子的物質的量為0.2mol,與足量Zn反應生成0.2mol鐵,為11.2g,D正確;

答案選D。

14、B

【答案解析】

A、B、C、D為短周期元素構成的四種物質,且D為強電解質,它們有如下轉化關系:

A——__>B—一>C——一>D,中學常見物質中N、S元素單質化合物符合轉化關系,Na元素單質

化合物符合轉化關系。

【題目詳解】

A、B、C、D為短周期元素構成的四種物質,且D為強電解質,它們有如下轉化關系:

A———>B———>C——堅一>D,中學常見物質中N、S元素單質化合物符合轉化關系,Na元素單質

化合物符合轉化關系;

A.若A是共價化合物,A可能為NH3或H2S,D為HNO3或H2so4,H2s與H2sCh可以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故A正

確;

B.若A為非金屬單質,則A為N2(或S),氮元素處于第二周期VA族,硫元素處于第三周期VIA族,故B錯誤;

C.若A為非金屬單質,貝!JA為N2(或S),B為NO(或Sth),C為NCh(或SO3),D為HN(h(或H2so4),其中N2與鎂

反應生成的MgjNz中陰、陽離子的個數比為2:3,故C正確;

D.若A是金屬或非金屬單質,則A為Na或N2或S,D為NaOH或HN(h或H2s()4,O.lmol/LNaOH溶液或HN(h

溶液中水電離出的c(H+)都是10-|3mol/L,故D正確;

故答案選B。

15、D

【答案解析】

A.丙烯的結構簡式為CH3cH=CH2,碳碳雙鍵是官能團,必須表示出來,故A不選;

B.如圖所示是丙烷的球棍模型,不是比例模型,故B不選;

H

C.氨基的電子式為,一、:,故C不選;

o

D.乙酸的鍵線式:/1,正確,故D選。

0H

故選D。

16、C

【答案解析】

都是短周期元素,由最外層電子數與原子序數關系可知,X、Y處于第二周期,X的最外層電子數為6,故X為O元

素,Y的最外層電子數為7,故Y為F元素;Z、R、W處于第三周期,最外層電子數分別為1、6、7,故Z為Na元

素、R為S元素、W為C1元素,則

A.同周期元素從左到右非金屬性逐漸增強,同主族從上到下非金屬性逐漸減弱,應為O>CI>S,選項A錯誤;

B.X與R形成的分子可為SO2或Sth,分子內只存在極性鍵,選項B錯誤;

C.X、Z形成的化合物如為Na2(h,含有共價鍵,選項C正確;

D.核外電子排布相同的離子核電荷數越大離子半徑越小,半徑O2-vc「VS2,選項D錯誤。

答案選C。

【答案點睛】

本題考查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的應用,根據最外層電子數及原子序數的關系確定元素是解題的關鍵,注意整體把握

元素周期表的結構,都是短周期元素,根據圖中信息推出各元素,結合對應單質、化合物的性質以及元素周期律知識

解答該題。

17、B

【答案解析】

A.氯化錢受熱分解成氨和氯化氫氣體,二者遇冷在氣體發(fā)生裝置的試管口附近化合生成氯化鏤固體,A項錯誤;

B.漠能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而漠苯不能,故可以用氫氧化鈉溶液除去漠苯中溶解的棕色漠,漠苯的密度大于水,故下

層液體顏色變淺,B項正確;

C.按圖示操作不能形成噴泉,C項錯誤;

D.兩燒杯中溶液放反了,閉合開關不能構成雙液原電池,D項錯誤。

答案選B。

18、D

【答案解析】

KA1(SOJ溶液中逐漸滴加Ba(0H)2溶液,ON會先與A盧發(fā)生反應Ar++3OIT=A1(OH)3J,生成A1(OH)3沉淀,

隨后生成的A1(OH)3再與OH發(fā)生反應A1(OH)3J+OFT=A1O£+2HQ,生成A1O;;在OH反應的同時,Ba?+也

在與SO;反應生成BaSO&沉淀。考慮到KA1(SO4)2溶液中SO;是A產物質的量的兩倍,再結合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可知,A伊沉淀完全時,溶液中還有SO;尚未沉淀完全;但繼續(xù)滴加BalOH)?會讓已經生成的Al(OH),發(fā)生溶解,

由于Al(OH),沉淀溶解的速率快于BaSC>4沉淀生成的速率,所以沉淀總量減少,當Al(0H)3恰好溶解完全,SO:的

沉淀也恰好完全。因此,結合分析可知,圖像中加入amLBa(0H)2時,KAKSO4白溶液中的SO:恰好完全沉淀;

沉淀物質的量為bmol時,KA1(SO4)2中的AF+恰好沉淀完全。

【題目詳解】

A.0.05mol/L的Ba(OH)2溶液中的c(OIT)約為O.lmol/L,所以常溫下pH=13,A項正確;

B.通過分析可知,加入amLBa(OH)2時,KAKSOJ2溶液中的SOj恰好完全沉淀,所以

aLx0.05mol/L=Lx(0.02x2)mol/L,a=80mL,B項正確;

10001000

C.通過分析可知,沉淀物質的量為bmol時,KA1(SC)4)2中的A伊恰好沉淀完全,那么此時加入的Ba(OH)2物質的

量為0.003mol即體積為60mL,因此沉淀包含0.003mol的BaSO4以及0.002mol的AKOHb,共計0.005moLC項正

確;

D.當加入30mLBa(OH)2溶液,結合C項分析,AF+和Ba?+都未完全沉淀,且生成0.0015molBaSO」以及

0.001molAl(OH)3,總質量為0.4275g,D項錯誤;

答案選D。

19、D

【答案解析】

據題給方程式確定還原性:S032->I-?其溶液呈無色,則Cu2+一定不存在,由于SO32-還原性強,首先被近2氧化成

SOF,若B*過量會繼續(xù)氧化廠生成12,致使溶液呈黃色,則根據溶液顏色未變,確定SO32-一定存在,廠可能存在,

根據電荷守恒,溶液中的陽離子只能為NH:,則NH:一定存在。故D正確。

20、A

【答案解析】

A.NazO陰離子是離子,Na2(h陰離子是02?漓子,等物質的量時所含陰離子數目相同,故A正確;

B.NazO固體為白色,Na2(h固體為淡黃色,故B錯誤;

C.NazO中含有離子鍵,Na2()2中含有離子鍵和共價鍵,故C錯誤;

D.NazO和NazCh都屬于金屬氧化物,故D錯誤;

故答案選A?

21、B

【答案解析】

A.Imol過氧化鈉(NazCh)中陰離子(O「)所帶的負電荷數應為2NA,A不正確

14g

B.乙烯和丙烯的最簡式都是CH2,故14g中混合物所含的碳原子數為西方^y=lmoL即碳原子數目為NA,B

正確;

28g14

C.28gC16O的物質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