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學七年級上冊 第2章 對環境的察覺 單元測試題_第1頁
浙教版科學七年級上冊 第2章 對環境的察覺 單元測試題_第2頁
浙教版科學七年級上冊 第2章 對環境的察覺 單元測試題_第3頁
浙教版科學七年級上冊 第2章 對環境的察覺 單元測試題_第4頁
浙教版科學七年級上冊 第2章 對環境的察覺 單元測試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浙教版科學七年級上冊第2章對環境的察覺單元測試題-7一、選擇題1.5月7日,第十屆黃河口(東營)國際金標馬拉松大賽在市政府廣場鳴槍開賽。比賽中運動奮力向前、汗流浹背、滿臉通紅。上述現象體現了皮膚的哪些功效?(

)①保護②排汗③調節體溫④感受外界刺激①②③B.②③C.②④D.③④2.人的感覺還受其它因素的影響,如人感冒時,對氣味就沒有健康時敏捷。這是由于(

)

A.

味覺細胞臨時失去感覺功效

B.

嗅覺細胞收集到的信息無法傳遞到大腦C.

產生嗅覺不敏感

D.

感冒影響了嗅覺細胞接受氣味刺激的敏捷度3.(陜西中考)物理老師自制了“探究真空與否能夠傳聲”的簡易裝置如圖所示,實驗時將正在發聲的音樂卡芯固定在拔罐器內,用抽氣槍逐步抽出罐內空氣,有關該實驗下列說法對的的是()A.音樂卡芯發出的聲音不是由振動產生的B.音樂卡芯發出的聲音鋒利刺耳,闡明其聲音響度大C.抽氣時聽到的聲音越來越小是由于音調變低的緣故D.由實驗可推理出聲音不能在真空中傳輸4.下列有關耳的各個部分功效的說法錯誤的是()A.耳廓的功效是收集空氣中的聲波B.鼓膜的振動是為了產生聲波,使聲波撞擊鼓室內的聽小骨振動C.聽小骨的振動把聲音放大后再傳入耳蝸D.聲波傳入內耳,使耳蝸內的液體也產生振動,聽覺感受器把這種信息沿神經傳到腦部5.(鹽城中考)如圖所示,小明同窗在課外按如圖所示的裝置做小孔成像實驗,初步得出像的特點是倒立的等大的像。現他想在半透明紙上看到一種放大的燭焰像,對的的做法是()A.保持其它條件不變,換一根燭焰更大的蠟燭B.保持其它條件不變,將小孔擴大至直徑約3cmC.保持其它條件不變,將小孔由三角形改成圓形D.保持其它條件不變,適宜縮短燭焰到小孔的距離

6.小明在學習“光的傳輸”時,看到老師的一種演示實驗,過程以下:①用激光筆射向水中,觀察到光線是一條直線(如圖所示);②在A點處用漏斗向水中慢慢注入海波溶液,觀察到光線發生了彎曲;③經攪拌后,觀察到光線又變直。小明根據上述現象得出的結論,對的的()A.光的傳輸需要介質B.光只有在水中才沿直線傳輸C.光在海波溶液里不能沿直線傳輸D.光在同一種均勻物質中才沿直線傳輸7.小敏穿了一件白襯衫、藍褲子和一雙黑皮鞋,走進一間只亮著紅燈的房子里,別人看到他所穿服裝的顏色分別是()A.紅襯衫、黑褲子和黑皮鞋 B.紅襯衫、藍褲子和黑皮鞋C.白襯衫、藍褲子和黑皮鞋 D.白襯衫、紅褲子和紅皮鞋8.冬天,在商店購置的紅外線烤火爐,看起來它發出淡紅色的光,這是由于()A.紅外線本身就是一種淡紅色的光B.烤火爐的電熱絲發出紅外線的同時還發出少量紅光C.紅外線中有一部分是看得見的,有一部分是看不見的D.以上說法都是錯誤的9.(海寧中考)在探究樹蔭下光斑的綜合實踐活動中,為了研究孔的大小對光斑形狀的影響,小明設計了開有菱形狀孔(邊長約為5厘米)的卡片甲,并用另一張卡片乙緊貼在甲上,如圖所示。接著,從圖示位置沿箭頭方向水平移動乙,甲不動。觀察光斑形狀的變化狀況。下列實驗統計對的的是()A.始終菱形 B.從菱形到三角形C.從菱形到三角形最后圓形 D.始終圓形

10.野外生存訓練班在夜晚急行軍時,小丁帶領大家迎著月光邁進。在某處,他們避開“暗地”而選擇“亮地”,成果跑在前面的同窗紛紛掉進水坑。造成“亮地”的因素是(

)

A.

光在地面發生漫反射

B.

光在地面發生鏡面反射

C.

光在水面發生漫反射

D.

光在水面發生鏡面反射

11.如圖為“七仙女”的神奇玻璃酒杯,空杯時什么也看不見,斟上酒,杯底立刻顯現出栩栩如生的仙女圖。下列對仙女圖形成因素的探討,對的的是(

)A.可能是酒含有化學顯影作用B.可能是酒的液面反射,在酒中出現放大的像C.可能是圖片在杯底凸透鏡焦點處成放大的像D.可能是斟酒后杯底凸透鏡焦距變大,使圖片在一倍焦距以內成放大的虛像12.如圖所示,小宇同窗正在用“自拍神器”攝影留念。與用手直接拿手機自拍相比,運用自拍桿能夠(

)A.增大物距,減小像的大小,從而增大取景范疇

B.減小物距,減小像的大小,從而減小取景范疇C.增大物距,增大像的大小,從而減小取景范疇

D.減小物距,增大像的大小,從而增大取景范疇13.如圖,手機掃描二維碼,相稱于給二維碼拍了一張照片,手機攝像頭相稱于凸透鏡,影像傳感器相稱于光屏,下列說法對的的是(

)A.物體上的二維碼是光源B.掃碼時二維碼要位于攝像頭二倍焦距以外C.要使屏幕上二堆碼的像變小,只需將二維碼靠近凸透鏡D.影像傳感器上成的是正立的實像14.在凸透鏡的主光軸上放一根粗細均勻的木棒,a端在2倍焦距之外,b端在1倍焦距與2倍焦距之間,如圖所示,那么木棒在光屏上的像是(

)A.a端變細,b端變細

B.a端變粗,b端變粗

C.a端變細,b端變

D.a端變粗,b端變細15.一天,小聰告訴小亮,放大鏡不僅能把物體“放大”,還能把物體“縮小”!有些驚訝的小亮立刻找來一種放大鏡做起了實驗。他把放大鏡放到花朵前某一位置時,看到了如圖所示的花朵的正立放大虛像。接著他按小聰的提示進行了操作,終于看到了“縮小”的花朵。有關小亮看到“放大”花朵后的操作及他看到的“縮小”花朵,下列說法對的的是(

小亮向靠近花朵的方向移動放大鏡,看到的是花朵的正立縮小虛像,像的位置在放大鏡與花朵之間B.

小亮向靠近花朵的方向移動放大鏡,看到的是花朵的倒立縮小實像,像的位置在放大鏡與小亮眼睛之間

C.

小亮向遠離花朵的方向移動放大鏡,看到的是花朵的正立縮小虛像,像的位置在放大鏡與花朵之間

D.

小亮向遠離花朵的方向移動放大鏡,看到的是花朵的倒立縮小實像,像的位置在放大鏡與小亮眼睛之間

二作圖題1.在圖18中做出人看到球的光路圖。2.在圖9中,A是平面鏡,B是鏡前人眼位置,C是人眼睛在平面鏡前看到的燭焰像上的一點。(1)根據平面鏡成像的特點作出像點C對應的物點D。(2)完畢眼睛看到C的光路圖(畫一條入射光線和反射光線即可)。3.如圖,發光點S射向平面鏡的光線中有兩條光線的反射光線是AB和CD,請在圖中畫出平面鏡的位置.填空題1.氣溫影響空氣密度,氣溫高,空氣密度小,則聲速大,因而聲速與氣溫有關,由此產生的聲音不一定由聲源沿直線傳輸。晴天的中午,地表快速升溫,地表附近的氣溫較上層的氣溫高,聲音在地表附近的傳輸較上層快,于是在地面上的聲源發出的聲音向四周傳輸時是向上拐彎的。(1)聲音在空氣中傳輸時,愛走溫度________、密度________的途徑。(2)赤日炎炎,在沙漠或戈壁灘,即使相距不太遠的人也難以聽清對方的大聲叫喊,其中一種重要的因素是聲音在傳輸時向________(填“上”或“下”)拐彎了。(3)“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說的是:在清冷的深夜,姑蘇城外寒山寺的鐘聲因傳輸的途徑向________(填“上”或“下”)拐彎而傳到幾里外的楓橋邊。(4)195月9日,莫斯科近郊發生一次大爆炸,距爆炸點70千米范疇內,清晰地聽到爆炸聲,70~160千米的范疇內聽不到,但160~300千米的范疇內又能聽到。分析因素是由于70~160千米范疇內靠近地面的空氣溫度________。2.下面為耳的構造圖,請回答:(1)某同窗乘船到大連,可是他乘船很快就感到頭暈、目眩、惡心,這是由于內耳中的[5]________和[7]________的感受器受到刺激而造成的。這兩種構造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小晨同窗初次乘飛機。在飛機升空過程中,前一段時間他沒有嚼口香糖(做吞咽動作),由于氣壓減少,致使鼓室內壓相對增大,[3]________向________鼓出,他感到耳疼、耳鳴,此時,乘務員叫他嚼口香糖,使[8]______張開,從而使[3]________內外的氣壓保持平衡,耳疼、耳鳴則消失。(3)挖“耳屎”是不良的習慣,易將圖中的________損傷。聽覺感受器位于圖中的________所指的構造。聽覺形成的部位在圖中的________(填數字)。(4)老年人耳聾眼花,耳聾普通是傳導性耳聾,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受損不能發揮其正常作用。(5)小明感冒了,先是鼻咽部發炎,后又引發中耳炎,這是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根據所學知識完畢下面的探究:(1)華華家是做玻璃切割安裝生意的,華華上午在學校剛學過平面鏡成像規律,中午回家運用有利條件進一步體會物距、像距關系及物像方位關系(如圖),他將軟尺拉直鋪在地面上,將鏡子架在尺上,舉起右手并做鬼臉,沿尺靠鏡兩步,再橫行兩步.

①鏡子最佳選用________(填“透明玻璃”或“不透光水銀鏡”).

②鏡面最佳與地面成________(填“45°”“60°”或“90°”).

③華華朝著鏡子走兩步,再橫行兩步(平行鏡面),則橫行過程中人像間距________。(2)如圖亮亮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狀況,A、B、C、分別是燃燒的蠟燭、凸透鏡、光屏,它們都豎立在光具座上,此時屏上出現清晰的像,A、B、C所處位置對應的標尺刻度如圖.

①圖示的實驗現象能夠闡明________的成像特點.(填“攝影機”“幻燈機”或“放大鏡”)

②亮亮通過上網檢閱科技資料發現,凸透鏡成像規律符合公式1/u+1/v=1/f(u為物距,v為像矩,f為焦距),請你據此計算出該凸透鏡的焦距f=________cm.

③取下該凸透鏡,將它作為放大鏡用來觀察墻上地圖的細微處,則該凸透鏡與墻壁的距離應________;

④若保持凸透鏡位置不變,把燭焰和光屏的位置對調一下,可到的________像。4.(大連中考)小明在探究“物距和物高一定時,物體經小孔所成像的高度和像距的關系”時,所用的實驗器材有:用發光二極管做成的物體、有小孔的方紙板、用半透明塑料膜做成的屏、量程為0~30cm的直尺。實驗裝置的示意圖如圖所示。(1)該實驗應當在較________(填“亮”或“暗”)的環境下進行。(2)統計的實驗數據以下表,請在方格紙上畫出像高與像距的關系圖像。實驗次數123456物距u/cm相似物高h1/cm相似像距v/cm4.08.012.016.020.024.0像高h2/cm2.04.16.08.09.912.0(3)根據圖像,得出的探究結論是。(4)另一名同窗在做實驗時,更換了部分實驗器材,其實驗裝置的示意圖如圖所示。外筒(足夠長)用不透明的材料制成,左端開有小孔;內筒(內徑約14cm)的筒壁用不透明的材料制成,左端用半透明塑料膜做屏,并能夠在外筒中自由地拉出或推入,其它器材不變。和小明使用的裝置相比較,請說出該同窗用這樣的裝置做實驗的好處和局限性(各寫一條即可)。好處:;局限性:。

第二章對環境的觀察期中復習(提高篇)答案一、選擇題1.5月7日,第十屆黃河口(東營)國際金標馬拉松大賽在市政府廣場鳴槍開賽。比賽中運動奮力向前、汗流浹背、滿臉通紅。上述現象體現了皮膚的哪些功效?(

B)①保護②排汗③調節體溫④感受外界刺激①②③B.②③C.②④D.③④2.人的感覺還受其它因素的影響,如人感冒時,對氣味就沒有健康時敏捷。這是由于(

D

)

A.

味覺細胞臨時失去感覺功效

B.

嗅覺細胞收集到的信息無法傳遞到大腦C.

產生嗅覺不敏感

D.

感冒影響了嗅覺細胞接受氣味刺激的敏捷度3.(陜西中考)物理老師自制了“探究真空與否能夠傳聲”的簡易裝置如圖所示,實驗時將正在發聲的音樂卡芯固定在拔罐器內,用抽氣槍逐步抽出罐內空氣,有關該實驗下列說法對的的是(D)A.音樂卡芯發出的聲音不是由振動產生的B.音樂卡芯發出的聲音鋒利刺耳,闡明其聲音響度大C.抽氣時聽到的聲音越來越小是由于音調變低的緣故D.由實驗可推理出聲音不能在真空中傳輸4.下列有關耳的各個部分功效的說法錯誤的是(B)A.耳廓的功效是收集空氣中的聲波B.鼓膜的振動是為了產生聲波,使聲波撞擊鼓室內的聽小骨振動C.聽小骨的振動把聲音放大后再傳入耳蝸D.聲波傳入內耳,使耳蝸內的液體也產生振動,聽覺感受器把這種信息沿神經傳到腦部5.(鹽城中考)如圖所示,小明同窗在課外按如圖所示的裝置做小孔成像實驗,初步得出像的特點是倒立的等大的像。現他想在半透明紙上看到一種放大的燭焰像,對的的做法是(D)A.保持其它條件不變,換一根燭焰更大的蠟燭B.保持其它條件不變,將小孔擴大至直徑約3cmC.保持其它條件不變,將小孔由三角形改成圓形D.保持其它條件不變,適宜縮短燭焰到小孔的距離

6.小明在學習“光的傳輸”時,看到老師的一種演示實驗,過程以下:①用激光筆射向水中,觀察到光線是一條直線(如圖所示);②在A點處用漏斗向水中慢慢注入海波溶液,觀察到光線發生了彎曲;③經攪拌后,觀察到光線又變直。小明根據上述現象得出的結論,對的的(D)A.光的傳輸需要介質B.光只有在水中才沿直線傳輸C.光在海波溶液里不能沿直線傳輸D.光在同一種均勻物質中才沿直線傳輸7.小敏穿了一件白襯衫、藍褲子和一雙黑皮鞋,走進一間只亮著紅燈的房子里,別人看到他所穿服裝的顏色分別是(A)A.紅襯衫、黑褲子和黑皮鞋 B.紅襯衫、藍褲子和黑皮鞋C.白襯衫、藍褲子和黑皮鞋 D.白襯衫、紅褲子和紅皮鞋8.冬天,在商店購置的紅外線烤火爐,看起來它發出淡紅色的光,這是由于(B)A.紅外線本身就是一種淡紅色的光B.烤火爐的電熱絲發出紅外線的同時還發出少量紅光C.紅外線中有一部分是看得見的,有一部分是看不見的D.以上說法都是錯誤的9.(海寧中考)在探究樹蔭下光斑的綜合實踐活動中,為了研究孔的大小對光斑形狀的影響,小明設計了開有菱形狀孔(邊長約為5厘米)的卡片甲,并用另一張卡片乙緊貼在甲上,如圖所示。接著,從圖示位置沿箭頭方向水平移動乙,甲不動。觀察光斑形狀的變化狀況。下列實驗統計對的的是(C)A.始終菱形 B.從菱形到三角形C.從菱形到三角形最后圓形 D.始終圓形

10.野外生存訓練班在夜晚急行軍時,小丁帶領大家迎著月光邁進。在某處,他們避開“暗地”而選擇“亮地”,成果跑在前面的同窗紛紛掉進水坑。造成“亮地”的因素是(

D

)

A.

光在地面發生漫反射

B.

光在地面發生鏡面反射

C.

光在水面發生漫反射

D.

光在水面發生鏡面反射

11.如圖為“七仙女”的神奇玻璃酒杯,空杯時什么也看不見,斟上酒,杯底立刻顯現出栩栩如生的仙女圖。下列對仙女圖形成因素的探討,對的的是(

D

)A.可能是酒含有化學顯影作用B.可能是酒的液面反射,在酒中出現放大的像C.可能是圖片在杯底凸透鏡焦點處成放大的像D.可能是斟酒后杯底凸透鏡焦距變大,使圖片在一倍焦距以內成放大的虛像12.如圖所示,小宇同窗正在用“自拍神器”攝影留念。與用手直接拿手機自拍相比,運用自拍桿能夠(

A

)A.增大物距,減小像的大小,從而增大取景范疇

B.減小物距,減小像的大小,從而減小取景范疇C.增大物距,增大像的大小,從而減小取景范疇

D.減小物距,增大像的大小,從而增大取景范疇13.如圖,手機掃描二維碼,相稱于給二維碼拍了一張照片,手機攝像頭相稱于凸透鏡,影像傳感器相稱于光屏,下列說法對的的是(

B

)A.物體上的二維碼是光源B.掃碼時二維碼要位于攝像頭二倍焦距以外C.要使屏幕上二堆碼的像變小,只需將二維碼靠近凸透鏡D.影像傳感器上成的是正立的實像14.在凸透鏡的主光軸上放一根粗細均勻的木棒,a端在2倍焦距之外,b端在1倍焦距與2倍焦距之間,如圖所示,那么木棒在光屏上的像是(

C

)A.a端變細,b端變細

B.a端變粗,b端變粗

C.a端變細,b端變

D.a端變粗,b端變細15.一天,小聰告訴小亮,放大鏡不僅能把物體“放大”,還能把物體“縮小”!有些驚訝的小亮立刻找來一種放大鏡做起了實驗。他把放大鏡放到花朵前某一位置時,看到了如圖所示的花朵的正立放大虛像。接著他按小聰的提示進行了操作,終于看到了“縮小”的花朵。有關小亮看到“放大”花朵后的操作及他看到的“縮小”花朵,下列說法對的的是(

D)

小亮向靠近花朵的方向移動放大鏡,看到的是花朵的正立縮小虛像,像的位置在放大鏡與花朵之間B.

小亮向靠近花朵的方向移動放大鏡,看到的是花朵的倒立縮小實像,像的位置在放大鏡與小亮眼睛之間

C.

小亮向遠離花朵的方向移動放大鏡,看到的是花朵的正立縮小虛像,像的位置在放大鏡與花朵之間

D.

小亮向遠離花朵的方向移動放大鏡,看到的是花朵的倒立縮小實像,像的位置在放大鏡與小亮眼睛之間

二作圖題1.在圖18中做出人看到球的光路圖。2.在圖9中,A是平面鏡,B是鏡前人眼位置,C是人眼睛在平面鏡前看到的燭焰像上的一點。(1)根據平面鏡成像的特點作出像點C對應的物點D。(2)完畢眼睛看到C的光路圖(畫一條入射光線和反射光線即可)。3.如圖,發光點S射向平面鏡的光線中有兩條光線的反射光線是AB和CD,請在圖中畫出平面鏡的位置.填空題1.氣溫影響空氣密度,氣溫高,空氣密度小,則聲速大,因而聲速與氣溫有關,由此產生的聲音不一定由聲源沿直線傳輸。晴天的中午,地表快速升溫,地表附近的氣溫較上層的氣溫高,聲音在地表附近的傳輸較上層快,于是在地面上的聲源發出的聲音向四周傳輸時是向上拐彎的。(1)聲音在空氣中傳輸時,愛走溫度________、密度________的途徑。(2)赤日炎炎,在沙漠或戈壁灘,即使相距不太遠的人也難以聽清對方的大聲叫喊,其中一種重要的因素是聲音在傳輸時向________(填“上”或“下”)拐彎了。(3)“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說的是:在清冷的深夜,姑蘇城外寒山寺的鐘聲因傳輸的途徑向________(填“上”或“下”)拐彎而傳到幾里外的楓橋邊。(4)195月9日,莫斯科近郊發生一次大爆炸,距爆炸點70千米范疇內,清晰地聽到爆炸聲,70~160千米的范疇內聽不到,但160~300千米的范疇內又能聽到。分析因素是由于70~160千米范疇內靠近地面的空氣溫度________。(1)低大(2)上(3)下(4)高2.下面為耳的構造圖,請回答:(1)某同窗乘船到大連,可是他乘船很快就感到頭暈、目眩、惡心,這是由于內耳中的[5]________和[7]________的感受器受到刺激而造成的。這兩種構造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小晨同窗初次乘飛機。在飛機升空過程中,前一段時間他沒有嚼口香糖(做吞咽動作),由于氣壓減少,致使鼓室內壓相對增大,[3]________向________鼓出,他感到耳疼、耳鳴,此時,乘務員叫他嚼口香糖,使[8]______張開,從而使[3]________內外的氣壓保持平衡,耳疼、耳鳴則消失。(3)挖“耳屎”是不良的習慣,易將圖中的________損傷。聽覺感受器位于圖中的________所指的構造。聽覺形成的部位在圖中的________(填數字)。(4)老年人耳聾眼花,耳聾普通是傳導性耳聾,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受損不能發揮其正常作用。(5)小明感冒了,先是鼻咽部發炎,后又引發中耳炎,這是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1)半規管前庭能感受頭部位置變動的狀況,與維持身體平衡有關(2)鼓膜外咽鼓管鼓膜(3)2或369(4)鼓膜或聽小骨(5)咽鼓管由鼓室通向咽,鼻咽部的病菌可沿咽鼓管進入鼓室,引發中耳炎3.根據所學知識完畢下面的探究:(1)華華家是做玻璃切割安裝生意的,華華上午在學校剛學過平面鏡成像規律,中午回家運用有利條件進一步體會物距、像距關系及物像方位關系(如圖),他將軟尺拉直鋪在地面上,將鏡子架在尺上,舉起右手并做鬼臉,沿尺靠鏡兩步,再橫行兩步.

①鏡子最佳選用________(填“透明玻璃”或“不透光水銀鏡”).

②鏡面最佳與地面成________(填“45°”“60°”或“90°”).

③華華朝著鏡子走兩步,再橫行兩步(平行鏡面),則橫行過程中人像間距________。(2)如圖亮亮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