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原子核的人工轉變_第1頁
C原子核的人工轉變_第2頁
C原子核的人工轉變_第3頁
C原子核的人工轉變_第4頁
C原子核的人工轉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9.4原子核的人工轉變回憶:天然放射性元素的衰變天然衰變過程中原子核能放射出α、β、γ三種射線,說明原子核內是很復雜的今天我們來研究一下原子核內部的物質組成Let’sgo!Followme!方法:只有“敲碎”原子核才能知道其內部究竟有什么?用高能粒子轟擊原子核1932之前使用α粒子轟擊原子核一、α粒子轟擊原子核試驗下面讓我們來看1919年英國物理學家盧瑟福所作的這一實驗(盧瑟福1871~1937)1.實驗裝置介紹:A:放射源C:容器T:閥門S:鋁箔F:熒光屏M:顯微鏡TTCASFM注:放射源是鐳,通過α衰變放射出高速α粒子TTCAFSM實驗步驟及結果:1、適當選擇鋁箔的厚度,使熒光屏恰好不出現閃光設問:?2.實驗過程:2、然后充入氮氣TTCAFSM氮氣N2實驗步驟及結果:1、適當選擇鋁箔的厚度,使熒光屏恰好不出現閃光2、充入氮氣后,2.實驗過程:熒光屏出現了閃光3.分析試驗:產生閃光不可能是原來的α粒子α粒子在轟擊氮核時候有新的粒子產生進一步實驗測定新粒子是氫核即質子符號:圖片布拉凱特實驗證實發生了核反應在云室中可以觀察粒子的徑跡。英國的物理學家布拉凱特在云室中做了α粒子轟擊氮核的實驗,拍攝了兩萬多張云室照片,終于從40萬條α粒子徑跡的照片中,發現有八條產生了分叉。分析徑跡的情況可以確定,分叉后的細長徑跡是質子的徑跡,短而粗的徑跡是產生的新核的徑跡,碰撞后α粒子的徑跡不再出現。單線分叉圖片4.寫出相應的核反應方程:反應前后質量數、核電荷數守恒這就是原子核的人工轉變二、發現質子(盧瑟福)用α粒子轟擊其它原子核時也有質子產生,表明原子核里普遍有質子存在結論1:原子核內部有質子存在質量數電荷數鈣Ca汞Hg402020080原子核示意圖原子核只由質子組成的設想能夠成立嗎?想一想*假設成立,那么原子核的質量就是其質子的質量和;即質量數(A)和電荷數(Z)相等。回答是否定的,原子內部應該還有其它的微粒。那么是什么呢?在十九世紀的二十年代,盧瑟福依據原子核的電荷數與質量數的差別,預見到原子核中應該存在質量與質子相等的、不帶電的粒子,盧瑟福稱其為中子。這只是假設,下面我們來看一下中子的發現之旅試驗結果:產生了一種穿透能力很強的粒子產生的不可見粒子是什么?猜想:它是γ光子(具有很強穿透能力)1、用α粒子轟擊鈹(Be)核釙Po鈹Be不可見粒子α粒子1930年三、中子的發現之旅實驗結果:這種不可見光從石蠟中打出了質子2、再用這種粒子轟擊石蠟釙鈹Be石蠟不可見粒子不可見粒子不可見粒子質子質子質子α產生了矛盾?小居里夫婦1932年矛盾:實驗證明:不可見粒子的速率只有十分之一的光速。因此:不可見粒子一定不是γ射線。釙鈹Be石蠟不可見粒子不可見粒子不可見粒子質子質子質子α不可見粒子是質量與質子幾乎相等的、不帶電的粒子,它正是盧瑟福預見的中子。3、查德威克對實驗結果的分析釙鈹Be石蠟不可見粒子不可見粒子不可見粒子質子質子質子α1932年4、寫出相應的核反應方程:利用反應前后質量數和電荷數守恒釙鈹Be石蠟不可見粒子不可見粒子不可見粒子質子質子質子α四、發現中子(查德威克)用α粒子轟擊其它原子核時也有中子產生,表明原子核里普遍有中子存在結論2:原子核內部有中子存在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