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核問題的實質及成因_第1頁
朝核問題的實質及成因_第2頁
朝核問題的實質及成因_第3頁
朝核問題的實質及成因_第4頁
朝核問題的實質及成因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朝核問題的實質及成因

朝核問題是中亞北部的一個熱點問題,也是國際政治的熱點和難點。如何解決朝核危機成為舉世矚目的大事。朝核問題能否很好解決直接關系到朝鮮半島乃至東北亞地區的和平與安寧。從學術界到外交界都在努力探討解決問題的途徑、方式和有效機制。本文只是進行了初步的學術探討,并嘗試提出對策性的建議,望同仁斧正。1影響朝鮮對新時期地緣政治環境的變化朝核問題由來已久,朝核危機是二戰以來,朝鮮為了維護自身的安全和主權獨立完整,以及自身的生存發展而采取的獨立自主的核安全保障戰略,與美國對朝鮮采取的長期敵對封鎖包圍政策,并且最終顛覆朝鮮現行制度的對朝政策決定的。是這兩個國家的政策和利益對立的結果和產物。朝鮮發展核武器的根源主要在于先行的美國對朝鮮采取的核威脅政策。朝鮮戰爭結束后,美國在韓國以及朝鮮半島鄰近地區部署了戰術核武器近2600件,且多次揚言要對朝鮮進行核打擊,對朝鮮構成了現實的直接的威脅。朝鮮多次呼吁美國撤走部署在韓國的核武器,美韓沒有做出任何積極的反應。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為了國家安全以及解決能源短缺十分緊張的局面,朝鮮首先開展了和平利用核能的研究,80年代,大約有150名原蘇聯核物理學家與核導彈技術人員前往朝鮮。在前蘇聯援助下的寧邊石墨核反應堆開始運轉,朝鮮鈾、石墨儲量豐富。氧化碳冷卻的石墨氣冷型反應堆極其容易提取核原料钚239,1985年12月,朝鮮在《不擴散核武器條約》上簽了字。但朝鮮未接受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對其核反應堆的監督與檢查,其核能開發處于保密狀態。海灣戰爭增強了朝鮮發展核武器的決心。阿富汗戰爭后美國將朝鮮等國家劃入“邪惡軸心國”,伊拉克戰爭則以更嚴酷的現實警示朝鮮面臨更迫近的軍事威脅。冷戰后的一次又一次戰爭與沖突,使朝鮮陷入日益孤立的國際環境之中,朝鮮領導人盡早擁有核武器以阻止美國軍事打擊的理念與決心愈來愈堅定。朝核危機也是冷戰結束后,朝鮮國際生存環境,以及地緣政治發生巨大變化的結果。首先,是朝韓所處的明顯有利于韓國的國際環境變化的結果,冷戰期間,朝鮮半島處于美日韓的南三角,與中蘇朝北三角的對峙中,但是前蘇聯解體之后,朝鮮半島的力量均勢不復存在,韓國采取了積極主動的外交戰略,調整它同中國以及與俄羅斯的關系,1992年實現了同周邊國家關系的正常化,同東歐前社會主義國家和蒙古人民共和國紛紛建立外交關系。拓展了韓國的國際地位和國際影響力。與此相反的是,俄國,以及前蘇東國家因為多種原因同朝鮮的關系反而疏遠了,朝鮮被邊緣化了,其國際地位和影響力被弱化了。東北亞的地緣政治格局則由過去的朝蘇、中朝的北方力量聯盟與美日韓的南方力量聯盟的對抗,轉變為孤立的朝鮮同韓美日同盟的力量對抗,加上這時朝鮮的經濟形勢也是十分糟糕,尤其是國際貿易形勢每況愈下,據統計,1990年對外貿易額為47.70億美元,1991年則降為27.7億美元,下降了43.2%。1朝鮮經濟處于停滯甚至崩潰的邊緣。其次,朝核危機也是冷戰后美國東亞政策、乃至全球戰略調整的結果。冷戰結束后,國際力量重新組合分化,尤其是美國為了建立美國主導下的冷戰后國際新秩序,一方面加強同發達國家的協調與合作,與此同時,也加強了對第三世界的干涉與控制,對少數幾個社會主義國家則仍然不放棄冷戰思維,采取遏制政策,尤其是對朝鮮,仍然采取封鎖高壓政策。在這種國際形勢下,朝鮮就把擁有核武器作為反對美國的遏制與威懾,確保自身安全的利器。所以,從20世紀90年代冷戰結束以后,朝鮮加快了核計劃步伐。朝鮮就開始加速研制核武器,希望早日成為擁有核武器的國家。美國對于朝鮮的這一動向十分敏感,并保持密切關注和高度戒備。這就決定了冷戰結束后的朝鮮半島必然再起波瀾。在1989年初,美國通過間諜衛星疑似發現朝鮮寧邊有增減核反應堆設施的跡象,1990年4月,美國國防部官員正式提出了朝鮮核問題,以其提供的資料和衛星照片為依據,質疑朝鮮正在研制核武器,美日聯合向朝鮮施壓,朝鮮核危機至此爆發。朝鮮宣布要退出《不擴散核武器條約》,美國舉行聯合軍事演習,朝鮮半島局勢驟然緊張起來,第一次核危機爆發朝美雙方舉行了多輪艱苦談判,在中韓的共同努力下,朝美最終于1994年10月在日內瓦達成了兩國的核框架協議,即《關于朝鮮核問題的框架協議》。但朝美框架協議的履行過程中,矛盾叢生,波折不斷。許多因素致使克林頓政府不能履行協議。小布什出任美國總統后,在2002年1月底發表的國情咨文演說中,把伊拉克,伊朗,朝鮮的國家稱為“邪惡軸心”成員國,朝鮮政府發表聲明,強調“布什對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體制的批判是對朝鮮人民民族感情的侮辱”,并拒絕與美國恢復對話,朝美對峙持續升溫,2003年1月10日朝鮮發表聲明宣布正式退出《不擴散核武器條約》,這是朝鮮自1985年加入《不擴散核武器條約》以來第二次宣布退出該條約。這個舉動震驚世界,也標志著第二次核危機的全面爆發。為了解決朝鮮半島的核危機,國際社會進行了積極的努力,舉行了由中國,朝鮮,美國,韓國參加的“四方會談”代替中朝美“三方會談”,而后2003年8月27日至29日,由中國,朝鮮,美國,韓國,俄羅斯,日本參加的關于朝核問題的舉行了“六方會談”在北京舉行,“六方會談”最終成為解決朝鮮核問題的主要運行機制。2006年10月9日,朝鮮進行了地下核試驗,持續了好幾年的朝鮮核危機發展到了一個轉折點,朝鮮半島第三次核危機。在中國的多方溝通協調努力下,從2007年2月再次恢復朝核問題六方會談,并于2007年10月達成的共同文件。2008年6月27日,朝鮮當地時間6月27日17時05分(北京時間16時05分)在朝鮮核工業重地寧邊,20多米高的核設施冷卻塔在煙塵中倒塌。但此后美方一再宣稱,在確定對朝鮮和計劃實行嚴格核查之前,不會將朝鮮從“支持恐怖主義國家”的名單中除名。針對美國的行為,朝鮮8月26日宣布已經停止寧邊的核設施的去功能化作業。朝鮮外務省9月19日宣布,根據“行動對行動”原則,朝鮮已著手恢復寧邊的核設施。2009年4月14日朝鮮宣布將重新啟動核項目并退出六方會談,2009年5月25日朝鮮進行第二次地下核試,國際社會如何應對這次朝鮮核危機,確實是一次嚴峻的考驗。2美國的意識形態和朝鮮核政策冷戰后相繼發生的利比亞核問題,印巴核問題,以色列核問題等,這些核問題基本上得到了較為妥善的解決,至少沒有引起較大的國際震蕩。伊朗的核問題雖然解決起來也不容易,有不確定性,但是,沒有朝核問題這么復雜,這么難以解決,這么不可預測?!俺r核問題之所以更復雜,主要在于朝美兩個當事國之間的敵對及相互間極不信任?!蓖ㄟ^總結朝鮮半島核危機爆發以來朝美兩國的言行,可以看出,朝美兩個主要當事國之間根深蒂固的極不信任和相互敵視才是問題的癥結所在,因敵對而不信任,因不信任而更加敵對,進而形成二者之間的惡性循環,朝美關系從敵對到緩和,簽署有關協議,再棄約再對立,再簽約再毀約,問題絲毫沒有向好的方向發展之趨勢,相關各方陷入了精神疲勞狀態,人們的耐心受到了考驗和鍛煉。當下需要解決的問題是如何確立信任的問題,是放棄敵對的立場問題。道理易懂,行動起來難啊!正可謂“知易行難”,美國人的意識中,認為在談判桌上的朝鮮人是最不值得信任的,朝鮮人在上次會議上明明做過某種承諾,在下一次會議上他們會堅持否認,在上次會議上明明沒有做過的某種承諾,在下一次會議上他們會堅持做過某種承諾。在美國看來,簡直沒有辦法同朝鮮舉行直接談判,而這正是朝鮮所一再要求的?;谶@種不信任美國一直堅持不與朝鮮舉行雙邊會談,與朝方會談要由第三方在場。并要求朝鮮必須“完全地、可核查地、不可逆轉地放棄核計劃,并一步到位,徹底解決朝鮮核問題”,進一步分析,美國為什么不信任朝鮮而信任韓國呢?這就是意識形態問題,如果美國繼續堅持冷戰思維,搞意識形態的對立,不放棄對朝鮮的敵對政策,不信任就是一種根深蒂固的了。反之,朝鮮也不信任美國,朝鮮不信任美國除了基于美國在政治上敵視朝鮮社會主義政權外,也同樣有經驗和事實依據。1994年以來朝鮮核問題不斷升級的原因在于,美國關于朝核問題的《框架協議》執行不利,小布什的政策,也為后來的核危機的再次爆發和不斷升級埋下禍根,2006年10月9日朝鮮進行了核試驗。此外,朝鮮從伊拉克戰爭和薩達姆的倒臺歷史經驗中,看到了美國亡朝鮮政權之心不死,對朝鮮政權采取敵對與敵視的政策不會根本改變,敵對是不會產生信任的。朝鮮認識到,朝鮮在與強大的美國對抗時,沒有核武器這樣的戰略威懾力量就只能任由美國宰割和擺布,開發核武器符合朝鮮的戰略利益。開發核武器即使不能成功,也是有利可圖的。暫停核計劃即可獲得經濟和能源的補償,放棄核計劃即可獲得安全保障,打破經濟封鎖,實現朝美關系正?;?為自己營造有利的國際環境。我們從朝核問題的本質以及朝核問題的癥結所在的分析中,可以得出明確的結論,解決朝鮮核問題的關鍵在于朝美雙方,尤其是美國能否放棄針對朝鮮的冷戰和冷戰思維,是解決當前朝鮮核問題的關鍵,美國掌握著解決朝核問題的主動權。另外,朝美確立彼此之間的相互信任也是亟待解決的問題。解決朝鮮核問題的落腳點在于使朝鮮確立一種安全感,消除朝鮮在安全上的疑慮。只要朝鮮覺得自身的國家安全、受到威脅,就會發展核武器,提升軍備水平,因此,朝鮮的安全關切是美國必須考慮的。3美國在朝鮮半島問題上的利益結合當前朝核問題的發展態勢,對朝核問題的發展前景作出大致的預測。第一種發展前景是,朝核問題無限期地拖下去,朝核危機波折起伏,再現以往的發展軌跡,即危機——緩和——再危機——再緩和,循環往復,始終難以解決。朝核問題無限期地拖下去對于朝美雙方利弊各半。對于朝鮮來說,核問題無限期地拖下去可以為自己邁入有核武器國家贏得十分寶貴的時間,利用好這段時間加快朝鮮的核開發步伐,造成既成事實,就像印度和巴基斯坦那樣,在沒有引起世界局勢和地區局勢動蕩的情況下成為擁有核武器的國家,提升強國地位。朝鮮核問題無限期地拖下去對于朝鮮來說亦有弊處,核問題無限期地拖下去,就會危機不斷,爭斗不休,朝美雙方的敵對和不信任進一步加深,經濟制裁和封鎖不能解除,朝鮮半島形勢動蕩不安,朝鮮的經濟負擔會更重,也難以獲得經濟援助和經濟補償。朝鮮的經濟危機也會進一步加重,經濟危機,能源危機,糧食短缺定會影響朝鮮政局的穩定,嚴重的話也有可能危及到朝鮮現政權,發生全面的社會危機。朝鮮核問題無限期地拖下去對于美國來說,有利的方面在于,以拖待變,不解除封鎖和制裁,不給朝鮮經濟援助和經濟補償,使朝鮮在經濟上陷入崩潰,政治上陷入全面危機,政權被推翻,結束朝鮮半島的冷戰,朝核問題自行終結。最終也會擴張或強化美國在東北亞地緣政治格局中的地位。弊端之處在于,朝鮮會利用好這段時間加快朝鮮的核開發步伐,朝鮮擁有更多的核武器,造成既成事實,到時候再處理朝鮮核問題就更加困難,所以,美國還是希望朝鮮核問題不能無限期地拖下去,盡管美國拖得起。第二種發展前景是,朝核問題通過使用武力,美國通過采取“先發制人”的軍事戰略,對朝鮮發動軍事進攻,通過“動外科手術”摧毀朝鮮的核設施,甚至在軍事上打敗朝鮮,把朝鮮的核問題與政權的改朝換代問題一起解決。盡管朝美雙方經常發出軍事威脅,但都有所克制,這種發展前景和發展趨勢是難以出現的,可能性極小。例如,第二次朝鮮核危機爆發以后,美國對朝鮮的態度十分強硬,揚言要用“手術療法”打擊朝鮮,推翻朝鮮政權,但是,最終也沒有付諸行動。即使是在2006年10月9日朝鮮成功地進行了核試驗以后,朝美關系緊張起來,美國也只是先后與韓國、日本舉行針對核武器、導彈的軍事演習,向朝鮮半島附近派增軍艦,攔截和檢查所有進出的朝鮮船只。第三,在為期不太長遠的時間內通過談判和平解決朝鮮核問題。這是一個實現雙贏的理性化的發展前景。對于朝鮮來說,進行核試驗導致經濟上的困境,政治上的孤立,安全上受威脅,美國如果認真執行于1994年10月在日內瓦朝美簽署的核框架協議,即《關于朝鮮核問題的框架協議》,朝鮮獲得經濟補償和經濟援助,解除經濟封鎖,消除朝美間的敵對狀態,實現朝美關系的正?;?朝鮮半島不發生戰爭,為朝鮮的經濟改革和經濟發展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實現和平與政局的穩定。而對于美國來說,朝鮮半島局勢的過分緊張不符合美國的利益,對于美國最為有利的朝鮮半島局勢是一種可控的既不完全實現永久和平統一,又不出現因沖突和危機升級而發展為戰爭,導致朝鮮半島局勢動蕩失控的局面。對于美國來說,和平解決朝鮮核問題對美國最有利。那么,對雙方都有利的選擇為什么不好好去做呢?前面已經說過,癥結在于朝美缺乏信任,加上美國基于不信任基礎上的缺乏連貫性的政策與對朝鮮態度的不斷變化,導致朝鮮核問題久拖不決。第四種發展趨向,朝鮮強行突破核門檻,成為類似于印度和巴基斯坦那樣的國家,在無強有力的國際約束下成為實際上擁有核武器的國家。2006年10月9日,朝鮮已經成功地進行了地下核試驗,從技術的角度看,在此核技術的基礎上繼續前進,無論是公開的還是秘密的進行,國際社會只好聽任朝鮮成為有核武器之國家。如果朝核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