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樂而不淫,哀而不傷論琦君散文的儒家美學特質
在表達形式上,中國古典美學理論可分為儒家美學、道教美學和禪宗美學。就美學理論形成的時間維度而言,儒家美學可謂是中國美學的源泉。儒家美學理論肇始于孔子,后經孟子、荀子至《易經》、《樂記》等,共同完成了先秦時代儒家美學的理論框架。儒家美學闡述的中心即是“反復論述美與善的一致性,要求善美統一,高度重視審美與藝術的陶冶、協和,提高人們倫理道德感情的心理功能,強調藝術對促進社會和諧的積極作用”。由是可知,儒家美學集中體現在“以善為美”上。從這個角度,儒家美學可視為一種道德美學。儒家美學所倡導的“以善為美”原則對國人的性情、人格、修養形成影響深遠。這種影響對臺灣作家尤其是女性作家的文學創作,表現得更為突出明顯。本文即按照儒家所倡導的美學原則,以臺灣著名女性作家琦君的散文為個案,大致從情感表達、文風氣韻、思想內涵等方面,來考察這位女性作家散文的美學特質。一、情感上:應物和風孔子評《詩經·國風·關雎》稱其“樂而不淫,哀而不傷”。擷其一點,即是主張情感表達的適中與節制。這種“過猶不及”的審美原則,遂成為后世詩歌評判的普遍標準。延展開來,也可作為一切文學創作的通用標竿而遵從始末。由是,適度與節制作為審美原則,在文學創作中的重要性可見一斑。儒家所倡導的這種審美上的節制,從根本上要求創作者把握情感抒發的適度,力避感情的失控與泛濫。眾所周知,散文是最宜于感情抒發的一種文體。在現代散文初興的“五四”時代,女性散文就一味追求甜蜜,在凄美與純情中,情感不加節制,一瀉無遺,有“軟性”之病。反觀琦君散文,盡管以情動人是其突出優點,但卻不致濫情,顯示出一種敦厚之美。琦君散文所表現出的這種特點與其一貫的美學主張即寫真情,密不可分。與此同時,巧妙地運用情感對應物和風趣的筆法,來詮釋著這種情感表達的適中原則。一是對應物的情感投射。琦君散文中以懷舊記人的篇章最為讓人稱道。不過在眾多懷舊記人的散文中,我們很難見到那種激烈情緒的泛濫。琦君散文的情感抒發,往往是情動于衷,真切中絲毫不帶過分夸張哀嘆。這與琦君巧妙運用情感對應物息息相關。所謂對應物,本是詩歌的一個極為重要的概念,指的是把要抒發的情感借助與此相關的他物,間接表達出來。而這也是散文作者最為常見的情感書寫方式,即借物抒情、托物言志。散文《金盒子》是琦君散文中情感對應物運用最為典型的例子。這是一篇紀念不幸夭折的哥哥與幼弟的悼亡之作。如果沒有“金盒子”這個物象作為情感抒發的載體,而是一味地抒情,情感難免失之浮泛。琦君就巧妙地把對親人的思念,寄寓在這只凝聚兄妹姐弟情誼的金盒子上,讓讀者透過這個對應物深切感受到作者失去親人的沉痛與哀傷。整篇散文,讀來真切感人,有實感,無虛飾的成分。另外,《碎了的水晶盤》中,那只“水晶盤”實際上寄托了一個異國女子對丈夫望眼欲穿的等待。而水晶盤的破碎,隱喻了他們愛情的破滅。承載愛情的“水晶盤”物體意象顯得如此讓人感動,卻又是那么脆弱。二是以風趣的筆墨化解傷感。琦君散文中暗含著一股淺愁美學,字里行間透露出一絲淡淡的哀傷,不過這種哀傷卻是一種適度的感傷。琦君總能以節制的情感經營著這份哀傷。在行文中以風趣的筆墨化解哀傷,則是其一以貫之的節制策略。如《油鼻子與父親的旱煙管》,這篇散文是紀念父親之作。中年喪子的父親,傷感可想而知。但琦君并不刻意去表現這種凄情,而是以自己用鼻子油抹父親的旱煙管逗父親開心為著眼點,描寫一段濃濃的父女親情。本來很哀傷的故事,但在這些幽默的記憶碎片鉤織下,顯得輕松愉快。琦君就是在這種行文風趣中,把淡淡的傷感注入其內。整體而言,維持著情感適度、溫柔敦厚的境界。二、以美為和美—坤道形態《易傳·系辭下》有言:“乾,陽物也;坤,陰物也。陰陽合德,而剛柔有體,以體天地之撰,以通神明之德。”孔子對乾與坤的注疏,點明了《易經》的內容要核。若拋開其中對當時政治的解讀,把乾、坤所代表的內涵,擴展到對文學風格的界定上,孔子的這種陰陽剛柔相濟的觀點,則為人們認知“陽剛之美”和“陰柔之美”提供了初步的理論基礎。《易經·坤卦·文言》中又稱,“坤,至柔而動也剛,至靜而德方。后得主而有常,含萬物而化光。坤道其順乎?承天而時行”。盡管坤的內涵非常柔美,但動起來卻也有剛強,文靜中包孕著品德的端方。坤道所指稱的意蘊,涵蓋了那種至柔至靜、包孕萬物的特質,即柔美中不失端莊。歸根結底,《易經》中的坤道所代表的可以說是文學中的柔美一派即溫柔不失敦厚之流。盡管《易傳·象》也有“天行健,君子當自強不息”的萬丈豪言。剛健之筆,撲面而來。然而琦君的散文卻是完全屬于柔美風格的。與張曉風散文亦秀亦豪的美學特質相比,琦君散文在盡量凸顯柔美風格的同時,卻并不流于甜美,而是趨于一種中正的和美。琦君散文雖然少了一點張曉風式的豪氣,不過與那些以喁喁細語著稱的小女人散文卻也大不相同。在琦君散文中,少有的是那種言之鑿鑿的激昂澎湃,有的只是對往事的綿綿相思。如《下雨天,真好》,全篇以雨為中心意象,通過對“雨”情境背景下記憶片段的敘述,對雨作了不同層面、不同時空的展示,并且把兒時的雨天情境與當下雨天作出對比。那種對江南雨的懷戀而滲出的鄉愁溢于言表。整篇散文給我們的審美感受如同是置身于優美的田野間,在傾聽著那一曲曲動人的田園牧歌。如果從情感表達方式的歷史傳承上,琦君散文的這種表現形態則與柳永、李清照的詞同屬一宗。若要追及琦君散文柔美風格形成的原因,語言的清朗無疑是重要因素。如《桂花雨》:父親點上檀香,爐煙裊裊,兩種香混合在一起,仿佛就像神仙世界。于是父親詩興大發,即時口占一絕:“細細香風淡淡煙,兢兢桂子慶豐年。兒童解得搖花樂,花雨繽紛入夢甜。”詩雖不見得高明,但是在我心目中,父親確實是才高八斗,出口成詩啦。桂花搖落以后,全家動員,揀去小枝小葉,鋪開在簟子里,曬上好幾天太陽。曬干了,收在鐵罐里,和在茶葉中泡茶,做桂花鹵,過年時做糕餅。全年,整個村莊,都沉浸在桂花香中。整段文字詩性十足,質樸中透露出淡雅,中無贅言,顯示出蘊藉凈化的效果。琦君用這種極富詩意的語言描寫了這段搖桂花的場景,文字簡潔,而又意味無窮,顯示出一種柔美的特質。此外,琦君散文坤道形態還表現在散文主題上。琦君力圖通過抒寫“仁愛”與“鄉愁”,來詮釋自己仁民愛物的品格,及對故國家園的熱切思念。而在“仁愛”主題表達中,抒寫母親、歌頌母愛是琦君散文常寫常新的一個重要素材,如《母親的金手表》、《髻》、《母親的菩提樹》等。一般而言,這種母愛式的情感表達,使得創作者力求語句的溫婉與柔和,極力在一種溫馨的氛圍中訴說著母愛的偉大。琦君就力圖用這種母愛式的情感表達,來展現自己的寫作主旨。因而其散文極盡陰柔之美,與同樣善于書寫母愛的冰心相較,琦君則多了一份歲月積淀的滄桑和敦厚清明。三、儒教思想的深刻性在《論語·里仁》篇,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意思是說孔子的學說,只是忠和恕罷了,足見忠與恕在儒家學說中的重要地位。撇開忠,這里單講恕。那么如何才能做到恕道呢?孔子則作了進一步的回答,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翻譯成白話即自己所不想的東西,就不要給予別人。這種儒家的人道理念蘊含的哲理是寬容與仁慈,并且被后世人們當作成為理想和諧之人所必備的條件始終遵守。如果運用至文學創作上,突出這種主題思想,每每能形成一種祥和寧靜的美學形態。儒家所倡導的恕道是個體通向和諧之人的必由之路。而恕道所代表的倫理規范終極指向則是達成修己安人、和平中正。琦君散文中有關恕道的詮釋俯拾即是。首先,琦君散文創作的一個母題是大愛,即仁民愛物。盡管這與琦君篤信佛教息息相關,但是,倘要論及這種仁愛的隱形根源,與琦君深受儒家傳統文化的潛移默化影響不無關聯。琦君生長在浙江永嘉,從小接受的是私塾教育,大學時又拜入江南詞壇大家夏承燾的門下。可以說琦君是在中國傳統文化耳濡目染下成長起來的。儒家的仁愛思想對琦君影響可見一斑。如在《家有丑貓》中,琦君就談到“只要時時懷有一顆愛心,由人類而及動物,豈不是儒家仁民愛物的基本精神,處事做事,將何往而不吉利呢?”儒家的這種仁愛思想,對琦君散文大愛母題的形成是何其重要。其次,寬容本是琦君自身人格魅力的體現,同時也是其在散文中突出傳達的人類美德。琦君常常在行文中直接用儒家格言來表達自己的觀點。如在《忘掉了》中,為了表現忘掉比記住的更重要,或者說是寬容原諒的作用。她引用“古訓說,‘人有德于我,不可忘也,人有負于我,不可不忘也。’這是儒家的偉大寬恕精神”。對恕道的詮釋則更多是直接以筆下的人物言行舉止來進行驗證。比較典型的,如《外祖父的白胡須》中,外祖父宅心仁厚,經常接濟窮人,并以此為樂。當看見小偷在偷家里的糧食時,并不喊人來捉,反而拿出兩塊銀元給小偷,告誡其改邪歸正,而小偷果真做到了。外祖父對待他人的態度,印證著那句“施比受更為有福”的真理。外祖父的寬容之心顯而易見,而寬容帶來的效果,是讓人迷途知返,走上正途。此外,《髻》、《鮮牛奶的故事》中,琦君穿插講述了小時候與姨娘的糾葛故事。盡管琦君常常夾在母親、父親與姨娘的三角關系中,感受著諸多的不快甚至痛苦,姨娘給小小的琦君幼小的心靈埋下了濃濃的陰影。不過長大后,當姨娘垂垂老矣時,琦君最終還是原諒了她,并且相依為命,以溫厚與同情譜寫恕道的內涵。這種以寬宥為本的思想特質,在以秀美為特征的女性散文中則顯得尤其大氣。值得一提的是,恕道思想根植于琦君散文中常常又能達到一種教化的意味,而這對于兒童教育無疑具有莫大的啟示。有資料顯示,許多讀了琦君散文的讀者,在處理父母子女彼此之間的關系時,能互相體諒,最終使雙方關系更加融洽。正是具備了儒家的恕道精神,琦君散文總會給人一種溫柔敦厚的教化意味,若上升至美學層面,則形成了琦君散文化戾氣為祥和的藝術境界。四、以儒善美為目的的文學追求“中和”作為儒家美學的一個中心概念,最早見于《禮記·中庸》中,“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作為一種文學作品風格評判的形態,“中和”與“神妙”、“氣韻”、“意境”共同構成了美學史上的四種基本形態。那么中和之美的實際內涵指的是什么?按照張國慶的說法,“中和之美是一種以正確性為內在精神的普遍的藝術和諧觀”。也即是說,中和之美代表的是平和、協調與溫潤。以中和為旨歸的儒家美學,著力點在于人的精神人格,即在于其所倡導的倫理人格,“當這種倫理人格具有一定的感情形式,給人一定的情感體驗的時候,就成了美。”天性善良的琦君顯然具備了這種倫理人格,而她的散文則是其人格魅力的顯現。在以情動人的琦君散文里,給我們的情感體驗始終是善的。琦君散文在美與善、文與質上正契合了儒家美學的藝術和諧觀。其一,善美合一。儒家美學實際就是道德美學。其所謂的“美”其實就是“善”的同義詞。孔子說的“里仁為美”,孟子說的“充實之謂美”大都不離道德的完善、人格的健全。而追求善、體現善則成為實現美、表現美的先決條件,換句話說脫離了善,則美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如果以儒家善美合一的美學理論來考察琦君散文,則是十分貼切的。首先,琦君在其散文中多次提到文學創作善與美的重要性。如在《靈感的培養》中提到,“我認為有志從事寫作,第一有廣大的同情心,時時體驗人情,觀察物態,然后以溫柔敦厚之筆,寫出真善美的文章”。在《真善美———讀世緣鎖記》篇中,琦君談到,“凡寫親情之文,無有不真,真情之文,也無有不善。但要讀者浸淫于這份真與善之中而不覺,卻必須具備一個條件,那就是美。美的筆觸,是帶出真和善的高妙技巧。”琦君散文創作主旨或美學追求即是寫真情,表現善。這其中就潛藏著琦君對善的重視與珍愛。其次,琦君在散文中塑造了一群極富善心的人物群像。擁有佛心的母親自不必多說,另外還有長工阿榮伯伯(《看戲》)、慈祥的外公(《外公的白胡須》)、授業恩師夏承燾(《鷓鴣天》)等。這些人物無不各以自己的行動詮釋著善的內涵。而身體力行“善”的琦君,則以童年視角把這些畫面展現在人們眼前。她力圖表現人間善的一面,發掘人性中美好的一面。可以說在琦君散文中,“善”不僅僅作為表現內容存在,而且是形成其文學風格的一個重要因素。其二,文質合一。關于文與質,孔子有一段著名的論斷,即“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后君子”。這里說的實際上即是文章的外在表現形式與內在內容的辯證關系。在孔子看來,文章只有樸實與文采,即內容與形式相統一,才是適當的或者說是美的。于是文質合一遂成為儒家美學中的一條重要準則。琦君散文以質樸著稱,她的美學觀里也是非常重視文章表現內容的。琦君常常記著恩師的教誨,“文章要以心寫,不是只用腦寫,從心里寫出來的,才見真性情,用腦子寫出來的只偏重文字技巧”。可見其對文章質的理解與認識。在具體的散文創作中,琦君總能言之有物,不作無病呻吟。即使感情書寫正酣時,也能做到有感而發、緣情體悟。如《粽子里的鄉愁》,這是一篇思鄉之作。作者通過兒時母親包粽子分發給窮人的故事,追憶親人。在舒緩的故事敘述中,懷鄉思親之情油然而生。文章有實感,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電梯乘客信息安全保護措施考核試卷
- 畜牧業生產性能測定與評價考核試卷
- 山東司法警官職業學院《體育課程與教學論》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上海財經大學浙江學院《熱動專業英語A》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江蘇省宜興市張渚徐舍教聯盟重點中學2025年初三3月月考(數學試題文)含解析
- 遼寧稅務高等專科學校《食品法規與標準》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內蒙古呼和浩特市第六中學2025屆高三一診模擬考試英語試題含解析
- 天津工藝美術職業學院《生物學綜合(二)》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牡丹江大學《建筑給水排水工程課程設計》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吉林省延邊市長白山第一高級中學2025屆高三第二學期第2次月考綜合試題含解析
- 2023年版-腫瘤內科臨床路徑
- 婚育情況登記表
- word精美小升初簡歷歐式模板
- 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醫院耳鼻喉進修匯報
- 巖芯鑒定手冊
- DB32-T 3916-2020建筑地基基礎檢測規程-(高清現行)
- 快速排序算法高校試講PPT
- 甘肅歷史與甘肅文化
- 2022年執業醫師證件租賃協議書
- 太上三官寶經(共12頁)
- 高邊坡施工危險源辨識及分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