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國家與革命》(節選)導讀一、寫作背景
《國家與革命》是一篇系統闡述國家與革命問題的重要文獻,是馬克思主義國家學說中最卓越的經典著作之一。在這部著作中,列寧歷史地考察了馬克思主義國家學說的形成和發展過程,全面地總結了1848年至1917年這70多年來馬克思關于國家的理論和實踐;在總結工人運動的新鮮經驗的基礎上,較完整地論述了馬克思主義國家學說的基本觀點,闡明了國家產生、發展和消亡的規律;還針對當時的革命形勢,重點指出了無產階級革命在國家方面的歷史任務,闡明了將要誕生的新國家的實質和特征?!秶遗c革命》是列寧于1917年8月至9月寫成的,1918年5月出版。列寧在《初版序言》中概述了寫作本書的歷史背景及其意義:“國家問題,現在無論在理論方面或在政治實踐方面,都具有特別重大的意義?!?/p>
19世紀末20世紀初,資本主義發展到帝國主義階段,資本主義所固有的種種矛盾日益尖銳化。一方面,速發展起來的社會生產力和高度集中的壟斷形式,為社會主義的到來創造了物質條件;另一方面,帝國主義列強為了重新瓜分世界,爭奪勢力范圍,于1914年發動了第一次世界大戰。戰爭給各國經濟造成的嚴重破壞,更給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帶來深重的災難,迫使無產階級和勞動群眾奮起進行反對壟斷資本主義統治和帝國主義戰爭的斗爭,歐洲許多國家出現了無產階級革命形勢,革命高潮的到來,把革命的根本問題——國家政權問題提上了日程。在這種形勢下,無產階級革命對待國家的態度問題,不僅在理論上而且在實踐上都具有特別重大的意義。然而,自19世紀以來,國家與革命這一重大問題被資產階級和小資產階級思想家和機會主義者搞得面目全非,混亂不堪。特別是以考茨基為首的第二國際機會主義者,極力歪曲和篡改馬克思主義的國家學說,鼓吹“議會道路”,反對暴力革命和無產階級專政,美化資產階級民主、自由;在“保衛祖國”的口號下,支持帝國主義戰爭。第二國際機會主義思潮,在無產階級革命運動中造成了極為惡劣的影響。因此,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不在國家問題上反對機會主義偏見,就無法使勞動群眾擺脫資產階級影響,走上無產階級革命的道路?!秶遗c革命》的寫作是恢復和捍衛馬克思主義的國家學說,正確指導無產階級革命斗爭的客觀要求。
1917年3月二月革命后,俄國形成了工農代表蘇維埃和資產階級臨時政府兩個不同性質的政權并存的局面,革命出現了和平發展的可能性。列寧領導布爾什維克黨設想通過“全部政權歸蘇維?!钡耐緩?,積極爭取革命的和平發展。但是7月間資產階級臨時政府發動事變,結束了兩個政權并存的局面,全部政權落到了資產階級臨時政府手中。鑒于俄國革命的形勢發生了急劇的逆轉,革命的和平發展已不可能,無產階級只有直接舉行武裝起義,推翻資產階級政權,才能建立無產階級專政。這樣,而革命的首要問題就是怎樣對待資產階級國家政權。為了從理論上教育和武裝俄國無產階級和勞動群眾,向他們說明在即將到來的革命中應當做些什么,列寧在艱苦的匿居條件下寫成了《國家與革命》這部不朽的名著。二、內容講解
《國家與革命》由兩篇序言、一篇跋和正文六章組成。列寧原計劃寫七章,最后一章《1905年和1917年俄國革命的經驗》因十月革命迫近沒有來得及寫,只留下一個詳細提綱。現就本文的第一章、第五章的內容作以簡介。二、內容講解
第一章
階級社會和國家
這一章總結了國家產生和發展的歷史,論述了國家的起源、本質、特征和消亡等基本原理,批判了形形色色的超階級國家觀。
第一節
國家是階級矛盾不可調和的產物
列寧從國家的起源人手,在摘引了恩格斯對國家的分析后,概括指出:“國家是階級矛盾不可調和的產物和表現。在階級矛盾客觀上不能調和的地方、時候和條件下,便產生國家。反過來說,國家的存在證明階級矛盾不可調和?!盵1]國家產生以后,它作為表面上凌駕于社會之上的特殊的社會力量,把被統治階級納人政治階級需要和允許的“秩序”范圍內,使階級統治合法化、固定化。只要階級存在,作為階級統治工具的國家也必然存在。這是馬克思主義關于國家的歷史作用及其意義的基本思想。同時,列寧還批判了資產階級思想家對馬克思主義國家學說的歪曲以及考茨基在國家問題上超階級觀點的實質。
第二節
特殊的武裝隊伍,監獄等等
這一節,列寧根據恩格斯關于國家基本特征的分析,指出:第一,國家的主要力量是暴力。而被恩格斯稱為從社會中產生但又駕于社會之上且日益同社會脫離的那個“力量”,“主要是指擁有監獄等等的特殊的武裝隊伍”[2],“常備軍和警察是國家政權的主要強力工具”。[3]這是國家之所以成其為國家的緣由。第二,特殊的武裝隊伍是社會分裂為敵對階級的必然結果,是統治階級維護其統治、鎮壓被剝削階級的工具。第三,特殊的武裝隊伍隨著剝削階級國家內部階級矛盾的尖銳化和對外侵略競爭的加劇,而日益加強起來。歐洲和俄國的歷次革命經驗,說明了統治階級是怎樣不斷強化暴力機關的。
第三節
國家是剝削被壓迫階級的工具
這一節,列寧首先提出了究竟什么東西使作為國家權力機關的官吏具有特權地位且凌駕于社會之上這一問題,接著又分析回答了這一問題:是經濟上占統治地位的階級給予的。經濟上占統治地位的階級,借助于國家在政治上也成為統治地位的階級,所以國家官吏是經濟上占統治地位的階級的政治代表,獲得了對被壓迫階級的統治和剝削權。列寧關于“國家是剝削被壓迫階級的工具”的科學論斷,概括了一切剝削階級專政國家的根本職能,揭示了國家的階級本質。列只有無產階級專政,才能實現民主從資本主義向共產主義過渡,才能使民主第一次成為供窮人享受、供人民享受而不供富人享受的民主,它是建立在對壓迫者、剝削者、資本家剝奪自由,對他們實行專政的基礎之上的。社會主義民主同資本主義民主的本質區別。至于將來到了共產主義社會,資本家的反抗被徹底粉碎了,階級被徹底消滅了,國家自行消亡了,真正完全的民主才能實現。而真正完全的民主一旦實現,民主也就消滅了。
(三)過渡時期國家的存在是必要的
列寧指出,國家消亡是一個“漸進性”的過程。它不是突然發生的,也不是人為地廢除的,而是有一個逐步發展的,自然而然“自行消亡”、“自行停止”的過程。列寧在這里考察和分析了國家演變和消亡的歷史過程,指出,資本主義國家同人類歷史上的奴隸制、農奴制國家一樣,都是原來意義上的剛家,即少數人鎮壓多數人的特殊機器。因此它就要采取極其兇惡、極其殘酷的鎮壓手段。在社會主義條件下,國家的鎮壓職能和特殊機構還是需要的。但這已經是過渡性質的國家,已經不是原來意義上的國家,而是大多數人鎮壓少數剝削者的機關。到了共產主義社會,階級消滅了,需要加以鎮壓的階級不存在了,國家也就消亡了。
第三節
共產主義社會的第一階段
這一節,主要說明了共產主義第一階段的特征和在此階段國家還不能完全消亡的緣由。
根據馬克思對從資本主義社會中產生出來的共產主義社會的分析,列寧進一步指出,被馬克思稱之為第一階段或低級階段的共產主義社會,即我們通常所說的社會主義,生產資料已歸整個社會所有;實行按勞分配原則,體現了勞動平等和產品分配的平等。但這種平等仍“是以不平等為前提的”,仍在經濟、道德和精神等諸方面還帶著它脫胎出來的那個舊社會的痕跡,仍存有“資產階級法權”。因此,在這一階段仍需堅持無產階級專政,仍“需要有國家來保衛生產資料公有制的同時來保衛勞動的平等和產品分配的平等”[9]。要使國家完全消亡,就必須有完全的共產主義。
第四節
共產主義社會的高級階段
列寧指出,共產主義社會高級階段是生產力高度發展、社會財富充分涌流、舊式分工被徹底打破、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差別已經消滅的階段,在這個階段,個人得到全面的發展,社會實行“各盡所能,按需分配”的原則等等,這時,人們就可以完全超出資產階級權利的狹隘眼界,并已經十分習慣于遵守公共生活的基本規則,而不必要有國家的強制,國家就開始消亡,而國家的消亡,也就是民主的消亡。正是在此意義上,列寧指出:“國家完全消亡的經濟基礎就是共產主義的高度發展”[10]。
三、重點提示
1、堅持無產階級專政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國家與革命》一書中,列寧明確指出:“在歷史上必然會有一個從資本主義向共產主義過渡的特殊時期或特殊階段”,“而這個時期的國家只能是無產階級的革命專政”。并認為,無產階級在歷史上的革命作用的最高表現就是無產階級專政,承不承認無產階級專政,是衡量真假馬克思主義的試金石。他還對社會主義社會堅持無產階級專政國家政權的必然性和必要性作了進一步闡述。指出,由于在共產主義第一階段即社會主義社會“在經濟、道德和精神方面都帶著它脫胎出來的那個舊社會的痕跡”,因此,“還需要有國家在保衛生產資料公有制的同時保衛勞動的平等和產品分配的平等”。因此,只有堅持無產階級的專政,才能實現社會主義;離開了無產階級專政,社會主義就是空談和不可思議的。我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后,建立了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政權,經過社會主義改造,又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在我國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堅持人民民主專政是一項不可動搖的政治原則。這個重大政治原則的確定,其理論依據就是馬克思主義國家學說。2、關于共產主義的第一階段與社會主義馬克思、恩格斯在《哥達綱領批判》中把共產主義的發展階段劃分為過渡時期、共產主義的第一段、共產主義的高級階段三個階段。列寧在《國家與革命》進而把共產主義社會的第一階段稱為社會主義。3、共產主義社會兩個階段的聯系和區別馬克思在《哥達綱領批判》中提出了共產主義社會發展階段的學說,他把剛剛從資本主義社會脫胎出來,在經濟、道德和精神等各方面還帶有舊社會痕跡的社會稱作共產主義社會的“第一”階段或低級階段,即通常所說的社會主義社會;而把在第一階段“自身基礎上已經發展了的”階段稱之為共產主義社會高級階段,即通常所說的共產主義社會。列寧在《國家與革命》中認為,社會主義社會和共產主義社會,雖然都是建立在生產資料公有制的基礎之上的,因而屬于同一類型的社會經濟形態,但它們之間的差別卻是十分明顯的,是同一社會形態的兩個不同的發展階段。共產主義社會第一階段是從舊社會脫胎出來的,而高級階段則是在第一階段完全鞏固和充分發展的基礎上實現的。兩個階段的區別在于其成熟和發展程度不同,由此又決定了社會生產關系以及人的自身發展程度上的差別。這主要表現為生產力發展水平、生產資料公有化程度、個人消費品分配原則、國家的職能和作用等方面的不同。這兩個階段又是相互銜接的。共產主義社會第一階段是高級階級的必要準備,高級階段是第一階段發展的必然趨勢。從共產主義社會的第一階段過渡到高級階段的過程,就是在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基礎上逐步消除舊社會的痕跡的過程。因此,認清共產主義社會兩個發展階段的內在聯系,才能為將來過渡到共產主義創造條件;認清共產主義社會兩個不同階段的區別,才能將社會主義事業有步驟地向前推進,避免因混淆階段或人為地超越階段而給社會主義事業造成不必要的損失。4、民主的階級實質和徹底發展社會主義民主重要性
在《國家與革命》一書中,列寧從民主的發展、演變的歷史過程中,闡述了資產階級民主制度實質上是少數人的即富人的民主,是對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的專政,而無產階級民主是絕大多數人的即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的民主,是對少數剝削者、壓迫者的專政。因此,無產階級民主是比資產階級民主更高類型的民主。
社會主義民主是建立在生產資料公有制基礎上的社會主義國家的政治制度。社會主義實現了生產資料公有制,消滅了剝削階級和剝削制度,無產階級真正成了國家和社會的主人,也就是“爭得了民主”。隨著社會化大生產不斷地發展,人民科學文化水平不斷地提高,社會主義民主的范圍不斷擴大,使越來越多越多的人具備了直接參加國家管理的條件。到了社會全體成員都學會了管理國家,都能實際獨立地管理社會生產的時候,社會主義民主也就發展到了真正完全的民主,而“民主愈完全,它成為多余的東西的時候就愈接近”。無產階級國家愈民主,則國家也就愈迅速地消亡。十月革命后,列寧根據蘇維埃政權建設的經驗,指出在原來經濟文化比較落后、缺乏民主傳統的社會主義國家,不可能立即實現讓所有勞動者都參加對國家的管理,而只能通過無產階級先進階層來代表勞動群眾實行管理,從而在實踐中發展和完善了勞動者參加國家管理的理論。完整地、準確地理解列寧關于廣泛吸收工農群眾參加國家管理的思想,對于我們正在進行的政治體制改革,建設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具有現實的指導意義。5、國家完全消亡的經濟基礎就是共產主義的高度發展列寧指出,共產主義社會高級階段上,由于生產力的高度發展,社會財富的充分涌流,舊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江蘇省南通市紫石中學2025屆中考模擬金典卷數學試題(三)試題含解析
- 食品生產加工分公司合同
- 四川省大教育聯盟2025年高三聯考B卷歷史試題含解析
- 四川省綿陽市東辰高中2025屆高三下學期畢業班調研測試物理試題含解析
- 離婚協議書模板:個人合同指南
- 食品批發電子合同協議
- CIF和FOB合同在的運用與挑戰
- 贈與合同模版
- 標準范文短期汽車租賃合同范本
- 新版個人住宅買賣合同
- 《清華大學介紹》課件
- 《顎式破碎機設計》12000字
- 2025年職教高考對口升學 護理類 專業綜合模擬卷(1)(四川適用)(原卷版)
- 電動汽車高壓系統基本原理與維修單選題100道及答案解析
- DB45T 2155-2020 暴雨強度公式編制技術規范
- 【課件】跨學科實踐-制作簡易桿秤課件+-2024-2025學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級下冊
- 2024火力發電廠運煤設備抑塵技術規范第4部分:輸送及轉運設備抑塵
- 第一屆山東省職業能力大賽濟南市選拔賽制造團隊挑戰賽項目技術工作文件(含樣題)
- 老干工作業務培訓
- GB/T 44744-2024糧食儲藏低溫儲糧技術規程
- 加工制作合同(儲存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