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第二節氣壓帶和風帶【基礎鞏固】下圖是以極點為中心的半球示意圖,箭頭表示地球自轉方向。讀圖,完成1~2題。1.圖例所示的氣壓帶名稱是()A.赤道低壓帶B.副熱帶高壓帶C.副極地低壓帶D.極地高壓帶2.下圖中能正確表示P風帶風向的是()ABCD解析:第1題,由圖中可以看出,地球自轉方向呈逆時針,所以該圖是北極上空的俯視圖。圖例所示的氣壓帶位于30°N附近,應為北半球副熱帶高壓帶。第2題,圖中P風帶為北半球西風帶,風從副熱帶高壓帶吹向副極地低壓帶,向右偏轉為西南風。答案:1.B2.B3.下圖為三圈環流局部示意圖,甲、乙表示風帶,丙表示氣壓帶。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A.甲、乙風帶的風向一定不同B.甲、乙中有一支為中緯西風帶C.甲、乙可能同屬一個風帶D.丙氣壓帶夏季向低緯度移動解析:圖中局部環流圈沒有表明是哪一半球,因此無法判斷在夏季的移動方向。丙為氣壓帶且氣流下沉,應為高壓帶。如果為副熱帶高壓帶,則甲、乙風帶中一個是信風帶,一個是西風帶,二者風向不同;如果為極地高壓帶,則甲、乙均為極地東風帶,二者風向一致。答案:C假定各個氣壓帶的寬度為10個緯度。下圖為某日氣壓帶和風帶分布示意圖。讀圖,完成4~5題。4.該日為北半球()A.春分日B.夏至日C.秋分日D.冬至日5.圖中甲地(緯度50°)表層海水大規模運動的方向為()A.自西南向東北 B.自西向東C.自東北向西南 D.自東向西解析:第4題,結合所學知識,可確定圖中的地球自轉方向(由0°指向90°E)為順時針,進而可推知,該圖為以南極點為中心點的俯視圖;由圖示可知,氣壓帶和風帶南移,因此該日為北半球冬至日。第5題,結合圖示以及題干信息可知,甲地此時正處在南半球的西風帶內,因此表層海水大規模運動的方向為自西向東。答案:4.D5.B讀北半球中緯度地區局部環流示意圖,完成6~7題。6.圖中各點氣壓由高到低的正確排列是()A.乙>甲>丙>丁B.甲>乙>丙>丁C.丙>丁>甲>乙D.丁>甲>乙>丙7.M地所吹風向是()A.西北風B.東北風C.西南風D.東南風解析:第6題,從圖中可知,甲為副極地低壓帶,乙為副熱帶高壓帶,所以各點氣壓為乙>甲>丙>丁。第7題,M地地處北半球西風帶,吹西南風。答案:6.A7.C8.當我國各地白晝時間最短時,圖中所示氣壓帶、風帶分布正確的是 ()A.aB.bC.cD.d解析:本題利用二分二至日時太陽直射點的位置考查氣壓帶、風帶的季節移動。當我國各地白晝時間最短時,即冬至日時,太陽直射點在南回歸線,這時氣壓帶、風帶也南移,故排除A、D兩項;而B項風帶應為西風帶,排除B項。答案:C讀印度洋季風示意圖,完成9~10題。9.圖中盛行風①的性質是()A.暖濕B.冷濕C.熱干D.冷干10.與盛行風①形成原因無關的是()A.氣壓帶、風帶位置的季節移動B.海陸輪廓C.海陸熱力性質差異D.地轉偏向力解析:第9題,盛行風①為西北風,是從低緯度吹向高緯度,且從海洋吹向陸地,故性質為暖濕。第10題,盛行風①是北半球東北信風隨氣壓帶、風帶南移越過赤道,在地轉偏向力的作用下向左偏轉形成的,同時受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影響,與海陸輪廓無關。答案:9.A10.B11.讀圖,回答下列問題。(1)該圖表示北半球季時的大氣環流狀況,判斷的理由是
。
(2)C氣流來自哪個氣壓帶?為什么C氣流與D氣流相遇后向上爬升?(3)氣流相對上升的緯度是和,那里一般是氣壓帶;氣流相對下沉的緯度是和,那里一般是氣壓帶。
解析:第(1)題,根據氣壓帶和風帶的位置判讀季節。第(2)題,C是來自副熱帶高壓帶的暖而輕的氣流,D是來自極地高壓帶的冷而重的氣流,二者相遇后暖而輕的氣流爬到冷而重的氣流之上。第(3)題,赤道地區空氣受熱膨脹上升,形成低壓;緯度30°附近地區空氣下沉形成高壓;緯度60°附近地區氣流上升,形成低壓;極地地區終年寒冷,空氣受冷收縮下沉,形成高壓。答案:(1)冬氣壓帶和風帶位置偏南(2)副熱帶高壓帶。C氣流暖而輕,D氣流冷而重。(3)0°60°低30°90°高【拓展提高】12.下圖為某半球氣壓帶、風帶(箭頭表示風向)局部示意圖。圖中甲、乙氣壓帶成因及氣流垂直運動方向是()A.甲:動力原因上升B.乙:動力原因上升C.甲:熱力原因下沉D.乙:熱力原因下沉解析:從圖中緯度信息可知,甲為北半球副極地低壓帶,乙為北半球副熱帶高壓帶。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甲、乙都是動力原因形成的,甲氣流上升,乙氣流下沉。答案:A季風環流的強弱程度可用季風指數的大小來度量。下圖示意我國東部地區1880—2000年的冬、夏季風指數距平(距平是某一系列數值中的某一個數值與平均值的差)值曲線。據此完成13~14題。13.下列關于圖示期間,我國季風環流變化特點的敘述,正確的是 ()A.夏季風強的年份冬季風弱B.冬季風強度的變化幅度比夏季風小C.夏季風強的年份冬季風強D.冬季風和夏季風均偏強14.與多年平均狀況相比,1960—1965年期間()A.華北地區河流結冰時,冰層偏厚B.北方出現降雪的頻率偏低C.東北地區農作物的播種時間提早D.江南地區桃花開花較早15.與2000年相比,1960年黃河三角洲()A.泥沙沉積少,面積減小B.泥沙沉積多,面積增大C.泥沙沉積少,面積增大D.泥沙沉積多,面積減小解析:第13題,由圖可知,冬季風指數變化幅度小于夏季風指數,由材料可知,季風環流的強弱程度可用季風指數的大小來度量,故冬季風強度的變化幅度比夏季風小,B項正確;夏季風指數和冬季風指數有些年份呈正相關,有些年份呈負相關,A、C兩項錯誤;冬季風和夏季風指數有的年份高于平均值,有的年份低于平均值,故有的年份強,有的年份弱,D項錯誤。故選B項。第14題,由圖可知,與多年平均狀況相比,1960—1965年冬季風和夏季風指數都高于平均值,說明冬季風和夏季風都較強,冬季風強,華北地區受冬季風影響,氣溫低,河流結冰厚,A項正確;冬季風強,會導致北方地區降雪次數多,春季氣溫回升晚,農作物播種晚,B、C兩項錯誤;江南地區受強冬季風影響,春季氣溫回升晚,桃花開放晚,D項錯誤。故選A項。第15題,與2000年相比,1960年冬季風和夏季風指數都高于平均值,說明冬季風和夏季風都較強,夏季風強,夏季風帶來的降水多,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黃河水量大,含沙量大,在黃河三角洲泥沙沉積多,三角洲面積增大,故選B項。答案:13.B14.A15.B【挑戰創新】16.讀沿50°N緯線的四地近地面等壓面分布圖,回答下列問題。(1)從氣壓狀況分析,甲地近地面為氣壓控制,乙地近地面為氣壓控制。
(2)從近地面氣流狀況分析,丙地吹風,丁地吹風。
(3)如果甲、乙、丙地均受大氣污染,在圖中所受天氣系統控制下,近地面大氣污染嚴重的是
,原因是
。
解析:第(1)題,從圖中看出,甲地等壓面向下凹,乙地等壓面向上凸,說明近地面甲地為低壓中心,乙地為高壓中心。第(2)題,從氣流狀況看,丙地位于乙地的正東方向,乙為高壓(反氣旋),其東部吹西風,在地轉偏向力作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物流專業托管承包合同
- 普法宣講【法律學堂】第八章 訴訟保全申請書-ldfjxs004
- 肇慶市實驗中學高三上學期語文高效課堂教學設計:詩歌鑒賞3
- 沈陽化工大學《汽車文化》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江西省上饒市玉山縣2025年三下數學期末質量檢測模擬試題含解析
- 玉溪市通海縣2025年五年級數學第二學期期末檢測試題含答案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學華清學院《運動控制系統》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吉林市昌邑區2025屆數學三下期末復習檢測試題含解析
- 深圳市華僑實驗中學2024-2025學年初三下-期中考試生物試題試卷含解析
- 內蒙古鄂托克旗2025年初三下學期二模(4月)生物試題含解析
- 山西省晉中市介休市2023-2024學年下學期期中測試七年級歷史試卷
- 風機性能綜合測試系統的研究與開發的開題報告
- JJG 365-2008電化學氧測定儀
- 期中模擬測試卷(試卷)-2023-2024學年一年級下冊數學人教版
- 民宿服務培訓課件
- 公路養護安全意識培訓
- 控制性詳細規劃城市用地分類和代號
- 鐵路專用線設計規范(試行)(TB 10638-2019)
- 主題一+鞋子擦洗自己做+第二課時(課件)-甘肅教育出版社勞動三年級+下冊
- ISO 45003-2021職業健康安全管理-工作中的心理健康安全-社會心理風險管理指南(中文版)
- 三年級語文 寫通知(全國一等獎)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