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方開挖及基坑支護工程施工方案_第1頁
土方開挖及基坑支護工程施工方案_第2頁
土方開挖及基坑支護工程施工方案_第3頁
土方開挖及基坑支護工程施工方案_第4頁
土方開挖及基坑支護工程施工方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本文格式為Word版,下載可任意編輯——土方開挖及基坑支護工程施工方案

土方開挖及基坑支護工程施工方案目錄

一、工程概況二、場地地質條件三、噴錨支護設計方案四、施工總平面布置五、噴錨施工工藝六、土方開挖方案七、主要施工機械設備八、施工人員安排九、安全施工措施

十、質量保證措施及檢驗十一、施工進度計劃一、工程概況

用地面積約為75000平方米,總建筑面積約30萬平方米,其中住宅面積約為26萬平方米。場區內擬建12幢27-30層塔式住宅,其建筑高度控制在100m以內。另有6層別墅10幢左右,其余配套設施包括會所、商場、學校、地下停車庫及調壓站、變電站等。各塔樓結構型式為現澆剪力墻結構,采用大跨度單向或雙向樓板,局部在二層以下轉為框架—剪力墻結構,并有兩層地下室(基坑深9—10m),本建設群的高層建筑安全級為一級。本項目工程為第一期住宅發展項目土方開挖及基坑支護工程。基坑南北邊長85m,東西邊長135m,周長約440m,基坑開挖深度12m。基坑采用錨桿噴射混凝土支護方案,由廣東省輕紡工業設計院設計。東、南邊布置錨桿9排,不施加預應力;西、北邊布置錨桿10排,其中第3、5、7排錨桿施加預應力。混凝土面層厚150,局部施加預應力處厚200。二、噴錨支護設計方案

根據現場實際狀況,基坑采用放坡和噴錨支護的明挖法施工,開挖深度約為10米。1、噴錨支護部分

1)基坑AB、CD段采用噴錨支護施工,噴錨面坡度75o,錨桿角度15o,布置7排,其次排、第四排施加預應力,錨桿間距1.3m×1.3m,鋼筋混凝土面層厚120,局部施加預應力處厚200,混凝土強度等級C20。噴錨面布置泄水孔φ100@2000×2000。支護面積約1600m2,平均每平方米支護面積上布置錨桿7.9m。

2)基坑BC段采用噴錨支護施工,噴錨面坡度75o,錨桿角度15o,布置7排,其次排、第四排施加預應力,錨桿間距1.3m×1.3m,鋼筋混凝土面層厚120,局部施加預應力處厚200,混凝土強度等級C20。噴錨面布置泄水孔φ100@2000×2000。支護面積約1600m2,平均每平方米支護面積上布置錨桿7.9m。

3)基坑AN段采用噴錨支護施工,噴錨面坡度75o,錨桿角度15o,布置6排,其次排、第四排施加預應力,錨桿間距1.3m×1.3m,鋼筋混凝土面層厚120,局部施加預應力處厚200,混凝土強度等級C20。噴錨面布置泄水孔φ100@2000×2000。支護面積約1600m2,平均每平方米支護面積上布置錨桿7.9m。

4)基坑KN段采用噴錨支護施工,噴錨面坡度90o,錨桿角度15o,布置3排,錨桿間距1.3m×1.3m,鋼筋混凝土面層厚120,局部施加預應力處厚200,混凝土強度等級C20。噴錨面布置泄水孔φ100@2000×2000。支護面積約1600m2,平均每平方米支護面積上布置錨桿7.9m。共計布置φ22錨桿2626條,計34008m,φ25預應力錨桿543條,計10136m,總計錨桿3169條,44144m。具體錨桿布置見設計圖及錨桿一覽表。2.錨桿一覽表

剖面層數錨桿長度(m)傾角(°)主筋預應力(KN)條數總長(m)AB11615φ22811296

21615φ258081129631415φ2281113441415φ2510081113451015φ22818106815φ25816487815φ2281648

CD12015φ2237

22215φ251203732215φ223742015φ251203751815φ223761615φ223771415φ2237

BC11415φ22951330

21215φ2595114031015φ229595041015φ25959505815φ22957606715φ2295665

AN11415φ2251714

21015φ22515103815φ2251408

合計

錨桿主筋除局部預應力錨桿均采用φ25鋼筋。預應力錨桿合計:10136m,無預應力鋼筋錨桿33894m,另坡頂設垂直摩擦錨桿,長度1.5m,間距1.5m,合計414m。錨桿設計施工依據《土層錨桿設計與施工規范CECS22:90》。噴錨施工與土方開挖交替進行,分層開挖。2、放坡部分:

基坑DE~JK段采用放坡施工,總長492.5m,坡度為1:1.5,坡面處理采用土釘掛網、噴50厚的素砼面層,φ16土釘長2m,垂直打入坡面,間距為2000×2000,上掛φ6@200×200的鋼筋網。坡頂、坡腳設排水溝。四、施工總平面布置

見施工總平面布置圖(附圖一)。五、施工工藝5.1放坡施工

坡面處理采用土釘、掛網及噴素混凝土的方法,其施工工藝流程見下圖(圖5-1)。5-1坡面處理施工工藝流程圖⑴挖土修坡

依照設計邊坡開挖土方,每次挖深約3m,并留200~300厚的土層采用人工修整。⑵安裝泄水管

依照設計間距,在修整好的邊坡上放樣,用鋼管打眼,安放制作好挖土修坡素噴混凝土打土釘噴射混凝土掛鋼筋網

安裝泄水管的φ50泄水管,管外用水泥砂漿固定,管口用棉紗封堵。⑶噴射素混凝土

依照協同比在料斗中裝入碎石、砂和水泥,并采用12m3的空壓機進行干噴,在噴射過程中根據噴射效果適當調理水分,噴射厚度為20~30mm。⑷打土釘

用φ20長1500的鋼筋釬,打φ20@2000×2000,深1000的眼,再用φ16長2500的鋼筋插入,同時用鐵錘將鋼筋打入到設計深度。⑸鋼筋網

在噴射過20~30厚素混凝土的邊坡上,以土釘為固定點掛設φ6@200×200的鋼筋網,鋼筋網下安放@1000×1000的砂漿保護層墊塊。⑹噴射混凝土

鋼筋網掛設完畢經檢查驗收后,進行其次次混凝土噴射,要求噴嘴離噴射點800~1500mm,噴射面與噴射線的夾角控制在75°~85°,噴射厚度為5~6cm,噴射完畢疏通泄水管。

5.2錨桿施工

噴錨施工采用先錨后噴的施工順序,具體為:挖土修坡→預噴50厚混凝土→錨桿施工→掛鋼筋網→噴射混凝土→養護。

錨桿施工前應先查明地下管線、地下隱蔽工程和相鄰建筑物的基礎樁位等。施工前根據設計要求準備好鋼筋、水泥及加工機具等。1.成孔

①錨孔直徑為φ130,錨桿傾角15°。

②錨桿采用100和300型地質鉆機成孔,普通斜孔鉆進工藝。主要鉆進參數包括:(a)鉆桿轉速;(b)鉆進壓力;(c)沖洗液泵量。對于不同地層,采用不同鉆進參數。鉆進松散土層時,采用“慢轉速、小壓力、小泵量〞工藝;鉆進密實土層時,采用“慢轉速、小壓力、大泵量〞工藝;為保證錨孔能達到設計要求,施工時作好鉆孔原始記錄。根據鉆進速度、沖洗液顏色、孔口返出的巖粉和鉆屑成分、鉆進所需壓力變化及鉆桿鉆進時發出的響聲等判斷地層的變化狀況。2.錨桿制作

①φ22、φ25鋼筋錨桿采用20MnSi鋼(Ⅱ級鋼)。

②插入鉆孔的錨桿要求順直,并應除銹。每隔1.5m設置定位支架,全長注漿。3.灌漿

①灌漿采用425#普通硅酸鹽水泥配制的純水泥漿,水灰比W/C=0.42,參與0.4%的高效早強減水劑。

②注漿體的立方體強度不得低于20MPa。③灌漿前應先洗孔,直至孔口返出清水為止。。

④錨桿下入錨孔時,應將灌漿管與之同時放入,桿體插入孔內深度不應小于設計規定的錨桿長度的95%,注漿管內端應距孔底5~10cm以便于注漿。

⑤水泥漿自孔底向外灌注,隨著漿液的灌入,應逐步地灌漿管向外拔出直至孔口,拔管過程中應保證管口始終埋在水泥漿內。待孔口溢漿,即可中止注漿。

⑥若發現孔口有漏漿或不飽滿時,應及時進行補灌。4.張拉與鎖定工藝

①張拉設備采用OVM錨固體系。

②按設計要求安裝好支承座及錨墊板,并保證各段平直。

③錨桿的張拉與鎖定在注漿后14天進行,錨固體強度應達到設計強度的80%。

④錨桿張拉前至少先施加一級荷載(即1/10的錨拉力),使各部緊固伏貼和桿體完全平直,保證張拉數據確鑿。

⑤錨桿張拉荷載分級及觀測時間應遵守下表規定:張拉荷載分級觀測時間(min)

0.10Nt50.25Nt50.50Nt50.75Nt51.00Nt10

1.1~1.20Nt15鎖定荷載10

⑥錨桿張拉鎖定后,若發現有明顯的預應力損失時,應進行補償張拉。5.掛鋼筋網

①鋼筋使用前清除污銹,鋼筋網在鉆孔灌漿完成后馬上鋪設。②鋼筋網采用φ6@200雙向,面厚200處為φ12@200雙向。

③加強筋采用2φ16@1300雙向,應與錨桿焊接穩固,噴射時鋼筋網不得晃動。6.噴射混凝土

①噴射前,應對機械設備、水管、電線等進行全面檢查及試運轉,噴射作業應分片依次進行,噴射順序應自下而上。

②噴射作業應協同錨桿施工進行,混凝土應兩次噴成,后一層噴射應在前一層混凝土終凝后進行。若終凝1小時后再進行噴射,應先12清洗噴層表面。③噴頭應與受噴面垂直,宜保持0.6~1.0m的距離。

④開始噴射時,應減小噴頭與受噴面的距離,并調理噴射角度,以保證鋼筋與坡面之間砼的密實性;

⑤噴射時,應控制好水灰比,保持混凝土表面平整,呈潮濕光澤,無干斑或滑移流淌現象。

⑥輸料管應能承受0.8MPa以上的壓力,并有良好的耐磨性能。⑦噴射機的工作風壓,應滿足噴頭處的壓力在0.1MPa左右。⑧噴射中如有脫落的砼被鋼筋網架住,應及時清除。

⑨噴射作業完畢或因故中斷噴射時,必需將噴射機和輸料管內的積料清除清白。噴射混凝土施工的工藝流程如下圖:

搭設操作平臺→鑿除粉刷層→除塵→加固面噴水潮濕→拌混合料→噴射→養護土方部分

一、土方工程概況

本標段工程地下室外周長約650m,面積約20000m2,采用防坡明挖法施工,依照基坑邊坡設計,基坑頂面積25000m2。基坑開挖深度10m,西側152.125m、北側m部分按750放坡,邊坡采用錨桿+噴射混凝土支護;其他部分均采用1:1放坡坡面采用噴錨護坡。土石方開挖總量約225000m3,其中石方約4500m3。土方開挖時,做好標高標識,保證開挖底線控制的確鑿。土方開挖與噴錨和錨桿施工按分層交織進行。二、施工部署與施工安排(一)施工部署

為加快土方開挖速度,土方開挖總體上分兩部分進行:第一部分基坑中部(離基坑頂邊線8000mm),依照1:1.5的邊坡,分二個作業區,由二個出入口一次開挖到基坑底標高(見《基坑土方工況圖1》);其次部分基坑修坡,在預留的邊坡土臺上,用挖掘機結合噴錨、錨

桿施工進度分層修坡,剩余土方轉移到基坑底,轉移到第一部分的作業部位裝車外運(見《基坑土方工況圖2》)。留東南角的車道直到最終的土方完成。(二)施工安排

第一部分土方,每個工作面往兩端分層退挖。每一工作面安排兩組反鏟挖掘機同時作業出土。每組用3臺反鏟挖掘機挖土并以“接力退挖〞形式轉運至地面裝入自卸汽車運走。石方開挖采用油壓爆機進行鑿巖,根據石方量和工期要求,安排二臺油壓爆機進行石方施工。根據現場施工條件,土方外運實行三班作業,加快出土速度。前期施工時日平均出土量為5000m3/天,高峰期達到9000m3/天;后期日平均出土量為1500m3/天。前期投入30臺15t自卸汽車,三班出土,可滿足計劃要求。后期外運壓力稍小,投入10臺15t自卸汽車可以達到計劃要求。

其次部分土方安排二臺挖掘機隨錨桿和噴錨施工進行,開挖一層安裝一道,每層土方開挖至設計錨桿底500mm處,嚴禁超挖。保證錨桿和噴錨施工與土方開挖形成流水交織作業。三、基坑開挖前的準備工作

1、做好土方開挖前的道路設置,根據開挖及出土工作面的安排相應設置路口,安排截、排水系統,并在出口處設置洗車槽。施工平面布置及洗車槽設置見圖3-1《基坑施工平面布置圖》。

2、落實好棄土場地。

3、沿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