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2_第1頁
《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2_第2頁
《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2_第3頁
《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2_第4頁
《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2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古丈縣第一中學:楊伏梅這里是一座平靜的小鎮,

也曾經是最恐怖的死亡工廠;

這里見證著人性的墮落,

也凝結著一個民族的苦難;

這里是人類歷史無法跳過的一頁,

這里是奧斯維辛。62年前的黑暗我的故鄉,有百萬墳墓。我的故鄉,

讓戰火燒盡。我的故鄉,是多么不幸。我的故鄉,有奧斯威辛。奧斯維辛奧斯維辛(Auschwitz)集中營簡介奧斯維辛位于波蘭南部小波蘭省境內,1940年4月27日,德國法西斯頭子希姆萊下令在此修建最大的滅絕人性的殺人工廠——奧斯維辛集中營,并于同年6月14日將首批犯人運抵奧斯維辛。1941年對集中營進行了擴建,二戰結束時,整個集中營占地面積達40平方公里。營內采用毒氣室等各種方法屠殺、虐待囚犯,5個焚尸爐平均每天焚尸1萬具。包括中國人在內的28個民族的400萬人死于集中營,其中猶太人最多,達250萬。1945年,德軍為消滅罪證,炸毀了它,1947年被開辟為國家博物館。1979年被列入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奧斯維辛集中營大門問題:參觀者參觀時的感受和反應如何?開始時——“默默地邁著步子”、想象成了現實——“步履不由得慢了下來”看見毒氣室時——“特別恐怖,使他終生難忘”看到成堆的頭發和嬰兒的鞋子、死囚牢房時——“不由自主地停下腳步,渾身發抖”看到狹小的女牢房時——“驚懼萬分,張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來”看見試驗室時——慶幸“沒有打開門進去”,否則會“羞紅了臉的”參觀紀念長廊時——深思參觀執行絞刑的地下室時——“感到自己也在被窒息”參觀者的所見所感和反應參觀結束時——“參觀者用懇求的目光彼此看了一眼,然后對解說員說:‘夠了’。”這篇新聞報道的題目是《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那么為什么“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但這位記者還要去報道?討論:1.“沒有什么新聞”――奧斯維辛早就因它的那段沉重、血腥的歷史而出名。人們已經了解了它很多東西。對于追求新聞時效性的記者來說,的確是沒有什么新的東西可供報道了。但作者還是要寫,因為他此時已經不只是一個記者,更是一個被深深震撼的參觀者,感到一種非寫不可的使命感。這種感情驅使作者必須為它寫一點東西,以祭奠亡靈,揭露罪惡。2.為什么又要寫――奧斯威辛作為納粹德國屠殺猶太人的“殺人工廠”而為人們熟悉,各國記者紛紛報道它的殘酷、血腥。羅森塔爾本著記者的良知獨辟蹊徑,突破了“客觀報道”的框框,著眼細節,以冷峻的視角深沉地描述了今天的奧斯威辛集中營博物館,在恐怖與快樂、戰爭與和平、歷史與現實的反差中,它召喚起人們對于災難的記憶、關于生命的思考、關于人性的自省。他的發表,充分地表現了一名新聞記者的使命感,更以迫人的力量震撼生者的心,成為新聞史不朽的名篇。因此,我代表普利策新聞獎評審組把本屆普利策新聞獎中的最佳消息獎頒發給《奧斯威辛沒有什么新聞》的作者羅森塔爾。

“在德國人撤退時炸毀的布熱津卡毒氣室和焚尸爐廢墟上,雛菊花在怒放”。

毒氣室和焚尸爐

納粹滅絕生命的地方

雛菊花

生命不息

頑強抗爭

怒放

諷刺納粹永遠無法阻礙生命之花的綻放

“但是,在一排照片的中間,有一張特別引人注目,發人深思。這是一個二十多歲的姑娘,長得豐滿,可愛,皮膚細白,金發碧眼。她在溫和地微笑著,似乎是為著一個美好而又隱秘的夢想而微笑。”溫和的微笑

對生死的超脫,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