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血細胞分析儀電解質_第1頁
動物血細胞分析儀電解質_第2頁
動物血細胞分析儀電解質_第3頁
動物血細胞分析儀電解質_第4頁
動物血細胞分析儀電解質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動物血細胞分析儀和電解質分析儀在動物醫療中的應用

一、國內外動物醫療現狀和發展趨勢二、血細胞的檢測三、血細胞分析儀常見故障及處理方四、電解質分析儀在動物診療中的應用一、國內外動物醫療現狀和發展趨勢

隨著社會人口高齡化、家庭人口簡單化及國民生活水平的升高,寵物(伴侶動物)已成為大部份現代家庭中不可或缺的一份子。人們對寵物的情感與日巨增,加上近年來動物保護意識抬頭,動物醫療品質日趨受重視,也因此促進了動物醫學的蓬勃發展。1、國內動物醫學現狀我國動物醫院和獸醫人才總體缺口很大,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畜牧業盡管有了較快的發展,2000年禽蛋生產量居世界第一,占全球總量的30%,豬的存欄數接近全球的一半,豬肉產量占全球45.1%,但從畜牧業整體生產水平和技術含量而言,仍比西方發達國家落后15-20年(相當于美國80年代中期的水平)。2、國外動物醫學現狀西方發達國家現代動物醫學專業教育已有200多年歷史(1762年法國成立的里昂獸醫學院為最早)。近50年來隨著生產的發展,科學領域的開拓和科學研究的深入,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丹麥、瑞典、奧地利、法國、德國、日本等國家的獸醫事業更是空前發展,獸醫工作的任務范疇較過去更為廣闊,主要包括食用動物病、人獸共患病、伴侶動物病、觀賞動物病、野生動物病、毛皮獸病、實驗動物病等的研究和防治,及食品衛生檢疫、人類疾病動物模型的研究等。同時在動物性食品安全、實驗動物在環保中的應用、生物工程技術應用等新興學科發展中發揮作用。3、國內動物醫學趨勢國內由于經濟尚不夠發達,各級政府對獸醫的重要性認識不足,重視不夠,并且由于社會陋俗,對獸醫存有偏見,獸醫師的地位不高,行業也較為艱苦。而隨著家庭飼養寵物越來越普遍,小型的寵物醫院跟隨雨后春筍般興起,寵物醫院已成為城市公共衛生體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由于總體的投入不夠和觀念的陳舊,醫療水平并不是很高。同時醫療行業的弊病也如影隨形,潛伏著大量的醫療糾紛,尤其是最近幾年,寵物醫療糾紛不斷。近幾年來,由于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持續發展,居民經濟收入水平提高,對生活質量的要求隨著提高,以及農業產業結構發生了巨大變化、我國加入WTO、加上瘋牛病、禽流感、口蹄疫風波的連續出現,特別是出現在國內的非典和前幾天出現的豬鏈球菌感染等人畜共患病的發生等事件從另一個方面說明動物醫學專業在強國富民大戰略中的重要性,相信已開始引起了社會和各級政府對動物醫學專業的重視。

4、國外動物醫學趨勢值得注意的是,隨著科技水平的全面提高,西方發達國家的動物醫學專業的社會功能早已超越單純為畜牧業服務的狹小范圍。在集中了高技術含量的集約化畜牧養殖業中,通過科學、合理、規范化的飼養管理技術和程序化的疫病預防措施等,常發的危害性巨大的疾病得到了有效的預防和控制,食用動物的生產(如養禽、養豬、養牛等)已經不再依賴專職獸醫人員提供的醫療保障。而隨著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崇尚寵物的社會需求更為明顯,因此,目前西方動物醫學專業的教育,更為注重的是對學生臨床診療技術水平的提高,如美國圣保羅州明尼蘇達大學獸醫學院自1989年來的統計資料顯示,該校每年畢業生中,從事獸醫臨床和私人開業的占80%以上,其中從事賽馬為主的大動物臨床者占25-28%,寵物(犬、貓為主)臨床占30-45%,上述兩者混合型臨床者占30%左右。與其相應的是,西方國家獸醫師成為與律師、牙醫齊名的頂級職業,既令人羨慕,又充滿最為劇烈的競爭。同時對寵物醫院的投入也在以很快的速度增加,許多以前只在人醫醫院才有的臨床診斷設備相繼進入了動物(寵物)醫院如血細胞分析儀、電解質分析儀和B超等。二、血細胞的檢測

2.1血細胞檢測的原理和方法及臨床意義

2.1.1、血細胞檢測簡介血細胞檢驗是指對血液中白細胞(WBC)、紅細胞(RBC)、血小板(PLT)、血紅蛋白(HGB)及相關數據的計數檢測分析,也稱血常規檢驗。血常規檢驗不僅是診斷各種血液病的主要依據,而且對其它系統疾病的診斷和鑒別也可提供許多重要信息,是臨床醫學檢驗中最常用、最重要的基本內容之一。2.1.2、血細胞分析的發展血常規檢驗的最原始的手段是通過顯微鏡人工鏡檢,隨著基礎醫學的發展,高科學技術的應用,血液細胞分析儀已成為取代鏡檢進行血常規分析的重要手段,尤其是帶分類的血液分析儀的出現,對血常規的檢測發展起到了決定性作用。早在五十年代美國庫爾特(Coulter)先生首先發明了電阻式血細胞分析儀,血細胞的檢測進入了儀器時代。2.1.3、檢驗過程(1)標本的稀釋血液是由血細胞和血漿兩部分組成的紅色粘稠混懸液。在進行血細胞檢驗計數時,直接用血液計數是困難的,無論是鏡檢還是用血細胞分析儀,血液均需合適準確的稀釋后才才能進行血細胞的檢驗。

準確合理的稀釋倍數(在用于儀器時,RBC、PLT的稀釋倍數一般為1:10000至1:3000;WBC、HGB的稀釋倍數一般為1:250左右,我公司儀器為1:50000)和準確、穩定的測量容量是血細胞檢測的重要基礎。稀釋倍數過低,會形成細胞排隊通過傳感器的重合缺損;稀釋倍數過大,則會造成一定測量容量內血細胞的數量過少,這都會嚴重影響血液細胞檢驗的測量精度。

(2)紅細胞和血小板的檢測稀釋液通常是一類具有酸堿緩沖作用、適當的離子強度和電導率的等滲溶液。適當的離子強度和與血漿相同的滲透壓,能在一定的時間內完整地保持血細胞原來的體積;而合適的電導率能保證獲得與細胞體積相應的脈沖大小。稀釋液的配方成份不同,其電導率也不可能相同,測試時獲得的細胞脈沖大小也不會相同,

會影響測試結果。這些變化不僅影響MCV、RDW、MPV,

還影響WBC計數及分類結果。因此,稀釋液的研制和生產一定要與分析儀配套進行。(3)血液中白細胞對紅細胞測定的影響絕大多數血細胞分析儀都使用電阻法進行紅細胞計數和紅細胞比積測定,其中計數結果中包括白細胞。但由于紅、白細胞比例為750:1,故白細胞因素可忽略不計,當有白血病或貧血伴有核紅細胞增加時,應減去白細胞或有核紅細胞。(4)紅細胞、血小板檢測的臨床意義(人,動物相同)a、一般的情況下紅細胞的增多主要為真性紅細胞增多癥及各種原因的脫水;而紅細胞減少主要是由于各種原因引起的貧血。b、平均紅細胞體積(MCV)為80-94μm3,表示單個平均體積。是用于貧血形態學的分類指標,大于正常時提示為大細胞性貧血,小于正常為小細胞性貧血。c、紅細胞比積(HCT),主要用于貧血形態學分類及協助了解血液濃縮和稀釋程度。d、血小板檢測的臨床意義血小板數量增多一般見于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癥、真性紅細胞增多癥、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急性腎炎、惡性腫瘤、急性化膿性感染等疾病。血小板減少一般見于原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脾功能亢進、血栓性血小板減少紫癜、彌散性血管內凝血(DIC)、再生障礙性貧血、放射病等。((5)溶血素和白細胞檢測的關系在血液中,由于紅細胞的數量遠遠高于白細胞的數量,因此,在臨床上對紅細胞檢測時可以忽略白細胞對結果的影響,但在白細胞的檢測中必須要消除紅細胞對白細胞計數的影響。因此,在實際檢測過程中要在準備檢測的血液樣本中加入一定量的溶血素。由于紅細胞和白細胞在細胞膜結構上有著極大的區別,因此溶血素中的表面活性劑對紅細胞具有較強的溶解能力,使其完全被破壞,而對白細胞卻沒有破壞,同時還可以在一定時間內保持白細胞的體積和完整性。(6)溶血素和血紅蛋白檢測的關系血紅蛋白式紅細胞中的主要蛋白質,它對于氧和二氧化碳的運輸起著重要的作用。在一般的情況下血液中游離存在的血紅蛋白量很少(小于40mg/L),但當紅細胞被溶血素破壞后,血紅蛋白就會被釋放,因此只有在溶血素的作用下才能進行血紅蛋白的檢測。當紅細胞被破壞后,血紅蛋白被釋放,同時與溶血劑的有關成份結合形成血紅色的衍生物,再進入儀器中的血紅蛋白檢測系統,在530-550nm波長下比色,吸光度的變化與血紅蛋白的含量成正比。(7)白細胞和血紅蛋白檢測的臨床意義a、白細胞總數的增減主要受嗜中性粒細胞數的影響。白細胞總數和嗜中性粒細胞的增加主要見于急性化膿性感染、嚴重組織損傷、大量紅細胞破壞、急性中毒、大出血和惡性腫瘤等疾病。減少主要見于傷寒、副傷寒、瘧疾、再生障礙性貧血及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等。b、淋巴細胞增多主要見于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性肝炎和結核病;也見于急、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急性感染恢復期,再生障礙性貧血等疾病。淋巴細胞減少以相對減少為多,有些發生于接觸放射線、應用皮質激素后。c、單核細胞增多主要見于亞急性細菌性心內膜炎、活動性結核病、慢性感染恢復期、單核細胞性白血病等。d、嗜酸性粒細胞在正常人體內的數量為50-500/m3。增多主要見于某些過敏性疾病、皮膚病、寄生蟲病、嗜酸性粒細胞白血病等疾病;減少主要見于傷寒、副傷寒等疾病和應急狀態及應用皮質激素等情況。e、血紅蛋白檢測的臨床意義增多的意義與紅細胞相同。減少時不一定與紅細胞成比例。血紅蛋白在臨床上的主要意義之一是幫助確定貧血的種類。2.2人用血細胞分析儀和動物專用血細胞分析儀在檢測結果上的差異

隨著動物醫療水平的提高,很多寵物醫院引進了血球分析設備,但是由于認識上的不足和資金的匱乏,加上大部分動物專用血球檢測設備都是進口的,價格昂貴,因此一些醫院引進的是人醫院淘汰下來的舊設備,較好一點的購買的是價格較便宜的人用血球計數儀。但是由于動物血細胞的參數與人的血細胞參數有著極大的差異,因此在結果的判定上會出現較大誤差,極易誤診,輕者耽誤治療時機,重者引起不必要的醫療糾紛。表一人和動物血細胞參數一覽表英文簡稱

中文全稱

WBC

白細胞數量

4.0-10.0×109/L

11.3-18.2

9.0-24

6-12

5-10

5.5-12

7.0-20

5.0-11

7-19

NEUT

中性粒細胞

50-70%

62-80%

44-82

20-40

20-45

21-47

12-50

27-63

22-50

EO

嗜酸性粒細胞

0.5-5%

2-14%

2-11

3-15

1-7

0-60.25-100.4-5.52-12BASO

嗜堿性細胞

2-5%

0-2%

0-0.50-10-20-20-40-0.90-2LYMPH

淋巴細胞

20-40%

10-28%

15-4445-6550-7047-7516-6011-4437.64MONO

單核細胞

3-8%

3-9%

0.5-73-151-80.1-1.50.25-39-133-13RBC

紅細胞數量

4.0-5.5×1012/L

4.5-8.0

6.5-9.56.1-10.79.4-11.13.6-6.86.48.21-10.354.5-7HCT

紅細胞壓積

0.42-0.49

0.38-0.530.28-0.520.33-0.470.27-0.3460.32-0.520.38-0.40.28-0.420.37-0.47MCV

平均紅細胞體積

82-92fl

59-6851-6347-5430-72---59-63---71-83HGB

血紅蛋白

120-160g/L

110-18070-15587-145100-118100-160132-14280-140110-165MCH

平均Hb含量

27-31pg

21-2512-16---11.0---21-22---24.5-27.5MCHC

平均Hb濃度

320-350g/L

330-350230-310290340-350300350330330-350PLT

血小板

100-300×10.9/L

126.4-300.8100-500250-600---250-750240100-500116通過上述表格可以清楚的看出,人和動物及不同品種的動物之間的血細胞參數有著很大的差異,為了能夠準確及時的對患病動物進行診治,應該選擇具有特定檢測功能的血細胞計數儀,以便及時的對癥治療。

三、血細胞分析儀常見故障及處理方法

3.1)故障一

RBC與HCT結果偏高3.2)故障二

WBC偏高3.3)故障三

HGB偏高3.4)故障四

在正常的計數范圍內,RBC或HCT偏低3.5)故障五

血小板質控物計數正常,而測定計數偏高3.6)故障六

血小板質控物計數正常,而測定計數偏低3.1故障一

RBC與HCT結果偏高RBC與HCT計數結果偏高的原因有試劑和機器兩方面的因素。試劑因素:1、稀釋液空白計數高

一般是由于試劑有細菌生長或有較多的顆粒(如過濾欠佳、灰塵污染等),需要更新試劑。2、稀釋液空白計數正常時,RBC與HCT偏高見于(1)

1:50000稀釋的血液未混勻。(2)

1:500稀釋的血樣要進行1:100稀釋時未混勻。(3)

1:50000稀釋的血樣中有氣泡:在進行1:100稀釋時應沿標本杯內壁加入血樣,以免直接排到杯底產氣泡。(4)

血紅蛋白吸管不準確:用水銀稱重法檢查并校正血紅蛋白吸管。(5)

稀釋液加量不準確:如果用自動加液器加樣,校對紅細胞檔的加液量,如不足9.94ml應調節稀釋器。(6)

二次稀釋時吸出的1:500稀釋血樣體積可能>100微升,檢查并調整加液量。(7)

稀釋液的滲透壓偏低(<245mosm/kg),此時紅細胞結果正常,而僅HCT偏高。儀器因素1、檢測器的微孔不完全堵塞。2、電噪音干擾

血液分析儀的電源插座不能與電動機、離心機等大功率設備連用,并要遠離放射和理療設備。3、檢測器內壁有氣泡。4、固定檢測器的金屬座潮濕或連接處有鹽類沉積

卸下金屬座并干燥或洗掉鹽類結晶。5、檢測器內部不干凈

卸下檢測器用清洗劑清洗。6、檢測器輸出單元上的輸出線連接不良。7、檢測器損壞。3.2)故障二

WBC偏高試劑因素1、稀釋液空白計數高

一般是由于試劑有細菌生長或有較多的顆粒(如過濾欠佳、灰塵污染等),需要更新試劑。2、稀釋液空白計數正常時,WBC偏高見于(1)

計數前血樣未混勻。(2)

稀釋液的量不準確。(3)

溶血劑的量不夠:每三滴應約為0.09-0.11ml,必要時清洗溶血劑滴瓶口的塑料分配器孔或直接使用刻度吸管。(4)

溶血不完全:一般見于加入溶血劑后1:500稀釋的血樣未充分混合,或溶血時間不夠(至少放置30秒),溶血劑過期失效溶血能力下降。(5)

稀釋液的溫度過低,一般情況稀釋液的適用溫度應在18℃以上。儀器因素1、檢測器的微孔不完全堵塞。2、電噪音干擾

。3、檢測器內壁有氣泡。4、固定檢測器的金屬座潮濕或連接處有鹽類沉積。5、檢測器內部不干凈。6、檢測器輸出單元上的輸出線連接不良。7、檢測器損壞。8、內電極不干凈

用紙巾蘸蛋白酶清洗液輕輕擦去污物,在用蒸餾水沖凈。3.3)故障三

HGB偏高1、溶血不完全主要見于溶血劑的用量不足、溶血時間不夠、溶血劑有結晶。加溫使溶血劑結晶溶解,每10毫升1:500稀釋的血樣加溶血劑0.1毫升充分混勻并放置30秒以上再測定。2、血紅蛋白比色池不干凈將盛有15毫升蛋白酶清洗液的標本杯放置在血紅蛋白吸口處,按測量鍵3次,等15分鐘后換蒸餾水3次。如果用3%的次氯酸鈉溶液清洗,注意不能將檢測器浸泡在次氯酸鈉中,以防腐蝕微孔。3、血紅蛋白校正錯誤

用血紅蛋白校正物重新校正,或將EDTA-K2抗凝的靜脈血先用HICN法定值再校正血液分析儀。3.4)故障四

在正常的計數范圍內,RBC或HCT偏低1、1:50000稀釋的血樣未混勻。2、1:500稀釋的血樣在進行1:100稀釋前未混勻。3、取血不準確—小于20微升。4、稀釋液量大于9.94ml。5、二次稀釋時吸出的1:500稀釋血樣體積小于100微升。6、可能發生稀釋溶血。7、在特殊的情況下有些取樣杯可能使樣本溶血(SYSMEX系列產品配有專用的、內壁含有抗溶血保護膜的取樣杯);同時,1:50000稀釋的血樣放置時間不應超過30分鐘。

五)故障五

血小板質控物計數正常,而測定計數偏高

1、體內或體外溶血產生大量的紅細胞碎片,體積在20-30fl范圍內的碎片落入血小板的計數范圍,需要重新采集標本或目測計數。

2、血樣中存在較多的小紅細胞,需目測計數。

3、冷球蛋白或纖維蛋白原等非定形物聚集,將標本置于37℃水浴30分鐘后立即稀釋測定。

(六)故障六

血小板質控物計數正常,而測定計數偏低1、肝素抗凝應該為用EDTA-K2抗凝。2、采血失誤導致血小板凝集較多的凝塊。需重新采血。3、血小板的衛星狀態(類似血小板凝集成團),由于抗凝劑EDTA-K2啟動了免疫球蛋白導致血小板凝集——用枸櫞酸鈉抗凝重新采血。4、存在大量的大血小板,需目測計數。5、血樣中有血凝塊,這時血小板結果異常低,需重新采血。

四、電解質分析儀在動物診療中的應用

(一)血中電解質測定的原理和方法1、概述:血液中含有多種無機離子,最主要的離子有三種,分別是鈉、鉀和氯離子,鈉是細胞外液中主要的陽離子,含量最多,平均濃度為140mmol/L(人),其次是鉀離子,平均濃度為4.5mmol/L(人);氯離子是細胞外液的主要陰離子,血清(漿)中氯化物的濃度為96-108mmol/L(人)。這三種離子在體內有著重要的生理功能。對于動物來說,動物體的體液環境必須具有適宜的酸堿度,才能維持正常的代謝和生理功能。心肌和神經系統的正常電生理及細胞的正常活動都要求特定的pH范圍與電解質水平。在臨床上,水、電解質紊亂和酸堿平衡失調很常見,多為許多疾病發展過程中的繼發現象。因此,在臨床上對電解質進行測定,對于正確的確診某些疾病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2、測定的方法(1)鈉鉀的測定:由于鈉、鉀離子對機體有著重要的生理作用,血清(漿)中鈉、鉀濃度的改變與某些疾病有密切關系,故臨床上重視血清中鈉、鉀濃度的測定,且同時被測定。體液中鈉、鉀測定的常用的方法有化學法、火焰發射光譜法、離子選擇電極法及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化學法的缺點是操作步驟繁瑣,測定結果的準確性及精密性差,已被淘汰。鈉鉀的原子吸收光譜法靈敏、準確,但設備昂貴,需要特殊的元素燈,因此不能廣泛使用。我國衛生部推薦的是火焰發射光譜法和離子選擇電極電位分析測定法(ionselectiveelectrodes,IES)。其中FES是參考方法,而IES是自動電解質分析儀中使用的方法。a、原理:離子選擇性電極視一種化學感受器,它能將溶液中的某種特定粒子的活度轉變成電信號,然后通過電位計來測量。離子選擇性電極(ionselectiveelectrodes,IES)電位法是以測量電池的電位為基礎的定量分析方法。將離子選擇性電極和一個由銀/氯化銀構成的殘幣電極連接起來,置于待測的溶液中,形成一個測量電池。此電池的電位隨樣品的離子濃度的改變而改變,電位的變化與離子活度的對數符合能斯特(Nernst)方程。離子選擇性電極由鈉、鉀離子不同活度作用而產生不同的電位。這種電極電位的變化由鈉、鉀離子的活度所決定,后者與鈉、鉀離子活度成比例。檢測時首先加入樣品,測定起電位,然后加入標準液測其電位,二者之差值與樣本中鈉、鉀離子濃度和它們在標準液中離子濃度之比存在對數關系,可計算出樣品中的鈉、鉀離子濃度。

b、主要的器材是鈉、鉀離子選擇電極分析儀。鉀電極:鉀電極是對鉀離子具有選擇性響應的頡氨霉素液膜電極。此敏感膜的一側與電極電解液接觸,另一面與樣品液接觸,膜電位的變化與樣品液中鉀離子活度對數成正比。鈉電極:鈉電極由對鈉離子具有選擇性響應的特殊玻璃毛細管組成。鈉電極與參比電極之間的電位差隨樣品溶液中的鈉離子活度的變化而變化。參比電極:通常由Ag/AgCl組成,保持一個恒定不變的電位。c、試劑:對于電解質分析儀來說,各廠家生產的儀器所需的試劑都是配套供應的。間接ISE分析時高低濃度的斜率液及血清用指定pH值,離子強度的稀釋液做高度稀釋。斜率液可在給定pH值的緩沖液中添加指定濃度的氯化鈉和氯化鉀溶液即可。直接ISE法是測定離子活度的,離子活度與溶液中的pH值及離子強度有關。高、低濃度斜率液除用氯化鈉溶液、氯化鉀溶液外,還要加入一定量的醋酸鈉或磷酸二氫鈉/磷酸氫二鈉溶液,調節特定的pH值來模擬血清水的離子活度。d、臨床意義1)血鈉降低臨床上常見于:稀釋性低血鈉癥:腎病綜合癥的低蛋白血癥、肝硬化腹水、右心衰竭時的有效血容量減低等都能引起抗利尿激素增多,血鈉被稀釋。損耗性低血鈉癥:多見于胃腸道失鈉(如幽門梗阻、嘔吐、腹瀉、胃腸道、膽道、胰腺術后造瘺及引流等);尿鈉排除增多(見于嚴重腎盂腎炎、腎小管嚴重損害、腎上腺皮質功能不全、糖尿病及應用利尿劑治療等);皮膚失鈉(大量出汗,只補充水分而不補充鈉;大面積燒傷、創傷,體液及鈉從創口大量丟失等)。2)血鈉增高常見于:腎上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