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自然資源與資源問題一課程標準舉例說明主要的資源問題及其產生的原因二基本要求1知道自然資源的含義及類別;2知道水資源問題的基本情況及產生的原因;3知道土地資源的主要特征,以及耕地減少的主要原因;4知道我國礦產資源問題的主要特征。三發展要求針對自然資源利用過程中產生的問題,提出相應的對策自然資源的涵義1.概念:
自然界中的物質和能量,只要它對人類有用的,都屬于自然資源。(1)以下哪些是自然資源?
鐵礦石、鋼鐵、蔬菜、電視機、閃電、石油、煤氣、金礦、石灰巖、花崗巖、大理石地板
(2)臺風、地震、閃電等都具有巨大的能量,是不是它們注定就不會成為自然資源呢?活動課堂練習下列幾種自然資源中,哪些是可再生資源?哪些是不可再生資源?①水②石油③森林④土地⑤鐵礦⑥魚⑦太陽能⑧煤可再生資源:水、森林、土地、魚、太陽能非可再生資源:石油、鐵礦、煤非可再生可再生★按自然屬性礦產資源氣候資源水資源土地資源生物資源開發利用不合理時可轉化一讀右下圖討論:1水資源的概念2世界水資源狀況世界人口增長需求量日增水資源短缺經濟繼續發展生產污水排放水污染嚴重生活廢水排放時間分配不均空間分布不均3解決水資源短缺的對策3解決水資源緊缺對策工業廢水的再處理1、開源①修筑水庫、跨流域調水②合理開發與提取地下水③廢水處理再利用④海水淡化⑤人工降雨、收集雨水2、節流:防治水污染、節約用水①農業—發展滴灌噴灌技術,發展節水型農業②工業—提高用水效率,提高水的重復利用率,實現污水資源化生活材料一中國是世界上13
個缺水的國家之一。有10個省行政區的水資源己經低于起碼的生存線,那里的人均水資源擁有量不足500立方米。目前我國有300
個城市缺水,其中110個城市嚴重缺水,他們主要分布在華北、東北、西北和沿海地區。多水帶豐水帶過渡帶少水帶缺水帶400002700031220129600297001292052000437002811319000271152200178002450
巴西俄羅斯加拿大美國印尼中國印度總量億立方米人均量立方米/人1我國水資源的特點我國水資源特點數量狀況分布狀況利用狀況絕對量大人均量少空間分布不均時間分配不均用量猛增污染嚴重浪費嚴重17
第6位:中國水資源總量占世界第6位。
1/4:我國水資源人均占有量僅相當于世界人均水平1/4.
1750立方米:據預測,到2030年我國人口達到16億峰值時,人均水資源擁有量將減少到1760立方米,而1750立方米正是國際公認的用水緊張線。
400立方米:北京人均水資源量為400立方米,是世界人均水資源量的4%有關中國水資源的幾個數據材料二水資源短缺表現1.
人均占有量少2.水資源分配不均3.水污染普遍,浪費嚴重2缺水的原因3解決缺水的措施缺水原因分布不均污染嚴重需求增加控制人口規模、節約用水、提高利用率、發展節水農業、限制高耗水企業、海水淡化、調整水價、中水利用防水污染、污水治理、清潔生產修建水庫、跨流域調水核心是開源節流1.人口的增加,經濟的加速發展——基本因素3.水資源浪費和污染,流域植被和濕地毀壞——對水資源及其再生功能造成破壞的主要因素。2.水資源在時間和空間上的分布不均——客觀因素圖5是某區域水資源循環利用模式示意圖。讀圖回答7~8題。7.圖中字母含義表述正確的是A.a表示污水處理,b表示污水收集B.a表示污水排放,b表示污水處理C.a表示水的利用,b表示水的污染D.a表示水的污染,b表示污水處理8.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要求增大供水量,可采取的措施有()A.減少區內水體蒸發量B.增加區內降水量C.提高區內水資源重復利用率D.增加地下水儲量0714212835010020030040050014711月份降水(mm)氣溫(℃)0714212835010020030040050014711月份降水(mm)氣溫(℃)0714212835010020030040050014711月份降水(mm)氣溫(℃)①②③西歐2%韓國11%中國59%中國臺灣3%日本25%①②③北部地區西澳大利亞州南澳大利亞州城市鐵礦沙漠鐵礦石出口航線自流井盆地常流河間歇河鐵礦石輸出港口120°130°30°20°10°36.(30分)澳大利亞是世界上主要的鐵礦石生產國和出口國。圖1為澳大利亞部分區域示意圖,圖2為該國鐵礦石出口國家和地區的構成圖,圖3為圖1中①—③三地的氣候統計圖。完成下列問題。(3)比較②地和③地水資源的異同點。(5分)(3)相同點:②、③兩地都有豐富的地下水。不同點:②地水資源總量比③地少,地表水終年缺乏。③地地表水較豐富,集中在冬季。土地和礦產資源利用與保護讀我國土地資源分布圖討論:1我國土地資源的特點(1)絕對數量較大,人均占有量小。960萬平方千米(144億畝),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均占有土地面積約為12畝,不到世界人均的1/3。
(2)山地多,平地少。
(3)各類土地資源分布不平衡,土地生產力水平低。
(4)宜開發為耕地的后備土地資源潛力不大。集中在東北和西北。⑸土地退化嚴重2土地退化的主要原因退化的表現人為原因分布情況
水土流失沙漠化土壤鹽漬化土壤污染毀林、毀草開荒過度樵采、放牧等水土流失面積約占國土面積的1/6,主要集中在西北、黃土高原,南方山地丘陵地帶,北方土石區和東北黑土地區。土地荒漠化在西北,華北北部和東北部地區最為嚴重。華北、東北和西北地區各地均有分布,東部地區尤為嚴重植被遭到破壞人類不合理灌溉和耕作生產過程中排出大量的“三廢”物質我國耕地資源減少的主要原因1建設占用耕地2.耕地轉化為其他用途3災毀耕地思考哪些是實質性的減少?哪些只是暫時的減少?生態退耕和農業結構調整是暫時的建設占用和災毀耕地是實質性的生態退耕農業結構調整②①③④602040800199719981999我國耕地減少構成建設占用生態退耕農業結構調整災毀19.216.44.75.917.616.516.57.020.539.513.510.7四閱讀下列示意圖討論:1對照耕地減少構成圖與區域圖中四地區,說明四地區耕地減少的主要原因2耕地減少的后果甲乙沼澤河流湖泊居民點山峰瀑布土地利用類型區界線裸巖林地耕地果園例:圖12是我國東部某時期某流域局部地形圖,圖13是10年后該地區土地利用狀況圖,圖14是該地區的月平均氣溫變化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讀圖完成下列問題。1評價流域土地的利用,并說明對環境的主要影響。2該區域農業發展與水資源的關系⑴土地利用合理:河谷和平原地區發展種植業、山區發展林業和果園,不會對環境造成破壞,有利于水土保持、涵養水源、維持生態平衡,保證良好的環境。⑵土地利用不合理:坡地開墾;圍湖造田;對湖泊及其下游的環境影響:湖泊淤積,湖面縮??;生物多樣性減少;調蓄功能減弱,加大下游洪災威脅。2農業發展與水資源的關系水是農業的命脈,區域的河流為農業發展提供灌溉水源;農業種植面積不斷擴大,對水資源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可能導致水資源短缺;由于農業生產發展,為了提高農業出產,增加經濟收入,增施化肥和農藥,可能會污染河水。1評價流域土地利用礦種主要分布省區占全國%煤炭遠景儲量新、蒙、陜、晉94.9探明儲量晉、蒙、陜、新80.5石油遠景儲量新、黑、魯、遼85探明儲量黑、魯、遼、冀70鐵礦探明儲量遼、川、冀、晉57錳礦探明儲量桂、湘、貴、川77銻礦探明儲量湘、桂、貴、云80磷礦探明儲量貴、云、川、鄂70銅礦探明儲量贛、藏、云、甘54
1礦產資源品種多、總量大。已查明資源儲量僅次于美國和俄羅斯,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均占有量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58%。
2經濟快速增長與部分礦產資源大量消耗之間矛盾突出,供需缺口較大。
3礦產資源開發利用中的浪費現象和環境污染仍較突出。采1噸煤需耗3.4—13噸儲煤,有色金屬產品需耗1:3;采礦掘每年產生廢棄物6億噸、損壞土地2萬㎡㎞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河北省靈壽縣農業技術中專學校工作人員招聘考試及答案
- 品質管理月度工作總結
- 阿里巴巴跨境電商戰略合作合同范本
- 杭州房屋租賃合同范例
- 美容行業年終總結
- 計算機一級練習題庫+參考答案
- 建筑設備租賃合同轉讓書
- 紅色文化在中職教育中的應用
- 荔枝園土地承包合同
- 裝修木工合同
- ISO 31000-2018 風險管理標準-中文版
- 雙人法成生命支持評分表
- DBJ61_T 179-2021 房屋建筑與市政基礎設施工程專業人員配備標準
- 畢業設計三交河煤礦2煤層開采初步設計
- 預應力錨索施工全套表格模板
- SIEMENS-S120變頻器硬件、軟件培訓(高端培訓)課件
- 食品流通許可證食品經營操作流程圖
- CA6132普通車床使用說明書
- 風電場工作安全培訓
- 壓縮機課程設計(共28頁)
- 四方公司機組扭振監測、控制和保護新技術---1105 17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