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上究竟發生了什么讀后感_第1頁
課堂上究竟發生了什么讀后感_第2頁
課堂上究竟發生了什么讀后感_第3頁
課堂上究竟發生了什么讀后感_第4頁
課堂上究竟發生了什么讀后感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課堂上究竟發生了什么讀后感

最近在讀吳非老師的《課堂上究竟發生了什么》有所感悟。尤其是在讀到其中“學生對課堂的期待”對我的感觸良多。

我是一名小學體育教師,相對于語數英老師來說體育課還是很有“優勢”的,沒有那么多的紙質作業,沒有那么多的紙質成績考核,還可以做游戲,還可以做自己喜歡的運動。所以學生對體育課的期待是很大的。但是我也在考慮一個問題學生是對體育課有興趣有期待還是對我這個體育教師的課堂有期待?

為什么會這樣想,因為我所教的低段年級的學生不管是課間還是上課的時候見到我都會大聲喊“體育老師好”!尤其是在他們放學排好路隊等待回家的時候,我從他們身邊走過,他們就會特別大聲給我打招呼“體育老師好!”“體育老師再見!”而且是每一個人都要給我招手再見!我當時看到這個場面作為活潑開朗的我都有些不好意思了呢!

我何德何能能受到學生們這么喜歡!我在想學生到底喜歡的是我的課堂,喜歡我,還是只是因為我是體育老師,我教的學科是體育。我想大概是因為學生只是喜歡體育課,期待體育課,如果換另外一個人來教他們,相信他們也會很喜歡,因為只是喜歡體育。低段的學生本來就喜歡跟老師互動跟老師打招呼,所以給我制造了一些假象。我會誤認為學生喜歡我的課堂,喜歡我,期待我的體育課。后來看到吳非老師書中說的話我才意識到可能真的不是我想象。就想吳非老師書中說的那樣,學生在上完一節課或者上完三節課,已經很累了,接受了很多的知識的傳授,在上到第四節課對你的課有什么期待?希望你能帶給他們一些快樂和輕松。而不是繼續的傳授與灌輸。特別是小學生他們剛進學校,是把課堂當作樂園的,如果剛上一兩年就厭學,甚至希望生一場病有理由不上課,那教育對他來說已經是折磨了。

為什么會提到說學生對課堂的期待,對我感觸很大,因為我一直覺得學生對我的課堂期待很大,看著他們一個個期待的眼神我總是不忍心隨隨便便就給他們上一節體育課,他們眼神發射出來的信息就是:體育老師,我們好想好好上一節體育課啊!體育老師,今天我們干什么呀?體育老師。看著學生一個個期待的眼神讓我真的感受到作為一名教師的責任感與使命感。那么具體到一節體育課學生有什么期待呢?我想他是想通過體育課堂帶給他們快樂,其次是知識,再次是能利用學到的知識鍛煉自己的身體,是身體更加健康!我也不希望說一些“嚇人”的話來引誘和嚇唬人。

我一直自詡自己是個活潑開朗樂觀的人,我也真心希望學生能通過我的課堂得到快樂,自學校是師生,離開學校了我們是朋友。我希望的課堂能有沉思也能有笑聲。真正做到學生很期待我的課堂,而不是因為沾了“體育”的光。

2

暑假我閱讀了吳非老師的《課堂上究竟發生了什么》這部著作。這本書中一篇篇短小的文章,向我們展示了在課堂教學中遇到的種種問題,以及我們需要去怎樣面對并解決這些問題。吳老師在書中所思所想,耐人尋味,啟人心智,讀完后,我受益頗深。

翻開目錄,我首先挑選的一篇文章就是《學生為什么在課堂上當看客》。越到高段,學生課堂上越不愿意回答問題,經常一節課變成了老師的“一言堂”。因而我挑選的第一篇文章就是《學生為什么在課堂上當看客》。通過閱讀,我了解了學生不愿意回答的問題、上課不愿意交流的原因。通過閱讀整本書,我也有了自己的看法:一是教師要加強學習,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及豐富的知識吸引學生。其次上課時,教師盡可能多地用抑揚頓挫、語調豐富、風趣幽默的語言,并配以豐富的表情和手勢來組織課堂教學,能給學生創造一個開放寬松的求知環境。三是我們要接助教學用具,更大程度的創設和諧高效的教學氛圍,使學生的主體性更大的發揮,使學生在積極參與、口手腦并用中增強學習興趣。四是可以借鑒吳非老師的《怎樣評價學生的課堂發言》,在學生回答問題時不要直接對學生的回答作出評價,不要讓學生覺得發言是一件令人恐怖的事,讓他們自由表達,哪怕是錯誤的見解。五是教師要重視感情的投入,以自己真誠的愛喚起學生情感的共鳴。學生喜歡你,課堂氣氛就會顯的活躍,學生的學習興趣就會油然而生。

另外《課堂要“留有余地”》一篇也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吳老師說“如果一節課能留下五六分鐘或是七八分鐘,讓學生自由討論,或是默讀,或是查看筆記,或是提問,或者,什么也不干,靜默,只要不妨礙同學,愛干嗎干嗎,對學生有好處。”讀到這里,我憶起上初三時遇到的一位數學老師,我們的數學老師請假,由李老師給我們上課,那時李老師每節課都會給我們留5分鐘時間,可以寫作業,也可以什么也不干,那時我就非常的喜歡李老師。而現在作為教師的我,每節課都滿滿的,生怕浪費一分鐘時間。想想那時自己的喜歡,再想想現在自己的做法,我想在今后的教學中,我也可以這么做,每節課給學生留3至5分鐘的空白時間,讓學生有想象的空間,有進一步探究的欲望。也可利用這空白時間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態,不讓學生整節課都處于緊張的狀態之中,不濫用學生的精力,給學生留有思考、消化的空間,從而取得更好的課堂效果。

書中還有許多事例都讓我受益匪淺,在以后的教學中如果碰到相應的問題,我會盡可能創造性地參照著去解決。學無止境、教海無涯,我將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中不斷學習,充實和豐富自我,勤勤懇懇、踏踏實實的工作。

3

《課堂上究竟發生了什么》是江蘇南京師范大學附屬中學的退休教師吳非先生寫的一本教學札記。他從課堂的角度,以一個老師,一個朋友的視角,深層次地闡述了做為一個老師的角色定位,教育心態和教育原則問題。該書引領著從教人員發散思維,到底怎樣才算是一個合格的老師?一個合格的老師應該從什么地方關注學生的學習,關注學生的成長,小到如果評價一個學生回答問題的對錯的評判,大到如何培養學生的價值觀和人生觀,林林總總,不一而足。

我們自己也是一名教師,以前總感覺自己還比較合格,教書認認真真,做題仔仔細細,不厭其煩。自從我看了吳非老師的這本書后,就陷入了深深的思考,是啊,對待學生回答問題的態度,我們常常是以自己心目中的對錯來評判學生的答案,在我們的'心中,只有兩種答案,一種就是我們要的答案,如果不是這個答案,我們就把它一棍子打死。長此以往,學生就開始害怕回答問題,他們怕在課堂上得不到老師的贊揚,而是劈頭蓋臉的批評,甚至有同學要嘲笑他們與眾不同的答案。特別是對語文課而言,我們要的就是學生敢于表達,敢于發表自己的見解,就像一千個讀著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樣,我們就要學生百花齊放的春天,為什么要死死地拘泥于一個固定的答案呢?所以吳非老師的這個觀點,我表示深深地認同,并將在今后的過程中加以改進。

我還認同他的另外一個觀點,這個觀點是說禁止學生在課堂作業的過程中使用涂改液。對于涂改液,我也是深惡痛絕的,因為涂改液老是把作業本弄得像個大花臉一樣,看到這樣的作業本,我就會變得心情不好,所以每次就指責學生。希望他們不要用涂改液的原因還有一個,就是涂改液有毒,涂改液中散發出來的氣味,將會嚴重影響學生的身體,可是很多學生就是屢教不改。吳老師是說,學生因為有了涂改液,就會馬虎潦草地寫作業,因為錯了還有機會更正,如果禁止學生用涂改液,他們就必須認真細致地答題,這對養成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無外乎是一件好事,因此我也非常地認同。

我還非常認同他的一個觀點——"門門考優未必真優秀"。從一個家長的角度出發,他們是希望孩子考優的,并且要門門考優。有很多考試優秀的孩子在能力上卻顯得非常的差。因為他把所有的經歷都用在如何做題答題上了,沒有剔出一些有效的時間進行交際能力的鍛煉,實踐能力的培養和其他行為能力的鍛煉上。我認為,一個學生要發展,必須是學習成績優秀,行為習慣良好,交際能力適中,這樣全面發展了,學生將來才能更好地適應時候的發展需要。

當然,書中還有很多觀點,值得我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