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級生物上冊《動物的運動和行為》必背知識點匯總_第1頁
人教版七年級生物上冊《動物的運動和行為》必背知識點匯總_第2頁
人教版七年級生物上冊《動物的運動和行為》必背知識點匯總_第3頁
人教版七年級生物上冊《動物的運動和行為》必背知識點匯總_第4頁
人教版七年級生物上冊《動物的運動和行為》必背知識點匯總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一、動物的運動1、哺乳動物的運動系統主要由骨、關節和肌肉組成。骨與骨之間通過關節等方式相連形成骨骼,附著在骨骼上的肌肉稱為骨骼肌。

2、肌肉中間較粗的部分叫肌腹,兩端較細的呈乳白色的部分叫肌腱。肌腱可繞過關節連在不同骨上。人教版七年級生物上冊《動物的運動和行為》必背知識點匯總

3、①骨的運動要靠骨骼肌的牽拉。②骨骼肌受神經傳來的刺激收縮時,就會牽動骨繞關節活動,于是軀體就會產生運動。③骨骼肌只能收縮牽拉骨而不能推開骨,所以與骨相連的肌肉至少有兩組,相互配合完成各種活動。

4、①屈肘時,肱二頭肌收縮,肱三頭肌舒張;伸肘時,肱二頭肌舒張,肱三頭肌收縮。②雙手自然下垂,肱二頭肌和肱三頭肌都舒張③雙手提起重物時,肱二頭肌和肱三頭肌都收縮。

5、運動不僅靠運動系統,還需神經系統的調節。運動所需的能量,有賴于消化系統、呼吸系統、循環系統的配合。

6、動物運動的意義:有利于動物尋覓食物、躲避敵害、爭奪棲息地和繁殖后代,以適應復雜多變的環境。

7、在運動中,骨起杠桿的作用,關節起支點作用,骨骼肌起動力作用。

8、骨、關節和肌肉的關系:骨骼肌收縮,牽動著它所附著的骨,繞著關節活動,于是軀體就產生了運動。

9、①關節周圍由關節囊包裹,內部形成密閉的關節腔。關節腔內含有滑液,可以減少骨與骨之間的摩擦。②關節囊使兩塊骨牢固地聯系在一起。③關節軟骨的作用是緩沖撞擊,減少摩擦。④脫臼:關節頭從關節窩中滑脫出來。⑤p43關節圖和p44屈伸肘圖(左圖)骨、關節和肌肉的正確連接(B)(中圖)屈肘和伸肘動作過程示意圖屈肘時:肱二頭肌①收縮,②肱三頭肌舒張。伸肘時:②_肱三頭肌收縮,①肱二頭肌舒張。關節:右圖是哺乳動物關節模式圖,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代號的名稱1關節頭、2關節囊、3關節腔、4關節窩、5關節軟骨。關節腔3內有滑液,作用是減少摩擦。關節軟骨5的作用是減少摩擦和緩沖作用。

10、動物的運動方式千差萬別:水螅固著在水草上,很少移動身體;蝸牛靠肉質足緩慢爬行;蚯蚓只有肌肉沒有骨骼,只能緩慢蠕動;蝗蟲有肌肉和外骨骼,胸部有三對足和兩對翅,能跳躍和飛行;家鴿與飛行的肌肉發達,有輕而堅固的骨骼,飛行速度快,飛行距離遠。二、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

1.動物的行為是動物所進行的一系列有利于它們生存和繁殖后代的活動。動物的行為常常表現為各種各樣的運動。

2、動物行為的多種多樣:①按功能不同可將動物行為分為取食行為、防御行為、攻擊行為、繁殖行為、遷徙行為、領域行為、社會行為等;②按行為獲得途徑不同可分為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

3、①先天性行為指動物生來就有的、由動物體內的遺傳物質決定的行為。學習行為是指在遺傳因素的基礎上,通過環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經驗和學習而獲得的行為。②先天性行為是學習行為的基礎。③先天性行為使動物能適應環境,得以生存和繁殖后代。學習行為使動物更好地適應復雜環境的變化。④動物越高等,學習能力越強,學習行為越復雜,適應環境能力也就越強。⑤嘗試與錯誤是學習行為。動物越高等,學習能力越強,嘗試與錯誤次數越少。三、社會行為

1、具有社會行為的動物:螞蟻、蜜蜂、猴、狒狒、鹿、象、白蟻等。

2、社會行為的特征:①群體內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組織②成員之間有明確的分工③有的群體中還形成等級。

3、白蟻分為蟻后、蟻王、工蟻和兵蟻。蟻后是專職的產卵機器;蟻王負責與蟻后交配;工蟻承擔覓食、筑巢、照料、飼喂等工作;兵蟻是保衛蟻巢。

4、①動物的動作、聲音和氣味等可以起傳遞信息的作用。②群體中的信息交流,在群體覓食、御敵和繁衍后代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義。③一個群體中的動物個體向其他個體發出某種信息,接受信息的個體產生某種行為反應的現象叫做通訊。交流信息的方式有動作、聲音、和氣味。④螞蟻是通過氣味、觸角進行通訊的。⑤蝶蛾類昆蟲的雌蟲可分泌性外激素,以此來吸引異性前來交尾。因此,可用提取的或人工合成的性外激素作引誘劑,來誘殺農業害蟲。雄蟲靠觸角上的嗅覺感受器感受性外激素的氣味。

5、自然界中,由于物質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存在,使生物之間聯系錯綜復雜,生物與環境才成為統一整體。

6、仿生:模仿動物的某些結構和功能來發明創造各種儀器設備的方法。戰斗機--長頸鹿,人造地球衛星--蝴蝶,照相機--蠅,雷達--蝙蝠,薄殼建筑--蛋殼。1、營群體生活動物:螞蟻、蜜蜂、猴、狒狒、象、鹿等,它們群體內部不同成員之間分工合作,共同維持群體的生活。2、社會行為的特征:具有社會行為的動物群體內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組織,成員之間有明確的分工,有的群體中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