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STYLEREF標準文件_文件編號GB11566—XXXX乘用車外部凸出物范圍本文件規定了GB/T15089中的M1類車輛外部凸出物的一般要求、特殊要求及其檢驗方法。本文件適用于M1類車輛的外部凸出物。本文件對停止及行駛時的車輛都適用,但不適用于外部間接視野裝置,也不適用于牽引裝置。規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T15089機動車輛及掛車分類術語和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
外表面externalsurface車輛的可見表面,包括發動機罩、行李箱蓋、車門、翼子板、車頂、照明及燈光信號裝置和可見的加強組件等。
底線floorline按以下方法確定的線:取一個半角為30°的圓錐體(自行確定錐高,以操作方便為原則,錐頂向上,錐軸與水平面垂直),使其沿一滿載車輛的外表面可接觸的最低位置連續接觸,這些接觸點的幾何軌跡即是底線。確定底線時,不考慮起重器支承點、排氣管或車輪的因素。車輪上的拱形間隙可假想成填平后所形成的連續光滑表面,在確定汽車兩端的底線時,應考慮保險杠。對某一具體車型,錐體接觸點可能在保險杠的端頭或在保險杠下面的車身板件上。如果同時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接觸點,應取最下面的接觸點來確定底線。
圓角半徑radiusofcurvature最接近零件的圓形的圓弧半徑。
滿載車輛ladenvehicle裝載至最大設計總質量的車輛。如果車輛裝備有液氣、液力或空氣懸掛裝置,或隨載荷變化的自動穩定裝置,應按制造廠規定正常行駛條件下的最不利狀況裝載。
汽車最外邊緣extremeouteredge對兩側而言,指與汽車的Y平面平行且與汽車兩側最外邊緣相切的兩平面;對前后端而言,指與汽車X平面平行且與汽車前/后最外邊緣相切的垂直橫向平面。在確定汽車最外邊緣時,不考慮以下凸出物:——輪胎與地面接觸部分及輪胎氣門嘴;——裝在車輪上的防滑裝置;——間接視野裝置;——側轉向信號燈、示廓燈、前及后(側)位燈及駐車燈;——裝在汽車前/后端保險杠上的零件、牽引裝置和排氣管。
凸出物的尺寸thedimensionoftheprojection車身板件上裝配的零件的凸出物的尺寸。按照附錄A.2描述的方法測量。
車身板件標定線thenominallineofapanel按附錄A.2.2的方法,用直徑為100mm的球體對某一板件表面測量時,通過最初與最后位置的兩球心的連線。
天線aerial為了發射和/或接收電磁信號所使用的裝置。
保險杠bumper 車輛前部或后部較低的外部構件,包括在車輛發生低速正面碰撞或后部碰撞時保護車輛的所有結構及附件。
保險杠覆蓋件bumpercover 保險杠非剛性外表面,通常延伸至車輛前部或后部整個寬度。一般要求本文件不適用于在汽車滿載,車門、車窗及各種入口的蓋板均處于關閉狀態時,外表面位于以下位置的零部件:——高于地面2m的零部件;——低于底線的零部件;——在工作狀態或靜止狀態下,均不能被直徑為100mm的球體所觸及的零部件。車輛外表面不應有任何朝外的尖銳零件,以及由于其形狀、尺寸、朝向、硬度等在碰撞事故中可能增加刮傷、撞傷的危險性或加重被撞者傷勢的朝外的凸出物。車輛外表面不應有可能刮到行人、騎自行車或摩托車的人的朝外零件。車輛外表面凸出零件的圓角半徑不應小于2.5mm。這一要求不適用于凸出外表面不到1.5mm的零件以及凸出外表面1.5mm以上、5mm以下但零件朝外的部分是圓滑的零件。車輛外表面凸出零件的材料硬度不超過邵爾(A)硬度60HA時,圓角半徑可小于2.5mm。在測量硬度時,部件應安裝在車輛上。當不能用邵爾(A)硬度方法進行硬度測量時,可用比較測量法進行評價。除第5章特殊要求中有明確規定外,以上4.1至4.5的規定均適用。特殊要求5.1裝飾件5.1.1對凸出支承面超過10mm的裝飾件,在大致平行于其安裝面的平面內,從任何方向對裝飾件凸出的最高點施加100N的外力時,該裝飾件應能收縮到支承面之內、脫落或彎曲變形。本規定不適用于散熱器格柵上的裝飾件,這些裝飾件只需滿足第4章的一般要求。在施加100N的力時,應用一個直徑不大于50mm的平端壓頭,如若不可行,應采用等效法。裝飾件縮進、脫落或彎曲之后,剩余的部分凸出高度不應大于10mm。這些凸出件在任何情況下均應滿足4.2的規定。如果裝飾件安裝在一個基板上,則認為基板屬于裝飾件,而不屬于支承面。5.1.2車輛外表面上的保護裝飾條或防護件不受5.1.1的限制,但應可靠地固定在車輛上。5.2前照燈5.2.1前照燈允許裝凸出的遮光板及燈圈,但相對于前照燈配光鏡外表面的凸出高度應不超出30mm且圓角半徑不應小于2.5mm。如前照燈安裝在一個外加的透明面之后,凸出部分應自最外的透明表面測量。凸出高度按附錄A.3規定的方法測量。5.2.2可收縮式前照燈無論處于工作位置或收縮位置都應符合5.2.1的規定。5.2.35.2.1的規定不適用于埋在車身板件內或外伸在車身板件上的前照燈,但車身板件應符合5.9的要求。5.3格柵及間隙5.3.14.4的規定不適用于固定元件或活動元件(包括進出風道口的零件以及散熱器罩)間的間隙寬度小于40mm,且此間隙是有功能要求的情況。當間隙寬度在25mm~40mm之間時,圓角半徑不應小于lmm;若間隙寬度等于或小于25mm時,其外邊緣的圓角半徑不應小于0.5mm。兩相鄰元件之間的間隙寬度按附錄A.4所規定的方法測量。5.3.2形成格柵或間隙的每個元件的前端與側端的接合處應該是圓滑的。5.4風窗刮水器5.4.1風窗刮水器的轉軸(見圖1中1)應帶有保護罩(見圖1中1.1),其圓角半徑應滿足4.4的規定,其端部面積不應小于150mm2。支撐件(前部和主要部分,見圖1中2、2.1)的圓角半徑應滿足4.4的規定。如是圓形蓋,在離最高凸出點不大于6.5mm處測量時,應有150mm2的最小投影面積。后窗刮水器和前照燈刮水器也應滿足此要求。5.4.2刮水器刮片(見圖1中4)不受4.4規定的限制,如果存在刮片支承件(見圖1中3)、副支撐件(見圖1中2.2)、支撐件前部與主支撐件間的功能性鉸鏈(見圖1中5)、主副支撐件接合處(見圖1中6),也不受4.4規定的限制。但這些零件上不應有尖角或刃口。5.4.3刮水器處于停放位置應符合5.4.1和5.4.2的規定。標引序號說明1——刮水器轉軸;1.1——保護罩;2——支撐件前部;2.1——主支撐件;2.2——副支撐件;3——刮片支撐件;4——刮水器刮片;5——功能性鉸鏈;6——主副支撐件接合處。5.5保險杠5.5.1保險杠兩端應向車輛外表面彎曲,以減少刮傷的危險。如果保險杠是嵌入式的;或和車身結構形成一體的;或保險杠側端部向內彎曲但不能被直徑為100mm的球體所接觸,并且保險杠端部和最近的車身表面之間的距離不超過20mm,則認為滿足要求。5.5.2如果車輛外輪廓線與前或后保險杠的曲線的垂直投影相重合,在距車輛前向(對于后保險杠是后向)的車輛外輪廓線內側20mm,和車輛外輪廓線及其與車輛垂直縱向對稱平面成15o夾角的兩垂直平面相切的法線圍成的區域(見圖2)內,所有點組成的剛性表面的圓角半徑不應小于5mm。其它情況下不應小于2.5mm。5.5.35.5.2的要求不適用于凸出高度小于5mm的保險杠的局部零件或保險杠上的鑲嵌件,尤其是前照燈洗滌器的連接蓋及噴嘴,這些零件朝外的角應是圓滑的,但凸出高度小于1.5mm的零件除外。5.5.45.5.2的要求不適用于保險杠覆蓋件,但保險杠覆蓋件仍需滿足第4章的規定。5.6車門、行李箱蓋和發動機罩的手柄、鉸鏈和按鈕;油箱蓋和各種蓋子5.6.1車門或行李箱蓋手柄的凸出高度不應超過40mm,其它情況不應超過30mm。5.6.2如側門手柄屬旋轉式的,則應滿足下述任一條:a)如手柄與車門表面平行旋轉,手柄的自由端應朝向后方且向車門板彎曲并安置在保護套內或是嵌在凹槽中;b)對不與車門表面平行、任意方向向外轉動的手柄,在關閉位置時,手柄的自由端應朝后或朝下并安置在一個保護套內或是嵌在凹槽中。不滿足上述要求但滿足下列條件的手柄仍可接受:1)手柄有一個獨立的回位機構;2)如回位機構損壞,手柄凸出表面不超過15mm;3)在打開位置,符合4.4的規定;4)手柄端部的表面積在離最外凸出點不大于6.5mm處測量時,不小于150mm2。5.7車輪、車輪螺母、輪轂罩蓋和車輪裝飾罩5.7.1車輪、車輪螺母、輪轂罩蓋及車輪裝飾罩等零件的外表面不受4.4條的限制。5.7.2在超過輪輞外平面的車輪、車輪螺母、輪轂罩蓋及車輪裝飾罩等零件上不應有任何尖銳的凸出物,不允許使用蝶形螺母。5.7.3當汽車直線行駛時,位于車輪旋轉軸線水平面以上的車輪零件(輪胎除外),不應凸出外表面在水平面上的垂直投影。如果因功能要求(如車輪裝飾罩)不得不凸出時,凸出量最多為30mm,凸出部分表面的圓角半徑不應小于30mm。5.8金屬板件的邊緣5.8.1流水槽及滑動門軌道等金屬板件應翻邊或加裝符合本文件規定的防護件。5.8.2未經保護的邊緣,應翻邊180°,或者向車身表面翻邊,使其不會被一直徑為100mm的球體所觸及。5.8.3發動機罩后邊緣以及后行李箱蓋的前邊緣的金屬板件,可不滿足4.4條的要求。5.8.4發動機罩后邊緣包含左右兩側向外延伸部分(例如擋泥板的上邊緣或A柱邊緣)。其橫向最大延伸可至前擋風玻璃的最外側邊緣。5.9車身板件車身板件上加強筋的圓角半徑允許小于2.5mm,但不應小于按附錄A.1的方法測量的凸出高度H的1/10。5.10側面空氣及雨水導流板側面導流板朝外的邊緣的圓角半徑不應小于1mm。5.11千斤頂支承架和排氣管千斤頂支承架和排氣管末端凸出位于其正上方的底線垂直投影的距離,不應大于10mm。若排氣管的末端邊緣是圓形,且最小圓角半徑為2.5mm,則排氣管可以凸出底線的垂直投影10mm以上。5.12進排氣風門片進排氣風門片在所有使用位置都應滿足4.2、4.3、4.4的要求。5.13頂蓋5.13.1帶有活動天窗車輛的頂蓋,只考慮在其關閉時位置。5.13.2敞篷式車輛應在車篷升起位置和落下位置進行檢驗:——當車篷落下時,不應對由車篷在升起位置所構成的一個假想表面的車輛內部的物品做檢驗?!斳嚺衤湎聲r,若有一個作為標準裝備的罩蓋將其覆蓋,則檢驗時連同罩蓋一起進行檢驗。5.14車窗從車輛外表面向外移動的車窗,在所有使用位置均應符合以下規定:——應沒有任何外露的邊緣朝向前方;——車窗的任何部分不應凸出汽車最外邊緣。5.15號牌支架由汽車制造廠提供的號牌支架,當號牌按汽車制造廠推薦的位置安裝時,用一直徑為100mm的球體與之接觸時,應符合本文件4.4的要求。5.16行李架及雪撬架5.16.1行李架及雪撬架安裝在車輛上時,應至少在一個方向上能將其可靠固定,且能承受縱向及橫向的水平作用力。力值不應低于制造廠規定的最大垂直承載能力。對于按制造廠規定安裝的行李架及雪撬架試驗,試驗載荷不能僅作用在一個點上。5.16.2行李架及雪撬架安裝固定后,用一直徑為165mm的球體對其進行接觸檢驗時,其接觸表面的圓角半徑不應小于2.5mm。滿足5.3要求的除外。5.16.3在5.16.2提及的接觸表面之上的連接件(諸如螺釘之類的不借助工具可以擰緊或松開的連接件),其凸出高度不應大于40mm。凸出高度用直徑為165mm的球體按附錄A.2.2所述方法進行測量。5.17天線5.17.1無線電收發天線按制造商規定的任一使用位置安裝在車輛上時,如果天線的頂端離地高度小于2m,它應處在汽車最外邊緣內100mm的垂直平面圍成的區域內。5.17.2此外,安裝在車輛上的天線頂端部分不應伸出車輛最外邊緣。5.17.3天線桿件的圓角半徑可以小于2.5mm,但天線頂端應裝固定的帽,該帽的圓角半徑不應小于2.5mm。5.17.4按附錄A.2的方法測量時,裝天線的底座不應凸出40mm以上。5.17.4.1當天線由于沒有柔性桿或部件而不能識別天線底座的組成部分時,在天線最凸出的部分的位置,用一個直徑不大于50mm的平端壓頭向前和向后分別施加1個最大500N的水平力之后,應滿足:天線朝支承面彎曲,且凸出高度不超出40mm,或天線折斷,而剩余零件不存在尖銳或危險的部分,且用一直徑為100mm的球體與之接觸時,其凸出高度不超過40mm。5.17.4.25.17.4和5.17.4.1的要求不適用于位于通過駕駛員“R”點的橫向垂直平面之后的天線。如果天線位于此垂直平面之后,其包括底座在內的天線的最凸出部分按附錄A.2的方法進行測量,只要不超過70mm即可。如果天線位于此垂直平面之后但凸出高度超過70mm,5.17.4.1同樣適用,凸出高度的限值是70mm而不是40mm。5.18安裝說明已經過型式認證的作為單列技術裝置的行李架、雪撬架及收放機及無線電天線應附裝配說明書,否則不應銷售。裝配說明書應包含足夠的參數資料,使已認證的部件安裝到車輛上能符合上述第4章和第5章的有關規定。特別對伸縮式天線應指出使用位置。車輛型式變更與擴展以下基本要素沒有差異的車輛,或以下基本要素對本文件規定的試驗結果無影響,視為同一型式。車身及其附件的形狀、尺寸、生產廠家相同。b)保險杠的材質、形狀、尺寸及生產廠家相同。實施日期對于新申請型式批準的車型,自本文件實施之日起開始實施。對于已獲得型式批準的車型,自本文件實施之日起第13個月開始實施。
(規范性)
凸出物及間隙的尺寸測量方法車身板件上加強筋的凸出高度測量方法A.1.1若被測截面僅有一個凸出加強筋時(見圖A.1):a)用一直徑為165mm的圓作基準圓,與被測截面的車輛外廓內切于M、Q點;b)連接被測截面最凸出點N與圓心O,交內切圓的圓周于P點;c)量取線段PN的長度即是被測凸出部分的凸出高度h。A.1.2若被測截面有兩個凸出部分組成時(見圖A.2):a)用直徑100mm的圓與被測截面外表面相切于Q、L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