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2023高中地理第三章環境安全與國家安全第四節全球氣候變化與國家安全同步測試新人教版選擇性必修3_第1頁
新教材2023高中地理第三章環境安全與國家安全第四節全球氣候變化與國家安全同步測試新人教版選擇性必修3_第2頁
新教材2023高中地理第三章環境安全與國家安全第四節全球氣候變化與國家安全同步測試新人教版選擇性必修3_第3頁
新教材2023高中地理第三章環境安全與國家安全第四節全球氣候變化與國家安全同步測試新人教版選擇性必修3_第4頁
新教材2023高中地理第三章環境安全與國家安全第四節全球氣候變化與國家安全同步測試新人教版選擇性必修3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第四節全球氣候變化與國家安全【基礎鞏固】(2022·全國)“碳中和”是指企業、團體和個人在一定時間內直接或間接產生的二氧化碳或溫室氣體排放總量,通過節能減排等形式抵消,達到相對“零排放”。完成1~2題。1.溫室氣體大量排放易造成的影響是()A.海平面上升,沿海漁業資源更豐富B.極冰融化,冰蓋面積減少C.歐、美各地冬季暴雪天氣明顯減少D.促進作物生長,農業增產2.為實現“碳中和”,普通民眾可參與的是()A.烘干機晾衣服B.公交車出行C.設計減排制度D.過節送賀卡解析:第1題,由所學知識可知,溫室氣體大量排放,增強大氣的保溫作用,全球變暖,海平面上升,沿海生態環境受到影響,沿海漁業資源可能減少;全球變暖,極冰融化,冰蓋面積減少;歐、美國家冬季暴雪天氣明顯增多;二氧化碳增多,能促進作物光合作用,作物產量可能增加;但同時全球變暖,中緯度地區因蒸發旺盛,加劇干旱,可能導致水資源不足,有些地區旱澇災害出現頻率增多,都會導致農業減產。第2題,為實現碳中和,普通公民可參與公交車出行,減少機動車燃油和尾氣排放,助力碳中和;烘干機晾衣服,增加能耗,不利于減排;設計減排制度不是普通民眾能做到的事情;過節送賀卡會加劇森林資源的消耗,不利于減少大氣中的二氧化碳。答案:1.B2.B3.海洋浮游植物通過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能夠對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進行調節,有人稱之為海洋“生物泵”作用。該作用可能 ()A.緩解全球變暖 B.縮小臭氧層空洞C.減輕酸雨污染 D.加快洋流流速解析:“生物泵”是指這些植物能起到調節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的作用,緩解全球變暖。從題目中的描述可知海洋浮游植物對大氣中臭氧含量沒有調節作用。酸雨污染與人類向大氣中排放大量酸性氣體有關,而海洋浮游植物并不能吸收這些酸性氣體。洋流流速與大氣水平運動及海水密度有關,與海洋浮游植物無關。答案:A4.下圖中所示的中心事象“甲”可能是()人口數量增大 B.氣候變化C.森林破壞 D.圍湖造田解析:自然環境因素包含氣候、下墊面、土壤、植被、河湖等,從圖中各項內容關聯度可知,甲為植被因素,結合選項應為森林破壞。答案:C下圖為世界一些國家和地區二氧化碳排放統計圖,完成5~7題。5.在自然環境中對削減二氧化碳貢獻最大的國家或地區是()A.中國B.美國C.加拿大D.巴西6.中國完成二氧化碳排放目標的可行性措施是()A.大力發展第一產業,退林(草)還耕B.加強生態環境建設,植樹造林C.實施西部地區能源東調,發展重工業D.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使用新能源7.圖示國家和地區二氧化碳排放和消費狀況是()A.經濟發達國家和地區二氧化碳排放量消費超過生產B.發展中國家和地區二氧化碳排放量消費低于生產C.中國生產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有一部分出口到他國被消費D.日本人均消費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多于美國解析:第5題,自然界中二氧化碳是綠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通過光合作用可以減少大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因此植被覆蓋率高的地區對二氧化碳的吸收就多。亞馬孫河流域分布著地球上面積最大的熱帶雨林,其中60%在巴西境內。第6題,退林(草)還耕會減少二氧化碳的吸收量;植樹造林的生態效益要在10年后方能顯現;西部地區能源東調,發展重工業,并沒有減少能源的消耗量,也就沒有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使用新能源,可以在發展經濟的同時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第7題,加拿大二氧化碳排放量消費低于生產;墨西哥二氧化碳排放量消費高于生產;中國生產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有一部分出口到他國被消費;日本消費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遠遠低于美國;日本人口1億多,美國人口3億多,由圖中數據估算可知日本人均消費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少于美國。答案:5.D6.D7.C2019年12月2日,《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25次締約方會議在西班牙馬德里正式開幕。大會討論了氣候危機多方面的問題。據此完成8~9題。8.下列現象與全球氣候變暖有關的是()A.我國種植水稻的界線向南移動B.內蒙古草原將會變成亞寒帶針葉林C.海南島的面積將會變大D.黃河三角洲的土地鹽堿化會加劇9.防治上述環境問題的有效措施是()A.將石油和煤炭轉化為氣態燃料B.全面禁止使用氟氯烴類制冷物質C.植樹造林,增加綠地面積D.開發新能源,禁止化石能源的使用解析:第8題,全球氣候變暖,會使同緯度地區氣溫上升,故我國種植水稻的界線會向北移動;由于水熱條件的限制,內蒙古草原不可能變成亞寒帶針葉林;由于氣溫升高,大量冰雪融化,海平面會上升,海南島的面積會變小;氣溫升高會加大蒸發量,從而會使黃河三角洲地區的土壤鹽堿化加劇。第9題,全球氣溫升高的主要原因是二氧化碳的濃度升高,植樹造林,增加綠地面積,能降低二氧化碳的濃度,是防治全球變暖的有效措施。答案:8.D9.C10.讀全球大氣層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變化曲線圖,回答下列問題。(1)曲線圖反映的全球大氣層中二氧化碳含量的變化趨勢是,這種趨勢加劇會導致。

(2)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增加的原因主要有哪些?(3)試說明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的途徑。解析:第(1)題,讀圖可知,二氧化碳含量呈上升趨勢,二氧化碳是溫室氣體,其濃度增加會導致大氣增溫,全球變暖。第(2)題,由于人口急劇增加和工業化的發展,人類消耗化石燃料增加,產生大量二氧化碳;大面積植被破壞造成二氧化碳的消耗速度降低。第(3)題,多使用清潔能源、出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都可以有效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答案:(1)上升全球變暖(2)大量燃燒化石燃料;大面積植被破壞。(3)多使用清潔能源,出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言之有理即可)【拓展提高】近年來,位于高緯度的西伯利亞地區氣候發生了明顯變化,土地覆被也隨之變化,平地上的耕地明顯減少,洼地上的草地大量轉化為濕地,越年積雪(積雪期超過一年)面積減少。據此完成11~12題。11.導致西伯利亞地區土地覆被變化的首要原因是()A.氣溫升高 B.氣溫降低C.降水增多 D.降水減少12.濕地面積增加主要是因為當地()A.洪水暴漲 B.退耕還濕C.地面沉降 D.凍土融化解析:第11題,耕地減少,洼地轉變為濕地,越年積雪面積減少,是氣溫升高造成的。第12題,位于高緯度的西伯利亞地區,凍土廣布,因此濕地面積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氣溫升高,凍土融化。答案:11.A12.D13.凍土是指溫度在0℃或0℃以下,含有冰的土層或巖層,分為季節凍土和多年凍土。我國科學家考察了全球變暖對青藏高原多年凍土的影響及其產生的后果。下圖為多年凍土結構示意圖。據圖文信息判斷,下列說法符合事實的是()A.活動層厚度變小,補給河流的水源增加B.活動層厚度變大,春耕播種的時間推遲C.永凍層上界上升,利于喜溫植物的生長D.永凍層上界下降,建筑基礎穩定性變差解析:全球變暖,氣溫升高,永凍層上層的冰融化,變成了活動層,活動層厚度變大,永凍層上界下降?;顒訉雍穸茸兇?補給河流的水源增加。全球變暖,春耕播種的時間提前,且利于喜溫植物的生長。由于活動層厚度變大,建筑基礎穩定性變差。答案:D【挑戰創新】14.據報告,全球變暖增加的熱量中64%被海洋表層水(0~700米)吸收;相當于人為排放量約30%的二氧化碳被海洋溶解而導致海洋酸化。當海水的溫度、鹽度、酸堿度和透光度等環境因子發生較大變化時,淺水珊瑚會發生白化甚至死亡,全球性珊瑚白化事件頻發。下圖為大氣圈碳收支示意圖。據此回答下列問題。(1)導致全球性珊瑚白化事件頻發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大氣圈與陸地植被、土壤、海洋之間進行碳交換的主要自然過程有哪些?(3)每年大氣圈中碳的增加量有×1012千克;造成大氣圈二氧化碳增加的人類活動主要有哪些?

(4)除全球變暖外,有些人類活動也會對珊瑚礁生態系統造成危害。為保護珊瑚礁生態系統,可采取的對策有哪些?解析:第(1)題,珊瑚礁白化的原因,根據材料所述可知,當海水的溫度、鹽度、酸堿度和透光度等環境因子發生較大變化時,淺水珊瑚會發生白化甚至死亡,再分析全球變暖對海水溫度和酸堿度的影響即可作答。第(2)題,大氣圈與陸地植被、土壤、海洋之間進行碳交換的主要自然過程有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分解作用。第(3)題,大氣圈中碳的增加量主要是用圖中進入大氣圈的碳數量減去從大氣圈出去的碳數量。讀圖可知,造成大氣圈二氧化碳增加的人類活動主要為化石燃料的燃燒和植被破壞。第(4)題,保護珊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