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本文格式為Word版,下載可任意編輯——2023年登鸛雀樓教案中班(5篇)作為一位優良的教職工,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又該怎么寫呢?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教案范文,歡迎大家閱讀共享借鑒,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登鸛雀樓教案中班篇一
4.登鸛雀樓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6個生字。認識“登、鸛、雀、依〞4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從朗讀詩句中體會到“站得高,才能看得遠〞的道理。
教學重點:學會本課生字,朗讀、背誦課文。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1。出示鸛雀樓的圖片,問:你們看這是什么?你們覺得怎樣?教師簡介鸛雀樓:鸛雀樓舊址在XX省的永濟縣。由于經常有一種形狀像鶴的鸛鳥停留在上面,所以叫做鸛雀樓。樓一共三層,在樓上可以望見雄偉的中條山和浩浩蕩蕩的黃河,是當地的名勝。唐代有位著名的詩人叫做王之渙,他登上這座鸛雀樓后感慨萬分,寫下了千古傳誦的詩章:《登鸛雀樓》(板書課題)那么,詩人登上了鸛雀樓看到了什么?感到了什么呢?
2.(放課件)看圖,聽錄音,整體感知。
二、借助拼音自讀古詩。
1.自由讀,畫出生字和不明白的地方。
2.出示生詞卡片,檢查生字讀音。
3.指名讀古詩,正音。
三、理解詩句意思。
1.自由讀古詩,讀后想想:
(1)詩人登上鸛雀樓看到了什么?(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2)看到眼前的景象,詩人想到了什么?(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2.小組探討、交流上述問題。
3.質疑、解疑,重點理解:
目:看。欲:想要。窮:盡。
4.說說“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有什么道理。
結合學生生活實際,幫助學生理解:只有站得高,才能望得遠,要發憤向上,不斷進取。
四、指導朗讀、背誦。
1.聽課文錄音,體會詩的節奏和重音。
2.指名讀,集體評議。
3.同桌互背。
4.情境體驗:把自己裝扮成詩人,看圖吟誦古詩。
五、分析字形,指導書寫。
1.學生在讀準字音的基礎上,自己分析字形。
2.重點指導:
入:與“人〞的區別。
窮:部首是“穴〞(穴寶蓋)
3.指導學生在田字格里書寫。
板書設計
登鸛雀樓教案中班篇二
★能正確、流利地朗讀和背誦課文。
★學會本課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字只識不寫。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
★生字卡片
1.談話。
小朋友已經學過不少古詩,誰能背給大家聽聽?今天我們又要學習一首古詩。
2.板書課題:17登鸛雀樓
指名拼讀“登〞(dēng),要求讀準后鼻音。教學登字頭,指名拼讀“鸛〞guàn。
3.解題。
“登鸛雀樓〞就是登上鸛雀樓。這首詩的是唐代詩人王之渙。有一天,王之渙登上鸛雀樓,看到了落山的太陽,奔騰的黃河,就寫下了這首詩。這首古詩我們早就會背了,但現在我們放在課文中進行學習,大家覺得現在的要求是什么?(要會背,而且要有感情地背誦;要了解它的意思;要會寫)
1.幻燈出示課文內容。
2.由于學生已經能背誦,所以直接出示不帶拼音的課文,指名讀。
3.學習一、二兩行。
(1)指名讀一、二兩行。
(2)理解意思。
①出示課文掛圖。
設置情境:一天黃昏,詩人登上了鸛雀樓,他放眼望去,看,這氣勢多么壯觀。
②答問。詩人在鸛雀樓上看到什么?
這是什么時候的太陽?你怎么知道這是黃昏的太陽的?課文中稱黃昏的太陽叫什么?這輪黃昏的太陽就要落下去了,(在圖上演示太陽落下的情景)它會怎樣落下去?課文中哪個詞是“靠著〞的意思?(依)
引導學生理解“盡〞,指名說說“盡〞的意思,再演示太陽落山的情景,協助學生理解“盡〞就是“完〞的意思。
詩人站在鸛雀樓上還看到什么?
③指名說說詩句的意思。
④看圖想象,有感情地朗讀一、二兩行。
2.學習三、四兩行。
(1)談話。詩人登上鸛雀樓看到這一雄偉壯觀的景象,他會想些什么呢?
(2)指名讀三、四兩行。
(3)理解。欲:想要。窮:窮盡。千里目:目,眼睛,就是看到更遠的地方。更:再。
(4)指名說說詩句的意思。
(5)看圖體會,練習朗讀。
3.練說全詩的意思。
(1)自由練說。
(2)指名試說。
1.師引導學生讀詩,畫出詩的節奏和重音。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2.自由讀。
3.指名讀。
4.出示填空題,學生填空。
①詩句中表示動作的詞(依、入、目、上、盡、流)。
②詩句中表示顏色的詞有(白、黃)。
③詩句中表示數量的詞有(千里、一層)。
5.分小組探討詩句中所描寫的風景。
6.根據詩意,展開合理想像,把想像中的景物畫下來。勉勵學生畫得不要與文中插圖雷同。畫的時候要考慮你的觀測點在何處?夕陽、山峰、黃河應畫在什么位置?畫好再涂上顏色。
7.幻燈展示學生的簡筆畫,師生結合詩句一起點評。
8.在悠揚的音樂聲中,學生閉目遐想,老師用語言描述詩的境境。
9.啟發學生談談在詩句中所表達的思想和自身對這首詩的體會,分組上臺競賽,看哪一組的同學說得精彩。
1.指導學生有感情地背誦這首詩。
2.拓展性小練筆,把你站在高處觀測的景物用一二段話寫出來。
3.探討。
詩人登高觀景時的心情、神情、動作,會是什么樣子,他可能講些什么?
這首詩表達了什么樣的思想感情,學了這篇課文,你懂得了什么?
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登鸛雀樓教案中班篇三
1.會讀會寫6個生字,認讀4個生字。
2.理解詩句內容,回復課后問題。體會的思想感情,領悟“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遠〞的道理。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1.學會生字、朗讀并背誦課文是重點。
2.指導理解詩句意思是難點。
掛圖、生字卡片、cai課件。
一、透露并解釋題目,激發興趣
板書詩題并解釋詩題。
舊址在今XX省永濟縣。前面可以望見中條山,下面鄰近黃河。由于經常有一種形狀像鶴的鸛鳥停留在上面,所以叫鸛雀樓,又名鸛鵲樓。樓共三層,是當時文人游覽的勝地。此樓北宋時還存在,后來被河水沖垮。題目的意思是登上鸛雀樓。
王之渙(688—742),晉陽(今XX太原)人,唐代著名詩人。
二、教師范讀
教師一邊讀,一邊演示電腦課件(畫面:詩人正站在黃河邊的鸛雀樓上觀看風景,太陽漸漸地落下山去。)
三、學生輕聲讀,要求學生注意生字的讀音
四、指導學習生字
1.教師在黑板的田字格上板書生字,帶領學生讀音、組詞。
2.學生書空練習。說說記生字的方法。
教師重點指導:
樓:lóu,讀邊音。“木〞字作偏旁時,捺要寫成點。入:rù,獨體字,兩筆。注意和“人〞區別開。窮:qióng,三拼音,上下結構,寫時不要少寫寶蓋頭下面的撇和點。目:mù,全包圍結構,要和“日〞字區別開。更:gèng,讀后鼻音。獨體結構。有7筆。層:céng,讀平舌音,后鼻音。
五、課堂練習
1.組詞:
人()日()
入()目()
2.在練習本上抄寫生字。
一、復習
齊讀課文。
二、導讀課文,適時演示電腦課件,幫助學生理解大意
1.指名學生朗讀后,逐行導讀。
2.指名試讀試講后,教師精講點撥:
第一句:白日:此處指入夜的'太陽。依:挨著,靠著。山:這里不是專指某座山,而是指連綿起伏的群山。盡:完。這里指落日漸漸沉下去了。黃河:是我國其次大河,僅次于長江。入海流:向大海流去。其實,鸛雀樓距離大海尚有千里之遙,在樓上是看不到黃河流入大海的。但是,無論怎樣曲折迂回,最終還是要流入大海的。這里的“入海〞是說明流的方向。這句詩的意思是:登上鸛雀樓舉目遠望,看見一輪落日靠著連綿起伏的群山快要沉下去了,黃河水正奔騰吼叫著向大海流去。
其次句:欲:想要。窮:窮盡,含有完全的意思。千里,不是實指,而是夸誕的說法,指很遠很遠的地方。更;再。這句詩的意思是:要想把很遠很遠的地方的景物都看到,就要再登上一層樓;也就是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遠。
三、體會詩的意境
1.引導思考:想一想,這首詩寫出了什么樣的風景?
學生思考回復后,教師總結:(1)這首詩寫出了宏大的黃昏風景。站在鸛雀樓上,先向西眺望,看到泛白的太陽依傍著群山緩緩下沉,再俯視黃河,望著奔騰的河水向東流去,這是一幅多么宏大的景象啊!目送落日,直到它逝去為止;放眼黃河,欲目送它流入大海。既有雄渾宏大之景,又有留戀遐思之情,情景交融,意境開闊。(2)這首詩還表達了開闊的心胸和觀測美景的情趣。詩人面對日落水漾的宏大美景,游興未盡,不能滿足,他急于擴大自己的眼界,還想看得更開闊更高遠,于是寫出了要看盡這千里風光,必需再登上一層樓。
2.小結:這首詩寫的是詩人登上鸛雀樓看到的景物和產生的想法,描繪了祖國雄偉宏大的山河。
四、指導朗讀,背誦課文
1.教師放朗讀錄音。學生跟讀,朗讀時要注意讀出節奏、重音和韻腳。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自由輕聲讀三遍。齊讀三遍,練習背誦,檢查效果。
五、課堂練習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完成課后練習第3題。填空:
()依山盡,()入海流。
欲窮(),更上()。
板書參考
1.組織一次登高的活動,讓學生說說登高望遠的感受。
2.收集與這首詩有關的資料,然后大家交流,看誰收集的多。
登鸛雀樓教案中班篇四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和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字只識不寫。
教學設計:登鸛雀樓教案教學設計好其次課時
1出示生字:登,指名分析字形,說說偏旁名稱。
2指名背誦課文。
1出示生字
樓依盡人欲窮
2引導用生字組詞
樓(樓層高樓樓房鐘樓)
依(依靠依依依山傍水)
盡(終點用完盡力窮盡)
入(進入入門出入)
窮(窮盡貧苦窮苦)
3教學字形/article/
(1)指名分析字形,說說記憶方法。
依和衣比較,入和人比較,窮和力比較,層和云比較。
(2)講解欲、登、樓的筆順。
4指導書寫
欲:
樓:
1讀一讀,再抄寫
山白日千里目
海黃河一層樓
2根據句意說出詩句
(1)滔滔的黃河水向大海流去。()
(2)入夜的太陽靠著連綿起伏的山漸漸落下去了。()
(3)要想看到很遠很遠的地方。()
(4)再登上一層樓。()
板書設計:
白日依山盡,
景(看)
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
理(想)
更上一層樓。
登鸛雀樓教案中班篇五
1、通過學情調查,在學生已有的認知基礎上,通過教學,使學生能夠進一步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課文。
2、學習8個生字,認識1個偏旁,學寫“入〞,“欲〞兩個生字。
3、初步理解字義和詩句,感知詩的意境及蘊含的道理
理解字義和詩句內容
提醒最終兩行詩句所蘊含的“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遠〞這一深刻的道理。
1、多媒體課件
2、課前對學生進行學情調查
兩課時
其次課時:
在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上,通過教學,進一步讀好、背好古詩,
學寫其它5個生字。
教學過程:(略)
在實踐中總結,在總結中提高
——古詩《登鸛雀樓》教后反思
蘇教版小學語文教材根據母語的習得規律,認定學習語言是主體能動地把在語言內化為自己語言的過程。語文課上的語言學習,則是教師指導學生通過讀書活動內化課文語言,同時接受課文的思想感情和文化熏陶的過程,語文教學強調主體因素,重視整合效應,明確提出以培養語感為核心,以指導讀書活動為“經〞,以字詞的訓練為“緯〞來構建語文教學的整體框架,堅持“重感悟、重積累、重遷移〞的基本教學策略。教完古詩《登鸛雀樓》后,對此我有了更深刻的體會。
現代教學的一個重要觀點就是承認差異,尊重差異,教學不但要把握全體學生發展的共同特點,而且要熟悉學生發展中的個別差異,因材施教,才能促進全體學生的發展,擴大發展的局面。教學是師生間的教和學的雙向活動,教師的教學對象是學生,因此對學生的學情要有充分地了解,在教學過程中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1、對學生知識背景的調查
二年級的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語言積累,他們對于古詩《登鸛雀樓》已很熟悉,有部分學生在課前已經能讀、能背了。但“古詩〞這種語言材料是一種結晶體,蘊蓄著很深的聰慧和哲理。通過調查發現,他們所謂的能背,僅僅是一種機械記憶,有些學生連詩中的一些字還不認識,字音讀不準,字形不明白,對于詩意及蘊含的道理還不明白。所以,在教學中我根據學生這方面的學情,結合低年級語文教學大綱的要求,進一步提出了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即在理解字意和詩句的基礎上,讀好、背好這首詩,體會古詩所蘊含的道理。
2、對學生能力經驗的調查
二年級的學生通過以往的學習,已經積累了一定的學習方法,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能力。因此,在教學中,我充分表達以學生為主體,讓他們運用已有的讀新課文的方法來初讀古詩,即先自由讀課文后面的生字,再自由讀課文,然后同桌互讀互查,讓會讀的小朋友幫一幫暫時不會讀的小朋友,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從而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在學習中相互合作的精神。另外,教學要面向全體。在檢查自讀狀況時,先檢查生字,再由生字連詞,對于學生易讀錯的字詞我進行重點指導、改正,如:“登〞“層〞是后鼻音,“鸛〞是三拼音,“樓〞的發音要到位等等,真正把字詞教學落在實處。
3、對學生需求的調查
低年級學生年齡小,好動、愛玩,他們能說的喜歡自己說。根據他們的心理特征,我在教學中是這樣設計的。首先,在課前的學情調查時,設問:“誰愿意做代表為大家背一背這首詩?〞就有學生主動站起來背古詩了。其次,在寫字這個塊面中,我利用游戲形式即“看誰找的對〞來指導學生寫字,寓教于樂,充分調動學生利用多種感官,動手動口動腦去學習生字。教學“入〞字時,與“人〞比較。這是個形近字,先讓學生探討交流,一起說說“入〞和“人〞的不同之處,再以順口溜的形式幫助學生加強記憶:“看看有點像,比比不一樣,就差一點點,錯了就變樣,寫時要注意,細心想一想〞。學生的興趣較高,覺得很好玩兒。在教學“欲〞字時,通過動畫演示,讓學生自己去發現問題,并通過自己的觀測、學習去解決問題,學生嘗到了成功的喜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年動葉可調軸流電站用風機投資申請報告代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山東省臨沂市蘭陵縣中考一模地理試卷(含答案)
- 物流運輸掛靠合同協議
- 中西醫結合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備考攻略阿虎醫考助你科學規劃
- 《綠色生活課件》課件
- 《卓越品牌市場分析》課件
- 2024年籃球裁判員評估辦法與試題及答案
- 種子繁育員的行業背景試題及答案
- 《罕見乳腺癌亞型》課件
- 核心技能足球裁判員試題及答案
- 病房意外停水應急預案演練
- 醫療安全不良事件課件
- 鋼結構加工制作工藝流程
- 循證護理個案
- T-CRHA 028-2023 成人住院患者靜脈血栓栓塞癥風險評估技術
- 護理查對制度
- 冬季車輛安全駕駛培訓課件
- 【企業并購的動因和績效探究文獻綜述及理論基礎6100字】
- 健康指南腰椎管狹窄如何診斷腰椎管狹窄
- 金屬廢料資源化利用
- 2023裝配式建筑標準化產品系列圖集(預制內墻條板)SJT 03-2023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