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學年完整公開課版故都的秋3_第1頁
2023學年完整公開課版故都的秋3_第2頁
2023學年完整公開課版故都的秋3_第3頁
2023學年完整公開課版故都的秋3_第4頁
2023學年完整公開課版故都的秋3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故都的秋郁達夫背景資料從1921年9月至1933年3月,郁達夫曾用相當大的精力參加左翼文藝活動和進行創作。由于國民黨白色恐怖的威脅等原因,郁達夫從1933年4月由上海遷居杭州,在杭州居住了近三年。1936年2月遷居福州。在這段時間里他思想苦悶,創作枯竭,過的是一種閑散安逸的生活。在這兩三年間,郁達夫的確花了許多時間到處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為了排遣現實帶給他的苦悶和離群索居的寂寞。在游山玩水的過程中,寫了許多游記,這是他在這段時期創作的主要收獲,為我國現代游記的發展作出了貢獻。在杭州期間,郁達夫提倡“靜”的文學,寫的也多是“靜如止水似的遁世文學”。1934年7月,郁達夫不遠千里從杭州經青島去北京,再次飽嘗了故都的秋“味”,寫下了優美的散文《故都的秋》。作者簡介郁達夫(1896-1945),原名郁文,浙江富陽人,現代著名小說家、散文家。1913年留學日本,曾廣泛涉獵外國文學,深受近代歐洲、日本各種社會思潮和文藝作品的熏陶。十年異國生活,使他飽受屈辱和歧視,激發了愛國熱誠。1922年回國,從事文藝創作活動,與郭沫若、成仿吾等組織了“創造社”,先后編輯《創造》季刊、《創造》月刊、《洪水》等刊物,曾在北京大學、武昌師范大學、中山大學任教。1930年參加了中國左翼作家聯盟。抗日戰爭爆發后,赴武漢參加抗日救亡運動,并到南洋參加新加坡華僑抗敵委員會、新加坡文化界戰時工作團、文化界抗日聯合會的工作,積極宣傳抗日。后流亡到蘇門答那,堅持抗日斗爭。1945年9月被日本憲兵秘密殺害,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追認他為革命烈士。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說《沉淪》、《春風沉醉的晚上》、《薄奠》、《出奔》、《她是一個弱女子》、《茫茫夜》等,在不同程度上揭露舊社會的罪惡,向封建道德大膽挑戰,有一定的積極意義,但也帶有頹廢情緒。散文以游記著稱,情景交融,文筆優美,自成一家。出版有《達夫全集》《郁達夫散文集》《達夫游記》《達夫日記》和《郁達夫選集》等。

寒風摧樹木,嚴霜結庭蘭。——漢·樂府古辭《古詩為焦仲卿妻作》洛陽城里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唐·張籍《秋思》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元馬致遠《天凈沙·秋思》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三國·曹丕《燕歌行》落霞與孤騖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唐·王勃《膝王閣序》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唐·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山明水凈夜來霜,數樹深紅出淺黃——唐·劉禹錫《秋詞二首》碧云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宋·范仲淹《蘇幕遮》落葉西風時候,人共青山都瘦。——宋·辛棄疾《昭君怨》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唐.杜甫《登高》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唐.王維《山居秋暝》描寫秋的句子字詞識記潭柘寺一椽廿四混沌落蕊頹廢點綴譬如zhèchuánniàndùnruǐtuízhuìpì故都的秋總起分寫總結對北國之秋的感受對南國之秋的感受記敘議論清晨靜觀落蕊輕掃秋蟬殘鳴都市閑人勝日秋果對比南國北國之秋熱愛癡迷故都之秋抒發神往眷戀之情流露憂思落寞之感情景交融景人合一

秋天的美,美在一份明澈。有的人眸子像秋,有的人風神像秋。代表秋天的楓樹之美,并不僅在那經霜的素紅;而更在那臨風的颯爽。當葉子逐漸蕭疏,秋林顯出它們的秀逸。那是一份不需任何點綴的灑脫與不在意俗世繁華的孤傲。最動人的是秋林映著落日。那酡紅如醉,襯托著天邊加深的暮色晚風帶著清澈的涼意,隨著暮色浸染,那是一份十分艷麗的凄楚之美,讓你想留一行感懷身世之淚,卻有被那逐漸淡去的酡紅所懾住,而情愿把奔放的情感凝結。曾有一位畫家畫過一副霜染楓林的《秋院》。高高的楓樹,靜靜掩住一院幽寂,樹后重門深掩,看不盡的寂寥,好像我曾生活其中,品嘗過秋之清寂。而我仍想悄悄步入畫里,聞訊那深掩的重門,看其中有多少灰塵,封存著多少生活的足跡。最耐人尋味的是秋日天宇的閑云。那么淡淡然、悠悠然,悄悄遠離塵間,對俗世悲歡擾攘,不在有動于衷。秋天的風不帶一點修飾,是最純凈的風。那么爽利的掠過園林,對蕭蕭落葉不必有所眷顧——季節就是季節,代謝就是代謝,生死就是生死,悲歡就是悲歡。無須參與,不必流連。秋水和風一樣明澈。“點秋江,白鷺沙鷗”,就畫出了這份明澈,沒有什么可憂心,可緊張,可執著。“傲殺人間萬戶侯,不識字煙波釣叟”,秋就是如此的一塵不染。“閑云野鶴”是秋的題目,只有秋日明凈的天宇間,那一抹白云,當的起一個閑字。野鶴的美,淡如秋水,遠如秋山,無法捉摸那一份飄灑,當的起一個逸字。閑與逸正是秋的本色。也有某些人,具有這分秋之美。也必須是這樣的人,才會有這樣的美,這樣的美來自內在,他擁有一切,卻并不想擁有任何。那是有極深的認識與感悟所形成的明澈與灑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