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奧運會的經濟效應分析_第1頁
北京奧運會的經濟效應分析_第2頁
北京奧運會的經濟效應分析_第3頁
北京奧運會的經濟效應分析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北京奧運會的經濟效應分析

這項重大投資不僅包括為奧運會的成功實施提供重要投資的體育設施,如奧運村的建設,還包括為奧運會提供支持設施的市政基礎設施和其他設施的建設。資料顯示,北京奧運工程僅場館投資就達到205億元,配套工程則超過1800億元。一、煙臺市經濟規模增長較快,但《監申辦奧運會的成功帶來了大規模的經濟建設,直接拉動經濟的增長。我國為舉辦奧運會的總投資達到350億美元,國家的投資又會帶動民間的投資,最終轉化為北京經濟增長的動力。北京需新建或者完善一批體育設施以及城市交通、通訊等基礎設施,這些大規模的需求對北京的建筑、通訊等行業產生了巨大的推動作用,促進了北京經濟的發展。根據北京市“十五”規劃和2010年遠景規劃所描繪的發展前景,北京地區生產總值將按照年均增長9%遞增。由于新增奧運投資乘數效應及奧運相關消費因素的共同作用,2005—2008年GDP年均增速實際達到11.8%(當年價格),扣除價格增長因素(確定價格縮減指數為102%),GDP年均增長9.8%,與“十五”計劃9%相比,實際多增長0.8個百分點。其中:投資高峰年2005—2007年GDP年均增速達到12.3%(當年價格),扣除價格增長因素,GDP年均增長10.3%,高于“十五”計劃1.3個百分點。分年度看,2004年多拉動GDP增長0.05個百分點;2005年多拉動GDP增長0.86個百分點;2006年多拉動GDP增長1.03個百分點;2007年多拉動GDP增長1.14個百分點;2008年多拉動GDP增長0.85個百分點。二、北京市創造產生職業生活量的情況奧運投資對增加就業機會、提高收人水平有直接影響。籌備奧運會需要興建各種體育場館、交通設施、通訊、服務等設施,需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資源。以往奧運會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舉辦國,尤其是主辦城市的就業壓力。漢城奧運會增加就業崗位近30萬個;悉尼奧運會到1999年已經增加了15萬個就業崗位。根據投入產出模型,通過就業乘數測算,可以計算出從2004年到2008年,由于對奧運的投資,為北京市累計創造182萬個就業崗位。從年度分布看,2004年9.48萬個,2005年40.58萬個,2006年43.16萬個,2007年51.22萬個,2008年49.09萬個。從行業分布看,主要集中在建筑、高新技術、現代制造業、現代流通和社會服務等行業。具體為,建筑業新增43.15萬個,批發零售貿易業新增12.62萬個,通信設備和計算機及儀器儀表制造業新增11.68萬個,輕紡工業新增10萬個,機械工業新增7.57萬個,其他社會服務業新增7.21萬個,交通運輸倉儲業新增6.54萬個,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業新增6.09萬個,旅游住宿餐飲業新增5.6萬個。當然這只是一種簡單累計的測算,沒有考慮其他可能的減少因素。比如,在產業結構調整中,有些行業可能減員,從2004年到2008年,前兩至三年,建筑業從業人員有了明顯的增加,但隨著工程陸續竣工,建筑業人員將由增長轉為下降。三、“奧運”的產業范圍根據《北京奧運行動規劃》的要求,結合北京奧運的主題和特色,突出“綠色奧運”“科技人文奧運”的理念,確定與奧運經濟直接或密切相關的產業有:體育、旅游、餐飲、交通、環保、文化、科技、電子信息、通信、郵政、建筑、金融保險等。北京奧運會受益較大的行業主要為屬第三產業的金融保險、旅游、商業、流通、文化、體育、房地產業以及屬第二產業的高新技術、建筑等行業。1.北京市產業就業人口總體結構情況從1952年到2008年,北京市三次產業結構的演變經歷了四個階段,即工業化前期、工業化中期、工業高速發展時期和工業化后期。從1990年起,北京市經濟發展就步入工業化的后期階段,第一產業就業人口基本穩定在10%左右,第二產業就業人口呈現平穩下降的趨勢,第一、二產業就業人口逐漸向第三產業轉移,第三產業就業人口比重超過了第二產業;同時增加值結構也演變為高水平的“三、二、一”階段。2.行業增長迅速,帶動兩大行業發展迅速發展。在兩(1)三次產業的格局發生變化。從2004到2008年,由于奧運因素的拉動,第一產業平均增速提高0.4個百分點;第二產業平均增速提高0.76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平均增速提高0.75個百分點。到2008年,三次產業構成為1∶30∶69。第三產業的增速明顯高于一、二產業的增速,比重也明顯提升,接近70%。(2)經濟增長點逐漸向一些行業聚集,使之逐步成為北京支柱型行業。金融保險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批發和零售貿易業,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科學研究和綜合技術服務業,建筑業,房地產業,通信設備、計算機及儀器儀表制造業等8個行業占全市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均超過5%,其增加值合計占了GDP總量的二分之一強,成為北京市的支柱產業。(3)部分行業的增長速度快于總體經濟增長速度。主要影響到第三產業中有關行業增速的加快。如:體育事業年平均加快增長23.38%,公共管理和社會組織年平均加快增長5.93%,旅游、住宿和餐飲業年平均加快增長1.45%,其他社會服務業年平均加快增長1.12%,交通運輸和倉儲業年平均加快增長0.78%,文化和娛樂業年平均加快增長0.76%。四、北京冬奧會投資存在負面風險任何投資都會存在風險,奧運投資也不例外。面對存在的風險,關鍵要看一個國家對其風險的抵御能力,如果足以抵御風險,那么投資就是正面的影響;否則,就是負面的影響。我國奧運投資面臨的主要風險是會后場館利用問題。北京對賽后場館利用已做好了充分的準備,不會存在會后奧運場館閑置的問題。具體分析如下:1.奧運是一種風險投入從歷屆奧運會投入的產業構成成分來看,奧運會的投入可分為直接投入和間接投入。直接投入主要指奧運會比賽場館、相關設施建設投入,及為舉辦奧運會而需新增的基礎設施建設投入;間接投入主要指在宏觀經濟規劃中的計劃內投入。根據兩種投入對舉辦城市經濟影響的性質分析,間接投入是一種宏觀經濟調控內的無風險投入,該種投入并不是因奧運會的舉辦才進行投入的,因此,它是決定城市發展的根本性投入。直接投入,雖然也是在一定時期、一定階段內的計劃投入,但由于是一種“事件”性的投入,在經濟學中也被稱之“機遇”性投入,是一種風險投入,是奧運會舉辦城市產生經濟虧損問題的根本因素所在。從歷屆奧運會主辦國對奧運會投資結構的構成看(見表1),直接投入與間接投入的比值越大,產生的風險就越大。第21屆蒙特利爾奧運會的比值是0.923,結果當屆奧運會的赤字達15億美元;第22屆莫斯科奧運會的比值是0.800,當屆奧運會的赤字達6.91億美元。2.20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投資風險分析3.運營方案分析(1)“鳥巢”“水立方”等北京奧運會場館,都有自己的業主。以“鳥巢”為例,2003年,中國中信集團聯合體中標成為“鳥巢”項目法人合作方,與北京市國有資產經營公司共同組建國家體育場有限公司,負責國家體育場的融資、建設、管理、運營、維護和移交等各項工作,并享有政府授予的30年特許經營權。把場館交給企業,用30年的經營時間來完成它的回收,不會存在多大問題。(2)從場館賽后運營方案來看,目前大部分場館都已有了成熟的運營計劃。例如國家體育場成立了專門的經營管理公司,賽后以文藝演出、體育比賽為主;國家游泳中心的品牌化經營已初具規模,其“水立方”的品牌價值已達上億元;五棵松奧林匹克體育文化中心已與美國AEG達成了商業合作計劃。這些都為賽后有序運營做好了充分的準備。(3)2008年10月30日,召開了2008年奧運經濟市場推介會,是北京市政府搭建的宣傳北京投資環境、推介北京發展商機、吸引北京開發建設者的重要平臺。自2004年以來每年舉行一屆國際論壇推介,旨在發布新熱點、新市場、新商機,使投資者全面了解奧運會后北京市整體發展思路和投資空間。由以上分析,北京對賽后場館利用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準備,不會存在會后奧運場館閑置的問題。雖然在實際運行過程中,還將面臨不少困難,但我相信中國可以克服困難。2008年北京奧運投入的政府總預算是2787.5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