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學-瀉下藥_第1頁
中醫學-瀉下藥_第2頁
中醫學-瀉下藥_第3頁
中醫學-瀉下藥_第4頁
中醫學-瀉下藥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十章瀉下藥教學目的與要求1、掌握瀉下藥的定義、功效、適應范圍、配伍及注意事項。2、掌握瀉下藥的分類及各類藥物的性能特點3、掌握重點藥物的功效、應用及相似藥物的異同點。4、熟悉攻下藥、峻下逐水藥作用峻猛、有毒,需注意劑量,用法。概述:一.定義凡能引起腹瀉,或潤滑大腸,促進排便的藥物,稱為瀉下藥。瀉下藥能刺激腸道引起腹瀉或潤滑腸道,促進排便。有些藥物還具有利尿作用。二.功效本章藥物味苦性寒(苦通泄,寒清熱)性沉降歸大腸經其功效有以下三點:

1.瀉下通便(通利大便)——以清除腸內宿食、積滯和燥糞。2.瀉下泄熱(清熱瀉火)——使實熱壅滯通過瀉下而得到解除。

3.逐水消腫——使水濕痰飲之邪從大(小)便排出,從而達到祛除停飲,消除水腫。三.適應范圍:里實證大便秘結,胃腸積滯,實熱內盛及水腫停飲等

1.大便秘結,胃腸積滯(里結證)宿食燥糞蓄結腸胃,大便秘結,腹痛拒按。

2.實熱內結證(里熱證)發熱、煩渴、目赤腫痛、口舌糜爛、大便不通、小便短赤等。

3、水腫停飲——體內水液停滯胸膈、腹部引起水腫(氣喘、咳嗽、水腫)。從現代醫學觀點看屬于胸腔積液(胸水)、腹腔積液(腹水)。此外,瀉下藥也可治習慣性便秘和某些器官炎癥。四.分類瀉下藥根據作用特點及適應范圍不同,分為攻下藥、潤下藥及峻下逐水藥三類。

1.攻下藥瀉下作用強,用于熱結便秘

2.潤下藥瀉下作用弱,用于年老體弱,腸

燥便秘。

3.峻下逐水藥瀉下作用最強,用于停飲。

五.配伍使用瀉下藥要注意選擇和配伍

1、里實兼有表邪,當先解表后攻里,或可攻下藥與解表藥同用,以表里雙解,以免表邪內陷。

2、如里實便秘而正虛則可與補虛藥同用,以攻補兼施,使攻下而不傷正。便秘腹脹滿者,常與行氣藥配伍。(木香、厚樸)

3、高熱便秘者,可與清熱藥配伍(石膏、知母)

六.注意事項

1.攻下藥、峻下逐水藥作用峻猛,有的還有毒性,易傷正氣,故年老體弱、久病正虛、婦女胎前產后及月經期均當慎服或忌服。

2.本類藥易傷脾胃,應奏效即止,不可過服,以免損傷胃氣。

3.應用本類藥,對重癥、急癥,須急下者,可入湯劑內服;對病情較緩,只需緩下者,可入丸劑內服。

對毒性較強的瀉下藥,一定要嚴格炮制法度,控制劑量,避免中毒,保證用藥安全。

第一節攻下藥性能特點性味:苦寒,其性沉降歸經:胃、大腸功效:攻下通便,清熱瀉火味苦—通泄清泄攻下通便入胃大腸性寒—清熱瀉火降瀉火熱適應范圍:(1)大便秘結,實熱積滯。(熱結便秘)配伍溫里藥也可用于寒積便秘。(2)里熱證:外感熱病高熱神昏,譫語發狂?;馃嵘涎祝^痛目赤、咽喉腫痛、牙齦腫痛)上部出血(吐血、衄血、咯血)火毒瘡癰上述病證,不論有無便秘,均可使用本類藥以清除實熱或導熱下行,起到“上病下治”“釜底抽薪”的作用。(3)濕熱瀉痢,里急后重或飲食積滯,瀉而不暢,也可適當配用本類藥,以通因通用,清除積滯,消除病因。對腸道寄生蟲病,使用驅蟲藥同時,適當配用本類藥,可促進蟲體排出。應用本類藥時,常配伍行氣藥同用,以加強瀉下和消除脹滿作用。根據“六腑以通為用”、“不通則痛”、“通則不痛”的原理,目前常用攻下藥為主,配伍清熱解毒藥、活血化瘀藥等,治療膽石癥、膽道蛔蟲癥、膽囊炎、急性胰腺炎、腸梗阻等急腹癥,取得良好療效。本節重點藥物:

大黃、芒硝

掌葉大黃

大黃

唐古特大黃

藥用大黃

藥材大黃

大黃Daihuang《神農本草經》要點:通秘結、導瘀血、瀉實火。命名:本品力大色黃,故名。別名:將軍、川軍、錦紋、西吉、中吉來源:為蓼科多年生草本掌葉大黃、唐古特大黃或藥用大黃的干燥根及根莖入藥。用法:生用—瀉下攻積,瀉火解毒力強。多用于熱積便秘和熱毒壅盛證。攻下者宜生用。酒制—活血祛瘀力強,兼清上焦熱,多用于瘀血證(清上焦熱,不宜峻下者)炒炭—止血力強,多用于出血證。處方用名:大黃、生大黃、酒大黃、大黃炭性味:苦,寒。歸經:脾、胃、大腸、肝、心。功效:瀉下攻積,清熱瀉火,涼血解毒,逐瘀通經分析:味苦能泄瀉實熱,蕩滌瘀熱入胃、大腸經性寒清熱下燥結——瀉下攻積

活血祛瘀而通經苦寒降泄-瀉瘀熱-入心肝經走血分

清熱涼血而止血味苦祛濕入肝經—清利肝經濕熱而利膽退黃性寒清熱應用

1.胃腸積滯,大便秘結。(熱結便秘)大黃苦寒沉降,有良好的瀉下攻積,清熱瀉火作用。為治療積滯便秘要藥,尤以熱結便秘為宜。

2.血熱妄行之吐血、衄血及火熱上炎之目赤、咽痛、牙齦腫痛等。大黃能瀉血分實熱,有涼血止血之功。治血熱妄行之吐血、衄血、咯血,常與黃連、黃芩等清熱藥同用,如瀉心湯。(如鼻出血而兼有便秘,可用生地10g煎湯,沖服大黃粉(研末)4~6g。此法為上病下治,釜底抽薪。

3.熱毒瘡瘍及燒燙傷。(外科常用)大黃既能清熱解毒,又可使熱毒下泄。治瘡癰初起,紅腫疼痛,常與連翹、白芷、紫花地丁等同用,以增強解毒消瘡之功。4.瘀血諸證。婦女產后瘀阻腹痛、經閉痛經、跌打損傷等。

大黃有活血祛瘀作用,為治瘀血證的要藥。

5.黃疸,淋證。大黃能清泄濕熱。治濕熱黃疸,常與茵陳、梔子等清熱利濕退黃藥同用,如茵陳蒿湯。(治急性黃疸性肝炎,有黃疸、腹脹、便秘時,可用大黃配梔子、茵陳蒿、厚樸、枳實等)治濕熱淋證,常配木通、車前子等利尿通淋藥同用,如八正散。用法用量:煎服,5~10g。外用適量。

瀉下入煎劑宜后下,或用開水泡服,久煎則瀉下力減弱。

使用注意:脾胃虛弱者慎用;婦女妊娠、月經期、哺乳期忌服。性能特點:本品苦寒沉降,入脾、胃、大腸、肝、心經。力猛善行,有“將軍”之稱,瀉下通便力強,善于蕩滌腸胃積滯,峻下實熱,為治大便秘結、胃腸積滯之要藥,尤善治熱結便秘;又能使上炎之火下泄,有較好的清熱瀉火、涼血解毒作用,對血熱妄行之出血證及熱毒瘡癰有良效;并善活血祛瘀,又為治血瘀經閉、產后瘀阻腹痛及跌打損傷腫痛之佳品。此外,尚可清泄濕熱,常用治濕熱黃疸、淋證等。

本品主要含蒽醌類衍生物,其主要成分為蒽醌苷和雙蒽醌苷。藥理作用:(1)瀉下作用(2)抗菌作用(3)健胃作用服用小劑量大黃粉劑可促進胃液分泌而有健胃助消化作用。(4)其他作用大黃還有抗血栓形成、抗實驗性胃潰瘍、利膽、保肝、降壓、止血和降低血清膽固醇等作用。臨床報道現代以本品水煎內服,治急性胰腺炎;生品研末沖服,治腸梗阻;制成片劑內服,治高脂血癥、肥胖等均有良好效果。藥材玄明粉芒硝

芒硝來源:含水硫酸鈉的結晶。

生產流程:天然芒硝樸硝芒硝

西瓜霜:樸硝裝入除去部分瓤的西瓜后,在西瓜外表滲出的霜。

芒硝Mangxiao《名醫別錄》要點:瀉下,軟堅,為大便燥結要藥。命名:本品由樸硝結成細芒如鋒,故名芒硝。來源:為硫酸鹽類礦物芒硝族芒硝經加工精制而成的結晶體。主含含水硫酸鈉(Na2S04·10H2O)。產地:主產于河南、河北、山東等地區。性味:咸、苦,寒。歸經:胃、大腸。功效:瀉下,軟堅,清熱。應用:1.實熱積滯,大便燥結。本品有良好的瀉熱通便、潤下軟堅、蕩滌胃腸作用。為治實熱積滯,大便燥結之要藥。2.口瘡,咽痛,目赤及瘡癰腫痛。本品外用有清熱解毒消腫作用。用法用量:內服,10~15g,沖入藥汁內或開水溶化服。外用適量。使用注意:孕婦及哺乳期婦女忌服。性能特點:本品咸以軟堅,苦可降泄,寒能清熱,入胃與大腸經,長于蕩滌腸胃實熱、潤燥軟堅而除燥屎,為治療實熱積滯、大便燥結之常品。而外用有良好的清熱消腫作用,可治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目赤腫痛及瘡癰腫痛等。鑒別比較:大黃

攻下清熱,治實熱積滯,大便秘結,咽芒硝痛、目疾、癰腫,常相須為用。大黃苦寒沉降,力猛善走,以清瀉為功,熱結便秘要藥;且可瀉血分實熱,活血祛瘀,治血熱吐衄,血滯經閉,跌打瘀腫。芒硝咸寒,以軟堅潤燥為功,燥屎堅結要藥。外用消腫止痛,治療外科、眼科、喉科之熱毒證,又能回乳。

藥材狹葉番瀉葉

藥材尖葉番瀉葉

番瀉葉

番瀉葉

功用疏要:本品甘、苦大寒,

善瀉大腸實熱積滯,并可潤腸燥。

用于熱結便秘及習慣性便秘;

今常用于清潔腸道。

用法:泡服;入湯劑后下。

蘆薈

蘆薈

藥材蘆薈

性能:苦,寒。歸肝、大腸經。

功效:瀉下,清肝,殺蟲。

應用:

1、熱結便秘——宜于熱結便秘而煩躁失眠,屬肝熱者。

2、小兒驚風。

3、小兒疳積。

4、其他:①閉經;②肝炎;③美容。

用法用量:宜裝膠囊內服;

一般不超過3克。

第二節潤下藥性能特點:性味:性平而潤歸經:大腸、胃本類藥多為植物種子或種仁,富含油脂,味甘質潤,具有潤燥滑腸作用,使大便易于排出。功效:潤腸通便。適應范圍:適用于年老、體弱、久病、產后所致津枯、陰虛、血虛便秘。(腸燥便秘)主要藥物:火麻仁、郁李仁

大麻

藥材火麻仁

火麻仁

火麻仁

來源:桑科大麻的種子。

別名:大麻仁、麻子仁、麻仁、白麻子。

炮制:去殼用仁,生用。

性能:甘,平。歸脾、大腸經。

功效:潤腸通便,補虛。

應用:1、腸燥便秘。

2、心陰心血虛,心動悸、脈結代。

注意:量不可過大。

按:內服60—90克可出現頭暈眼花、口干舌燥、面紅眼紅、心率加快、血壓升高、嘔吐、腹瀉,繼見煩躁、步態蹣跚、哭笑無常、幻聽幻視。重者嗜睡昏迷、抽搐、呼吸困難、冷汗、面白,血壓下降、心律不齊,直至心力衰竭而亡。

郁李

藥材郁李仁

郁李仁

炮制:生用。

性能:辛、苦、甘,平。歸大腸、小腸經。

功效:潤腸通便,利水消腫。

應用:1、腸燥便秘——宜于大腸氣滯,

腸燥便秘。

2、水腫、小便不利。

3、其他:可用于咳嗽上氣不得臥。

按:本品辛可行氣,苦可通便,甘可潤燥。

李杲:“專治大腸氣滯、燥澀不通”。

鑒別比較:火麻仁潤腸通便,治血虛津枯腸燥便秘郁李仁然火麻仁甘平性潤,滋養補虛,津虧血虛腸燥便秘用之效佳。而郁李仁質潤苦降,利水消腫,氣滯津少腸燥便秘,水腫、腳氣,兼便秘者尤佳。第三節峻下逐水藥

概念:通過劇烈腹瀉以排出體內水液的藥物。

性能:力峻有毒,味苦或辛。

歸大腸經,或兼入肺、腎經。

功效:峻下逐水。部分兼能利尿。

應用:胸水、腹水、水腫、痰飲。

配伍:正虛邪實者配補虛藥。

注意:保護正氣,要求“中病即止”;

遵守正確的炮制、用量、用法及禁忌。

第三節峻下逐水藥性能特點:性味:苦寒有毒,藥力峻猛,歸經:肺、腎、大腸。功效:本類藥物作用峻猛,有強烈的瀉下作用,能引起劇烈腹瀉,使體內潴留的水液從腸道排出,部分藥物還兼有利尿作用,從而消除腫脹。適應范圍:適用于全身水腫,胸腹積水及痰飲積聚、喘滿壅實等正氣未衰之證。注意事項:(1)本類藥物藥性峻猛,副作用大,易傷正氣,多數具有毒性,使用時應中病即止,不可久服。(2)體虛者慎用,孕婦忌用。對水腫、臌脹等屬邪實下虛者,在使用本類藥物時,要注意固護正氣,可采取先攻后補、先補后攻或攻補兼施方法施治。(3)注意藥物炮制、劑量、用法及禁忌等,以確保用藥安全有效。甘遂

來源:大戟科甘遂的塊根。

別名:重澤、苦澤、甘澤、貓兒眼。

炮制:醋炒;豆腐煮;麩皮煨。

性能:苦,寒。有毒。歸肺、腎、大腸經。

功效:瀉水逐飲,消腫散結。

應用:1、胸腹積水、浮腫。

2、風痰癲癇。

3、瘡癰腫毒。

其他:①腸梗阻;

②引產。

用法用量:不入煎劑;0.5—1克。

性能:苦、辛,寒。有毒。歸肺、腎、大腸經。

功效:瀉水逐飲,消腫散結。

應用:1、胸、腹積水,水腫。

2、癰腫瘡毒、瘰疬痰核。

用法用量:0.5—1克;瀉水逐飲用京大戟,

消腫散結用紅大戟。

本品性善瀉下,兼能利尿;

苦寒可攻毒消腫散結

按:本品今常用于晚期血吸

蟲病及肝炎肝硬化腹水及

肝脾腫大、腎炎水腫等。按:大戟科大戟為京大戟;紅大戟為茜草科紅芽大戟的根。另有北方大戟,為瑞香科瑞香狼毒的根,亦名綿大戟、山蘿卜、紅狼毒、大將軍、西北狼毒、狗頭花,有毒。

芫花

來源:瑞香科灌木芫花的花蕾。

別名:去水、毒魚、頭痛花、悶頭花、鬧魚花、

老鼠花、紫芫花。

炮制:生用;醋炒。

性能:辛、苦,溫。有毒。

歸肺、腎、大腸經。

功效:瀉水逐飲,祛痰止咳,殺蟲療瘡。

應用:1、胸、腹積水,水腫—力遜于甘遂、

大戟。

2、痰飲咳喘。

3、頭瘡、白禿、頑癬。

用量:1.5—3克;丸、散劑0.5—1克。

按:今取其花中的芫花素、根中的芫花萜,用于終止妊娠。

本品苦泄去水,并可殺蟲;辛散祛痰止咳;花性輕揚,善泄胸脅之水。

鑒別比較甘遂京大戟有毒而善瀉水逐飲,治水腫臌脹及胸脅停飲芫花可相須為用。甘遂藥力最雄,善行經髓之水甘遂-療風痰癲癇

消腫散結之熱毒癰腫大戟稍遜,善瀉臟腑之水大戟-治瘰疬痰核芫花藥力最弱,毒性最烈,善瀉胸脅水飲,外用可殺蟲療癬,治頭瘡、頑癬。三藥均有毒,宜醋制用,虛弱者及孕婦忌用,反甘草。

甘遂

甘遂

藥材甘遂

大戟

大戟

藥材大戟

芫花

藥材芫花

芫花

商陸

來源:商陸科商陸或垂序商陸的根。

別名:見腫消、山蘿卜、水蘿卜、白母雞、下山虎

炮制:生用;醋煮。

性能:苦,寒。有毒。歸肺、腎、大腸經。

功效:瀉下利水,解毒消腫。

應用:1、水腫、臌脹。

2、瘡癰腫毒。

3、其他:①慢性氣管炎—祛痰、鎮咳、平喘;

②血小板減少性紫癜;

③消化道出血。

本品沉降下行,既能峻瀉通便,又可降泄利尿。苦寒之性,可解毒消腫。

牽牛子

來源:旋花科裂葉牽牛、圓葉牽牛的種子。

別名:黑丑、白丑、黑白丑、二丑、草金鈴。

炮制:生用;炒用。

牽牛子

裂葉牽牛

圓葉牽牛

藥材牽牛子

性能:苦,寒。有毒。歸肺、腎、大腸經。

功效:瀉下,逐水,去積,殺蟲。

應用:1、水腫、臌脹。

2、痰飲咳喘。

3、腸胃積滯。

4、蟲積腹痛。

5、其他:①風濕性關節炎;②癲癇;

③膽道蛔蟲;④美容。

按:傳統認為:黑丑瀉水利尿,白丑瀉肺逐痰。

本品沉降下行,既可通便,又能利尿??嘤挚蓺⑾x、瀉肺中痰飲,善除腸胃積滯。

李杲:“凡藥中用牽牛者,少則動大便,多則下水,此乃瀉氣之藥?!薄端幮哉摗罚骸袄笮”悖畾馓撃[”。

巴豆

來源:大戟科喬木巴豆的種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