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地鼠的生態特性_第1頁
印度地鼠的生態特性_第2頁
印度地鼠的生態特性_第3頁
印度地鼠的生態特性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印度地鼠的生態特性

印度老鼠的學名是metsa印度大鼠。它廣泛分布于荒漠、半荒漠平原區,對脆弱的荒漠生態環境破壞十分嚴重。印度地鼠啃食植物根系能力極強,可造成地表植物成片枯死,且善于挖洞推土,對天然草場、人工草地危害十分嚴重。此外,它還對農田、水渠、水庫堤壩等設施造成破壞,是長期以來我地區平原區重點防治的害鼠,也是廣大農牧民群眾十分痛恨的害鼠。1后足與前門齒的形態印度地鼠個體體形大,一般成年個體體重240g,體長200mm,耳長16mm,后足比前足發達,后足長36mm,尾粗無毛,尾長122mm。背毛為黃褐色,接近土壤顏色。腹毛灰黑色,毛細密,較短。其頭骨較大,長45mm,前門齒長而銳利,一般可達15mm,主要靠上下兩對門齒啃食植物。雌性鼠略大于雄性鼠。2阿克蘇地區的江、尉、若圖2.印度地鼠在我國僅分布于新疆境內,主要分布在天山以南的吐魯番盆地;巴州的庫爾勒、輪臺、和靜、和碩、博湖、尉犁、若羌、且未、焉耆各縣;阿克蘇地區的柯坪、烏什、溫宿、拜城、庫車、新和、沙雅、阿瓦提各縣;喀什地區的疏附、疏勒、伽師、巴楚、麥蓋提、葉城、澤普、莎車、岳普湖、英吉沙等縣;和田地區的皮山、墨玉、洛浦、和田縣、和田市、策勒、于田、民豐各縣(市)平原區蘆葦草場、人工苜蓿草地及部分農田綠洲邊緣。3生態特征了解印度地鼠的各種生態特性,對提高防治效果十分重要。3.1地下洞道、土堆、鼠丘印度地鼠是半地下活動的害鼠,主要生境為旱生蘆葦地、人工苜蓿地或農田。以啃食植物地下根系為食,也取食植物地上的幼嫩枝葉。其主要活動表現在挖掘洞道、推土、以便來取食。掘洞特點為不斷距地表15~30cm的深度挖掘地下洞道,并將挖出的松土由兩側推出洞外。由于洞道彎曲,在地面上形成不規則的土堆(鼠丘)。土堆呈圓形,一般直徑可達40~100cm,高20~60cm,最大的土丘直徑可達3m、高1m。印度地鼠有堵洞的習性,除正在推土的洞口外,其余洞口全部封死。如果洞口或洞道被挖開,地鼠會發現亮光立即前來從里向外將洞口堵死。印度地鼠會游泳,冬季不休眠,但活動量降低。3.2對地面活動的影響白天活動強度高于晚間。地面活動按季節不同呈現不同的情況:夏季氣溫高,天氣炎熱,地鼠早晚活動多;冬春季早晚氣溫低,天氣寒冷,中午活動多。地面活動與氣溫關系密切。尤其是在冬季,印度地鼠多在洞口土丘上曬太陽。由于地鼠長期在地下生活,其視力退化,但聽覺敏銳,地面活動較笨拙。3.3全年份繁殖時段一般情況下,印度地鼠的交配可在地面上或洞道內進行,全年均可繁殖。繁殖高峰期有兩個:一是在春季4~5月;二是在秋季8~10月。其妊娠期為21~23d,每胎可產仔4~8只,一般為一胎產仔4~6只,繁殖能力很強。3.4地下洞群印度地鼠是群棲害鼠,一個洞系中可家族多代棲居,冬季較集中,一個洞系最多可達14只鼠。其洞系結構復雜,洞系由洞道和窩巢兩部分組成。洞道可分層,多可達3~4層。一個洞系有多個窩巢,距地表2m左右。取食洞道在地下20~30cm左右為多,一般與地面平行。主洞道兩側有支洞道,支洞洞口當土推出后,很快堵死。4主要危害4.1地下根系破壞印度地鼠主要采食蘆葦、苜蓿及一些農作物,如小麥、棉花的地下根系。啃斷的植物根系為整齊的切口狀,其地下洞道相連,所經之處地下根系成片被整齊切斷,使連片的植物迅速枯萎死亡。同時,它也喜食植物地上幼嫩部分,與牲畜爭食牧草。4.2土壤沙化鼠丘陸相古地理印度地鼠挖洞推土能力很強,每個洞口土丘覆蓋0.3~1.0m2,密度大的地方,土堆(鼠丘)連片,土地呈深翻狀,土壤嚴重沙化。如和田地區民豐縣薩吾則克鄉飼草基地,就有16hm2苜蓿全部被毀,苜蓿枯萎,鼠丘密布,地表完全沙化;策勒縣烏魯克薩依鄉、墨玉縣喀瓦克鄉、洛浦縣多魯鄉飼草基地也存在類似情況,受害嚴重,損失很大。4.3嚴重破壞壩壩文印度地鼠挖洞會使房屋地基受損,水庫堤壩、水渠等水利設施遭到嚴重破壞,造成透水、垮壩等嚴重事故的發生。墨玉縣喀瓦克鄉吐孜魯庫塔克水庫及策勒縣達瑪溝鄉水庫,就曾因印度地鼠破壞,造成漏水、垮壩事故,使下游大片農田、房屋被沖毀,損失慘重。5印度地大鼠的預防和管理5.1春季規定植物返青印度地鼠雖然冬季不休眠,仍有活動,但活動量小、時間短,應避免在此時防治。防治最佳時間是春季植物剛返青時,印度地鼠體質相對較弱,出洞覓食活動增加,易于捕殺;另一個最佳防治時間是秋季入冬前,即10~11月份,這時印度地鼠較集中,防治可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5.2預防和控制的方法和特點5.2.1大地捕打法防治方法:由于印度地鼠視力退化、怕光,在地面活動較笨拙,主要靠聽覺活動。在危害地段,可采用大水漫灌方法,迫使其出洞,然后人工捕打。特點:這種辦法較節約資金,效果也較好,但費時、費水、費人工,防治效率較低。不適于大面積防治。在缺水情況下,也不宜采用此法。5.2.2固定地鼠行為防治方法:選擇新鮮洞口,挖出堵洞的土,放入弓形夾(其它鼠夾不行),夾子尾端用鐵絲、木樁固定,避免夾子被地鼠拖入洞內。隔一段時間檢查夾子,若未捕上地鼠,又被土掩埋,需重新布夾。特點:此種方法較費時費工,需了解害鼠活動習性和操作技術,適于鼠害調查及小面積重點防治。面積大、害鼠多時,不宜采用此法。5.2.3隧道洞道采用氣氣毒性法圖像分析方法此法是防治印度地鼠的最佳方法。原理:采用磷化鋁(藥片)投洞毒殺。磷化鋁為白色藥片,遇潮濕空氣,可迅速分解,放出磷化氫劇毒氣體。因毒氣比重大于空氣,毒氣會順著洞道下沉,彌漫套個洞道,在洞道內形成“毒氣栓”,印度地鼠呼吸時吸入毒氣迅速窒息致死。防治方法:首先選擇有印度地鼠活動的新洞,掏出堵洞的土,每個洞口放入2片磷化鋁,然后用土堵死洞口即可。若洞道內較干燥,可在堵洞前灌入少量水,以促進藥物迅速分解形成“毒氣栓”。特點:此法是防治印度地鼠最有效的方法,防治方法簡單易操作、投勞少、效率高、見效快、效果好。防治成本低,平均每667m2防治成本2~5元。尤其適合于大面積防治,此法將害鼠毒死于洞內,藥物易揮發,無土壤殘留,因而無環境污染,不影響其它動物活動。5.3防洪工行注意事項5.3.1隧道土的狀況進行布夾或投藥方有效。辯別方法是:新洞鼠丘的土一般較濕潤,而且洞口周圍有花生米狀顆粒糞便;而廢棄洞口土干燥,有時洞口有蜘蛛網或其它昆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