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表外詞語介入與漢語的詞匯虛假記憶
1.表外詞語的介入虛假記憶意味著人們將經歷的事情視為未經歷的東西。有關詞匯虛假記憶的研究一般遵循DRM范式(Deese-Roediger-McDermott:Deese,1959;RoedigerandMcDermott,1995)。在這樣的研究中,受試者學習一些關聯性詞表,每個詞表由10~15個詞語(“學習詞”)組成,這些詞都是某個不出現在詞表中的“關鍵詞”的聯想詞,然后受試者對學習過的詞語進行自由回憶,或判斷一些目標詞是否在詞表中出現過。Roediger和McDermott(1995)(以下縮寫為R&M)讓受試者通過聽覺來學習詞表,發現受試者對學習詞的回憶率為60%,對沒有出現在詞表中的關鍵詞的虛假記憶高達40%,而對除了關鍵詞和學習詞之外的詞語(稱為“表外詞語”)的虛假記憶卻很小。在所有學習后再回憶的詞表中,有14%的詞表出現了“表外詞語”的介入(extra-listwordintrusion)。表外詞語介入在理論上可以用內隱性記憶來解釋。Collins和Quillian(1969)提出了語義網絡的概念,認為在心理詞庫中,詞匯是根據語義相互連接的。激活擴散模型提出,心理詞庫的組織類似一張相互交織的網絡,節點之間的距離由節點類別的關系和典型程度決定;在詞匯提取中,詞匯激活隨著節點距離的增大而減弱,與輸入詞關系接近的詞語更容易被激活。(CollinsandLoftus,1975)我們認為,表外詞語在DRM范式中的出現是因為它們在詞語學習過程中通過語義網絡被激活,因而在自由回憶中被提取。根據R&M,受試者在回憶時,在所有供學習的關聯詞詞表中,有40%出現了關鍵詞;相比之下,出現表外詞語的只占14%。這意味著在對關聯詞詞表的記憶中,學習詞對表外詞語的激活效應不強,這是英文的情況。那么,如果研究對中文關聯詞詞表記憶的情況,表外詞語的介入是否也同樣低呢?由于表外詞語的介入源于心理詞庫語義網絡中語義的激活,我們認為,考察虛假記憶中的表外詞語介入對于研究心理詞庫的表征會有所幫助。2.對漢語詞庫表征的研究有關心理詞庫的表征,主要有三種不同的觀點。Taft和Forster(1975)的“詞素分解儲存表征”理論認為,詞語是以詞素的形式儲存的,一個詞語分解為組成該詞的詞素來表征,在詞庫表征上只有不可分的詞素,而沒有彼此獨立的詞條。Butterworth(1983)的“整詞表征”理論則認為,詞語在詞庫中是整個儲存的,每個詞都在詞庫中占有一個位置,并與對應的語義相聯系。而第三種觀點“混合表征模型”認為,在心理詞庫表征中,既有整詞表征,也有詞素表征。此外,Taft和Forster(1975)提出的另一個表征模型認為,復合詞在詞庫中有各自的詞條,但這些詞條包含了該詞的形態結構表征。另有Laudanna和Bruani(1985)提出,詞語通過整詞表征提取,而它的結構分析要通過對詞素的激活來實現。在對漢語詞庫表征的研究中,混合模型得到了很多實驗的支持(王春茂,1999;ZhangandPeng,1994)。由于中文詞語往往由兩個或多個詞素組成,如果詞素在心理詞庫中有獨立的表征,那么受試者在學習漢語詞表時,除了整詞得到激活外,整詞的組成詞素也將得到激活,從而進一步激活與這些詞素相關聯的詞語。由此可假設,由于漢語的詞語基本由雙(多)詞素組成,而英語的很多基本詞匯都是單詞素的,中文實驗中的表外詞語介入率將大于英文實驗中的表外詞語介入率。3.實驗3.1體系實驗材料和程序3.1.1受試者與材料。廣東外語外貿大學英文學院30個研究生參加了本實驗。我們仿照R&M的材料,選了“皇帝”(king)、“男人”(man)、“河流”(river)、“睡覺”(sleep)、“生氣”(angry)、“醫生”(doctor)作為關鍵詞,做成了六組中文關聯詞詞表,每組12個詞。所有的關聯詞都是二字詞語(實驗材料見附錄)。另擬以“熱”(hot)為關鍵詞的一組詞表,供受試者練習使用。由于兩種語言和文化的差別,我們對材料做了適當的修改,如把George對譯為“乾隆”。3.1.2實驗程序。實驗用E-prime進行,30個受試者先后在同一臺電腦上完成實驗。我們采用順勢方向(forwarddirection)呈現詞語,在聯想上最為接近關鍵詞的詞語最先呈現。呈現詞語為36號字體,在電腦屏幕的同一個位置上出現。實驗的提示語言為中文。實驗開始前,受試者先用以“熱”為關鍵詞的詞表進行練習。在實驗中,受試者每學習完一組詞表后便立即進行回憶,并將回憶出來的詞語用拼音方式輸入電腦。3.2表外詞語的介入率實驗結果表明,在所有受試者經回憶完成的詞表中,對未出現在學習詞中的關鍵詞的平均虛假記憶率為23%(表1),對表外詞語的虛假記憶率為41%,平均每個詞表有0.7個表外詞語詞例(token)的介入。R&M沒有給出每個詞表表外詞語介入的平均數,而只報告了出現表外詞語介入的詞表在所有詞表中的比例為14%,遠遠低于我們41%的比例。介入率最高的為“皇帝”和“生氣”兩個詞表,有一半以上(53%)受試者的詞表中存在表外詞語的介入,最低的為“睡覺”詞表,為20%,但仍然高于R&M的平均表外詞語介入率。由于我們的受試者是通過視覺途徑記憶詞表,而R&M的受試者是通過聽覺途徑,我們很難單從表外詞語介入率上說明漢語和英語哪種語言的表外詞語介入率更高。Smith和Hunt(1998)用R&M的實驗材料分別做了經聽覺和視覺兩種途徑的研究。在用聽覺呈現材料時,受試者對關鍵詞的虛假記憶率為42%,而當呈現途徑改為視覺時,對關鍵詞的虛假記憶率則降為22%。這表明,聽覺對虛假記憶的效應明顯高于視覺。在我們用漢語材料通過視覺所做的研究中,受試者在回憶詞表中對關鍵詞的虛假記憶是23%,這與Smith和Hunt(1998)有關視覺的發現幾乎相一致,但明顯低于R&M和Smith和Hunt有關聽覺的關鍵詞虛假記憶率(40%)。與關鍵詞的介入一樣,表外詞語的介入也是一種虛假記憶。如果視覺對虛假記憶的效應低于聽覺,那么視覺的表外詞語介入應該低于聽覺。但對比我們和R&M的數據,我們發現情況剛好相反:漢語視覺的表外詞語介入(41%)反而高于英語聽覺的表外詞語介入(14%),漢語回憶詞表中表外詞語介入最低的比例(“睡覺”詞表,20%)比英語聽覺表外詞語介入的平均比例還要高。這說明,漢語材料比起英語材料引發更多的表外詞語介入,并且這種差別不是由詞表記憶途徑的不同而引發的。4.詞匯學習過程中表外詞語的激活實驗結果驗證了我們的假設,即漢語的表外詞語介入率高于英語的表外詞語。我們在前面指出,這種差別不是由于記憶途徑的不同引起的。我們推斷,中文材料引起的高表外詞語介入率很可能是因為漢英兩種語言本身的不同。漢語的大多數詞語都是雙(多)詞素的,而英語的詞語卻大多是單詞素的。這兩種語言構詞上的區別清楚地反映在中英文兩種實驗材料上。如以anger為關鍵詞的英文關聯詞詞表為:mad、fear、hate、rage、temper、fury、ire、wrath、happy、fight、hatred、mean,而相應的中文詞表(以“生氣”為關鍵詞)為:憤怒、瘋狂、憎恨、狂暴、脾氣、高興、仇恨、卑鄙、鎮靜、情緒、發火、罵人、害怕。可以看出,英文詞主要以單詞素組成,而中文中相應的詞主要由雙詞素構成。如果在詞匯學習過程中,除了整詞得到激活外,構成整詞的詞素也分別得到激活,那么中文材料引發較高的表外詞語介入率就可以得到很好的解釋:中文材料由雙(多)詞素組成,在詞語輸入(即學習)過程中,這些詞素也得到了激活,并相應地激活了跟這些詞素意義相關的詞語,從而導致了更多的表外詞語被激活。實際上,中文實驗中很多表外詞語的出現只能用詞素的獨立表征和激活來解釋。在對“生氣”詞表的回憶中出現了表外詞語“發狂”(兩次)和“狂喜”(三次),這很可能是詞表中與它們意義相關的詞語通過語義激活擴散誘發了它們。但“發狂”與“狂喜”跟詞表里詞語的語義聯系并不強,所以語義激活擴散理論很難解釋它們出現的原因。通過觀察“生氣”詞表里的詞語,我們發現詞素“發”存在于詞語“發火”里,詞素“狂”出現在詞語“狂暴”里,而詞語“高興”跟“喜”的意思相近。如果在詞語記憶中,整詞和詞素同時得到激活,那么上面兩個表外詞語出現的原因很可能是:在輸入過程中,詞素的音、形以及意義、概念也同時得到激活,而在輸出過程中,這些被激活的詞素很可能一起參與組詞出現在回憶詞表中。我們可以用下面的模型來說明這一過程。圖中大圓圈表示心理詞庫,在這大圈之中,圓圈里的內容表示詞庫里的語言表征,方框里的內容表示概念表征。大圈之外分別是詞語輸入和輸出。在對英文詞表記憶中,由于材料基本上是單詞素詞語,在詞匯輸入過程中,被激活的意義只有與該詞相對應的意義;而在中文實驗中,由于很多詞語都有兩個詞素,在輸入過程中,除了學習詞的意義被激活外,組成學習詞的詞素的意義也得到了激活,而這些詞素的意義又通過語義網絡擴散,激活了更多的意義,導致了中文的表外詞語的介入多于英文表外詞語的介入。這種差別的原因是兩種語言的詞匯在輸入過程中可分解程度的不同。在英文材料里,由于學習詞由一個詞素構成,它們在輸入時不能分解為多個詞素因而沒有導致更多意義的激活;而在中文材料里,詞語在輸入時,同時被分解為不同的詞素,這些詞素同時激活了各自的意義。然而,如果詞素沒有獨立的表征,詞素即使被分解,也很難激活和整詞聯系不大的概念和詞語,因此,我們的發現為詞素的表征和心理詞庫的混合模型提供了一定的證據。5.心理詞匯的混合表征模型我們的實驗發現,在漢語虛假記憶中,表外詞語的介入率高于英語實驗中表外詞語的介入率。對這種現象的解釋,我們認為,由于漢語的基本詞匯多由雙詞素的復合詞構成,而英語的基本詞匯多是單詞素詞語,因而漢語的基本詞匯在詞語輸入過程中的可分解性高于英語的基本詞匯,從而激活更多的意義,使得表外詞語的介入增多。我們的發現支持了心理詞匯的混合表征模型。在詞庫中,既有整詞的表征,也有詞素的表征。如果中文和英文實驗中的表外詞語介入的差別是由于兩種語言詞匯的可分解性的不同引起的,那么在語言內部,詞匯的可分解性是不是也會產生不同的虛假記憶效應呢?這方面的問題還需要進一步研究。虛假記憶和表外語的介入率實驗材料(黑體詞語為該組詞表的關鍵詞,最后一組供受試者練習)1.皇帝皇后封建統治皇宮王冠君主太子乾隆獨裁王位權力臣民2.男人女人丈夫叔父女士懦夫父親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南京理工大學泰州科技學院《中國哲學》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小學一年級上冊-北師大版數學期中試卷(二)
- 全國學生競賽試題及答案
- 婦女保健試題及答案高一
- 布藝溫馨面試題目及答案
- 2024年紡織工程的基礎知識試題及答案
- 2024年設計理論國際商業美術設計師考試試題及答案
- 商業AIGC擎舵-數字人
- 2024年廣告設計師設計市場調研試題及答案
- 功能性紡織品的設計試題及答案
- 殘疾人輔具申請
- MOOC 旅游學概論-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中國大學慕課答案
- 2023人教版小學美術四年級上冊期末試卷含部分答案(三套)
- 承包經營食堂日控管周排查月調度記錄和管理表
- 培訓課件:超前地質預報
- 留守兒童心理健康課件
- 跨國公司的外匯風險管理分析-以TCL科技為例
- hellp綜合征護理課件
- 污水源熱泵方案
- 《唐詩中的春夏秋冬》五年級下冊詩詞鑒賞一等獎課件
- 25題內控合規崗位常見面試問題含HR問題考察點及參考回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