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藥物-氨基糖苷類抗生素_第1頁
抗生素藥物-氨基糖苷類抗生素_第2頁
抗生素藥物-氨基糖苷類抗生素_第3頁
抗生素藥物-氨基糖苷類抗生素_第4頁
抗生素藥物-氨基糖苷類抗生素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四節氨基糖苷類抗生素抗菌機制:影響蛋白質合成的起始,延伸,終止階段;造成細菌胞膜缺損。為殺菌藥。氨基糖苷類還通過吸附作用與菌體胞漿膜結合,使通透性增加,胞質內大量重要物質外漏。體內過程1.吸收極性及解離度均較大,口服不易吸收,肌內注射吸收完全、迅速。Tpeak為0.5—2h。不主張靜脈注射(血藥濃度過高,不良反應重)2.分布血漿蛋白結合率低(0—25%),穿透力弱,分布于細胞外液,在腎皮質、內耳內、外淋巴液高濃度聚積,可透過胎盤屏障,不能透過血腦屏障。3.代謝與排泄在體內不代謝,以原形經腎小球濾過,t1/22—3h。臨床應用

主要用于敏感需氧G—桿菌所致的全身感染,如腦膜炎、呼吸道、泌尿道、皮膚軟組織、胃腸道、燒傷、創傷、骨關節感染等。對嚴重感染需聯合其它抗G—桿菌的抗菌藥。利用口服不易吸收可治療消化道感染、腸道術前準備、肝性腦病用藥。不良反應1.耳毒性

前庭神經、耳蝸聽神經損傷。前庭神經損傷表現為頭昏、視力減退、眼球震顫、眩暈、惡心、嘔吐、共濟失調。

耳蝸聽神經損傷表現為耳鳴、聽力減退、永久性耳聾。2.腎毒性氨基糖苷類是誘發藥源性腎衰的最常見因素。與腎組織有極高親和力,可致腎小管(尤其是近曲小管)上皮細胞溶酶體破裂,線粒體損害,鈣調節轉運過程受阻,易致腎小管腫脹,甚至急性壞死。表現為蛋白尿、管型尿、血尿等,甚至無尿、氮質血癥、腎衰。不良反應3.神經肌肉麻痹常見于大劑量腹膜內或胸膜內給藥或靜脈滴注過快,引起心肌抑制、血壓下降、肢體癱瘓、呼吸衰竭4.過敏反應皮疹、發熱、血管神經性水腫、口周發麻等常見。也見接觸性皮炎(新霉素)。過敏性休克(鏈霉素)。不良反應鏈霉素鼠疫、兔熱病首選藥;第一線抗結核藥,與其它抗結核藥合用;布氏桿菌病,與四環素合用;感染性心內膜炎(與PG合用為首選藥);與PG或氨芐西林合用,預防細菌性心內膜炎及術后感染;慶大霉素嚴重G-桿菌感染首選藥;病因未明G-桿菌混合感染,與廣譜半合成青霉素合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