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臺灣食品接觸材料法規標準解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的規定,食品接觸材料是用于食品的建筑材料和容器。它是指包裝、放置食品或食品添加劑的紙、竹、木、金屬、琺瑯、陶瓷、塑料、橡膠、天然纖維、化學纖維、玻璃和其他材料的涂料。直接接觸食品或食品添加劑。2005年后,中國大陸成為臺灣進出口貿易總額最大的,占比20%左右。其次為日本。根據中國海關總署的數據,兩岸食品接觸產品貿易主要涉及到塑料、陶瓷、玻璃、紙和竹木產品,貿易額最大的是紙質食品接觸產品,2010年進口額1.35億美元,出口額0.59億美元,存在較大的貿易逆差。塑料制品貿易額次之,進出口額基本持平。在陶瓷、玻璃和竹木制品方面,大陸對臺灣存在明顯的貿易順差。1臺灣食品接觸材料技術法律法規1.1第3層次的修訂臺灣地區的食品接觸材料法規,分為3個層次。第1層次是“立法院”制定的基本法律———“食品衛生管理法”;第2層次是主管機關“行政院衛生署”發布的公告,有“食品器具、容器、包裝標準”以及各類材料的安全衛生檢驗標準等;第3層次是標準檢驗局根據進口食品接觸產品查驗業務的需要,所規定發布的命令。根據臺灣的“食品衛生管理法”第十條規定和第二十五條規定“販賣之食品、食品用洗潔劑及其器具、容器或包裝,應符合衛生安全及質量之標準;其標準,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食品衛生檢驗之方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指定之;未公告指定者,得依國際間認可之方法為之”,因此,臺灣涉及食品接觸材料的衛生和檢驗標準,均由行政院衛生署以行政院公告的形式進行公布。行政院衛生署于1984年3月30日第467593號公告頒布了“食品器具容器包裝衛生標準”,期間歷經11次修訂,最新一次修訂時間為2013年4月9日。此外,衛生署也先后頒布了23個公告,規定上述衛生標準的檢驗方法。1.2種材質就是材料、容器和包裝臺灣的“食品器具容器包裝衛生標準”正文只有7條,除了第4、5條對嬰幼兒食品接觸產品有特殊規定(禁止使用4種鄰苯二甲酸酯類增塑劑及雙酚A)外,標準的核心部分為第6條。第6條主要有3個部分。第1部分是一般規定,對各種材質(包括玻璃、陶瓷器、施琺瑯、金屬類、塑膠類和紙類)的食品器具、容器和包裝進行了一般的規定,主要規定了材質試驗項目和合格標準以及溶出試驗項目和合格標準;第2部分是塑膠類的規定,專門對PVC、PVDC、PE、PP、PS、PET、以甲醛為合成原料的塑料、以甲醛-三聚氰胺為合成原料的塑料、PMMA、PA、PMP、橡膠、PC、PPSU、PES和PLA等共16類塑料聚合物的材質試驗項目,溶出試驗項目及其合格標準進行了規定;第3部分是乳品用容器和包裝的規定,特別規定了用于乳制品的材料(涉及到PE、PS、PET塑料、玻璃及金屬)的材質試驗項目、溶出試驗項目及其合格標準,并增加了特殊試驗合格標準(主要為破裂強度試驗、封緘強度試驗和針孔試驗)。1.3臺灣食品設備、容器和包裝的檢驗方法針對上述規定的檢驗,衛生署先后共發布了23個公告(見表1),規定了上述規定的檢驗方法。1.4食品接觸材料檢驗方法對比臺灣早期基本照搬日本的技術標準,但隨著不斷的修訂,二者之間也產生了明顯的差異。首先二者在法規結構上有很大差異。臺灣食品接觸材料技術法規整體框架采用的是衛生標準加檢驗方法的形式。而日本則將對食品接觸材料的規定及檢驗方法包括在厚生省370號文件-食品、添加劑等的規格標準中。由于厚生省370號文件體量較大,修訂更新頻率明顯低于臺灣食品接觸材料衛生標準。從具體內容上看,二者較明顯的差異表現在:(1)材質分類差異(詳見表2);(2)限量要求差異(詳見表3和表4)。在材質分類上,臺灣較日本增加了PPSU和PES等新型塑料及紙類,覆蓋面較廣。但在重金屬元素的限量方面,臺灣明顯較日本寬松。2有關大陸食品接觸材料的技術法規2.1按照國家食品安全監管標準實施相應的衛生安全和檢測方法大陸的食品接觸材料法規,分為3個層次。第一層次是人大制定的基本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二層次是國務院制定的行政法規-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最后,是由各行政主管機關,如衛生部、質檢總局等發布的衛生安全及檢測方法國家標準。衛生部曾經以令的形式頒布過《食品用塑料制品及原材料管理辦法》、《食品用橡膠制品衛生管理方法》、《陶瓷餐具容器衛生管理辦法》、《搪瓷餐具容器衛生管理辦法》等部門規章,但目前均已廢止。2.2推行依據材質分類的國家標準大陸現有的食品接觸材料衛生標準體系由51項國家標準組成,包括43項強制性衛生標準,4項條款強制性產品標準和4項推薦性產品標準,詳見表5。除按材質分類建立的衛生標準體系外,大陸還參照歐美等國的食品接觸材料法規(美國聯邦法規第21章第170-178部分、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食品接觸物通報列表,以及歐盟2002/72/EC指令食品接觸塑料等相關法規),制定了GB9685-2008食品容器、包裝材料用添加劑使用衛生標準。該標準涉及的添加劑品種959種,以附錄的形式列出了允許使用的添加劑名單、CAS號、使用范圍、最大使用量、特定遷移量、最大殘留量及其他限制性要求。2.3原標準的結構修改情況針對上述按材質分類規定的檢驗,衛生部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就發布了GB/T5009系列標準,并在2003年對上述標準進行了修訂,修訂內容主要包括:(1)按GB/T20001.4-2001《標準編寫規則第4部分:化學分析方法》對原標準的結構進行了修改;(2)將GB/T5009編號以外的87個食品衛生理化標準檢驗方法、34個1998年后全國衛生標準委員會食品衛生分委會審查通過、衛生部批準的食品衛生理化檢驗方法以及10個原包含在食品衛生標準中的食品衛生理化檢驗方法合并入GB/T5009系列,共202個分析方法,采用GB/T5009進行系統編號。可以看出,此次修訂主要針對的是標準的文本結構及標準體系的梳理,技術內容基本不變。GB/T5009中涉及到食品接觸材料的標準名錄見表6。除按材質分類外,針對GB9685對添加劑的要求,質檢總局通過修改采用EN13130系列標準,在2009年發布了GB/T23296.1~26-2009系列標準,詳見表7。3來自不同地區的食品接觸材料的技術要求不同3.1臺灣食品接觸材料國家標準及檢驗體系大陸食品接觸材料衛生標準體系由51項各自獨立的國家衛生標準或產品標準組成,檢驗標準體系由32項針對材質的檢驗方法和26項針對添加劑的檢驗方法組成。臺灣食品接觸材料衛生標準及檢驗體系由1項完整的衛生標準法規和23項檢驗方法組成。國家標準的制定和發布費時需2~3年,因此大陸食品接觸材料衛生標準更新速度較慢,但由于各項標準相對獨立,可以單獨修訂,因而具有較大的靈活性。臺灣采用單一行政法規的形式,更新速度較快,但靈活性較差,需要不斷進行整體的修訂。總體說來,大陸的標準體系相對更為完整,覆蓋面更廣,在對臺貿易中,大多數采用大陸的檢測標準,少部分采用日本標準。3.2食品接觸材料的分類大陸將食品接觸材料按材質分為玻璃、陶瓷、搪瓷、金屬(包括不銹鋼、鋁制食具)、塑料、橡膠、紙(包括原紙、植物纖維、紙餐盒、紙杯、紙碗和植物纖維一次性筷子)、竹木(包括木筷、竹筷、軟木塞)、涂料(包括環氧酚醛、過氯乙烯、漆酚、脫模涂料、聚酰胺環氧樹脂、有機硅、水基改性環氧和聚四氟乙烯)共9大類。臺灣將食品接觸材料按材質分為玻璃、陶瓷、搪瓷、金屬、塑料、橡膠和紙共7大類。相比之下,大陸在分類上增加了竹木制品及涂料,覆蓋面較全。在對塑料食品接觸材料的分類上,大陸分為PVC、PVDC、PE、PP、PS、PET、PA、PC、密胺、ABS、AS、不飽和聚酯和復合材料共13類,臺灣分為PVC、PVDC、PE、PP、PS、PET、PA、PC、密胺、以甲醛為合成原料之塑料、PMMA、PMP、PPSU、PES和PLA共16類。相比之下,臺灣對于塑料制品的分類較細,覆蓋面較全,特別是增加了一些新型環保的塑料材質,包括PMMA、PMP、PPSU、PES和PLA等,其中PPSU和PES主要用于嬰兒奶瓶的制造。由于分類體系的差異,決定了相關衛生和檢測標準的差異。目前大陸缺乏對一些新型塑料食品接觸材料的限量要求。3.3正己烷和正戊烷大陸以GB/T5009系列為代表的遷移試驗食品模擬物與臺灣的比較接近(詳見表8),只是在模擬脂肪性食品時,大陸采用正己烷,而臺灣采用正庚烷,但二者沒有本質的區別;在模擬酒類食品時,大陸增加了65%乙醇來模擬高度酒,而臺灣沒有相關要求。大陸以GB/T23296系列為代表的遷移試驗食品模擬物完全參照歐盟相關規定,在模擬酸類、酒類及油類食品時所選用的模擬物濃度均與臺灣的有細微的差別。兩套模擬物體系的存在,即使沒有本質差別,仍可能影響試驗結果的通用性和可比性。3.4大陸對pvc塑料的材質要求兩岸關于玻璃、陶瓷、PVC塑料、紙類食品接觸材料及增塑劑的限量要求見表9~表15。由表9和表10可知:大陸對玻璃容器按器形分為4類,對陶瓷制品按器形分為5類,相關分類均參考ISO標準,分類較為合理。而臺灣則延用舊法,將玻璃、陶瓷容器按器形簡單歸為3類。在檢測項目的規定方面,大陸對玻璃容器要求檢測鉛、鎘、砷和銻4個元素,臺灣僅要求測定鉛和鎘。在最關鍵的限量方面,大陸的要求也明顯嚴于臺灣。總之,大陸對玻璃、陶瓷制品的限量要求主要參考ISO標準,在器形分類的細致程度及限量規定的全面和嚴格程度上,均優于臺灣標準[3~4]。在對PVC塑料的材質限量要求方面,兩岸差異較大(見表11和表12)。大陸檢測項目側重于鹵代烴,而臺灣規定得較為全面,除鹵代烴外還包括鉛、鎘、二丁錫化物、甲酚磷酸酯等物質。在遷移限量要求方面,兩岸無顯著差異,只是大陸增加了脫色試驗的要求[5~6]。在紙類食品接觸材料的重金屬元素限量要求方面,大陸側重于材質的限量要求,臺灣側重于遷移限量的要求(詳見表13和表14)。在總遷移量方面,大陸的遷移試驗時間較長,浸泡條件較臺灣嚴格。另外,大陸有對微生物的限量要求,而臺灣沒有[7~10]。值得注意的是,大陸關于原紙的衛生標準發布于20世紀80年代,已經過于陳舊,急需根據目前的國際形勢進行修訂。而紙類產品是兩岸貿易額最大的食品接觸產品,標準的差異可能會對貿易產生一定的影響。在對食品接觸材料添加劑的限量要求方面,大陸有專門的添加劑限量標準GB9685,有機添加劑的覆蓋面較廣,但限量要求較為寬松。以目前最受關注的鄰苯二甲酸酯類增塑劑為例,比較兩岸與歐盟的相關限量要求(見表15)。結果表明:臺灣社會特別關注鄰苯二甲酸酯的使用,9種增塑劑的材質限量均規定為0.1%,這恰好與歐盟REACH法規高關注物質的要求一致。臺灣同時規定了6種增塑劑的遷移限量,相關數值均與歐盟食品接觸材料法規完全一致。相比之下,大陸對增塑劑的材質要求非常寬松,允許按3%~50%的比例添加使用,且在遷移限量方面只規定了對3種增塑劑的要求。4加快完善大陸食品接觸材料技術標準(1)相對而言,大陸食品接觸材料標準雖然比臺灣更為系統,覆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2030中國多功能拖拉機行業市場發展分析及競爭格局與投資前景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壁球眼鏡行業市場發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塑料包裝容器行業市場發展分析及發展趨勢與投資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城市園林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前景趨勢與投資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咖啡豆行業市場發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去熱原無菌空瓶行業市場發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醫療旅行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前景與投資策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功能型飲料行業市場深度發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農業高科技示范園行業發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再生鋼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發展策略研究報告
- 墻面油漆工程的詳細施工工序
- 血液透析水處理系統通用課件
- 知識產權與人工智能
- 春季過敏性疾病預防
- GB/Z 43281-2023即時檢驗(POCT)設備監督員和操作員指南
- 煤礦一通三防知識培訓課件
- 國家開放大學《廣告學概論》形考任務1-4參考答案
- 畢業論文建筑消防系統論文
- 《咕咚來了》PPT圖文帶mpa
- 2020醫院內VTE防治護理管理
- 知識工程-龐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