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小學語文試卷質量分析_第1頁
淺談小學語文試卷質量分析_第2頁
淺談小學語文試卷質量分析_第3頁
淺談小學語文試卷質量分析_第4頁
淺談小學語文試卷質量分析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淺談小學語文試卷質量分析

基于統計學spss的試卷質量分析方法考試是教育評估的有效方法。隨著職業教育和高等職業教育改革的深入,對教育評估的要求變得越來越客觀,對教育結果的分析越來越依賴于統計理論和方法。本文的目的是借助統計學軟件SPSS,介紹對試卷質量定量分析的方法。其中包括對抽取的樣本資料繪制成績分布曲線,進行難度、區分度、信度及效度等分析試卷質量常用的“四度”指標的定量計算與分析。希望通過本文,使有意學習試卷定量分析的非統計專業的讀者,學會對自己的試卷進行獨立分析。本次抽取的考卷樣本數為90個,試卷分值分布情況見表1。2、數據輸入啟動SPSS,進入SPSS的數據編輯器界面。2.1定義了由營造的偏重性和類型用鼠標單擊數據編輯器下方的VariableView標簽,進入變量命名定義界面。在Name標題下定義題號Q1~Q27;總分定義為Total。在Label標題下注明對應各行定義的內容:第1題~第27題以及總分。其中題號和總成績均定義成Numeric類型,Decimals(小數點后長度)為0,其余各項使用默認。如圖1所示。2.2從第一行第一列起返回數據編輯器界面,開始輸入數據。輸入數據時,從第一行第一列起直接輸入題目成績,依次每行輸入一個學生的成績,每列輸入一個題目的成績,最后一列輸入每名學生的總成績。如圖2所示。2.3u3000數據文件的導入前面介紹了如何錄入和編輯SPSS格式的文件,即擴展名是“sav”格式的文件,接下來簡單介紹一下如何快速打開和編輯其他格式的文件,具體包括MicrosoftExcel文件(*.xls)、SAS、dBase、Stata等格式的數據文件。以便讀者更好的借助SPSS軟件進行統計分析。在此以Excel為例簡單介紹一下導入*.xls文件的方法:依次運行菜單:File→Open→Data,然后在文件類型下拉菜單中選擇AllFiles,在此選中關聯的文件即可。然后雙擊Excel文件,會彈出一個對話框,選中其中的Read復選框,表示把表格中的第一行作為變量名導入,否則第一行將作為數據導入。單擊OK按鈕,打開DataEditor窗口,顯示導入的Excel文件內容。也可執行菜單File→Open→Save(Saveas),將當前數據存為其它格式的文件,比如SPSS格式。接下來就可以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了!3、考試分析3.1分數段分布表根據錄入的數據表,運行菜單:Analyze→DescriptiveStatistics→Frequencies得到頻數表。然后得到復選框,導入要建立頻數分布表和直方圖的項目(即總分),同時運行菜單:Ana1yze→DescriptiveStatistics→Frequencies→Charts→Histograms→Withnormalcurve即可得到分數段分布直方圖,如圖3所示。通過學生成績分布直方圖和頻數分布表可以看出,這90名學生的成績接近正態分布,平均分為69.08分,標準差為9.437分,不及格的人數占10%,60分~80分之間的人數占80%,峰值出現在67分到68分之間。3.2難度統計。根據以下的總體要求,各題有以下以下對于總體難度、有難度(Difficulty)是指試題的難易程度。對于客觀性試題,一般用通過率來表示難度的大小。通過率是指被試正確回答或通過題目的人數與所有被試之比。其計算公式為:式中:P為難度指標值;R為答對某題的人數;N為考生人數。對于主觀性試題,難度的計算公式為:式中:為學生在該題得分的平均值;W為該題的滿分值。通過難度的定義可以看出:P值越大,說明題目越簡單;P值越小,說明題目越難。一般來講,對于試題的難度測量,可參照表2來評價。對于學期期末考試,一般難度范圍應在0.3~0.8之間比較恰當。使用軟件進行難度分析的具體操作方法為:運行菜單Analyze→DescriptiveStatistics→Descriptives,將全部字段選入Vaviable(s)中,單擊OK按鈕,可得到各題的均值。然后再建立一個包含均值Mean和各題滿分值的數據文件(可以直接將剛才的結果粘貼至Excel文檔,然后用SPSS軟件打開),單擊Transform→Compute,出現ComputeVariable對話框,在TargetVariable中輸入要計算的難度系數P,在NumericExpression中輸入公式Mean/W,得到各題的難度系數。本次考試的難度統計結果如表3所示。通過試卷各題的難度表可以看出,試卷整體難度為0.69,難易適中。大部分題目難易程度尚可,其中第4、5、16、17、18、21、22、24、26、27題偏易,需適當增加難度,但由于期末考試屬于目標參照性考試,可以適當有一些難度較低的題目;第11、20題偏難,而期末考試不是選拔性考試,應該去掉此類題目。3.3分析并求解性檢驗區分度(Discrimination)是指測驗題目對學業水平不同的學生的區分程度或鑒別能力。具有良好區分度的測驗,實際水平高的被試應得高分,水平低的被試應得低分。它是測驗是否有效的“指示器”,被作為評價試題質量,篩選試題的主要指標與依據。試題區分度的計算方法很多,在此介紹一種比較方便的方法。對于客觀題來說,使用等級相關分析,使用斯皮爾曼(Spearman)等級相關分析,即求總分與每個試題得分間的相關系數;對于主觀題來說,看成是非等間距測度的連續變量,并且樣本數大于30,采用皮爾遜(Pearson)相關分析來對試題進行分析,即求總分與每個試題得分間的積差相關系數作為試題的區分度。對區分度的評價如表4所示。在本文使用的樣本中,第1~15題為客觀題;第16~27題為主觀題。具體的分析方法:運行菜單Analyze→Correlate→Bivariate,在彈出的BivariateCorrelations對話框中選擇各個客觀題字段和總分進入Variables,然后在CorrelationCoefficients中單擊Spearman,完成后即可得到客觀題的區分度。主觀題的區分度方法同上,選擇主觀題和總分字段進入,然后選擇Pearson即可。輸出結果(部分)如圖4所示。輸出結果的最后一行或最后一列每小題與總分之間的相關系數即為區分度。輸出整理結果如表5。通過試卷各題的區分度表可以看出,第1、3、4、5、7、8、10、11、12、13、16、22題的區分度不夠,需要淘汰或調整。3.4測試信度的研究信度(Reliability)是指同一個測驗對同一組被試,施測兩次或多次得分的一致程度。一個好的測驗必須是穩定可靠的,多次使用所獲得的結果是前后一致的。例如,用直尺測量長度,其結果是穩定可靠的;用橡皮筋測長度則是不可靠的,前后測量結果缺乏一致性。信度也可以用來指示實測值和真值相差的程度,實測值是對測驗現象進行實際測驗所獲得的測定值,真值是測驗對象真實水平的取值。如果實測值與真值相差較小,說明結果的信度較高,反之信度較低。為了能夠真實、準確地反映測量對象的實際水平,必須重視對試卷信度的研究,從而正確地判斷測量結果的價值。信度是反映測量中隨機誤差大小的指標,由于造成誤差的方式和來源多種多樣,所以信度的估計方法也是多種多樣。在試卷信度的檢驗中一般采用的是同質性信度。同質性信度(homogeneityreliability)也叫內部一致性系數,它是衡量測驗內部所有題目間一致性程度的指標。內部一致性系數的一種粗略計算方法是求測驗的分半信度。由于分半方法很多,結果不太穩定。在SPSS軟件中一般采用科隆巴赫(Cronbach)α系數,它是由Cronbach于1951年提出的,它可以計算任何測驗的內部一致性系數,而不要求測驗題目必須是記分型的。具體的分析方法:運行菜單Analyze→Scale→ReliabilityAnalysis打開信度分析對話框,在彈出的對話框中將所有表示題目的字段全部選擇進入Items框中,在Model欄后的下拉列表采用默認的Alpha方法(Cronbachα系數)。得到分析結果如圖5所示。從分析結果可以看出,本次考試的信度系數為:Alpha=0.435,信度偏低。為了提高試卷的信度,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改進:適當增加試題的數量;保持所有試題的難度接近正態分布;努力提高試題的區分度;嚴格監考和按評分標準給分。3.5效度與平時成績的關系效度(Validity)是指測驗能夠測出它所欲測特質的程度,即試卷準確地測量了考試目的欲測內容的多少。具體地講就是覆蓋面和權重在多大程度上體現了教學大綱的要求,能否有效檢驗考試能力水平和反映教學大綱完成的情況。效度與信度的區別是:信度反映了考試中隨機誤差的大小,而效度反映了考試中系統誤差的大小。效度的取值范圍在0至1之間。一般來說,效度系數在0.4~0.7之間,值越大效度越高。有的效度系數達到0.35就符合要求,有的要達到0.65才能被認為是有效的測驗。常用的效度檢驗方法是:效標關聯效度法,這種方法首先是尋求一種可靠的效標。然后求出測試結果與效標的相關系數,該相關系數則為效標關聯效度;構想效度法,這種方法是根據研究內容形成一些理論假設。然后檢驗測試結果對這些假設的驗證程度。驗證程度越高,說明構想程度越高。在此利用效標關聯效度法進行分析,把學生的平時成績作為效度分析的效標,利用積差相關法求效度(Pearson法)。平時成績一般由3部分構成:考勤+作業+課堂表現,總分30分。具體操作方法為先建立考試成績與平時成績表,其中Total為考試總分,PS為平時成績。在SPSS中單擊Analyze→Correlate→Bivariate,選擇Total和PS字段進入表達式,然后在CorrelationCoefficients中單擊Pearson。執行結果如圖6所示。得出總分與平時成績的相關系數為0.762。說明本次考試與平時成績相關性較好,即本次考試反映了學生的真實水平,符合效度要求。4、考試的信效度分析通過利用SPSS軟件分析,可得出該次期末考試試卷與成績的初步評價。試卷基本上覆蓋了統計學教材中的主要知識點,涉及各個章節的內容,各章節所占的分數基本上與各章課時所占的比重成比例,分布合理。總體來說,該套試卷的設計比較科學,能較好的檢測出學生對課本知識掌握的程度。本次考試平均分為69.08分,標準差為9.437分,成績基本符合正態分布。信度系數Al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