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圓明園的毀滅》教學設計教學目標:1.會認“瓏、剔”等10個生字,會寫“毀、拱”等15個生字。掌握“毀滅、眾星拱月”等詞語。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握課文內容。理解重點句子的含義。學習與運用整理資料的方法。3.理解課文內容,了解圓明園輝煌的過去和被毀滅的經過,激發熱愛祖國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強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二、教學重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握課文內容。理解重點句子的含義。學習與運用整理資料的方法。三、教學難點:理解課文內容,了解圓明園輝煌的過去和被毀滅的經過,激發熱愛祖國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強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四、教學準備:課件五、教學設計(一)導入新課同學們,雨果曾經說過:“人們一向把希臘的巴特農神廟、埃及的金字塔、羅馬的競技場、巴黎的圣母院和東方的圓明園相提并論。如果不能目睹圓明園,人們就在夢中看到它。”圓明園為何受到如此的贊美?我們引以為傲的圓明園又經歷了些什么,竟然變成了如今的廢墟?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圓明園的毀滅》這篇文章,了解圓明園曾經的輝煌和遭受的苦難。板書:圓明園的毀滅(二)整體感知:1.指名讀第1自然段圓明園的毀滅是祖國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1)說說你對這句話的理解。板書:圓明園的損失巨大,不可估量重點理解“不可估量”一詞,這一句中連用了兩個“不可估量”,你們的內心是怎樣的感受?板書:痛惜、痛恨、悲哀(3)感受圓明園的巨大價值圓明園的毀滅是祖國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也就表明了圓明園的價值在祖國文化史上是不可估量的,在世界文化史上也是不可估量的!(出示視頻并說說你的感受)氣派、壯觀、氣勢恢宏默讀第二段,了解圓明園的分布及特點它由圓明園、萬春園和長春園組成,所以也叫圓明三園。此外……眾星拱月般環繞在圓明園周圍。弄清楚圓明園的地理位置和分布情況,進一步理解“眾星拱月”的意思,分清哪里是“月”,哪里是“星”。感受布局美(出示課件)(三)品讀體味--研讀輝煌(出示課件)3.針對第三自然段。細讀第3自然段,感受圓明園的建筑風格之美。板書:建筑美①圓明園中哪些建筑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邊讀邊想象畫面。(出示課件)A感受銜接詞運用的妙處:板書:……有……也有……有……也有……如,海寧的……,蘇州的……,杭州的……既...又...B圖片欣賞圓明園的恢弘建筑。(出示課件)代表我們民族特色的建筑,課文列舉了哪些?課文中沒有介紹的景觀還有很多,你知道哪些?師總結:圓明園的建筑風格可以說是多種多樣。不僅有民族建筑,還有西洋景觀,不僅有金碧輝煌的殿堂,還有山鄉村野。C當你走進這樣宏偉、精美的圓明園,心中會有怎樣的贊嘆呢?學生說說自己的感受,隨后出示課文相關段落。漫步園內,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飽覽著中外風景名勝,流連期間,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板書:美----贊嘆D引導學生朗讀課文,體會作者的欣賞、贊美、自豪之情。4.指名讀第四自然段,讀出自豪與驚嘆之情。(1)這個自然段的結構是怎樣的?好處是什么?生總結:這個自然段運用了總分的結構,第一句既是過渡句,又總領了全段。這樣使段落結構清楚,讓人一目了然。(2)“最珍貴的歷史文物”有哪些?板書:歷史文化---珍貴上自先秦時代的青銅禮器,下至唐宋元明清歷代的名人書畫和各種奇珍異寶。聯系上下文,注意表示時間的詞語,說說你的感受。運用時間順序,點明圓明園收藏之豐富,同時也說明寶物之貴重,其價值不可估量。(3)圓明園中的文物到底有多么珍貴,它們究竟有著怎樣的價值?請大家看一下資料:(出示課件)其價值難以估量。僅圓明園內海晏堂前噴水臺上的4個生肖銅首,2000年的國際市場拍賣價就高達9000多萬元人民幣。(4)這些價值連城的“圓明園”中的文化瑰寶飄零在世界各地的還有很多,你知道哪些?可以說一說。(展示相關資料)這些名人字畫,這些奇珍異寶就曾經在我們的圓明園中。所以,它又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學生說一說如何理解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從而感受圓明園價值的不可估量。(四)品讀體味--研讀“毀滅”。(出示課件)1.這“萬園之園”的圓明園,一場大火,被付之灰燼,大聲朗讀第五段,說出你的感受。憤怒!可惜!憎恨!2.到底是一群怎樣的人,他們到底怎樣的行為讓人如此發指!出示第5自然段重點感悟:(出示課件)(1)他們把園內凡是能拿走的東西,統統掠走;拿不動的,就用大車或牲口搬運;實在運不走的,就任意破壞、毀掉。加點的詞語體現出了什么?板書:侵略者的貪婪、殘暴、無恥再讀第五段,讀出你的憎恨與憤怒!(2)大火連燒了三天,煙云籠罩了整個北京城。我國這一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筑藝術的精華,就這樣化成了一片灰燼。(播放視頻,再現侵略者的罪惡行徑)①思考:圓明園中化成灰燼的是什么?(建筑藝術的精華文化藝術的瑰寶中華民族的尊嚴)②圓明園被大火連燒三天,化為灰燼,你內心有怎樣的波動?③屈辱!清政府的軟弱!侵略者的野蠻!作為新時代的少年,我們要怎么做才能避免類似事情的發生?用知識武裝自己,強大祖國!振興中華!五、感悟寫法(出示課件)這篇文章題為《圓明園的毀滅》,而大量的篇幅卻是描寫昔日的輝煌,你覺得這樣寫合適嗎?(這樣寫可以說是匠心獨運。課文以大量的篇幅描繪圓明園昔日的輝煌,讓我們更加熱愛圓明園,以圓明園為驕傲。而就是這個我們引以為傲的皇家園林被英法聯軍肆意掠奪、踐踏,這更能激起我們對侵略者的痛恨,對祖國的熱愛。)六、板書設計圓明園的毀滅布局美振建筑美不可估量毀滅興收藏美中華學情分析:五年級的學生,已經具備了較強的理解能力。但是文章涉及的歷史久遠,加上介紹的內容在目前的現實已經消失,無法再現。所以教學時要注意引導學生理解語言文字并展開想象,使學生對當年圓明園輝煌景觀有大致的了解。教學時,要關注學生的內心感受,引導和調動學生的情感體驗,以情激情,以讀激情,以景激情,以史實激情。《圓明園的毀滅》效果分析在網絡環境下教授《圓明園的毀滅》一課,學生在課堂上學習熱情高漲,通過網絡進行合作探究是學習,理解了課文內容,清醒的認識到“貧窮受欺壓,落后就要挨打”,認識到他們這一代的重任,現在必須努力學習,長大保衛祖國,決不讓列強再踏進國土一步,要讓莊嚴的五星紅旗高高的飄揚。1.利用多媒體技術,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多媒體技術進入課堂,能更好地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更加近距離地營造氛圍。在《圓明園的毀滅》的教學設計中,多媒體技術始終貫穿整節課,從創設情境到朗讀指導和關鍵詞句的解釋,從拓展閱讀到寫作題目的設計,處處可見技術的滲透,營造出良好的閱讀氛圍,為整節課的情感目標達成打下良好基礎2.依據學生認知,科學設計探究學習的問題問題是思維的火花,是開啟學生智慧的“金鑰匙”。科學地設計課堂提問,才能營造活潑的課堂氛圍,發展學生思維能力,而問題的有效提出又離不開教師對教材深刻的認識。教師應緊緊圍繞教學目標和重難點,并結合學生已有的認知,精心設計問題情境,巧妙提問,層層深入,充分調動學生的思維,從而達到對文本的深入理解。通過這節課的探索,我感到基于網絡環境下的閱讀教學模式,要通過情境創設,協作學習,問題探索,深化認識等環節達到以學生為主體的自主閱讀過程,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主動發展和個性發展。老師要更新觀念,大膽地引進和創新,積極開發學習資源,這必將是一個艱辛的過程。《圓明園的毀滅》教材分析《圓明園的毀滅》這篇課文是語文部編版教材五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的第二篇課文,這篇課文語言簡潔,結構嚴謹,構思頗具匠心。課文首尾呼應,題目是“毀滅”,但主要寫它的輝煌,更能激起讀者的痛心與仇恨。第一自然段概括闡明了圓明園的毀滅是中國乃至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與文章的結尾提到的“這一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筑藝術的精華,就這樣被化成了灰燼”,首尾呼應,作者的痛惜、憤怒之情躍然紙上。第二至四自然段詳盡地介紹了圓明園的布局、建筑風格及收藏文物的珍貴,再現了圓明園當年的宏偉壯觀。最后一個自然段用精練、準確的語言介紹了圓明園毀滅的經過。文章前后內容緊密聯系,一揚一抑,一美一慘,愛恨交織。圓明園的輝煌已成為歷史的記載,引導學生讀文,感悟,想象,在腦海中再現它昔日的景觀是本文的教學重點,也是教學難點。文章的題目為《圓明園的毀滅》,而大部分篇幅卻是描繪昔日的輝煌,要讓學生體會到作者安排材料的匠心,是教學的又一難點。學習本課時,要引導學生把閱讀、感悟、想象結合起來,再現圓明園昔日的輝煌壯觀,讓學生記住屈辱的歷史,增強民族使命感,激發熱愛祖國燦爛文化的感情。1.本文對圓明園當年輝煌景觀的介紹語言簡潔,內涵豐富。因為介紹的內容都已經消失,無法再現,教學時要注意引導學生扎扎實實地理解語言文字,并展開想象,使學生對當年圓明園輝煌景觀有個大致的了解。可以憑借插圖,也可以通過收集有關圓明園的文字、圖片、音像資料,使學生對圓明園有更多、更形象的了解。教師還可緊扣語言文字適當補充一些內容幫助學生理解課文。2.在閱讀教學中,引導學生按照就詞、就句、就段質疑的方法進行質疑,進行自主探究,從而完成對文章重點內容,也是難點的理解。抓住關鍵詞“舉世聞名、博物館、藝術館、瑰寶、精華”及“平湖秋月”“雷峰夕照”“安瀾園”“獅子林”“蓬萊瑤臺”“武陵春色”“西洋景觀”等詞加以理解。方法可以多樣,如:聯系上下文來、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借助自己搜集的資料和播放的媒體資料來理解。如“金碧輝煌”是說建筑物光彩奪目,異常華麗。這是殿堂的特點。“玲瓏剔透”是說小巧玲瓏,結構奇妙。這是亭臺樓閣的特點。“買賣街”熱鬧非凡,“山鄉村野”顯得十分幽靜。教學時要讓學生明白園內的景觀分為哪幾類,可用填空、引讀的方法幫助學生概括,從而體會圓明園是“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筑藝術的精華”的含義。3.抓住關鍵句理解,“1860年10月6日,英、法聯軍侵入北京,闖進圓明園。他們把園內凡是能拿走的東西,統統掠走,拿不動的,就用大車和牲口搬運。實在運不走的,就任意破壞、毀掉。”讓學生在讀中感悟理解帶點詞的意思。“凡是”“統統”是說全部,表示一個不剩。從中看出侵略者的貪婪。“任意”,想怎樣就怎樣,說明侵略者的野蠻,不講道理。影片《火燒圓明園》的片段或圓明園遺址圖片,直觀感受侵略者的殘暴與野蠻。最后以“文中連用兩個“不可估量”說明什么呢?”問題的討論,加深對課文的理解。4.教學本課要注意滲透近現代史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首先要通過理解課文內容,知道圓明園是怎樣毀滅的,激發學生對侵略者的憤恨。然后再使學生初步了解,侵略者之所以膽敢如此為非作歹,是因為清政府的腐敗、無能,從而激發學生不忘國恥、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5.這篇課文文字優美,字里行間飽含作者強烈的思想感情,要重視朗讀訓練。第二至四自然段朗讀時應體現欣賞、贊美、自豪之情,語氣自然、從容,語速宜緩,娓娓道來,通過品讀、引讀、想象讀,把學生帶入一百多年前的圓明園之中。最后一個自然段情感起了變化,帶著歷史的悲憤,朗讀時應體現痛惜、仇恨之情,聲調可提高,“闖進、統統、凡是、任意”等關鍵詞要讀重音。全文背誦有一定難度,應分散難點,講求方法。《圓明園的毀滅》評測練習一、下列各組字形全對的一組是()。A宮殿玲瓏B剔透坡瀾C陵園紅偉二、讀拼音,寫詞語。1.他們在jiāowài()建造了一座jīnbìhuīhuáng()的行宮。2.他們把這些假冒偽劣商品都tǒngyī()xiāohuǐ()了。三、根據意思填成語。1.許多星星聚集、環繞著月亮。比喻眾人擁戴一人或眾物圍繞一物。()2.不可以估計。形容數量大或程度重。()3.珍異難得的寶物。()四、讀一讀,完成練習。漫步園內,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飽覽著中外風景名勝;流連其間,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這段文字用的修辭方法是___________,從中我們能感受到圓明園的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字里行間表達了作者對圓明園的__________________。五、課文整體梳理。圓明園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座園子組成,因此又稱為_________________。這座園子于_________________(時間)被________焚毀,給中國乃至世界文化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損失。六、重點段落品析。圓明園中,有金碧輝煌的殿堂,也有玲瓏剔透的亭臺樓閣;有象征著熱鬧街市的“買賣街”,也有象征著田園風光的山鄉村野。園中許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勝建造的,如海寧的安瀾園,蘇州的獅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還有許多景物是根據古代詩人的詩情畫意建造的,如蓬島瑤臺,武陵春色。園中不僅有民族建筑,還有西洋景觀。漫步園內,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飽覽著中外風景名勝;流連其間,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1.這段文字采用了()的結構方式。A總分總B分總C總分2.畫線句子描寫了游人的感受,從側面表現出圓明園的_____________。3.這段文字從三方面介紹了圓明園的建筑特色,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圓明園毀滅了,我們的很多文物流落海外,陳列在別國的博物館里,面對這種現實,你有什么想法?和大家分享一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圓明園的毀滅》課標分析《語文課程標準》中要求,有較強的獨立識字能力。累計認識常用漢字3000個左右,其中2500個左右會寫。寫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