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佩孚的書法,詩詞15首_第1頁
吳佩孚的書法,詩詞15首_第2頁
吳佩孚的書法,詩詞15首_第3頁
吳佩孚的書法,詩詞15首_第4頁
吳佩孚的書法,詩詞15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吳佩孚的書法,詩詞15首

吳子玉原也是一書生。時勢激蕩、風云際會,使他由前清秀才變成為民國的“孚威上將軍”。

吳佩孚(1874—1939)字子玉,山東蓬萊人,清末秀才。1906年為北洋軍曹錕部管帶。1917年升任陸軍第三師師長。五四運動時曾通電反對巴黎和約簽字。1922年戰(zhàn)敗奉系軍閥張作霖,掌握直系軍權(quán),先后任兩湖巡閱使、直魯豫三省巡閱副使,后成為北洋軍閥直隸首領,操縱政權(quán)并不斷發(fā)動內(nèi)戰(zhàn),支持曹錕控制北京政權(quán)。1939年“九一八”事變后,蟄居北平。日本數(shù)次逼其出任偽政府首腦,固辭不就。抗戰(zhàn)勝利后,國民政府追認為陸軍上將銜。

著有《正一道詮》《循分新書》《春秋正義》《易經(jīng)新解》《明德講義》及《吳佩孚先生全集》等。受清末民初書壇尊碑風氣影響,吳氏書宗北碑,尤其深得《石門銘》筆意。行草吸取篆書技法,雄健醇厚,但氣局略顯狹迫。能作竹石梅花小品,多明清風規(guī),意境清雅。

1931年(民國20年)10月中旬,蟄伏四川的軍閥吳佩孚帶領隨員200余人經(jīng)武都抵達天水縣城。受到馬廷賢的歡迎。馬廷賢把吳的“孚威上將軍行轅”安在天水最好的一座房子里--大城九間樓。在天水期間,馬的部下、各縣士紳以及地方人士等往謁甚眾。吳對來賓只談論詩文和四書五經(jīng),不談政治。當時曾有人問:“聽說蔣委員長要請大帥到南京去,大帥去嗎?”吳只回答:“鳥獸不可與同群。”不再言其他。后吳佩孚聞風陜軍有驅(qū)逐意向,即離天水經(jīng)甘谷前往蘭州。

---------------------------------------------------------一、青壯年時期---------------------------------------------------------回防途次行行重行行,曰歸復曰歸。江南草木長,眾鳥亦飛飛。

憶昔赴戎機,長途雨雪霏。整旅來湘浦,萬里振天威。

孰意輦轂下,妖孽亂京畿。虺蛇思吞象,投鞭欲斷淝。

我今定歸期,天下一戎衣。舳艫連千里,旌旗蔽四圍。

春滿瀟湘路,楊柳正依依。和風送歸鳥,綠草映晴暉。

少年惜春華,勝日斗芳菲。來路作歸程,風景仍依稀。

周公徂東山,憂攙亦畏譏。軍中名將老,江上昔人非.

建樹須及時,動靜宜見幾。何日摧狂虜,發(fā)揚見國威。

不問個人瘦,惟期天下肥。丈夫貴兼濟,功德乃巍巍。

江上送歸舟,風急不停揮,得遂擊楫志,青史有光輝。

春日雁北向,萬里動芳徽。鴻漸磐石愿,衍衍不啼饑,

止戈以為武,烽煙思郊圻。同仇復同仇,歸愿莫相違。---------------------------------------------------------滿江紅·登蓬萊閣北望滿洲,渤海中,風浪大作。想當年,吉江遼沈,人民安樂。

長白山前設藩籬,黑龍江畔列城郭。

到而今,倭寇任縱橫,風云惡。甲午役,土地削;

甲辰役,主權(quán)墮,

江山如故,夷族錯落。

何日奉命提銳旅,一戰(zhàn)恢復舊山河!

卻歸來,永作蓬山游,念彌陀。---------------------------------------------------------二、虎踞洛陽時期---------------------------------------------------------失題(1923年,五十壽誕席間口占)歐亞風去千萬變,英雄事業(yè)古今同。

上苑花開春三月,人在蓬萊第一峰。---------------------------------------------------------失題(1924年,第二次直奉戰(zhàn)爭前夕)龍泉劍斬血汪洋,千里直趨黃海黃。

大禹神功何其偉,洛陽一氣貫扶桑。---------------------------------------------------------三、第二次直奉戰(zhàn)敗后---------------------------------------------------------無題二首放眼乾坤一葉舟,無端與我任沉浮;

登場傀儡皆陳跡,人夢邯鄲總幻游。

消盡一年唯晝夜,湊成萬古見春秋,

請君試問東流水,流到何時更不流。人生切莫逞英雄,萬事無如一理通;

虎豹還需防獬狗,蛟龍最怕遇蜈蚣。

小人行險終須險,君子固窮未必窮,

百尺樓船沉海底,只因使盡一船風。---------------------------------------------------------初至黃州,走筆云史(1925年)為謀統(tǒng)一十余秋,嘆息時人不轉(zhuǎn)頭;

贏得扁舟堪泛宅,飄然擊楫下黃州。

---------------------------------------------------------赤壁春望書示云史:戎馬生涯付水流,卻將恩義反為仇;

與君釣雪黃州岸,不管人間且自由。-----------------------------------------------------黃州早春登城兩字功名百戰(zhàn)哀,江山無改此登臺;

舉杯獨酌看周易,

樊口江魚下酒來。---------------------------------------------------------四、為北伐軍戰(zhàn)敗后流落四川時期---------------------------------------------------------失題(1927年2月吳54歲生日時作,仿清嘉慶帝詩)民國軍人皆紫袍,為何不與民分勞?

玉杯飲盡千家血,紅燭燒殘萬姓膏。

天淚落時人淚落,歌聲高處哭聲高。

逢人都道民生苦,苦害生靈是爾曹!

---------------------------------------------------------感懷(1927年作于白帝城)萬山拱極一峰高,遯跡何心仗節(jié)旄。

望月空馀落花句,題詩寄詠猗蘭操。

江湖秋水人何處,霖雨蒼生氣倍豪。

笑視吳鉤自搔首,前途恐有未芟蒿。

---------------------------------------------------------入蜀(1927年)曾統(tǒng)貉貅百萬兵,身衰蜀道苦長征。

疏狂竟誤英雄業(yè),患難偏增伉儷情。

楚帳悲歌駐不逝,巫云凄咽雁孤鳴。

匈奴未滅家何在,望斷秋風白帝城。---------------------------------------------------------失題(1927年)竹陽城外有高臺,把酒登臨曙色開。

蜀隴云山皆北向,巴渝風雨自東來。

錦帆終古天涯去,春色無端地底回。

到此我思廿八將,誰為呼取盡余杯?

---------------------------------------------------------贈劉存基(1927年)方寸糾紛俗累縈,無端悵觸筆花生。

人因落魄尋知己,詩寫牢愁見性情。

洛水夢回千里曲,蜀山登斷一鉤輕。

枕邊莫惱鵑聲惡,催起劉郎趁早行。

---------------------------------------------------------游綏定鳳凰山(1929年)

英雄處處出人頭,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