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山東省德州市七年級上學期語文期中聯考試卷一、選擇題1.下列畫線字讀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A.狹窄(zhǎi)攲斜(qī)嫩芽(nèn)抖擻(shǒu)B.著落(zhuó)綻開(zhàn)應和(hè)倜儻(tǎng)C.蟬蛻(tuì)蔭蔽(yìn)醞釀(liàng)憔悴(cuì)D.搓捻(niǎn)菡萏(hàn)粗獷(kuàng)貯蓄(chù)2.下列語句中書寫全部正確的一項是()A.看著三輪車遠去,也絕沒有想到那竟是永遠的決別。B.梗上只留個小小的蓮篷和幾根淡黃色的花須。C.牛背上牧童的短笛,這時候也成天在繚亮地響。D.她想讓我懂得“杯”是“杯”,“水”是“水”,而我卻把兩者混為一談。3.下列句子中畫線成語運用不恰當的一項是()A.領悟了志士仁人面對山河破碎而壯志難酬的憂憤,我的愛國之情油然而生。B.一想到要到現場參加閱兵,我老爸就無比興奮,閱兵前一天晚上,他在床上翻來覆去睡不著,非常興奮、激動。C.史鐵生雙腿癱瘓后,脾氣開始變得喜怒無常,他的母親十分擔憂。D.職業本沒有高低貴賤,每個人養家糊口都不容易,就算有理也不必咄咄逼人。4.下面句子沒有語病的一項是()A.學校宣布將開展食品安全常識教育活動,用以增強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B.為優化育人環境,提高辦學質量,學校加快了校園環境改造速度和規模。C.隨著新媒體發展和信息化提速,使人們的閱讀方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D.各級醫院先后采用了互聯網掛號、電話預約等辦法,改善醫療服務水平。二、句子默寫5.古詩文背誦。(1)《論語》十二章中談學習和思考關系的兩句是:“,。”(2)孔子面對滔滔江水,慨嘆時光飛逝:“,。”(3)杜甫《江南逢李龜年》一詩中,常被用來表達久別重逢,幸會難得的心情的兩句是:,。(4)馬致遠《天凈沙·秋思》)中以樂景襯哀情的詩句。(5),受降城外月如霜。三、填空題6.名著閱讀①魯迅借動物比喻人,表達出對資產階級反動文人的辛辣諷刺的文章是。②斥責封建孝道不顧人命,教壞后人的文章是。③表現封建教育對兒童天性壓制的文章是和。④宋代把《論語》《孟子》《大學》和。合稱為“四書”。⑤《西游記》的作者是 。說出作品中的兩個典型情節 和。四、詩歌鑒賞7.閱讀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題。峨眉山月歌李白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洲。(1)說一說“影入平羌江水流”中“入”“流”的妙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全詩抒發了詩人怎樣的情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對比閱讀8.閱讀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題。(甲)陳太丘與友期行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客問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乙)《論語》十二章(節選)①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學而》)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學而》)③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為政》)④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為政》)⑤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雍也》)⑥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述而》)⑦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1)下列語句中畫線詞的解釋有誤的一項是()A.陳太丘與友期行期:約定 B.學而時習之時:按時C.元方入門不顧顧:回頭看 D.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樂:快樂(2)下列與例句中“而”字用法相同的一項是()例:學而不思則罔A..溫故而知新 B.曲肱而枕之C.人不知而不慍 D.擇其善者而從之(3)下列各組句子中,畫線詞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A.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自圓其說 B.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半信半疑C.溫故而知新/無緣無故 D.太丘舍去/舍生取義(4)下列對文中句子的節奏劃分或翻譯正確的一項是()A.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B.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C.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譯文:(你父親)不是人啊!和別人約好一起走,(卻)委托我留下。D.三人行,必有我師焉。譯文:幾個人在一起行走,其中一定有可以做我老師的人。(5)下列對文章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A.(甲)文中寫了陳太丘、友人和陳元方三個的活動,重點寫的是陳太丘和友人兩人的活動。這兩人的性格特點是:陳太丘不卑不亢,倔強任性;友人誤時無禮,錯而能改。B.《論語》是儒家的經典著作,是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書,共20篇。東漢列為“七經”之一。C.(乙)文第⑦章講述正確的學習方法。隨時隨地都要注意學習,不但要學習別人的長處,還要學習別人的短處,要虛心求教。D.《陳太丘與友期行》中的“尊君”和“家君”,前者是謙辭,是對人謙稱自己的父親;后者是敬辭,是對別人父親的尊稱。六、課外閱讀9.閱讀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題。王生好學而不得法。其友李生問之曰:“或謂君不善學,信乎?”王生不說,曰:“凡師之所言,吾悉能志之,是不亦善學乎?”李生說之曰:“孔子云‘學而不思則罔’,蓋學貴善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終必無所成,何以謂之善學也?”王生益慍,不應而還走。居五日,李生故尋王生,告之曰:“夫善學者不恥下問,擇善而從之,冀聞道也。余一言未盡,而君變色以去。幾欲拒人千里之外,豈善學者所應有邪?學者之大忌,莫逾自厭,盍改之乎?不然,迨年事蹉跎,雖欲改勵,恐不及矣!”王生驚覺,謝曰:“余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請銘之坐右,以昭炯戒。”(1)下列畫線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A.王生不說說:通“悅”,愉快、高興 B.而君變色以去去:離開C.莫逾自厭厭:厭惡 D.王生驚覺,謝曰謝:道歉(2)將文中畫線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①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終必無所成,何以謂之善學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夫善學者不恥下問,擇善而從之,冀聞道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本文和《論語十二章》都講了一個共同的話題,即學習方法。那么孔子和李生都認為什么樣的人才是“善學者”?(用文中的詞語回答)這對我們又有怎樣的啟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現代文閱讀10.閱讀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題。我家的后面有一個很大的園,相傳叫作百草園。現在是早已并屋子一起賣給朱文公的子孫了,連那最末次的相見也已經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確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時卻是我的樂園。不必說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椹;也不必說鳴蟬在樹葉里長吟,肥胖的黃蜂伏在菜花上,輕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從草間直竄向云霄里去了。單是周圍的短短的泥墻根一帶,就有無限趣味。油蛉在這里低唱,蟋蟀們在這里彈琴。翻開斷磚來,有時會遇見蜈蚣;還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會拍的一聲,從后竅噴出一陣煙霧。何首烏藤和木蓮藤纏絡著,木蓮有蓮房一般的果實,何首烏有擁腫的根。有人說,何首烏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來,牽連不斷地拔起來,也曾因此弄壞了泥墻,卻從來沒有見過有一塊根像人樣。如果不怕刺,還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攢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遠。(1)第一段中的“似乎”與“確鑿”連用是否矛盾?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油蛉在這里低唱,蟋蟀們在這里彈琴”一句有什么表達效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單是周圍的短短的泥墻根一帶,就有無限趣味”在文段中起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閱讀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各題。外婆的世界李娟①外婆大部分時候跟著我生活,有時也送到鄉下由我媽照顧。我媽家大業大,又是雞又是狗又是牛,整天忙得團團轉。能專心照顧外婆的,只有我。②我在阿爾泰,外婆便跟著我。我白天上班,她一個人在家。每天下班回家,一進小區,遠遠就看見外婆趴在陽臺上眼巴巴地朝小區大門方向張望。她一看到我,趕緊高高揮手。③每到周六周日,只要不加班我都帶她出去閑逛。逛公園的綠化帶,逛超市,逛商場。每到那時,她被我收拾得渾身干干凈凈,頭發梳得一絲不茍。一手牽著我,一手拄杖,在人群中慢吞吞地走啊走啊,四面張望。④看到人行道邊的花,喜笑顏開:“長得極好!我今天晚上要來偷……。”看到有人蹲路邊算命,就用以為只有我聽得到的大嗓門說:“這是騙錢的!你莫要開腔,我們悄悄密密在一邊看他怎么騙錢……。”在水族櫥館窗前,舉起拐棍指指點點:“這里有個紅的魚,這里有個白的魚,這里有個黑的魚……”水族館老板非常擔心:“老奶奶,可別給我砸了。”進入超市,更是高興。走在商品的海洋里,一樣一樣地細細地看,還悄聲叮囑我:“好生點,打爛了要賠。”⑤除此之外,大部分時間地總是糊里糊涂的,總是不知身處何地。常常每天早上一起床,收拾行李,說要回家。還老是向鄰居打聽火車站怎么走。但她不知道阿爾泰還沒通火車。她只知道火車是她唯一的希望,火車意味著最堅定的離開。在過去漫長的一生里,只有火車帶她走過的路最長,去的地方最遠。只有火車能令她擺脫一切困境,火車是她最后的依靠。⑥她總是趁我上班時,自己拉著行李悄悄跑下樓。有一次我回家,發現門把手上系了根布條,以為是鄰居小孩子惡作劇,就解開扔了。第二天回家,發現又給系了一根。后來又發現單元門上也有。原來,每次她偷偷出門回家,都認不出我們的單元門,不記得我家的樓層。對她來說,小區的房子統統一模一樣,這個城市猶如迷宮。于是她便做上記號。這幾根布條,是她有適應異鄉生活所付出的最大努力。⑦我很惱火。我對她說:“外婆你別再亂跑了,走丟了怎么辦?摔跤了怎么辦?”她之前身體強健,自從前兩年摔了一跤后,便一天不如一天。我當著她的面。把門上的布條拆掉,沒收了她的鑰匙。她破口大罵。又哭喊著要回四川,深更半夜地拖著行李就走,我筋疲力盡,灰心喪氣。第二天我上班時就把她反鎖在家里。她開不了門,在門內絕望地號陶大哭。我抹著眼淚下樓。心想,我一定要賺很多錢,有一天一定要帶外婆離開這里。⑧我和她生活在一起,卻終日在她的世界邊緣徘徊。一一奇異的,難以想象的孤獨的世界,如蠶繭般的世界。⑨每天我下班回家,走上三樓,她拄著棍準時出現在樓梯口。那是我今生今世所能有的最隆重的迎接。每天一到那個時刻,她艱難地從她的世界中抽身而出,我向她百般承諾,帶她回四川,坐火車回,坐汽車回,坐飛機回。想盡一切辦法回。回去吃甘蔗,吃涼粉,吃一切她思念的食物,見一切她思念的舊人……但是我做不到。⑩我媽把外婆接走那一天,我送她們去客運站。再回到空曠安靜的出租屋,看到門把手上又被系了一根布條。終于痛哭出聲……選自《文匯報》2017年4月19日,有刪改)(1)文章寫了“我”與外婆的哪幾件事?請簡要概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根據要求回答問題。①從人物描寫的角度賞析句中加點的詞。每天下班回家,一進小區,遠運就看見外婆在陽臺上眼巴巴地朝小區大門方向張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將句子畫線的內容改成“這里有各種顏色的魚……”,好不好?為什么?在水族館窗前,舉起拐棍指指點點;“這里有個紅的魚,這里有個白的魚,這里有個黑的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外婆在“我”家生活期間和離開時都在門把上系了布,目的有什么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結合文章內容,簡要分析“外婆的世界”是怎樣的世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發揮想象,在文章結尾加上一段“我”對外婆的真情告自。(不少于40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八、綜合性學習12.請參加以“有朋自遠方來”為主題的綜合性學習活動。(1)(明“友”義)請觀察“友”字的篆書(下圖),說說我們祖先認為真正的“友”是怎樣的。請結合觀察有觀點有依據地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論真“友”)閱讀以下關于交友的材料,選擇合適的成語或名句填空。材料一負荊請罪、伯牙絕弦、管鮑之交、刎頸之交材料二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材料三門內有君子,門外君子至。與朋友交,言而有信。材料四泛泛之交、狐朋狗友、情同手足、割席斷交新的人生階段,新的生活與學習,我們都希望能收獲真正的友誼。真正的朋友是“①”,彼此了解,相互信任,薦之以賢;故而,我們要選擇與自己內心頻率相同的人為友,正所謂“②”;擇友也須修己,擇大海為友,你須胸懷寬廣,正如③“”表達的意思一樣;要獲得真正的友誼,我們還需要有④的勇氣和決心,向朋友說“我的錯”。誠如此,我們能收獲真正的友誼。千金易得,摯友難尋,愿大家都能擁有真正的朋友。(3)(助“友”力)互聯網豐富和改變了現代人的交友方式,多種多樣的網絡交友方式有利也有弊,討論之中,請就以QQ和微信為代表的互聯網交友,談談自己的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九、作文13.作文同學們,兩個多月前,你邁進了中學的大門,從此你有了一個新的身份:中學生。在這段中學時光中,也許你遇見了一位影響了你的老師,一個引為知己的朋友,一件觸動心靈的事,一本充滿魅力的書,一處經常流連的風景……請以“遇見”為題,寫一篇作文。要求:①詩歌除外,文體不限。②不少于600字。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B【解析】【分析】A.“抖擻”的“擻”應讀作“sǒu”;
C.“蔭蔽”的“蔭”應讀作“yīn”,“醞釀”的“釀”應讀作“niàng”;
D.“粗獷”的“獷”應讀作“guǎng”;“貯蓄”的“貯”應讀作“zhù”。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考查考生對漢字字音的辨析能力。考查的大多數是生活中常見的、容易讀錯的基礎字,學生在平時要重點識記和積累,注意對形聲字、形近字、同音字的辨析。2.【答案】D【解析】【分析】A.“決”應寫作“訣”;
B.“篷”應寫作“蓬”;
C.“繚”應寫作“嘹”。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考查考生對漢字字形的辨析能力。考查的大多數是生活中常見的、容易寫錯的基礎字,學生在平時要重點識記和積累,注意對形聲字、形近字、同音字的辨析。3.【答案】C【解析】【分析】A.油然而生:自然地產生(某種思想感情)。使用正確;
B.翻來覆去:原指來回翻身,現用來形容一次又一次,多次重復。使用正確;
C.喜怒無常:一會兒高興,一會兒發怒。形容人情緒變化不定。此處是說史鐵生雙腿癱瘓后,很容易發怒,而且很沒有規律,應用“暴怒無常”;
D.咄咄逼人:形容氣勢洶洶,盛氣凌人,使人難堪;也指形勢發展迅速,給人壓力。使用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成語使用是考查學生語文基本素養的一個重要的題型。解答此題要正確理解成語的意思,辨清成語的感情色彩,還要結合具體的語境進行分析,做好此題離不開平時的積累。4.【答案】A【解析】【分析】B.搭配不當,“加快”與“規模”搭配不當,可刪去“和規模”或改為“學校加快了校園環境改造速度,擴大了教育環境改造的規模”;
C.主語殘缺,去掉“隨著”或“使”;
D.搭配不當,將“改善”改為“提高”。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考查學生病句辨析和修改的能力。解答此題,要逐項審讀,從句意、用詞、修辭、標點、結構、詞語搭配等多方面進行考慮,注意掌握病句的常見類型及辨識病句的方法,還需要提高修改病句的語感能力。5.【答案】(1)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2)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3)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4)小橋流水人家(5)回樂烽前沙似雪【解析】【分析】古詩文名句的默寫既需要背誦、理解和記憶,也需要書寫正確。如“罔”、“殆”、“晝夜”、“烽”等。故答案為:(1)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2)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3)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
(4)小橋流水人家
(5)回樂烽前沙似雪【點評】中考中古詩文默寫包括一般性默寫和理解性默寫。前者需要考生結合上下句提示進行回答;后者要結合自己對古詩文的理解和題干中的關鍵詞進行分析。6.【答案】《狗·貓·鼠》;《二十四孝圖》;《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五猖會》;《中庸》;吳承恩;如:車遲國斗法;真假美猴王、三打白骨精等。任意兩個情節就可以【解析】【分析】①《狗·貓·鼠》開篇便揭開斗爭的序幕,資產階級文人以“正人君子”的姿態攻擊魯迅的仇貓。作者將貓當作思想文化戰線上的資產階級文人,作者與貓的戰斗,也就是與資產階級文人的論爭。對那些口口聲聲標榜自己是“前輩”的資產階級文人是極大的嘲諷。②魯迅認為《二十四孝圖》主要目的是宣揚封建的孝道。他從自己小時閱讀《二十四孝圖》的感受入手,重點描寫了在他本人在閱讀“老萊娛親”和“郭巨埋兒”兩個故事時所引起的強烈反感,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虛偽、丑惡和殘忍。③《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和《五猖會》中鞭撻了封建的教育制度、教育內容、教育方法對兒童活潑可愛的天性的束縛、壓制和摧殘。④《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合稱為四書,為儒家傳道、授業的基本教材。⑤《西游記》是中國古代第一部浪漫主義章回體長篇神魔小說,由吳承恩編著。全書主要描寫了孫悟空出世及大鬧天宮后,遇見了唐僧、豬八戒、沙僧和白龍馬,西行取經,一路上歷經艱險、降妖伏魔,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終于到達西天見到如來佛祖,最終五圣成真的故事。關于故事情節答案不唯一,任意兩個情節即可。如,美猴王出世、女兒國奇遇、真假孫悟空等。故答案為:《狗·貓·鼠》、《二十四孝圖》、《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五猖會》、《中庸》、吳承恩、如:車遲國斗法;真假美猴王、三打白骨精等。任意兩個情節就可以【點評】本題考查學生對名著有關知識的掌握情況。考查的形式是填空題,考點是名著的基本內容,要求考生在平時閱讀名著要認真仔細,要盡量閱讀原著,注意對名著基本常識的積累。
7.【答案】(1)“入”和“流”兩個動詞描繪出這樣一幅畫面:月影映入江水,又隨江水流去。不僅寫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時暗點秋夜行船之事,意境可謂空靈絕妙。(2)抒發了詩人對友人的思念之情。【解析】【分析】(1)本題“入”是映入的意思,“流”是流動的意思,兩個動詞準確傳神的寫出了峨眉山頭高懸的那半輪明月,映在青衣江中,仿佛和江水一起流動,陪伴著詩人遠行。在固定位置觀水中月影,任憑江水怎樣流,月影卻是不動的。“入”和“流”兩個動詞描繪出“月影映清江”的優美畫面。不僅寫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時暗點秋夜行船之事。
(2)解答此題的關鍵是在了解詩歌大意的基礎上,體會詩人情感。結合后兩句詩分析,“夜發”寫的是出發的時間,可見作者外出急切、喜悅的心情,“思君”則是表達詩人對友人的思念之情。故答案為:(1)“入”和“流”兩個動詞描繪出這樣一幅畫面:月影映入江水,又隨江水流去。不僅寫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時暗點秋夜行船之事,意境可謂空靈絕妙。
(2)抒發了詩人對友人的思念之情。【點評】(1)本題考查考生對詩詞煉字效果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題要求考生結合詩句內容,結合全詩的意境,同時注意修辭手法的使用進行分析理解。
(2)本題考查考生對詩人思想情感的理解和賞析。解答此題要求考生讀懂詩歌,理解詩歌的意思,結合詩人的寫作背景、重點詩句、重點詞語感悟詩人的思想情感。8.【答案】(1)D(2)C(3)D(4)D(5)B【解析】【分析】(1)ABC解釋正確。D.樂:意動用法,以……為快樂。
(2)例句中“而”為連詞,表轉折。A.連詞,表承接;B.連詞,表承接;C.連詞,表轉折;D.連詞,表承接。
(3)A.同“悅”,愉快/言論,主張B.誠信/相信;C.學過的知識/原因,緣故;D.都表示“舍棄”的意思。
(4)A.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B.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C.(你父親)真不是君子啊!與別人相約同行,卻丟下我走了。委,舍棄。去,離開。
(5)A.重點描寫了元方與友人之間的活動。元方不卑不亢,倔強任性。C.“不但要學習別人的長處,還要學習別人的短處”分析有誤,“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意思是:我選擇他好的方面向他學習,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對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點。應該是選擇別人的優點去學習,他們的缺點(如果自己有)就去改正它。D.“家君”是對人謙稱自己的父親,“尊君”是對別人父親的尊稱。故答案為:(1)D
(2)C
(3)D
(4)D
(5)B【點評】(1)本題考查對文言詞語理解的能力。正確理解古文中字詞的意思,是學生學習文言文必須要具備的能力。學習時一要熟讀強記,二要用心關注古文中詞語在用法上的變化,比如由本義引申為文中的意思,課文注釋中提到的文言字詞,考到的頻率相當高,不可不記,做題時一定要按照注釋中的字詞解釋答題。
(2)本題考查對文言虛詞“而”的掌握情況,“而”在文言文里的的主要做連詞用,但意義較多有:①連詞,表示并列;表示偏正關系;表示假設關系;表示轉折關系;表示承接關系;表遞進關系;表因果關系;表目的關系。答題時要結合句意推測其意思。
(3)此題考查一詞多義。這些文言詞基本上都是同學們在課內文言文中學習過的。解題時,應先套用我們學習過的文言詞的意思,再聯系上下文檢驗,經檢驗意思通順,則為正確答案。
(4)本題考查翻譯和斷句的能力。在文言文翻譯過程中,必須遵循“字字有著落,直譯、意譯相結合,以直譯為主”的原則。翻譯文言語句要抓住句子中的關鍵詞匯,運用“增、刪、調、換、留”等譯文的基本方法,做到譯句文從字順,符合現代漢語語法規范,句意盡量達到完美。
斷句方法:①通讀文段,領會基本意思,在此基礎上,將能斷開的先斷開,一步一步縮小范圍,然后集中精力分析難斷句與上下文的聯系;②抓住“曰”“云”“言”等表示對話的詞語進行斷句;③根據虛詞進行斷句;④根據固定句式進行斷句。
(5)本題屬于綜合考查題。答這樣的題,首先要疏通文意,理解文章內容,把握文章主旨,然后在此基礎上分析文章寫作手法,思考從中獲得什么樣的啟示,最后再辨析每個選項并作出選擇。【參考譯文】陳太丘與友期行陳太丘和朋友相約同行,約定的時間在正午,過了正午朋友還沒有到,陳太丘不再等候他而離開了,陳太丘離開后朋友才到。元方當時年齡七歲,在門外玩耍。陳太丘的朋友問元方:“你的父親在嗎?”元方回答道:“我父親等了您很久您卻還沒有到,已經離開了。”友人便生氣地說道:“真不是君子啊!和別人相約同行,卻丟下別人先離開了。”元方說:“您與我父親約在正午,正午您沒到,就是不講信用;對著孩子罵父親,就是沒有禮貌。”朋友感到慚愧,下了車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頭也不回地走進家門。《論語》十二章(節選)①孔子說:“學了(知識)然后按一定的時間復習它,不也是很愉快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也是很快樂嗎?人家不了解我,我卻不惱怒,不也是道德上有修養的人嗎?”②曾子說:“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別人辦事是不是盡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誠實可信了呢?老師傳授的知識是不是復習了呢?”③孔子說:“溫習學過的知識,可以從中獲得新的理解與體會,那么就可以憑借這一點去做老師了。”④孔子說:“只是學習卻不思考就會感到迷茫而無所適從,只是空想不學習就會心中充滿疑惑而無定見。”⑤孔子說:“知道學習的人比不上愛好學習的人;愛好學習的人比不上以學習為樂趣的人。”⑥孔子說:“我整天吃粗糧,喝冷水,彎著胳膊做枕頭,也自得其樂。用不正當的手段得來的富貴,我把它看作天上的浮云。”⑦孔子說:“多個人同行,其中必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師。我選擇他好的方面向他學習,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對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點。”9.【答案】(1)C(2)①你只是記住老師講的知識,但不去思考,最終一定不會有什么成就,怎么能說你善于學習呢?②那些善于學習的人不把向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請教當成恥辱,選擇別人的優點去學習,希望聽到真理啊!(3)善于思考,不恥下問,擇善而從之。啟示:在學習過程中,需要端正自己的學習態度,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善于思考,不恥下問,擇善從之,才是有所成就的關鍵。【解析】【分析】(1)ABD解釋正確。C.句意:莫過于滿足于自己所學的知識。厭:滿足。
(2)①但:只是。志:記。善:善于。何以:以何,憑什么。②恥:意動用法,以……為恥。擇:擇取,選擇。冀:希望。
(3)第一問:根據“蓋學貴善思”“夫善學者不恥下問,擇善而從之”分析概括即可得出答案。第二問:從學習方法方面“王生好學而不得法”“蓋學貴善思”,告訴我們學習有一定的方法,要學和思相結合;從學習態度“王生不說”“王生益慍”“夫善學者不恥下問,擇善而從之”告訴我們,要擇善而從,不恥下問。這樣才能取得學習上、事業上的成功。故答案為:(1)C
(2)①你只是記住老師講的知識,但不去思考,最終一定不會有什么成就,怎么能說你善于學習呢?②那些善于學習的人不把向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請教當成恥辱,選擇別人的優點去學習,希望聽到真理啊!
(3)善于思考,不恥下問,擇善而從之。啟示:在學習過程中,需要端正自己的學習態度,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善于思考,不恥下問,擇善從之,才是有所成就的關鍵。【點評】(1)本題考查對文言實詞的理解能力。平時注意多積累歸納,加強對文言文中重點實詞、重點虛詞、一詞多義、古今異義、詞類活用、通假字等現象的理解與識記,并學會遷移運用。
(2)本題考查翻譯文言語句的能力。解答時一定要先回到語境中,根據語境讀懂句子的整體意思,找出關鍵實詞、虛詞,查看有無特殊句式。尤其要注意一一詞多義、古今異義詞、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現象,重點實詞必須翻譯到位。
(3)本題考查對文章主要內容的概括能力。要概括全文的主要內容,需要在文章各個部分尋找關鍵的詞語,提取關鍵的信息來組織表達。【參考譯文】王生好學,但沒有方法。他的朋友李生問他說:“有人說你不善于學習,是真的嗎?”王生(對此感到)不高興,說:“凡是老師所講的,我都能記住它,這不也是善于學習嗎?”李生勸他說:“孔子說過‘學習,但是不思考,就會感到迷惑而一無所得’,學習重在善于思考。你只是記住老師講的知識,但不去思考,最終一定不會有什么成就,憑什么說你善于學習呢?”王生更惱火,不對李生的話做任何應答,轉身就走了。過了五天,李生特地找到王生,告訴他說:“那些善于學習的人不把向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請教當成恥辱,學習別人好的地方,希望聽到真理啊!我的話還沒說完,你就變了臉色離開,幾乎要拒絕人千里之外,難道是善于學習的人所應該具有的(態度)嗎?學習最忌諱的事,沒有超過滿足于自己所學的知識的,你為什么不改正呢?如果不改正,等年紀大了,貽誤了歲月,即使想改過自勉,恐怕也來不及了!”王生這才醒悟過來,道歉說:“我真不聰明,現在才知道你說得對。請允許我把你的話當作座右銘,用作醒目的警戒。”10.【答案】(1)不矛盾。因為不相見已七八年,印象模糊,故用“似乎”表示不確定;然而童年生活歷歷在目,故用“確鑿”表示肯定的語氣。(2)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寫出了油蛉、蟋蟀給泥墻根一帶帶來的無限生機與樂趣。充滿著童真童趣,表達了作者愉快的心情。(3)這是過渡句,起承上啟下的作用。“單是”又突出了下面的內容,讓人感到百草園的樂趣比比皆是。【解析】【分析】(1)①似乎是好像的意思,這里指百草園里好像只有一些野草,結合“連那最末次的相見也已經隔了七八年”可知,時間久遠,記憶會模糊,故用“似乎”,表不確定。②確鑿是一定的意思,這里指百草園里一定只有一些野草,結合“但那時卻是我的樂園”和第二段文字可知,年幼的“我”在這里玩了很長時間,很喜歡這里,能夠細數出百草園里的樂趣,看出印象深刻,所以用“確鑿”,表肯定語氣。③故一方面是理性地記憶力,一方面是感性的情感記憶,二者并不矛盾。
(2)①手法判斷。“低唱”“彈琴”本是形容人的詞語,這里用了形容油蛉和蟋蟀,是賦予了它們人的情感,運用了擬人修辭,把它們擬人化了。②內容分析。“低唱”和“彈琴”都會帶來悅耳的聲音,“我”認為油蛉在低唱,蟋蟀在彈琴,顯然是認為它們的聲音非常動聽、悅耳,給自己帶來了快樂,是以一種欣賞的心靈在感受,并且聲音一般能夠帶給環境生機和活力,故這個修辭生動形象地寫出了油蛉、蟋蟀給泥墻根一帶帶來的無限生機與樂趣,充滿著童真童趣。③感情。在擬人中表達了作者愉快的心情。
(3)①結構作用。結合第二段“油蛉在這里低唱,蟋蟀們在這里彈琴。翻開斷磚來,有時會遇見蜈蚣;還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會拍的一聲,從后竅噴出一陣煙霧”等內容可知,在題干所給這句話之后,段落開始介紹泥墻根一帶的樂趣,故這句話引出了下文泥墻根一帶的快樂,承接了上文菜畦、石井欄等帶來的快樂,故這句話在結構上承上啟下,起到過渡作用。②內容作用。“單是”的意思是“僅是”,突出了泥墻根這一塊小小的普通的地方就有無限樂趣,百草園其他地方更是有無限樂趣,突出了百草園樂趣之多。故答案為:(1)不矛盾。因為不相見已七八年,印象模糊,故用“似乎”表示不確定;然而童年生活歷歷在目,故用“確鑿”表示肯定的語氣。
(2)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寫出了油蛉、蟋蟀給泥墻根一帶帶來的無限生機與樂趣。充滿著童真童趣,表達了作者愉快的心情。
(3)這是過渡句,起承上啟下的作用。“單是”又突出了下面的內容,讓人感到百草園的樂趣比比皆是。【點評】(1)本題考查學生對詞語的理解能力。對于詞語的理解,要在把握文章內容的基礎上,結合上下文和具體的語句分析作答。采用答題格式是:先解釋詞語的意思,再結合語句分析表達的內容,最后寫其表達效果。注意要做到“詞不離句,句不離段”。
(2)本題考查從修辭角度賞析語言的能力。修辭手法包括:比喻、擬人、夸張、反問、設問、排比、對偶、對比等,要求學生在平時的學習掌握常見修辭的定義及其標志,做題時注意仔細區分。答題的一般形式是:修辭判斷+如何使用該修辭+表達的感情。
(3)本題分析句子作用的能力。句子的作用包括在結構和內容兩方面的作用,①結構上的作用:作鋪墊、總領全文、引起下文、設置懸念、埋下伏筆、承上啟下、照應、貫穿全文的線索、總結全文、點題。②內容上的作用:概括段落內容,表現了人物的情感、性格,突出了中心。11.【答案】(1)①外婆每天趴在陽臺上等我回家;②我帶她出去閑逛;③我解開外婆系在門上做標記的布條;④我上班時將地反鎖在家里;⑤我看到外婆系在門上的布條,痛哭出聲。(2)①運用了神態描寫,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外婆期盼我回家時的神態,表現了外婆在陌生城市的孤獨和對我的依賴。②不好,因為不合說話者的身份,通過對外婆質樸的語言描寫,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外婆在面對新鮮事物時的驚奇和意真。(3)在“我”家生活期間,外婆是為了通過布條找到我的家,離開時,是為了提醒我。(4)①奇異的世界。她出來閑逛,喜歡東張西望,對周圍的事物保持好奇;②難以想象的世界。她,總是糊里糊涂,也記不住回家的路;③孤獨的世界,她在陌生的城市,沒有朋友,沒有熟悉的生活環境,是孤獨的。③如蠶繭般的世界。她想回到家鄉,那里有她思念的食物,有她思念的舊人,但又舍不得離開。(5)外婆,對不起,是我太自私了,我沒有能力弟帶你離開這里,卻希望你在我身邊,忽視了你孤獨與無助,忽視了你對故步的思念,讓你受苦了,希望回到故鄉,你的世界能夠不再孤獨。【解析】【分析】(1)第②段寫外婆每天趴在陽臺上等我回家。③④寫我帶她出去閑逛。⑤⑥寫我解開外婆系在門上做標記的布條。⑦段寫我上班時將她反鎖在家里。⑧⑨⑩段寫我看到外婆系在門上的布條,痛哭出聲。據此概括作答。
(2)①題先要指出的“眼巴巴”屬于采用神態描寫,寫出了外婆什么樣的神態,表現了外婆的什么精神世界。②題先要表明觀點,然后結合語境分析文中“這里有個紅的魚,這里有個白的魚,這里有個黑的魚……”的表達效果好的原因。
(3)一開始,因為外婆總是糊里糊涂的,總是不知身處何地,所以系布條做標記是為了找到家。離開時外婆系布條是為了表達情感,表達她對我的眷戀不舍和深沉的愛。
(4)我領著外婆出來閑逛,她總表現出對城市的陌生與好奇。她不熟悉周圍的環境,總是糊里糊涂找不到回家的路。外婆的精神世界最主要的還是孤獨,環境陌生,親人無法時常陪伴,也不能真正理解她內心的需求,她思念家鄉、思念親人。據此理解,概括作答。
(5)解答此題關鍵是要聯系前后文,抓住人物在事件中的言行表現以及人物之間的關系來分析,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動,展開合理想象,想象要與主旨相符。作答時要注意用第一人稱。答案不唯一,符合題目要求即可。故答案為:(1)①外婆每天趴在陽臺上等我回家;②我帶她出去閑逛;③我解開外婆系在門上做標記的布條;④我上班時將地反鎖在家里;⑤我看到外婆系在門上的布條,痛哭出聲。
(2)①運用了神態描寫,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外婆期盼我回家時的神態,表現了外婆在陌生城市的孤獨和對我的依賴。②不好,因為不合說話者的身份,通過對外婆質樸的語言描寫,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外婆在面對新鮮事物時的驚奇和意真。
(3)在“我”家生活期間,外婆是為了通過布條找到我的家,離開時,是為了提醒我。
(4)①奇異的世界。她出來閑逛,喜歡東張西望,對周圍的事物保持好奇;②難以想象的世界。她,總是糊里糊涂,也記不住回家的路;③孤獨的世界,她在陌生的城市,沒有朋友,沒有熟悉的生活環境,是孤獨的。③如蠶繭般的世界。她想回到家鄉,那里有她思念的食物,有她思念的舊人,但又舍不得離開。
(5)外婆,對不起,是我太自私了,我沒有能力弟帶你離開這里,卻希望你在我身邊,忽視了你孤獨與無助,忽視了你對故步的思念,讓你受苦了,希望回到故鄉,你的世界能夠不再孤獨。【點評】(1)本題考查概括文本主要事件的能力。概括文章內容,主要的方法是“壓縮”情節,找到主要人物及其主要的事件,用簡潔的語言概括其內容。依據題中提到的線索,梳理人物的行為表現,抓住文章中的主要信息,從“人物”“事件”兩個信息點上概括。
(2)本題考查重點句子的賞析能力。一般來說,要求學生賞析的句子往往具有某一特色,或是修辭,或是表達方式,或是遣詞造句,這就要求學生結合具體語境靈活作答。通常解題路是:先寫出句子的特點,然后結合具體語境進行分析,最后寫出表達效果。
(3)本題考查理解與概括能力。解答此類題,首先要閱讀文章內容,理解大意,然后一定要注意審題,根據題干中的問題,抓住關鍵性信息,最后在文章中找出原句,也可提取合并,將復雜的文字材料進行篩選,分清主次,確定重點信息,再組合成連貫的語言
(4)此題考查的是對文章內容的理解概括能力。要在通讀全文的基礎上,抓住文章的主要信息,提取關鍵語句,整合語言,做出概括回答。
(5)此題考查思維的拓展能力。解答此類題的關鍵需要學生深入把握文章主旨的基礎上融入自己的閱讀體驗、閱讀感受。對于主觀題,表達上的優劣會成為關鍵因素。要加強語言的系統訓練。對主觀題的基本要求是:第一,簡明;第二,條理清晰;第三,表達要富于美感,自然流暢,有感染力。12.【答案】(1)甲骨文字形,像順著一個方向的兩只手,表示以手相助,意為朋友、友好。其意思為彼此有交情的人或有親近和睦關系。(2)管鮑之交;門內有君子,門外君子至(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刎頸之交;負荊請罪(3)示例一:我認為網絡交友有利,網友打破了地域限制、時間限制、年齡限制,可以廣交全世界的朋友。而且和網上的朋友可以隨心所欲地交流,不像跟身邊朋友交流總有所顧忌,怕說真心話。示例二:我認為網絡交友有弊,在虛擬的世界里不能做到相互了解,只能聽其言,不能觀其行。而且網上所說的世界總會有所差距,如果把握不好,容易上當受騙。【解析】【分析】(1)觀察“友”字的篆書:兩只右手朝著同一個方向,表示以手相助。本義:朋友。友,其意思為彼此有交情的人或有親近和睦關系。
(2)材料一:①負荊請罪:負荊請罪,漢語成語,意思是背著荊條向對方請罪,表示向人認錯賠罪。②伯牙絕弦:鐘子期死后,伯牙從此不彈琴,比喻知音的難遇。③管鮑之交:春秋時,齊人管仲和鮑叔牙相知最深。后常以“管鮑之交”比喻交誼深厚的朋友。④刎頸之交:刎頸:割脖子;交:交情,友誼。比喻可以同生死、共患難的朋友。材料二:①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幾個人在一起行走,其中必定有可作為我的老師的人,要選擇他們的長處來學習,如果看到他們的缺點要反省自己有沒有像他們一樣的缺點,若有,要一起加以改正。強調無論何時何地,都要虛心向別人學習,同時要有端正的學習態度。②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是靠著朱砂的變紅,靠著墨的變黑,比喻接近好人可以使人變好,接近壞人可以使人變壞,即客觀環境對人有很大影響。材料三:①門內有君子,門外君子至。就是說自己是君子,交的朋友也是君子。物以類聚,人以群分。②與朋友交,言而有信。同朋友交往時說話要講誠信。材料四:①泛泛之交:意思是交情不深的朋友。②狐朋狗友:泛指一些吃喝玩樂、不務正業的朋友。③情同手足:情同手足,關系如手和腳,一日也離不開;比喻情誼深厚,如同兄弟一樣。④割席斷交:志不同道不合,便難以成友。真正的朋友,應該建立在共同的思想基礎和奮斗目標上,一起追求、一起進步。據此理解,第一空真正的朋友是“管鮑之交”;第二空“要選擇與自己內心頻率相同的人為友”是“門內有君子,門外君子至(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第三空“擇友也須修己,擇大海為友,你須胸懷寬廣”是“刎頸之交”,第四空向朋友說“我的錯”應是“負荊請罪”。
(3)談QQ和微信為代表的多樣化互聯網交友方式的利或弊,談自己的看法即可。注意要用簡潔、通順的語言來表達。如:我認為網上交友弊大于利。網絡是虛幻的,網絡世界謊言林立,想在謊言的世界中尋找真實的情感是很困難的;網絡中陷阱密布,一些別有用心者會打著交友的旗號圖謀不軌;網上一些低級趣味的東西泛濫成災,易使人誤入歧途。或:互聯網交友有利有弊,我們應辯證地看待。首先,現代人生活節奏快,互聯網交友更加方便。然而,互聯網交友,由于我們難以真正地了解對方,不一定能交到真正志同道合的朋友,同時也會浪費太多時間在網絡上,影響正常的學習和生活。故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GA 2170-202470周歲以上人員申請機動車駕駛證能力測試內容與方法
- 解除同居合同協議書范本
- 購銷合同和租賃協議
- 貨運司機招聘合同協議
- 購買青菜協議書范本
- 貨代對接雇傭合同協議
- 購買商鋪定金合同協議
- 購房車位產權合同協議
- 甘肅省定西市臨洮縣2020-2021學年八年級(上)期中考試物理試題【含答案解析】
- 2025年精算師考試重點試題及答案
- 《血壓測量》課件
- 2023阿里淘寶村報告
- 小紅帽的故事原文完整版文字
- 校園小賣部承租經營管理方案
- GB/T 42802-2023嬰童用品洗浴器具通用技術要求
- 《旅游職業禮儀與交往》課程標準
- 高晶飾面板施工工藝
- 湖北省中小學教師高級職稱專業水平能力測試模擬題(含(附答案))
- 東鵬瓷板幕墻講義xin
- 離婚協議書免費版大全
- 連鎖藥店商圈分析精編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