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語文《史沫特萊的中國“兒子”》_第1頁
六年級語文《史沫特萊的中國“兒子”》_第2頁
六年級語文《史沫特萊的中國“兒子”》_第3頁
六年級語文《史沫特萊的中國“兒子”》_第4頁
六年級語文《史沫特萊的中國“兒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資料

史沫特萊(1890—1950)美國女新聞記者、作家。生于密蘇里州工人家庭,靠半工半讀完成大學學業。1934年底,以英國《曼切斯特衛報》特派記者身份來華,參與創辦英文《中國呼聲報》。1937年春到達延安,后赴抗日戰爭前線報道戰況。在抗日戰爭時期,她目睹了日本對中國的侵略,向世界發出了正義的聲音。她病逝后骨灰移葬中國。9史沫特萊的“中國兒子”

史沫特萊和沈國華小組討論交流合作完成1、讀一讀課文

2、課文中有好多感人的地方,你覺得哪里讓你最感動?說說你的理由,并把它有感情的朗讀出來。(如果有需要的,小組也可以用演一演的方式來完成)

戰斗在激烈進行著。沈國華趴在山丘上,端著小馬槍,掩護史沫特萊潛伏到樹叢中。他睜大機靈的眼睛,監視著敵人的一舉一動,直到鬼子兵漸漸遠去,才安下心來。

可是,一轉身,附近樹叢里卻找不到史沫特萊和她的馬夫!沈國華摸著黑,呼喊著,搜尋著。

當沈國華見到史沫特萊時,他不停地叫著“史媽媽”。望著眼前這個被荊棘劃得滿臉血痕的孩子,史沫特萊熱淚奪眶而出,緊緊摟抱住他,一個勁地叫著:“兒子,我的兒子!”

可是,一轉身,附近樹叢里卻找不到史沫特萊和她的馬夫!沈國華摸著黑,呼喊著,搜尋著。當沈國華見到史沫特萊時,他不停地叫著“史媽媽”。望著眼前這個被荊棘劃得滿臉血痕的孩子,史沫特萊熱淚奪眶而出,緊緊摟抱住他,一個勁地叫著:“兒子,我的兒子!”

一聽要去大城市讀書,還要去外國學習,沈國華高興極了。他的爸媽慘死在日寇的屠刀下,如今有個從天而降的外國媽媽了,而且要帶他出國,怎不叫人樂開懷呢?不過,作為戰士,他忘不了戰友,忘不了戰場。祖國還在遭受日本鬼子的蹂躪,戰友們還在戰場上浴血奮戰,前線正需要戰士,此時此刻,怎能離去呢?

史沫特萊乘著小船離開鄂豫邊區的那天,李先念司令員牽著沈國華來送行。船走出很遠很遠,沈國華還沿著湖邊跑著,他揮著手,邊哭邊喊:“媽媽!媽媽!”“兒子,我的好兒子,媽媽會來接你的!”史沫特萊也站在船尾不停地揚手。

幾年以后,當五星紅旗在天安門城樓升起,史沫特萊又來中國訪問,并來尋找她的“兒子”。可是,長城內外,大江南北,再也找不到沈國華的身影,他犧牲了,犧牲在彈雨紛飛的戰場上。

諾爾曼·白求恩,加拿大共產黨員,1938年率領一個由加拿大人和美國人組成的醫療隊來到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根據地,為中國抗日軍民服務。他不僅帶來了大批藥品、顯微鏡、X光鏡和一套手術器械,最可貴的是,他帶來了高超的醫療技術,驚人的組織能力和對中國革命戰爭事業的無限的熱忱為了保住傷員的性命,白求恩大夫把自己的鮮血輸給了中國戰士。1939年,在一次給傷員動手術中感染了敗血癥,以身殉職。

埃德加·斯諾,美國新聞記者、作家。1936年6月斯諾訪問陜甘寧邊區,寫了大量通訊報道,著有《紅星照耀下的中國》(《西行漫記》),是第一個采訪紅區的西方記者。抗日戰爭爆發后,任《每日先驅報》和美國《星期六晚郵報》駐華戰地記者。1942年去中亞和蘇聯前線采訪,離開中國。新中國成立后,曾三次來華訪問。去世后一半骨灰撒在了中國。送雞毛信的抗日小英雄——海娃

《雞毛信》是一部根據同名小說改編的家喻戶曉的電影。影片的主角是十二歲的兒童團團長海娃,他的任務是一邊放羊,一邊放哨,發現敵人,給村里人打信號。海娃的父親是民兵中隊長。有一天,父親讓他送一封有關攻打敵人炮樓的“雞毛信”給八路軍。海娃以放羊作掩護,攜信上路。不料途中卻遭遇敵人……故事的情節一波三折,扣人心弦,深受廣大觀眾特別是孩子們的喜愛。

銀幕上的抗日小英雄——張嘎

抗日戰爭時期,生活在冀中白洋淀的小男孩張嘎與奶奶相依為命。為了掩護在他家養傷的八路軍偵察連長鐘亮,奶奶英勇地犧牲在日軍的刺刀下,而鐘亮也被敵人抓走了。為替奶奶報仇和救出老鐘叔,嘎子歷經艱辛,找到了八路軍,當上了一名小偵察員……電影《小兵張嘎》講述了一個小八路戰斗成長的過程。這部兒童軍事題材影片,通過寓意豐富的細節安排和少年兒童所特有的心理活動的描寫,真實自然地塑造了一個性格鮮明的少年英雄形象,影響了幾代小觀眾。這部影片榮獲了1980年中國第2屆少年兒童文藝創作一等獎。后來,小兵張嘎的故事又被改編成了電視劇。小英雄雨來一

晉察冀邊區的北部有一條還鄉河,河里長著很多蘆葦。河邊有個小村莊。蘆花開的時候,遠遠望去,黃綠的蘆葦上好像蓋了一層厚厚的的白雪。風一吹,鵝毛般的葦絮就飄飄悠悠地飛起來,把這幾十家小房屋都罩在柔軟的蘆花里。因此這村就叫蘆花村。十二歲的雨來就是這村的。雨來最喜歡這條緊靠著村邊的還鄉河。每到夏天,雨來和鐵頭、三鉆兒,還有許多小朋友,好像一群魚,在河里鉆上鉆下,藏貓貓,狗刨,立浮,仰浮。雨來仰浮的本領最高,能夠臉朝天在水里躺著,不但不沉底,還要把小肚皮露在水面上。媽媽不讓雨來耍水,怕出危險。有一天,媽媽見雨來從外面進來,光著身子渾身被太陽曬得黝(yǒu)黑發亮。媽媽知道他又去耍水了,把臉一沉,叫他過來,扭身就到炕上抓笤帚(tiáozhou)。雨來一看要挨[ái]打了,撒腿就往外跑。

媽媽緊跟著追出來。雨來一邊跑一邊回頭看。糟了!眼看要追上了。往哪兒跑呢?鐵頭正趕著牛從河沿回來,遠遠地向雨來喊:“往河沿跑!往河沿跑!”雨來聽出了話里的意思。轉身就朝河沿跑。媽媽還是死命追著不放,到底追上了,可是雨來渾身光溜溜的像條小泥鰍,怎么也抓不住。只聽見撲通一聲,雨來扎進河里不見了。媽媽立在河沿上,望著漸漸擴大的水圈直發愣。忽然,遠遠的水面上露出個小腦袋來。雨來像小鴨子一樣抖著頭上的水,用手抹一下眼睛和鼻子,嘴里吹著氣,望著媽媽。

秋天,爸爸從集上賣葦席回來,同媽媽商量:“看見了區上的工作同志,說是孩子們不上學念書不行,起碼要上夜校。叫雨來上夜校吧。要不,將來鬧個睜眼瞎。”夜校就在三鉆兒家的豆腐房里。房子很破。教夜課的是東莊學堂里的女老師,穿著青布褲褂,胖胖的,剪著短發,

女老師走到黑板前面,嗡嗡嗡嗡說話的聲音立刻停止了,只聽見嘩啦嘩啦翻課本的聲音。雨來從口袋里掏出課本,這是用土紙油印的,軟鼓囊囊的。雨來怕揉壞了,向媽媽要了一塊紅布,包了個書皮,上面用鉛筆歪歪斜斜地寫了“雨來”兩個字。雨來把書放在腿上,翻開書。女老師斜著身子,用手指點著黑板上的字,念著:“我們是中國人,我們愛自己的祖國。”大家就隨著女老師的手指,齊聲輕輕地念起來:“我們——是——中國人,我們——愛——自己的——祖國。”

三有一天,雨來從夜校回到家,躺在炕上,背誦當天晚上學會的課文。可是背不到一半,他就睡著了。不知什么時候,門吱扭響了一聲。雨來睜開眼,看見閃進一個黑影。媽媽劃了根火柴,點著燈,一看,原來是爸爸出外賣席子回來了。他肩上披著子彈袋,腰里插著手榴彈,背上還背著一根長長的步槍。爸爸怎么忽然這樣打扮起來了呢?爸爸對媽媽說:“鬼子又‘掃蕩’了,民兵都到區上集合,要一兩個月才能回來。”雨來問爸爸說:“爸爸,遠不遠?”爸爸把手伸進被里,摸著雨來光溜溜的脊背,說:“這哪有準兒呢?說遠就遠,說近就近。”爸爸又轉過臉對媽媽說,“明天你到東莊他姥姥家去一趟,告訴他舅舅,就說區上說的,叫他趕快把村里民兵帶到區上去集合。”媽媽問:“區上在哪兒?”爸爸裝了一袋煙,吧嗒吧嗒抽著,說:“叫他們在河北一帶村里打聽。”雨來還想說什么,可是門哐啷響了一下,就聽見爸爸走出去的腳步聲。不大一會兒,什么也聽不見了,只從街上傳來一兩聲狗叫。第二天,吃過早飯,媽媽就到東莊去,臨走說晚上才能回來。過了晌午,雨來吃了點兒剩飯,因為看家,不能到外面去,就趴在炕上念他那紅布包著的識字課本。

忽然聽見街上咕咚咕咚有人跑,把屋子震得好像要搖晃起來,窗戶紙嘩啦嘩啦響。雨來一骨碌下了炕,把書塞在懷里就往外跑,剛要邁門檻,進來一個人,雨來正撞在這個人的懷里。他抬頭一看,是李大叔。李大叔是區上的交通員,常在雨來家落腳。隨后聽見日本鬼子嗚哇啦地叫。李大叔忙把墻角那盛著一半糠(kānɡ)皮的缸搬開。雨來兩眼愣住了,“咦!這是什么時候挖的洞呢?”李大叔跳進洞里,說:“把缸搬回原地方。你就快到別的院里去,對誰也不許說。”十二歲的雨來使盡氣力,才把缸挪回到原地。雨來剛到堂屋,見十幾把雪亮的刺刀從前門進來。他撒腿就往后院跑,背后喀啦一聲槍栓響,有人大聲叫道:“站住!”雨來沒理他,腳下像踩著風,一直朝后院跑去。只聽見子彈向他頭上嗖嗖地飛來。可是后院沒有門,把雨來急出一身冷汗。靠墻有一棵桃樹,雨來抱著就往上爬。鬼子已經追到樹底下,伸手抓住雨來的腳,往下一拉,雨來就摔在地下。鬼子把他兩只胳膊向背后一擰,捆綁起來,推推搡(sǎnɡ)搡回到屋里。

四鬼子把前后院都翻遍了。屋子里也遭了劫難,連枕頭都給刺刀挑[tiǎo]破了。炕沿上坐著個鬼子軍官,兩眼紅紅的,用中國話問雨來說:“小孩,問你話,不許撒謊!”他突然望著雨來的胸脯,張著嘴,眼睛睜得圓圓的。雨來低頭一看,原來剛才一陣子掙扎,識字課本從懷里露出來了。鬼子一把抓在手里,翻著看了看,問他:“誰給你的?”雨來說:“撿來的!”鬼子露出滿口金牙,做了個鬼臉,溫和地對雨來說:“不要害怕!小孩,皇軍是愛護的!”說著,就叫人給他松綁。雨來把手放下來,覺得胳膊發麻發痛。扁鼻子軍官用手摸著雨來的腦袋,說:“這本書誰給你的,沒有關系,我不問了。別的話要統統告訴我!剛才有個人跑進來,看見沒有?”雨來用手背抹了一下鼻子,嘟嘟囔囔地說:“我在屋里,什么也沒看見。”扁鼻子軍官把書扔在地上,伸手望皮包里掏。雨來心里想:“掏什么呢?找刀子?鬼子生了氣要挖小孩眼睛的!”只見他掏出來的卻是一把雪白的糖塊兒。扁鼻子軍官把糖往雨來手里一塞,說:“吃!你吃!你得說出來,他在什么地方?”他又伸出那個戴金戒指的手指,說:“這個,金的,也給你!”雨來沒有接他的糖,也沒有回答他。旁邊一個鬼子嗖地抽出刀來,瞪著眼睛要向雨來頭上劈。扁鼻子軍官搖搖頭。兩個人唧(jī)唧咕咕說了一陣。那鬼子向雨來橫著脖子翻白眼,使勁把刀放回鞘(qiào)里。扁鼻子軍官壓住肚里的火氣,用手輕輕地拍著雨來的肩膀,說:“我最喜歡小孩。那個人,你看見沒有?說啊!”雨來搖搖頭,說:“我在屋里,什么也沒看見。”

扁鼻子軍官的眼光立刻變得兇惡可怕。他向前弓著身子,伸出兩只大手。啊!那雙手就像鷹的爪子,扭著雨來的兩只耳朵,向兩邊拉。雨來疼得直咧嘴。鬼子又抽出一只手來,在雨來的臉上打了兩巴掌,又把他臉上的肉揪起一塊,咬著牙擰。雨來的臉立時變成白一塊,青一塊,紫一塊。鬼子又向他胸脯上打了一拳。雨來打個趔趄(lièqie),后退幾步,后腦勺正碰在柜板上,但立刻又被抓過來,肚子撞在炕沿上。雨來半天才喘過氣來,腦袋里像有一窩蜂,嗡嗡地叫。他兩眼直冒金花,鼻子流著血。一滴一滴的血滴下來,濺在課本那幾行字上:“我們是中國人,我們愛自己的祖國。”鬼子打得累了,雨來還是咬著牙,說:“沒看見!”扁鼻子軍官氣得暴跳起來,嗷嗷地叫:“槍斃,拉出去!”

太陽已經落下去。藍藍的天上飄著的浮云像一塊一塊紅綢子,映在還鄉河上,像開了一大朵一大朵雞冠花。葦塘的蘆花被風吹起來,在上面飄飄悠悠地飛著。蘆花村里的人聽到河沿上響了幾槍。老人們含著淚,說:“雨來是個好孩子!死得可惜!”“有志不在年高。”蘆花村的孩子們,雨來的好朋友鐵頭和三鉆兒幾個人,聽到槍聲都嗚嗚地哭了。

六交通員李大叔在地洞里等了好久,不見雨來來搬缸,就往另一個出口走。他試探著推開洞口的石板,扒開葦葉,院子里空空的,一個人影也沒有,四處也不見動靜。忽然聽見街上有人吆喝(yāohe):“豆腐啦!賣豆腐啦!”這是蘆花村的暗號,李大叔知道敵人已經走遠了。可是雨來怎么還不見呢?他跑到街上,看見許多人往河沿跑,一打聽,才知道雨來被鬼子打死在河里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