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東施效顰》原文及翻譯譯文《《東施效顰》原文及翻譯譯文》這是優秀的文言文翻譯譯文文章,希望可以對您的學習工作中帶來幫助!1、《東施效顰》原文及翻譯譯文《東施效顰》原文及翻譯莊子原文:西施①病心②而顰③其里④,其里之丑人見而美之,歸亦捧心而顰其里。其里之富人見之,堅閉門而不出;貧人見之,挈⑥妻子而去⑤之走。彼知顰美⑦,而不知顰之所以美?!x自《莊子?天運》【注釋】:①西施:越國的美女。②病心:心口痛。③顰:皺眉頭。④里:鄉里。⑤去:躲開,避開。⑥挈:帶領。⑦顰美:皺著眉頭美。譯文:西施心口痛,所以皺著眉頭走在村子中,村中的一個長得丑的人看見了(西施)覺得她很漂亮,回家后也捂著自己的心口走在村子中。村中的富人見了她,牢牢地關著大門不出去;窮人見了東施,帶著妻兒躲開(她)跑開。(東施)知道皺著眉頭會很美,卻不知道皺眉頭為什么會美《東施效顰》2、《袁彥伯作《北征賦》》原文及翻譯譯文《袁彥伯作《北征賦》》原文及翻譯世說新語原文:桓宣武①命袁彥伯②作《北征賦》,既成,公與時賢共看咸嗟嘆之。時王珣在坐,云:“恨少一句,得寫’字足韻③當佳?!痹从谧鴶埞P益云:“感不絕于余心,溯流風而獨寫?!惫^王曰:“當今不得不以此事推袁?!保▌⒘x慶《世說新語》)【注】①桓宣武:指桓溫。②袁彥伯:袁宏。任桓溫的記室參軍時隨桓溫北伐。③足韻:補足一韻。譯文:桓溫叫袁彥伯作一篇《北征賦》,賦寫好以后,桓溫和在座的賢士一起閱讀,大家都贊嘆寫得好。當時王珣也在座,說:“遺憾的是少了一句。如果用‘寫'字足韻,就會更好?!痹瑥┎⒖碳聪霉P增加了一句:“感不絕于余心,溯流風而獨寫。”桓溫對王珣說:“當今不能不因為這件事推重袁氏。”袁彥伯作《北征賦》》3、《世說新語》之《詠雪》原文及翻譯譯文世說新語》之《詠雪》原文及翻譯世說新語原文:謝太傅寒雪日內集,與兒女講論文義。俄而雪驟,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兄子胡兒曰:“撒鹽空中差可擬。”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風起?!惫笮贰<垂笮譄o奕女,左將軍王凝之妻也。譯文:一個寒冷的雪天,謝太傅把家人聚會在一起,跟子侄輩的人談詩論文。忽然間,雪下得緊了,太傅高興地說:“這紛紛揚揚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長子胡兒說:“跟把鹽撒在空中差不多。”他哥哥的女兒道韞說:“不如比作風把柳絮吹得滿天飛舞。”太傅高興得笑了起來。道韞是太傅大哥謝無奕的女兒、左將軍王凝之的妻子。4、王安石《讀《江南錄》》原文及翻譯譯文王安石《讀《江南錄》》原文及翻譯王安石原文:故散騎常侍徐公鉉奉太宗命撰《江南錄》,至李氏亡國之際,不言其君之過,但以歷數①存亡論之。雖有愧于實錄,其于《春秋》之義②,箕子之說③,徐氏錄為得焉。然吾聞國之將亡必有大惡,惡者無大于殺忠臣。國君無道,不殺忠臣,雖不至于治,亦不至于亡。紂為君,至暴矣,武王觀兵于孟津,諸侯請伐紂,武王曰:“未可?!奔奥勂錃⑼踝颖雀桑缓笾鋵⑼鲆?,一舉而勝焉。季梁在隨,隨人雖亂,楚人不敢加兵。虞以不用宮之奇之言,晉人始有納璧假道之謀④。然則忠臣國之與也,存與之存,亡與之亡。予自為兒童時,已聞金陵臣潘佑以直言見殺,當時京師因舉兵來伐,數以殺忠臣之罪。及得佑所上諫李氏表觀之,詞意質直,忠臣之言。予諸父中舊多為江南官者,其言金陵事頗詳,聞佑所以死則信。然則李氏之亡,不徒然也。今觀徐氏錄言佑死,頗以妖妄,與予舊所聞者甚不類。不止于佑,其它所誅者,皆以罪戾,何也?予甚怪焉。若以商紂及隨、虞二君論之,則李氏亡國之君,必有濫誅,吾知佑之死信為無罪,是乃徐氏匿之耳。何以知其然?吾以情得之。大凡毀生于嫉,嫉生于不勝,此人之情也。吾聞鉉與佑皆李氏臣,而俱稱有文學,十余年爭名于朝廷間。當李氏之危也,佑能切諫,鉉獨無一說,以佑見誅,鉉又不能力諍,卒使其君有殺忠臣之名,踐亡國之禍,皆鉉之由也。鉉懼此過,而又恥其善不及于佑,故匿其忠而污以它罪。以佑觀之,其它所誅者又可知矣。噫!若果有此,吾謂鉉不惟厚誣忠臣,其欺吾君不亦甚乎!【注】①歷數:指帝王繼承的次序。古代迷信說法,認為帝位相承和天象運行次序相應。②《春秋》之義:臣子為君親諱,禮也。③箕子之說:周武王滅商后,問商紂王的叔叔箕子商滅亡原因,箕子不講商的惡,只講存亡之理。④晉國向虞國借道討伐虢國,宮之奇勸諫,虞君不聽,為晉回軍時所滅。譯文:已故的散騎常侍徐鉉奉(宋)太宗的命令撰寫《江南錄》,當寫到李煜亡國的時候,他不談君主的過錯,只按歷代存亡的舊例來談論這件事。這雖然愧于實錄,但在(遵守)《春秋》臣不言君過之大義上,徐氏的寫法算是恰當的。但我聽說國家將要滅亡時,(國君)一定有大的惡行,惡行沒有比殺害忠臣更大的。國君即使無道,但如果不殺害忠臣,(那么)雖然不會得到大治,但也不至于亡國。商紂王做國君,殘暴到了極點。周武王在孟津巡視軍隊時,諸侯都請他去討伐紂王,武王說還不行。等到聽說殺了王子比干,然后知道商紂王要滅亡了,所以一發兵就取得了勝利。季梁在隨國當政的時候,隨國雖然十分混亂,但楚國卻不敢攻打它。虞侯因為沒有采納宮之奇的意見,晉國才有了要得到璧玉而假裝借路的計策。這樣說來,忠臣和國家命運是聯系在一起的,忠臣在則國在,忠臣被殺則國家也跟著滅亡。我從小時起,就聽說過南唐的臣子潘佑因為直言進諫而被殺,當時大宋趁機派兵前來征討,歷數南唐后主殘殺忠臣的罪過。等得到潘佑上諫李后主的表章,拿來看,言辭和用意都十分正直坦率,這是忠臣的言論呀。我的諸位伯父叔父以前有很多做過南唐的官員,他們說到南朝的事情十分詳細,我(從他們那兒)聽到關于潘佑的死因應該是可信的。既然這樣,那么李煜的滅亡,就不是平白無故的?,F在看徐鉉的《江南錄》中寫潘佑的死,極像是胡編亂說,與我過去聽說的很不相同。不止是對潘佑的死,其他被殺的人,(《江南錄》認為)都是因為犯罪而被處死,為什么呢?我感到很奇怪。如果用商紂王和隨國國君的舊事來衡量這件事,那么李煜作為亡國之君,一定有濫殺忠臣之事,由此我確信潘佑是無罪而被殺的,這一定是徐鉉隱瞞了事實的真相。憑什么知道它一定是這樣的呢?我是根據人之常情推知的。一般說來詆毀是由嫉妒產生,嫉妒是由己不如人產生的,這是人之常情啊。我聽說,潘佑和徐鉉都是李煜的臣子,并且都以有文采學問被稱道,十余年間在朝廷爭奪名位。在李氏王朝危機之時,潘佑直言相諫,徐鉉卻不上一句諫言。在潘佑被殺時,徐鉉又不能極力勸諫,最終使自己的國君落了個殺忠臣的罪名,遭到滅國之禍,這都是徐鉉的緣故啊。徐鉉害怕這個過失被人知道,又為賢能比不上潘佑而羞恥,所以隱瞞了潘佑的忠臣行為而以其他的罪名誣蔑它。從(對待)潘佑的事來看,其他被殺的人,也能夠推知(其他原因)了。唉,如果真有這樣的事的話,我認為徐鉉不只事大大的誣蔑了忠臣,他對我們大宋君主的欺騙不也是很嚴重嗎?王安石《讀《江南錄》》5、《及之而后知》原文及翻譯譯文《及之而后知》原文及翻譯魏源《默觚?學篇二》原文:及之而后知,履之而后艱,烏有不行而能知者乎?披五岳圖,以為知山,不如樵夫之一足;談滄溟之廣以為知海,不如估客之一瞥;疏八珍之譜以為知味,不如庖丁之一啜。(選自魏源《默觚?學篇二》)譯文:接觸了實際然后才知道真相,實地做了然后才知道困難,哪有不實踐就能夠知道的呢?翻閱五岳的地圖,以為了解山了,實際不如打柴的人上山走一步;談論大海的廣闊,以為懂得海了,實際不如做海上的商人在海上望一眼;通曉各種佳肴的菜譜,以為知道美味了,實際不如廚師嘗一口。注釋:及:接觸。履:實地。艱:艱難。烏有:哪有。披:翻閱。五岳(FiveFamousMountains),又作五岳,是五大名山的總稱。在我國一般指北岳恒山(位于山西)、西岳華山(位于陜西)、中岳嵩山(位于河南)、東岳泰山(位于山東)和南岳衡山(位于湖南)。一足:走一步。滄溟:滄海。估客:此指來往于海上的商人。疏八珍之譜:通曉各種佳肴的菜譜。庖?。簭N師?!ǎ╟hub):嘗一口。6、《班昭續《漢書》》原文及翻譯譯文《班昭續《漢書》》原文及翻譯后漢書班昭續《漢書》原文:扶風曹世叔妻者,同郡班彪之女也,名昭,字惠班。博學高才。世叔早卒,有節行法度。兄固著《漢書》,其八表及天文志未及竟而卒。和帝詔昭就東觀藏書閣踵而成之。帝數召入宮,令皇后諸貴人師事焉,號日“大家”。每有貢獻異物,輒詔大家作賦頌。時《漢書》始出,多未能通者,同郡馬融伏于閣下,從昭受讀。(選自《后漢書?曹世叔妻傳》)譯文:扶風曹世叔妻子,是同郡班彪的女兒,名叫昭,字惠班.班昭學識廣博,才華很高,曹世叔死得早,班昭潔身自愛,符合當時社會對婦會的要求。她的哥哥班固撰寫《漢書》,其中的八表及《天文志》還沒寫完就去世了,漢和帝下詔,令班昭到東觀藏書閣繼續編纂《漢書》?;实圻€常常把班昭詔進皇宮去,要皇后和眾貴人把她當作老師,稱她為,大家'。每當有人貢獻稀奇的東西來,皇帝就下詔命班昭作賦寫頌。當時《漢書》剛問世,有很多人不大讀得懂,班昭的同鄉馬融就住在藏書閣下,向她學習《漢書》。7、杜牧《樊川文集》之《張保皋鄭年傳》原文及翻譯譯文杜牧《樊川文集》之《張保皋鄭年傳》原文及翻譯杜牧《樊川文集》原文:新羅人張保皋、鄭年者,自其國來徐州,為軍中小將。保皋年三十,年少十歲,兄呼保皋。俱善斗戰,騎而揮槍,其本國與徐州無有能敵者。年復能沒海履其地,五十里不噎,角其勇健,保皋差不及年。保皋以齒,年以藝,常齷齪不相下。后保皋歸新羅,竭其王曰:“遍中國以新羅人為奴婢,愿得鎮清海,使賊不得掠人西去?!逼渫跖c萬人,如其請,自大和后,海上無鬻新羅人者。保皋既貴于其國,年錯寞去職,饑寒在泗之漣水縣。一日言于漣水戍將馮元規曰年欲東歸乞食于張保阜元規曰爾與保皋所扶何如奈何去取死皋乎年曰饑寒死不如兵死快況死故鄉邪年遙去。至謁保皋,保皋飲之極歡。飲未卒,其國使至,大臣殺其王,國亂無主。保皋遂分兵五千人與年,持年泣曰:“非子不能平禍難?!蹦曛疗鋰?,誅反者,立王以報。王遂征保皋為相,以年代保皋。天寶安祿山亂,朔方節度使安思順以祿山從弟賜死,詔郭汾陽代之。后旬日,復詔李臨淮持節分朔方半兵東出趙、魏。當思順時,汾陽、臨淮俱為牙門都將,將萬人,不相能,雖同盤飲食,常睇相視,不交一言。及汾陽代思順,臨淮欲亡去,計來決,詔至,分汾陽兵東討,臨淮入請日:“一死固甘,乞免妻子?!狈陉栚呄拢质稚咸门甲?,曰:“今國亂主遷,非公不能東伐,豈懷私忿時耶!”悉詔軍吏,出詔書讀之,如詔約束。及別,執手泣涕,相勉以忠義。訖平劇盜,實二公之力。知其心不叛,知其材可任,然后心不疑,兵可分,平生積忿,知其心,難也;忿必見短,知其材,益難也,此保皋與汾陽之賢等耳。年投保皋,必曰:“彼貴我賤,我降下之,不宜以舊忿殺我?!北8薰粴?,此亦人之常情也。臨淮分兵詔至,請死于汾陽,此亦人之常情也。保皋任年,事出于己,年且寒饑,易為感動。汾陽、臨淮,平生抗立,臨淮之命,出于天子,榷于保皋,汾陽為優。此乃圣賢遲疑成敗之際也,彼無他也,仁義之心與雜情并植,雜情勝則仁義滅,仁義勝則雜情銷,彼二人仁義之心既勝,復資之以明,故卒成功。世稱周、召為百代人師,周公擁孺子而召公疑之。以周公之圣,召公之賢,少事文王,老佐武王,能平天下,周公之心,召公且不知之。茍有仁義之心,不資以明,雖召公尚爾,況其下哉。(選自杜牧《樊川文集》)譯文:新羅人張保皋、鄭年,從他們的國家來到徐州,擔任唐軍中的軍校。保皋三十歲,鄭年比他小十歲,稱保皋為兄長。兩人都英勇善戰,躍馬揮槍,他們本國和徐州沒有人能和他們匹敵的。鄭年(擅長游泳),在水中如履平地,連游五十里都不會嗆一口水。較量兩人的勇力與強壯,保皋稍稍比不上鄭年。保皋仗著年齡大,鄭年仗著武藝高,常常意見不合,互不相讓。后來保皋回到新羅,拜見國王說:“整個中國都把新羅人當奴隸,請讓我鎮守清海要塞,讓那些海盜再不能擄掠新羅人到西邊去?!毙铝_王同意了他的請求,給了他一萬人,從大和后,海上沒有再販賣新羅人的了。保皋在新羅顯貴后,鄭年卻窮困潦倒丟了官,在泗州漣水縣忍饑挨餓。一天,他對漣水守將馮元規說:“我打算回新羅,投靠張保皋。”元規說:“你和保皋一向有嫌隙,怎么辦?為何要到他手上去送死?”鄭年說:“餓死凍死不如死在刀下痛快,更何況是死在故鄉呢!”鄭年于是離開(漣水)。到新羅拜見保皋,保皋請他喝酒,(兩人)非常歡洽。酒還沒喝完,新羅國使者到來,說大臣殺了國王,朝廷混亂無主。保皋就分兵五千給鄭年,握著鄭年的手流著淚說:“除了你誰都不能平定叛亂。”鄭年到了國都,殺了叛徒,扶立新王,并上奏(保皋派他前來平亂的)情況。新王于是征調保皋做宰相,讓鄭年代替保皋的原職。天寶間安祿山作亂,朔方(唐方鎮名)節度使安思順是安祿山的堂弟而被賜死,(皇帝)下詔令郭子儀代理安思順的職位。十天后,又下詔命李光弼持符節(古代使者所持以作憑證)分領朔方的一半兵力向東出兵趙州、魏州。安思順在位時,郭、李都是牙門都將,統率萬人,不相契合。雖在一起吃飯,卻不正眼看對方,彼此不說一句話。等到郭子儀代理安思順的職位后,李光弼想逃離,主義還沒定下來,詔書已到,要他分領郭子儀的兵力向東平叛。李光弼入府請求說:“我本就心甘情愿(以死報國),只是請求免除我妻兒的死罪?!惫觾x疾步下座,握著他的手上堂并坐,說:“如今國家動亂皇上離京避亂,除了您沒人能夠領兵東討,現在哪是心懷私怨的時候呢?”召集全部軍吏,拿出詔書宣讀,一切安排都遵照詔書的命令,到離別時,兩人握手流淚,互相勉勵對方用忠義報國。最后平定大盜,實在是郭李二人的功勞。了解對方無背叛之心,了解對方有能力擔當重任,這才不會懷疑他,可以放心將兵力分給他。(如果)一向懷有怨憤,了解對方的心就難了;心懷怨憤,必然只能發現對方的短處,要發現對方的才能就難了。在這方面,保皋與郭子儀的賢明可說是不相上下的。保皋任用鄭年是由自己做主,鄭年當時正饑寒交迫,容易被感動。郭子儀、李光弼,一直實力相當,李光弼的任命,出自天子,和保皋相比較,郭子儀做得更好。這就是圣賢之人做事成敗的關鍵,沒有其他的原因,每個人都是仁義之心與個人的私情雜念混在一起的,如果私情雜念超過仁義之心那么仁義之心就沒有了,如果仁義之心超過私情雜念那么私情雜念就沒有了,郭子儀和張保皋二人的仁義之心都超過了私情雜念,并且頭腦明智,所以最后成功了。世人都尊稱周公召公為百代先師,周公輔助成王,但召公懷疑他的用心。憑借周召的圣明賢能,周公年輕時扶助文王,年老時輔佐武王,能平定天下,周公的心,召公尚且不能完全了解。如果僅有仁義之心,但沒有明智的頭腦,那么召公尚且如此(不能免于猜疑),更何況不如他的人呢!杜牧《樊川文集》之《張保皋鄭年傳》8、沈德符《萬歷野獲編》之《假骨董》原文及翻譯譯文沈德符《萬歷野獲編》之《假骨董》原文及翻譯沈德符《萬歷野獲編》原文:骨董自來多贋,而吳中尤甚,文士皆借以糊口。近日前輩,修潔莫如張伯起,然亦不免向此中生活。至王伯穀則全以此作計然策矣。一日,予過王齋中,適坐近一故敝黑幾,壁掛敗笠,指謂予曰:“此案為吾吳吳匏庵先生初就外傳時所據梧。此笠則太祖普賜十高僧,而吾鄉姚少師道衍得之,留至今,蓋欲以歆予也。予笑曰:“是誠有之,然亦何異洪崖得道上升。油垢樸頭,李西平破朱泚破綻衲襖也?”王面赪無以應。時婁江曹孝廉家一仆范姓,居蘇城,變好骨董,曾購一閻立本醉道士圖,真絕筆也。王以廉值脅得之,索價千金,損之亦須數百,好事者日往商評。不知范素狡黠,已先令吳人張元舉臨摹一本,形模仿佛,幾如桓元子之于劉越石,酬之十金,王所收者是也,真本別得善價售矣。元舉眇一目,偶為王所侮,因宣言于外,謂若雙目盲于鑒古,而誚我偏明耶?此語傳播合城,引為笑端,王遂匿不敢岀。真偽二本,予皆見之。董太史玄宰,初以外轉,予告歸至吳門,移其書畫船至虎丘,與韓胄君古洲,各岀所攜相角。時正盛夏,惟余與董韓。及董所昵一吳姬四人,披閱竟日,真不減武庫。最后岀顏清臣書朱巨川告身一卷,方嘆詫以為神物,且云:“此吾友陳眉公所藏,實異寶也。“予心不謂然,周視細楷中一行云:中書侍郎開播。韓指謂予曰:“此吾郡開氏鼻祖耶?“余應曰:“唐世不聞有姓開,自南宋趙開顯于蜀,因以名氏,自析為兩姓。況中書侍郎,乃執政大臣,何不見之《唐書》?此必盧杞所薦關播,臨摹人不通史冊,偶訛筆為開字耳。魯公與盧關正同時,此誤何待言?!倍睉唬骸白友缘弥?。然為眉公所秘愛,姑勿廣言?!必骄矶D之。后聞此卷已入新安富家,其開字之曾改與否,則不得而知矣。頃韓宦滁陽,偶談顏卷,予深悔當年妄發。(取材于沈德符《萬歷野獲編》)【注】骨董:古董。譯文:骨董從來就多有廣品,而吳中的贋品骨董尤其特別多,文人都憑借假骨董來勉強維持生活近些天,前輩品德高尚純潔的人中,沒有比得上張伯起的,但是也不免向這一行中求取生活.亙于王伯穀就全依靠這作為生財致富的途徑了.一天,我在王伯殺的書房中拜訪他時,正好坐在靠近_張破舊的黑色小桌旁,墻壁上掛著_個破爛的幅子,王伯穀指著這些東西說:“這張幾案是我們吳中人吳匏庵先生當時就任外地官職時所使用的?這頂帽子則是太祖公開賞賜十位高僧時,我的同鄉姚少師道衍獲得的,保留到現在?”大概是想要憑借這些讓我羨慕.我笑著說:“如果這些確實存在,但是,也與洪崖得道升天;一塊油污的頭巾,說是李I西平攻克朱洲時留下的一塊撕裂的衣襖有什么不同呢?”王伯穀紅著臉沒有話回答。當時,婁江曹孝廉家一個姓范的仆人,住在蘇州城,也喜好的骨董,曾經買到一幅閻立本的《醉道士圖》,的確是最好的畫.王伯穀強迫用低廉的價格而得到這幅畫,(而范)卻索要一千金,減少點兒也一定要數百金,喜歡多事的人就每天去與范商量品評。(王伯穀)不知道范的狡猾詭詐,(范)已經先讓吳人張元舉臨笨了一幅,樣子相像,差不多就像桓元子與劉越石的模樣相近一樣,(范)給了張元舉十金,王伯穀所收藏的就是這一幅,真正的畫另外尋到好價格賣了.張元舉瞎了一只眼,偶然被王伯穀所侮辱,張元舉就對外公開散布言論,說你在鑒定古物上是瞎了兩只眼,還譏諷我一只眼睛瞎呢?這句話在全城傳播開來,被人們引為笑話,王伯殺就把那幅畫藏起來不敢拿出來.真畫與假畫這二幅,我都見過他們.董太史玄宰,當初因為外調為官,我告老還鄉回到吳門時,他把他的書畫裝船運到虎丘,跟韓冑君古洲,各自拿出所攜帶的藏品相互比試.當時正是盛夏時節,只有我與董太史、韓冑以及董太史所親近的一個吳地的美女四個人,打開閱讀了一整天,的確不比庫房中的少.最后董太史拿出顏清臣書寫的《朱巨川告身》一卷,正為感嘆驚詫把它作為神圣的物品,并且說:“此是我的朋友陳眉公所收藏的,的確是奇異的寶貝啊?!蔽倚闹胁徽J為是這樣的,我認真觀察,看到一行小楷字中寫道:“中書侍郎開播韓冑對我說:“這是我們郡開氏的鼻祖嗎?”我回答說:“唐代沒有聽說有姓開的人,從南宋趙開在蜀地出名,于是就用名字作為姓氏,自己分為趙、開兩個姓氏。何況中書侍郎,是執政大臣,為什么在《唐書》中看不到呢?這一定是盧杞所推薦的關播,臨摹的人不明白史書,偶然筆誤為開字罷了。顏魯公與盧、關正好同時代,這樣的筆誤哪里用說呢董太史急忙說:“您說對了.但是這是被陳眉公私下珍愛的,姑且不要廣泛地談論趕緊卷起來裝在箱子中。后來,我聽說這一卷書法作品已經進入新安的富豪家中,那個開字到底改沒有改,就不得而知了。不久,韓古洲在滁陽為官,偶然談到顏清臣書卷,我還深深后悔自己當年隨便亂說。沈德符《萬歷野獲編》之《假骨董》9、李漁《閑情偶寄》之《柳貴于垂》原文及翻譯譯文李漁《閑情偶寄》之《柳貴于垂》原文及翻譯李漁《閑情偶寄》原文:柳柳貴于垂,不垂則可無柳。柳條貴長,不長則無裊娜之致,徒垂無益也。此樹為納蟬之所,諸鳥亦集。長夏不寂寞,得時聞鼓吹者,是樹皆有功,而高柳為最??傊N樹非止娛目,兼為悅耳。目有時而不娛,以在臥榻之上也;耳則無時不悅。鳥聲之最可愛者,不在人之坐時,而偏在睡時。鳥音宜曉聽,人皆知之;而其獨宜于曉之故,人則未之察也。鳥之防弋,無時不然。卯辰以后,是人皆起,人起而鳥不自安矣。慮患之念一生,雖欲鳴而不得,鳴亦必無好音,此其不宜于晝也。曉則是人未起,即有起者,數亦寥寥,鳥無防患之心,自能畢其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玻璃制品的節能照明設計考核試卷
- 2024項目管理考試的深入研究試題及答案
- 多功能復合材料考核試卷
- 電子專業音頻設備市場動態考核試卷
- 腸道微生物群落分析的意義試題及答案
- 2025年內部審計審查試題及答案
- 2024年微生物未來發展預測試題及答案
- 拍賣行業監管政策動態監測考核試卷
- 細菌生理特性的檢驗方法試題及答案
- 定制白鋼屏風施工方案
- 公司收款委托書模板
- 宏觀經濟學全套課件(完整)
- JT-T-808-2019道路運輸車輛衛星定位系統終端通信協議及數據格式
- 鍺γ射線譜儀校準規范
- 七年級下冊數學平行線中拐點問題
- 計算機基礎知識題庫1000道含完整答案(歷年真題)
- 河北省唐山市豐潤區2023-2024學年部編版八年級下學期5月期中歷史試題
- 走進歌劇世界智慧樹知到期末考試答案2024年
- 20G520-1-2鋼吊車梁(6m-9m)2020年合訂本
- 城市綜合安全風險監測預警平臺解決方案( PPT)
- (高清版)TDT 1036-2013 土地復墾質量控制標準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