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塞脈片治療血栓閉塞性脈管炎脫疽的臨床應用_第1頁
通塞脈片治療血栓閉塞性脈管炎脫疽的臨床應用_第2頁
通塞脈片治療血栓閉塞性脈管炎脫疽的臨床應用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通塞脈片治療血栓閉塞性脈管炎脫疽的臨床應用

血栓形成性脈管炎(簡稱脈管炎)是一種慢性和難治性周圍血管病,通常發生在男老幼孩和年輕時。目前發病原因尚不明確,復發率高,國外對本病的研究頗多,但治療效果較差,高位截肢率為28%。國內研究本病采取了以中醫中藥為主,中西醫結合的治療方針,取得了一定成就,但高位截肢率仍為2.5%~9.5%。因此從中藥中開發出安全、高效的藥物成為當前醫藥工作者的一個重要課題。通塞脈片是南京中醫藥大學制藥廠研制生產的獨家產品,具有培補氣血,養陰清熱,活血化瘀,通經活絡的功效,用于血栓閉塞性脈管炎(脫疽)的毒熱癥的治療,功效顯著,臨床應用介紹如下。1以“養胃”利刑—組方合理,標本兼顧通塞脈片是在承襲《驗方新編》四妙勇安湯的基礎上,結合近代藥效研究進展,綜合兩京中醫藥大學,名老中醫臨床經驗化裁研制而成經驗方,突出了標本兼顧,辨病辨證相結合的特點。主要適用于脫疽的毒熱證,在運用清熱解毒,活血化瘀藥物的同時,又重視氣血的培補,寓通于補中,具有標本同治,攻補兼施的特點。方中黃芪,甘、微溫,歸肺、脾經。《醫學啟源》:“善治脾胃虛弱。”《珍珠囊》:“黃芪甘溫純陽,其用有五:補諸虛不足,一也;益元氣,二也;壯脾胃,三也;……活血生血……”本品于本方中具有益氣行滯,活血通絡的功能;又脾主四肢,本品有益氣升陽,養陰生津的功能,而通達四末,濡養經脈。且黃芪尚可益氣生血,托毒排膿,生肌斂瘡,故黃芪于本病標本兼顧,乃為主中的君藥。黨參,甘,平。歸脾、肺經。《本草從新》言:“主補中益氣,和脾胃,除煩渴。中氣微弱,用以調補,甚為平妥。”《本草綱目拾遺》言:“治肺虛,能益肺氣。”《本草正義》記載:“力能補脾養胃,潤肺生津,健運中氣,本與人參不甚相遠。其尤可貴者:則健脾而不燥;滋胃陰而不濕;潤肺而不犯寒涼;養血而不偏滋膩;鼓舞清陽,振動中氣而無剛燥之弊。”本品于方中具有益氣行滯,滋陰養血的功能,增強黃芪的益氣行滯,養陰生津,濡養四末的功能。當歸,甘辛苦溫,入心、肝、脾經,甘補辛散,若泄溫通,故而有補血行血,化瘀止痛,托毒消腫之效,為外科的常用藥,既可用于癰疽初起紅腫熱痛,以活血消腫散結;又可用于氣血虧虛膿成不潰或久潰不斂,以托毒、排膿生肌斂瘡。二藥配伍,輔助君藥,發揮益氣行滯,活血消腫,托毒、排膿的功能,故為臣藥。石斛,甘,微寒,歸肺、腎經。《藥性論》言:“主治男子腰腳軟弱,……補腎積精,腰痛,養腎氣,益力。”《本藥》曰:“主傷中,除痹”具有補腎滋陰,清熱除痹的功能。金銀花甘寒,主入肺胃二經,《本草正》曰:“金銀花,善于化毒,故治腫毒,……誠為要藥。毒未成者能散,毒已成者能潰。”本品于方中具有透達營衛,清解熱毒,消腫散結的功能。玄參苦、咸,寒,歸肺、腎經。《日華子本草》記載:“補虛勞損,心驚煩躁,劣乏骨蒸,消腫毒”。具有清熱涼血,滋陰解毒,散結消腫的功能。三藥配伍,佐助君臣藥物,發揮滋陰清熱,涼血解毒,消癰散結之功盡顯佐助之能,共為佐藥。川牛膝,甘、酸性平,入肝、腎經。《神農本草經》將本品列為上品,謂其“主寒濕痿痹,四肢拘攣,膝痛不可屈。”《名醫別錄》稱其可“益清,利陰氣,填骨髓。”《本草正》曰:“補髓填精,益陰活血”之功。《醫學衷中參西錄》記載:“牛膝,原為補益之品,而善引氣血下注,是以用藥欲其下行者,恒以之為引經。故善治腎虛腰痛腿疼痛,或膝痛不能屈伸,或腿痿不能任地。”本品于方中既能活血化瘀,通絡止痛,又能引藥下行,故為佐使藥。甘草亦為使藥,性味甘平,入心、肺、脾、胃經。既能清熱解毒,緩急止痛,又可調和藥性,亦呈佐使藥之用。現代藥理學研究表明,黃芪、黨參具有提高機體免疫力的作用;當歸具有降低血小板聚集、抗血栓、抗炎鎮痛、降血脂及促進機體免疫力的作用;石斛可提高巨噬細胞的吞噬能力、解熱;金銀花在體外試驗中有明顯的抑制多種細菌的作用;牛膝有明顯的抗炎、鎮痛效應;甘草具有解痙、抗炎、提高機體免疫力、降脂、抑制血小板聚集、解熱鎮痛等作用。2正確的效果和安全的服用2.1治療組臨床療效情況南京中醫藥大學自20世紀60年代初就開展了對本病的臨床研究。他們先從中醫辨證施治著手,治療住院患者499例,經過多次總結,篩選出有效的方藥,進行劑型改革,研制成新藥“通塞脈片”,治療脈管炎及其其他閉塞性血管病150例,取得了較好的效果。近期療效結果表明,其中脈管炎135例;臨床痊愈71例,顯著有效58例,好轉3例,無效3例(其中1例作高位截肢術)。閉塞性動脈硬化癥12例;臨床痊愈5例,顯著有效5例,好轉1例,無效1例。腦血栓形成2例均為顯效。紅斑性肢痛癥1例獲臨床痊愈。全組臨床治愈和顯著有效率為94.8%,總有效率為97.4%。遠期療效結果表明,84例患者,療效優者28例,占33.3%,良者28例,占33.3%,差者17例,占20.6%,惡化者10例,占11.9%,死亡者1例,占1.2%。2.2臨床療效分析經江蘇省中醫院觀察300例,結果表明,臨床治愈144例,顯效135例,好轉12例,無效9例。臨床治愈和顯效率為93%,總有效率為97%。實驗研究亦表明,本品能提高動脈血氧分壓、動脈血氧飽和度,從而使血液微循環得到改善。2.3實驗觀察和指標分析為了探索通塞脈片的療效機制,根據脈管炎的病理改變及臨床表現,觀察了對凝血機制,患肢動脈血氧含量的測定,患肢電子脈搏計檢查及動物實驗4項主要指標進行測定與分析。實驗結果表明:2.3.1治療后總糖凝血活酶元含量的變化(1)對凝血機制的影響:共觀察33例,治療前大多數病例在正常高值或高于正常值,治療后均有明顯的下降,經統計P<0.01,有顯著差異,說明能降低纖維蛋白元的含量。(2)對白陶土部與凝血活酶時間的影響:大多數病例經治療后可使部分凝血活酶時間延長。(3)對纖維蛋白溶酶元含量的影響:經治療后逐漸減低,經統計,P<0.05有明顯差異。(4)血小板粘附性試驗:共觀察40例,結果治療后均恢復正常。(5)纖維蛋白(原)降解產物(FDP)含量的測定:共測定16例,癥狀好轉的15例中有13例FDP含量恢復正常或有所增加,2例無變化,癥狀反復1例其含量亦有增加。2.3.2動脈血氧含量據文獻記載本病患肢動脈血氧飽和度低于正常水平。本試驗隨機抽樣測定22例患者患肢動脈血氧分壓及飽和度,結果表明治療前后動脈血氧含量增高非常顯著,P<0.01。2.3.3電子脈象計的記錄結果表明,治療后比值增加非常顯著,P<0.01。2.3.4心率及心電圖變化結果表明,本品對細動脈、細靜脈及毛細管均有擴張的作用,血流明顯增快;對呼吸、心率及心電圖均無影響;可使冠脈流量顯著增加,心肌收縮力顯著增強。由此可見,臨床及作用機理實驗研究表明,本品療效顯著,作用機理明確,未發現該藥有明顯不良反應,對體內各臟腑器官亦無損害,可長時間服用,是治療動脈炎安全有效的良藥。3基本醫療保險藥品通塞脈片具有培補氣血、養陰清熱、活血化瘀、通經活絡的功能,根據中醫異病同治的原理,可用于由氣虛血滯,熱毒瘀阻所致的多種血管疾病。除治療周圍血管病包括血栓閉塞性脈管炎、動脈硬化閉塞癥、靜脈炎、糖尿病性壞疽等外,尚可用于冠心病、心絞痛、心肌供血不足等,有效緩解心絞痛及胸悶,并可用于中風及中風后遺癥特別是腦出血半身不遂,語言謇塞等,有效抑制血栓形成及高血壓、高血脂的輔助治療、慢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