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進_第1頁
中國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進_第2頁
中國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進_第3頁
中國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進_第4頁
中國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進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五章中國革命的新道路第二節中國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進

.1.土地革命為什么會出現嚴重曲折?2.為什么說遵義會議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3.毛澤東是如何總結歷史經驗,迎接全國性的抗日戰爭的?這是我們這一節課所要解決的三個主要問題。問題第二節中國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進.學習目標知識與能力1.認識20世紀20年代后期至30年代初期,中國共產黨連續出現“左”傾錯誤的原因,懂得把馬克思列寧主義同中國革命全面地、正確地結合起來的重要性。2.認識中國革命的復興和發展并不是一帆風順的,懂得革命的政黨和人民,總是要經過正反兩方面的教育,經過比較和對照,才能變得成熟起來,才能贏得勝利的深刻道理。3.了解中國共產黨是如何總結歷史經驗、迎接全國性抗日戰爭的。過程與方法1.通過閱讀教材和參考資料、觀看相關音像資料,能夠從中提取有關中國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進的知識,并對這些知識進行歸納和條理化。2.在小組交流討論中,能夠清楚地表達自己對有關中國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進的看法與觀點,并能夠對他人的意見進行評估和借鑒。情感態度價值觀1.通過豐富的歷史資料閱讀,增強學習中國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進的興趣。2.認識中國革命的長期性、曲折性和不平衡性,懂得遵義會議是一個生死攸關的歷史轉折點。3.初步學會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分析中國共產黨連續出現“左”傾錯誤的原因。第二節中國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進.一、土地革命戰爭的發展及其挫折第二節中國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進1、農村革命根據地的建設

紅一方面軍第一、二、三次反“圍剿”作戰的勝利,使贛南、閩西根據地連成一片,形成擁有21座縣城、250萬人口、5萬平方公里土地的中央革命根據地。與此同時,鄂豫皖、湘鄂西、湘贛、湘鄂贛等根據地也都得到了發展。根據地人口一度達到1000萬人。1931年11月,中華蘇維埃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江西省瑞金縣葉坪村舉行。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實行各級工農兵代表大會制度。首先由蘇維埃共和國公民選舉產生鄉蘇維埃政府組成人員;在此基礎上,逐級召開區、縣、省和全國工農兵代表大會,選舉產生區、縣、省和全國蘇維埃政府。

.農村革命根據地形式圖第二節中國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進中華蘇維埃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會址.第二節中國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進在蘇維埃政府的領導下,根據地軍民積極進行經濟建設,著重發展農業生產,努力打破敵人的經濟封鎖。

毛澤東在1933年8月和1934年1月先后作了《必須注意經濟工作》、《我們的經濟政策》和《關心群眾生活,注意工作方法》等報告,總結根據地經濟建設的經驗,闡述了經濟建設的方針、政策。

蘇維埃政府注重文化教育事業的發展,提高工農群眾的文化水平。文盲眾多,是舊社會廣大農村的共同特點。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農村根據地所呈現出生機勃勃的景象,同國民黨統治區民不聊生的悲慘景象形成鮮明的對照。根據地成為新民主主義共和國的雛形,它使陷身于苦難深淵的中國人民看到了一線光明和希望。

.中國革命的復興和發展并不是一帆風順的。從1927年7月大革命失敗到1935年1月遵義會議召開之前,中國共產黨內“左”傾機會主義的錯誤曾先后三次在黨中央的領導機關取得了統治地位。第一次是1927年11月至1928年4月的“左”傾盲動主義,錯誤地認為革命形勢在不斷高漲,盲目要求一些地區舉行暴動。第二次是1930年6月至9月以李立三為代表的“左”傾冒險主義,盲目要求舉行全國暴動和集中紅軍力量攻打武漢等中心城市。第三次是1931年1月至1935年1月以陳紹禹(王明)為代表的“左”傾機會主義。第二節中國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進2、土地革命戰爭的嚴重曲折

.在20世紀30年代前期、中期,中國共產黨內屢次出現嚴重的“左”傾錯誤,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主要的原因在于,全黨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準備不足,理論素養不高,實踐經驗也很缺乏,不善于把馬克思列寧主義和中國實際全面地、正確地結合起來。

王明等人的“左”傾機會主義錯誤,對中國革命造成了極其嚴重的危害。其最大的惡果,就是使紅軍在第五次反“圍剿”戰爭中遭到失敗,不得不退出南方根據地實行長征。這次錯誤使紅軍和根據地損失了90%,國民黨統治區黨的力量幾乎損失了100%,其教訓是極其慘痛而又深刻的。第二節中國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進.第二節中國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進二、中國革命的歷史性轉折1、遵義會議

1934年10月中旬,中共中央機關和中央紅軍(又稱紅一方面軍)8.6萬人撤離根據地,向西突圍轉移,開始長征。當時中央紅軍根據毛澤東的提議,改向敵人力量薄弱的貴州挺進,并在占領黔北重鎮遵義之后,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這里召開了擴大會議(史稱“遵義會議”)。

.第二節中國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進遵義會議集中全力解決了當時具有決定意義的軍事問題和組織問題。經過激烈的爭論,多數人同意以毛澤東為代表的正確意見,批評了博古、李德在第五次反“圍剿”中的錯誤。遵義會議開始確立了以毛澤東為代表的馬克思主義的正確路線在中共中央的領導地位,從而在極其危急的情況下挽救了中國共產黨、挽救了中國工農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成為中國共產黨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標志著中國共產黨在政治上從幼年達到了成熟。

.第二節中國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進遵義會議舊址遵義會議會址.2、紅軍長征的勝利

遵義會議后,在毛澤東等的領導下,中央紅軍采取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搶渡大渡河,翻越人跡罕至的夾金山,擺脫了數十萬國民黨軍的圍追堵截,贏得了戰爭的主動權。1935年6月中央紅軍抵達四川懋功地區,同5月初離開川陜根據地實行轉移到達那里的紅四方面軍會師。之后,中共中央又同四方面軍領導人張國燾分裂中央、分裂紅軍的嚴重錯誤進行了堅決的斗爭。10月19日,中共中央率陜甘支隊到達陜北吳起鎮,同陜北紅軍會合,有了新的落腳點和戰略基地。至此,中央紅軍的二萬五千里長征勝利結束。1936年10月,紅二、四方面軍先后同紅一方面軍在甘肅會寧、靜寧將臺堡會師。至此,三大主力紅軍的長征勝利結束。長征一結束,中國革命的新局面就開始了。

第二節中國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進.第二節中國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進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圖.

紅軍長征紀念碑第二節中國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進.三、總結歷史經驗,迎接全國性的抗日戰爭

毛澤東認為,必須端正黨的思想路線,實行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的結合,才能從根本上克服各種錯誤傾向,提高執行正確路線的自覺性。基于這樣的認識,紅軍長征到達陜北以后,毛澤東和中共中央用很大的精力,去總結歷史經驗,加強共產黨自身的思想理論建設,以便武裝全黨,去迎接即將到來的抗日民族解放戰爭。

第二節中國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進.第二節中國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進1935年12月,毛澤東作了《論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策略》的報告,闡明黨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新政策,批判黨內的關門主義和對于革命的急性病,系統地解決了黨的政治路線上的問題。1936年12月,他寫了《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這部著作,總結土地革命戰爭中黨內在軍事問題上的大爭論,系統地說明了有關中國革命戰爭戰略方面的諸問題。1937年夏,在延安抗日軍政大學講授《實踐論》、《矛盾論》,從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高度,總結中國共產黨的歷史經驗,揭露和批評黨內的主觀主義尤其是教條主義錯誤,深入論證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原則,科學地闡明黨的唯物主義的思想路線。這樣,他就從理論上對黨的政治路線、軍事路線和思想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