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語對目標語習得的影響_第1頁
母語對目標語習得的影響_第2頁
母語對目標語習得的影響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母語對目標語習得的影響

在第二語言交際研究領域,母語在實現特定語言方面的作用是許多語言學家和心理學家討論的重要問題之一。母語通過遷移起作用,遷移分正負兩種形式,一種是正遷移,起積極促進作用,另一種是負遷移,起消極干擾作用。本人認為在第二語言習得過程中,母語的這兩種作用并存,而且是一個不斷地克服母語干擾,促進母語正向遷移,習得與母語不同的語言成分的過程。一位語言學家說得好,“摒棄的只是起干擾作用的洗澡水,而不是起促進作用的嬰兒。”什么是遷稱呢?在學習L2時,學習者往往自覺或不自覺地運用原有知識學習,這就是遷移。Odlin(1989)提出:“遷移是由先前習得的(可能是錯誤習得)的任何語言與目的語之間的共性和差別而引起的作用”。FaerchKasper(1987)把遷移定義為“在發展或使用中介語過程中,L2的學習者可以用來激活他們的L1/Ln知識的心理過程。”因此說當母語的規則與過渡語的普遍規則相同時,會出現正遷移,這時有利于L2的習得;當母語的規則與過渡語的普遍規則不同時,會出現負遷移(干擾),不利于L2的學習。一、語言機制:漢語中的lad語言根據Chomsky1965年提出的普遍假說,認為人類語言知識包括兩部分,一部分是全人類語言所共有的,稱為普遍語法,后一部分是人類各民族所特有的,稱為個別語法。前者是人類通過生物進化和遺傳先天獲得的,后者是人出生后在一定的語言環境中通過學習掌握的。出生時大腦構造已經決定了人有一定的語言能力,是每個人都有的,且每個人的都相同。這種能夠獲得語言的能力稱為語言機制(LanguageAcquisitionDevice簡稱LAD)。人類就是依靠LAD學習語言的,從不會學語言,經過一系列發展狀態,最終到達一個相對穩定的狀態,即掌握了某種語言內在結構,創造出無限的語言來。LAD語言獲得機制是學習任何一種語言的先決條件,它是人類固有的東西。Chomsky的普遍語法還有核心語法和周邊語法之分。核心語法是語法的普遍規則,而周邊語法是某個語言的具體規則。核心語法的規則是無標記的,而周邊語法的規則是有標記的。實際上Chomsky解釋了一種普遍存在的現象:一個兒童從牙牙學語到熟練運用母語經歷了不同的語言發展階段。在整個語言發展過程中他所接受到的語言信息量不足以使他歸納了所有母語語法規則;盡管如此,他卻能很快學會處理語言交際過程中的種種復雜問題,甚至能判斷那些他從未聽到過的話語正確與否。如果沒有與生俱來普遍語法,他很難在短時間內完成這個過程。二、特點二:生成符合意義規則的語言,方便掌握外語交際能力我們可以肯定地說母語的共同性對L2的習得同樣起作用。從語言共同性角度看,一個L2學習者總會牽涉到兩方面的語言知識,一是語言的共同性,另一是母語的特定語法。他必須知道母語中的哪些規則屬于核心語法,哪些屬于周邊語法。通過對比分析,得知L1和L2的重疊部分為L1和L2相似或相同的部分,這部分是無標記的,完全可以充分利用的,正遷移到L2中去,人有將它稱為"transitionalcompetence(中繼能力)”Ketellerman(1984)則指出:當L1的某些規則與L2習得過程中語言形成的普遍規則相吻合時,習得的速度就快,反之則慢。Lado(1957)曾闡述到:“我們假定,學習者在接觸外語時會感到其中有些特別易學,有些難學。那些與本族語相似的要素,他們會感到簡單;而那些不同的要素,他會感到困難。老師如果將學習者的本族語與他們所學的外語加以比較,那么他可以更好地了解真正的學習困難所在。”Commins(1981)的“互助依賴假說”則認為,年齡大的學習者由于母語體驗更多,認知能力更加成熟,因而在學習L2中對認知能力要求高的內容時會快過年齡小的學習者:成年學齡長,母語水平普遍要比兒童的好。他們母語詞匯量大,對世界了解更深刻,所以在學習L2時不必花太多的時間去學習成千上萬的新概念。同時L2學習者能在很高的智力水平上接受和加工第二語言的輸入刺激,能夠比較容易地概括和掌握L2的規則,并運用這些規則來指導自己的L2習得。大家都知道,具有良好的母語交際能力的外語學習者,其外語交際能力的獲得相對容易一些,因為目的語文化的學習與掌握不是一種孤零零的語言現象,只有在深刻理解并掌握母語文化的基礎上,才能比較出兩種文化的異同,進而深入理解并自覺地適應目的語文化,進行有效的交際,提高外語交際能力。思維與語言之間存在著相互影響關系。學習用另一種語言進行思維,需要以對該種語言相當程度的掌握為前提,但一般來說,學習L2,不必重新學習如何進行思維,與人類其他所有的學習活動一樣,學習L2可發揮已有知識的作用,利用那些對L2有效和有用的東西,促進L2的學習。三、中介語的特性在L2的學習過程中,對于目的語的規則所做的不正確的歸納與推論而產生一種獨立的語言系統。這個語言系統既不同于學習的母語,又區別于他所學的目的語,簡之為中介語。中介語系統在語音、詞匯、語法、文化等方面都有表現。但它又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隨著學習的發展,逐漸向目的語的正確形式靠攏。Selraker認為,L2學習者的語言應當被看成是一個內在的語言系統,它既不是習得者母語的直接解釋,也不完全象目的語。這一語言系統處于動態的變化發展中,具有滲透性可變性,而且每個學習者的情況也不完全相同。中介語的產生是多方面的心理因素影響的結果,就整個中介語的系統來說,母語的負遷移就是其中之一。下面就談一下母語在L2習得中的負遷移(負作用)。1.目的語的語音規律語際遷移是指將母語的內容轉移到目的語。在L2學習早期階段,學習者的語言經驗主要來自母語。由于不熟悉目的語規則,學習者往往把母語中的語法的語音、詞匯等方面的規則機械地運用到目的語的語境中。1)用母語的語音規律代替目的語的語音規律,例如,漢語中的元音無長短之分,但英語中的sheep和ship,就是靠i音的長短來區分的;2)增音現象。中國人學英語的常在尾輔音,增加元音,例如,將[pΛt]讀成[pΛt?],[k╙t]讀成[k╙t?]。3)在語法方面,漢語中可以說“你不是學生嗎?”“不,我是。”因此,一些學生便說出這樣的錯誤英語句子,“Aren'tyouastudent?""No,Iam."2.發展性錯誤人們已經認識到,學習者外語學習過程中的大部分錯誤都屬于語內遷移造成的語言錯誤,即由于學習者學的不對或學習不全面,目的語中的一個語言項目會對另一個項目產生影響而引起語內錯誤。這些錯誤是學習者根據現有的有限目的語的輸入作出了錯誤的假設而產生的錯誤,可以看作是正常的語言發展的錯誤,Richards稱之為“發展性錯誤。”例如:根據動詞過去式加-ed規則,則說成“Hehavedabook。”這種過度概括忽視了規則的限制。3.重視聲母的作用當學習者交際時,會有兩種表現:一種是由此而引起的語言偏誤,一種是語言形式上沒有偏誤,但使用的場合不對,而引起誤會。就是說學生由于不懂得目的語的文化習慣,或所知甚少,用他們的母語的文化習慣套用目的語的國家的情況,例如:有人在表達“Idon'tknowtheway.”,因為不知道用way,而說成"Idon'tknowtheroad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