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二、在實踐中追求和發展真理第六課求索真理的歷程
1、什么是實踐?認識?2、實踐有何特點?3、為什么說“實踐是認識的基礎”?4、實踐和認識辯證關系?復習【原理要求】
堅持實踐第一的觀點,積極投身社會實踐,在實踐中檢驗和發展認識。實踐決定認識原理(實踐是認識的基礎原理)【原理內容】
實踐是認識的來源,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實踐是檢驗認識真理性的唯一標準,實踐是認識的目的和歸宿。認識反作用原理【原理內容】認識對實踐具有反作用。正確認識、科學理論對實踐有促進作用;錯誤認識、非科學理論則把實踐引入歧途,阻礙客觀事物的發展?!痉椒ㄕ摗恐匾曊胬?、科學理論的指導作用,堅持理論和實踐具體的、歷史的統一。實踐和認識(理論)的辯證關系原理【原理內容】實踐決定認識(理論):實踐是認識的來源,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實踐是檢驗認識的真理性的唯一標準,實踐是認識的目的和歸宿;認識(理論)對實踐有反作用,正確認識、科學理論對實踐有促進作用,錯誤認識、非科學的理論對實踐有阻礙作用?!痉椒ㄕ摗考纫獔猿謱嵺`第一的觀點,積極投身社會實踐;又要重視真理、科學理論的指導作用,堅持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原則,做到理論和實踐具體的、歷史的統一。【錯誤傾向】反對教條主義,反對思想僵化。是騾子是馬,拉出來遛遛真理無價寶,實踐里面找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吃一塹,長一智學然后知不足書到用時方恨少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近水知魚性,近山識鳥音。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欲知山中事,須問打樵人。竹外桃花三兩支,春江水暖鴨先知。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實踐是認識的來源精通的目的全在于應用學以致用造燭為求明,求知為運用,學而不用如同耕地不播種,終無所獲。實踐是認識的目的和歸宿我們要以實際行動實踐《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表明實踐是認識的目的我國古代大發明家魯班,在一次攀登山崖時,抓住一撮絲茅草,被草葉的細齒劃破了手,他從這里受到啟示,發明了鋸子。這說明實踐是認識的來源毛澤東同志指出:“讀書是學習,使用也是學習,而且是更重要的學習。”這句話告訴我們實踐是認識的目的恩格斯說:“社會一旦有技術的需要,則這種需要就會比十所大學更能把科學推向前進。說明實踐是認識發展的根本動力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原叫陶知行,后改為陶行知。說明實踐決定認識當前社會主義實踐證明,科學發展觀是新形勢下加強黨的建設和推進各項工作的行動指南。表明實踐是檢驗認識正確與否的唯一標準
據醫學史料記載,17世紀20年代,英國有個醫生給一位生命垂危的青年輸羊血,奇跡般地挽救了該青年的生命。其他醫生紛紛仿效,結果造成了大量受血者死亡,輸血醫療手段便被禁止使用。19世紀80年代,北美洲醫生給一位瀕臨死亡的產婦輸人血,產婦起死回生。醫學界再次掀起輸血醫療熱,卻帶來驚人的死亡。直到1901年維也納醫生萊因茨坦發現了人的血型系統,才打開了科學輸血的大門。
上述材料是怎樣體現“實踐是認識的基礎”這個道理的?(1)第一次輸羊血成功,從而發現輸血可以救治病人,說明實踐是認識的來源。(2)從輸羊血到輸人血直到終于解決輸血問題,表明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3)輸羊血的成功及大量受血者死亡和輸人血的再次成功及一次輸血醫療熱帶來驚人的死亡,直到終因發現血型系統而使輸血問題得以成功解決,說明實踐是檢驗認識真理性的唯一標準。(4)為救人而輸血并探究失敗的原因,直至發現血型系統,從而最終解決輸血問題,說明實踐是認識的目的和歸宿。解題技巧找出關鍵詞,概括題意。分清楚“實踐”和“認識”發生的先后順序根據問題的限定的原理,找出與材料相關的知識點。1、什么是真理?標志主觀同客觀相符合的哲學范疇,是人們對客觀事物及其規律的正確反映。(一)真理是客觀的與客觀對象相符合的認識與客觀對象不相符合的認識真理謬誤認識?人的認識對客觀事物的反映有正確和錯誤之分真理與謬誤的界限不容混淆判斷下面的說法是正確的還是錯誤的?有用的觀念就是真理。它是有用的,因為它是真的。它是真的,因為它是有用的。
例如,“伊拉克存在大規模殺傷性武器”這一命題對美國政府是“有用的”,他們以此為借口發動了伊拉克戰爭,推翻了薩達姆政權,獲取了巨大的利益。隨著戰爭的進展,布什政府不得不承認“在伊拉克沒有發現大規模殺傷性武器”。這時,曾經是戰爭借口的“有用”的命題就變為徹頭徹尾的“謊言”,沒有任何真實性可言。真理有用嗎?思考:2、真理最基本屬性是客觀性真理作為一種認識,其形式是主觀的,但是具有客觀的性質??陀^性是真理最基本的屬性。真理的客觀性有兩層含義:第一,是指真理的內容的客觀性,即真理作為對客觀事物及其規律的正確反映,本身包含著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內容。第二,是指真理檢驗標準的客觀性,即真理并不是某位天才人物的決斷,而是實踐檢驗的結果,而實踐本身是一種客觀的物質性活動。注意:1、所謂真理的客觀性,也就是說真理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它不會受到權利、地位、金錢的影響。2、這里所講客觀性,主要是從真理的內容,也就是其所反映的對象角度來講的。因此,真理在內容上是客觀的。真理作為一種認識,它的形式是主觀的。3、承認真理的客觀性,就應當堅持真理面前人人平等4、堅持真理的客觀性,也就是在真理觀上堅持了唯物主義想一想對同一事物的認識為何會有真理和謬誤的區分?由于人們的立場、觀點和方法不同,每個人的知識結構、認識能力和認識水平不同,對同一個確定的對象會產生多種不同的認識。但只能有一種正確的認識,即真理只有一個。因為客觀事物及其規律的本來狀況只有一個。下雨是好事還是壞事?
離開一定的條件,不好判斷一種認識是不是真理。
三角形內角之和等于180度,這是古希臘數學家歐幾里得提出的定理。在此之后的兩千年里,人們一直把它當作任何條件下都適用的真理。隨著航海事業的發展和人們對于球面認識的不斷深入,這一定理的局限性逐漸暴露出來。19世紀初,俄國數學家羅巴切夫斯基:在凹曲面上,三角形內角之和小于180度。隨后德國數學家黎曼提出:在球形凸面上,三角形內角之和大于180度。由此,人們關于空間的觀念發生了革命性的轉變。探究與共享*羅巴切夫斯基和黎曼的發現是否表明,歐幾里德定理不再是真理?為什么?*是什么原因使人們認識到歐幾里得定理并不是任何情況下都適用的真理?這說明了什么?真理是具體的有條件的
在19世紀的中期,馬克思、恩格斯在研究資本主義世界無產階級革命的規律時,曾經得出過這樣的結論:社會主義革命不可能在一個國家內首先取得勝利,只能在大多數國家,至少在歐洲幾個主要的資本主義國家同時進行才能勝利。(自由資本主義階段)
到了20世紀初期,列寧又得出一個與此相反的新結論:社會主義不可能在一切資本主義國家內同時取得勝利,而可能首先在一個或幾個國家中獲得勝利。
(帝國主義階段)真理都有自己的適用范圍——真理的條件性真理要不斷發展與完善——真理的具體性這段材料反映了真理的一個什么特點?
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適用的條件和范圍,超出這個條件和范圍,只要再多走一小步,哪怕是向同一方向邁出的一小步,真理就會變成謬誤。這里的條件和范圍從空間上講,即任何真理都只是對物質世界的某一領域、某一層面的正確認識。(二)真理是具體的有條件的1、真理是有條件的前蘇聯的社會主義革命中國的社會主義革命“先在城市奪取政權”理論“農村包圍城市”理論想一想想一想:前蘇聯社會主義革命的寶貴經驗——先在城市奪取政權理論,為什么在中國走不通,這反映了真理的一個什么特點?任何真理都是相對于特定的過程來說,都是主觀與客觀、理論與實踐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這里的特定過程從時間上講,即任何真理都是對事物發展過程中某一特定歷史階段的正確認識。2、真理是具體的指主觀認識符合當地的實際指主觀認識符合當時的實際結論:真理的條件性和具體性表明,真理和謬誤往往是相伴而行的。在人們探索真理的過程中,錯誤是難免的。犯錯誤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正確對待錯誤。如果我們不顧過程的推移,不隨著歷史條件的變化而豐富、發展和完善真理,只是照搬過去的認識,或者超越歷史條件,把適用于一定條件下的科學認識不切實際地運用于另一條件下之中,真理就會轉化為謬誤。判斷:真理永遠都是正確的。真理和謬誤的關系區別:含義不同真理和謬誤相互依存、互為前提。真理與謬誤相比較而存在,相斗爭而發展。聯系:真理和謬誤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1986年1月28日,美國挑戰者號航天飛機從卡納維拉爾角升空72秒后爆炸,包括一名教師在內的7名美國宇航勇士喪生。里根總統曾說,這類痛苦事件在所難免,可是“未來不屬于怯懦者,未來屬于勇者”。
1981年4月21日,美國成功發射并返回世界上首架航天飛機哥倫比亞號,使可重復使用的天地往返系統夢想成真。航天飛機最長的一次太空飛行,是96年11月19日起飛、12月7日降落的哥倫比亞號,歷時17天15小時53分鐘。2003年2月1日,美國哥倫比亞航天飛機發生空難,機上7人全部喪生?!鐐惐葋喬柺潞螅瑧撛趺纯创教旒夹g呢?
人類掌握航天技術過程,并不是一帆風順的,由于認識受主觀條件和客觀條件的限制,在實踐中出現挫折是難免的。由于認識具有反復性,因此,應在挫折中找原因繼續探索。1、認識具有反復性含義: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三)追求真理是一個過程人們對一個事物的正確認識往往要經過從實踐到認識,再從認識到實踐的多次反復才能完成……認識受到各種條件的限制從認識的主體來看,會受到客觀(?)與主觀(?)的限制;從認識的客體來看,客觀事物的復雜性、變化性,使其本質的暴露和展現有一個過程。原因:
火星,是太陽系第四顆大行星,從地球上望去,火星猶如一個巨大的火球。人類對這個紅色星球充滿了巨大的好奇和無限的遐思……
人類對火星的探索早在上世紀60年代就開始了。1965年美國的宇宙飛船拍攝照片顯示火星表面是一片坑坑洼洼的貧瘠荒地。1969年美國同時派兩艘飛船去探測火星.拍下了100多張照片,并對火星上的大氣及其表面進行了分析。
1976年發射的宇宙飛船在火星表面著陸,在火星土壤中發現了奇特的化學元素,
1996年美國宇航局的“火星全球調查者號”發射,并讓科學家們意識到火星表面下可能有水。
目前,美國的兩個火星探測器仍在火星軌道工作;另外,歐洲發射了“火星快車”探測器。人類對火星的認識還會發展嗎?為什么?會,因為人的認識具有無限性。2、認識具有無限性認識的主體(人類)認識的基礎(實踐)——世代延續——不斷發展人類認識無限發展每個時代、每個人的認識發展的有限性,構成了整個人類的認識發展的無限性。認識的對象(物質世界)————無限變化思考:為什么說認識具有無限性?
1930年天文學家湯博發現了冥王星。并從此把它確認為九大行星的一員。冥王星是九大行星中離太陽最遠的一顆,也是最小的一顆,比月球還小。
1978年,天文學家發現了冥王星的衛星。在冥王星上看到它的衛星是一個靜止不動的大“月亮”。
1995年,天文學家們發現,在冥王星的照片上有一些深色的斑點。他們認為這很可能是被污染過的水冰。另外,科學家們認為照片上一些紅色的區域應該是被凍結的甲烷或其它有機化合物。
(1)冥王星從一開始被確認為九大行星的一員,到現在又被“開除”,這一過程說明了什么?為什么?
2006年8月24日,國際天文聯合大會通過的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酒店的承包經營合同
- 2025LED廣告屏制作安裝合同
- 2025設備抵押借款合同范本
- 2025鋁合金門窗工程承包合同
- 2025年購房資金短缺的借款合同范本
- 2025城市供電特許經營合同樣本
- 2025租賃擔保合同模板
- 2025大學生個人車輛租賃合同
- 2025年農業用地流轉合同模板
- 2025跨國租賃合同范本
- (完整版)四級短對話真題里的虛擬語氣
- 2025 ACC-AHA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管理指南解讀課件
- 《強化危險化學品“一件事”全鏈條安全管理措施》知識培訓
- 智慧樹知到《形勢與政策(北京大學)》2025春期末答案
- 2025年中國尼龍注塑件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智慧能源體系》課程教學大綱
- 大象版五年級下冊《科學》全套教學課件
- DBJ04-T 241-2024 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
- 1.2區域整體性和關聯性-以青田縣稻魚共生為例課件-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選擇性必修2
- 特殊人群安全用藥指導
- 工業物聯網安全風險評估-深度研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