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自然災害多發》教學設計(江蘇省市級優課)-八年級地理教案_第1頁
《第四節自然災害多發》教學設計(江蘇省市級優課)-八年級地理教案_第2頁
《第四節自然災害多發》教學設計(江蘇省市級優課)-八年級地理教案_第3頁
《第四節自然災害多發》教學設計(江蘇省市級優課)-八年級地理教案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自然災害多發》課堂教學設計課題自然災害多發課時安排一課時課型新授課教學目標1.結合實例說出自然災害的內涵;2.通過圖片及文字能夠歸納我國自然災害的特點;3.能夠舉例說出我國在防災減災工作中取得的成就,形成“自然災害頻發是我國基本的地理國情之一”的認識。教學重點1.了解我國常見的自然災害。2.了解我國常見自然災害的分布及成因。教學難點通過所學知識,會分析我國常見自然災害的分布及成因。教學方法合作探究,讀圖討論,視頻分析,課堂表演等教材分析本節課主要講述了自然災害的含義、分類和我國自然災害發生的特點,以及災害的主要分布地區和原因。本節課和日常生活聯系密切,以前只是零散的出現在教材中,現在集中講解,有利于學生對自然災害進行系統地認識和學習,也能使學生掌握一些防災減災的措施,很好的體現學習生活中有用的地理這一理念。學情分析學生在七年級已學習了板塊構造學說,對地震發生的原因有一定的了解,這學期又學習了我國地形和氣候的知識,不難理解我國地質災害和氣象災害發生的原因、但學生往往會出現知識遺忘的現象,所以課堂上要給學生提供可用的地圖,借助已有的地圖學習新的知識。教學資源相關資料圖片、幻燈片、地球儀、視頻教學步驟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教學過程設計一、導入在特定的時刻,生命掌握在自己手中!地震發生的時候,如何有效避震?學生表演后展示課堂目標。二、新授(一)常見的自然災害1.圖片展示:認識我國常見的自然災害2.提問:閱讀課本,說出自然災害的內涵;我國常見的自然災害有哪兩類?3.教師總結:自然環境經常發生異常變化,其中有些會造成資源破壞、財產損失、人員傷亡等危害,這樣的異常變化叫做自然災害。我國常見的自然災害有氣象災害、地質災害等。氣象災害主要有干旱、洪澇、臺風、寒潮等災害。地質災害主要有地震、滑坡、泥石流等災害。4.鞏固練習:快速搶答---下列現象或事件,哪些屬于自然災害,為什么?A.一場突如其來的冰雹,把田地里很多西瓜砸爛了B.化工廠廢水泄露,水田被污染,有刺鼻的臭味C.一游客違反規定在林區吸煙,亂扔煙頭,引發森林火災。D.樓上一塊廣告牌被一陣大風刮落,正好砸在兩輛汽車上5.討論:我們揚州可能有哪些自然災害?(二)我國自然災害的特點1.活動:請結合課本文字及提供的圖文資料討論、歸納我國自然災害的特點。資料一:資料二:資料三:2017年前三季度,各類自然災害共造成全國1.26億人次受災,799人死亡,90人失蹤,465.5萬人次緊急轉移安置,141.9萬人次需緊急生活救助;13.9萬間房屋倒塌,29.3萬間嚴重損壞,121.5萬間一般損壞;農作物受災面積18158.8千公頃,其中絕收2083.5千公頃;直接經濟損失3147.5億元。2.教師總結:種類多,分布廣,頻次高,危害大。3.活動:請結合課本及參考圖片,探究我國主要自然災害的分布及成因。主要山脈分布圖主要山脈分布圖中國年降水量分布圖中國年降水量分布圖4.教師總結:(1)臺風主要分布在東南沿海地區,成因是臺風從低緯海洋侵入,登陸后逐漸減弱消失,所以我國臺風多發生在東南沿海地區。(2)干旱主要分布在華北地區,成因是降水少,且生產生活需水量大。(3)洪澇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區,成因是降水多,且持續時間長。(4)滑坡和泥石流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山區,成因是地勢陡峻,降水多。(5)地震主要分布在西南,成因是位于印度洋板塊和亞歐板塊交界處。(三)防災減災1.結合圖片認識我國防災減災取得的成就。2.觀看視頻,正確認識地震發生時如何有效避震。并對一開始兩位同學的表演作評價。3.結合視頻討論泥石流發生時如何逃生。4.課堂小結并完成鞏固練習:(1).下列現象中不屬于自然災害的是()A.寒潮B.地震C.洪澇D.車禍(2).下列現象中屬于氣象災害的是()A.地震B.滑坡C.臺風D.泥石流(3).我國是個自然災害頻發的國家。下列自然災害中,對我國影響面積最大的氣象災害是()A.地震 B.臺風C.泥石流、滑坡 D.干旱(4).下面是一些常見的避震減災的方法,你認為最不安全的做法是()A.在家中(樓房),選擇浴室、廁所等空間小,不易塌落的空間避震。B.在教室,應躲在堅固課桌下,抓緊桌角。C.在野外,躲在山腳、陡崖下,遇到山崩、滑坡,要向山下方向跑。D.躲避時盡量用棉被、枕頭、書包或其他軟物體保護頭部。請兩位學生到講臺前表演地震發生時同學們在教室如何逃生。觀看圖片,認識我國主要自然災害。閱讀課本,回答問題。完成鞏固練習。討論家鄉可能發生的自然災害。學生讀圖和文字,分析討論我國自然災害的特點。并分析我國自然災害的分布及成因。學生結合教師提供的圖片以及課本內容分組分析討論我國自然災害的分布及成因。并上講臺展示成果。觀看圖片,認識我國防災減災取得的成就。觀看視頻,正確認識地震和泥石流發生時的逃生方法。并對一開始同學的表演做出正確的評價。完成鞏固練習。活躍氣氛,為后面學生觀看視頻中地震逃生埋下伏筆。對自然災害有感性認識。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