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堿鹽教學設計(五篇)_第1頁
酸堿鹽教學設計(五篇)_第2頁
酸堿鹽教學設計(五篇)_第3頁
酸堿鹽教學設計(五篇)_第4頁
酸堿鹽教學設計(五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本文格式為Word版,下載可任意編輯——酸堿鹽教學設計(五篇)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yōu)質的范文嗎?下面是我?guī)痛蠹艺淼膬?yōu)質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酸堿鹽教學設計篇一

酸堿鹽這部分內容,涉及到的物質種類好多,還學到了復分解反應。這是初中化學教學的一個難點,學生在這部分的學習簡單遇到困難,甚至出現(xiàn)難為情緒。假使教學策略不當,就激發(fā)不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如何吸引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提高教學效率,是十分重要的。

一、夯實基礎

由于酸堿鹽的內容涉及到化學式及化學方程式的書寫,所以在學習酸堿鹽之前,教師要專門拿出時間引導學生系統(tǒng)的復習化學式及化學方程式的書寫,為酸堿鹽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同時,還要將教材重組,讓學生首先學習物質的分類,特別是酸堿鹽的分類。使學生能從酸堿鹽的組成特征、命名特點等方面區(qū)分物質的分類,并加強記憶常見酸堿鹽的溶解性。這些學習酸堿鹽的基礎,把握好這些內容,對于酸堿鹽的學習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重視試驗教學

化學是一門以試驗為基礎的學科,教材在酸堿鹽的學習中安排了多個試驗活動,充分顯示出試驗在學習中的重要性。教師要利用好試驗教學,將抽象的知識具體化,幫助學生理解學習內容。并且要提高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適當安排探究試驗,讓學生在實際操作中獲得知識,提高課堂有效性。

三、類比歸納

酸堿鹽的學習主要涉及到三大類物質間的復分解反應,具有很強的規(guī)律性,這些規(guī)律都需要學生自己去摸索和歸納得出。在新課程改革中,一個主要目標是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在酸堿鹽的教學中,可以讓學生根據(jù)教材上的內容,即教材上給出的各類物質的性質,歸納總結出酸堿鹽各類物質的性質以及復分解反應的規(guī)律。這樣既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同時也加深了學生對該部分內容的理解與記憶。

四、聯(lián)系生活

化學對我們的生活影響十分廣泛,我們可以從日常生活中提煉素材,培養(yǎng)學生對該部分內容的理解及處理能力,同時能夠引起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所以在該部分教學中,要重視表達化學的實用性。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四處有化學,如:在學習鹽酸時用家庭用品潔廁凈中含有鹽酸,它能除去廁所中的水垢,引出鹽酸的化學性質的學習;家長腌菜的時候不能用金屬制的容器,讓學生對酸的腐蝕性有一定了解等。

總之,酸堿鹽這一部分的內容比較雜,特別是復分解反應,學生的學習有一定的困難。所以在教學過程中要抓住該部分的重點、難點,制定良好的教學策略,才能在教學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酸堿鹽教學設計篇二

酸堿鹽教學策略

初中化學中,酸堿鹽之間關系密切,因此是初中化學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的重點難點,也是中考的主要內容,更是初中與高中教學銜接的重要知識。

如何搞好這部分知識的教學呢?我認為,在酸堿鹽的教學中,教學過程和教學內容應既要符合青少年的認知發(fā)展水平,又要符合新課程的目標要求,輔之以恰當?shù)恼n堂教學組織形式,才能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一、正確把握好課標要求

老師對酸堿鹽這一部分的教學要求把握偏差是最大的。雖然實施新課程已經有些年頭了,但是聽課過程中還是發(fā)現(xiàn)一部分老師還是要求過多、過高。有一部分是無意的——平日不能認真學習“教學要求〞,教學跟著自己的感覺走,跟教著輔走,跟著經驗走;有一部分是有意撥高難度——新課程教材由于兼顧學生中心,學科系統(tǒng)性沒了,上了幾年下來,效果不好,干脆就回到老教材的路子上。這種過多、過高的要求,其結果是對學生造成不必要的學習負擔,而且對基本的內容沒強調到位,增加的部分又把學生搞混了。因此,應注意把握好教學的深度和廣度:認真依照《課程標準》備課、開展教學,進一步明確教學要求,明了每一課的教學目標。

二、教材有機重組,夯實基礎

酸堿鹽的學習能否順利進行,要看基礎知識是否扎實。學生學習中需要書寫大量的化學式和化學方程式,因此首先要加強訓練化學式的書寫,為學習酸堿鹽時書寫大量的化學方程式夯實基礎。由于在探究酸堿鹽反應規(guī)律時要考慮物質的分類和常見酸堿鹽的溶解性,因此需要把教材重組,提前學習物質的分類,特別是酸堿鹽的分類。使學生能從酸堿鹽的組成特征來區(qū)分物質類別,并通過順口溜、口訣等加強記憶常見酸堿鹽的溶解性。只有加強了這些知識,夯實了基礎,才有可能學好酸堿鹽。

三、重視試驗探究,讓學生在動手動腦中把握知識

教師首先應當充分利用好演示試驗,把抽象的知識直觀化、形象化、簡單化,幫助學生理解和把握。更要重視學生的探究試驗,盡可能多地創(chuàng)設學生試驗探究的機遇,讓學生在自己動手探究的過程中歸納酸堿鹽的反應規(guī)律,把握酸堿鹽的性質并培養(yǎng)他們的動手能力、試驗操作能力、觀測能力以及試驗方案設計、試驗數(shù)據(jù)分析處理等能力。如在學習氫氧化鈉溶液與二氧化碳反應的性質時增加試驗:請同學用導氣管向氫氧化鈉溶液中吹氣,觀測能否反應。由于沒有明顯現(xiàn)象,學生都以為沒有發(fā)生化學反應,此時老師向溶液中漸漸地滴入稀鹽酸,讓同學們注意觀測,發(fā)現(xiàn)有氣泡產生,說明氫氧化鈉溶液與二氧化碳發(fā)生了反應,已經變了質,并得出證明氫氧化鈉溶液變質的方法之一是參與稀鹽酸。通過這些試驗的直觀現(xiàn)象,降低了學生學習的難度,讓大多數(shù)學生都能理解這個知識點,并且由于學生對這些試驗有較濃的興趣,印象十分深刻,知識把握十分穩(wěn)固。

四、在重點知識的教學上要把握好“度〞

在教學過程中如何確鑿把握酸堿鹽教學的度呢?這是所有初中化學教師十分困惑的問題,一方面,平日的教學輔導書和考試在酸堿鹽方面的題目有一定的難度,教師假使教得簡單,學生在一次次練習中與考試中往往會“碰壁〞,信心就會消磨殆盡,學習的興趣也會無影無蹤。假使教得“到位〞一部分接受能力比較差、理解能力比較弱的學生就會感到很痛楚,聽不懂,甚至遇到酸堿鹽題目就發(fā)暈。那么,確鑿把握酸堿鹽的教學的難度至關重要。下面舉部分例子進行說明:

在探究酸堿鹽發(fā)生復分解反應的條件時,可以通過安排學生進行分組試驗(每組的試驗藥品不同,每組做四個試驗,其中兩個試驗能發(fā)生復分解反應,另兩個不能發(fā)生復分解反應)。從試驗事實中歸納復分解反應的條件,最終安排適量的練習讓學生穩(wěn)定把握該規(guī)律。

常見酸堿鹽的溶解性對于判斷酸堿鹽之間能不能發(fā)生復分解反應十分重要。從反應物來看,堿與鹽反應,鹽與鹽反應時要求反應物都是可溶的,從生成物來看,要生成氣體、沉淀或水。這一部分知識,對于高中學習離子反應是十分重要的基礎。因而,對于常見酸堿鹽的溶解性表,依照新課程目標的要求,我們可以這樣處理:一是務必要教會學生怎么使用溶解性表;二是在試驗中盡量多地展示常見酸堿鹽的樣品和對應的溶液,讓學生感知它們的顏色、狀態(tài),再細心觀測教材中的酸堿鹽的溶解性表,分組探討常見酸堿鹽的溶解性規(guī)律,指導學生結合規(guī)律去感知,而不要死記硬背;三是編順口溜記憶溶解性表。如:鉀鈉氨鹽硝酸鹽,都能溶于水里面;氯化物除氯化銀,硫酸鹽不溶鋇和鉛;堿溶鉀鈉銨和鋇,碳酸只溶鉀鈉銨;微溶只有三四個,悄悄記在心中間。講授元素化合物知識要盡量利用實物和試驗。以物質的性質為線索,把有關物質的制法、用途、保存方法等知識串聯(lián)起來。教師在講解酸堿鹽知識時,在新授課中必需通過試驗,結合試驗事實進行分析概括酸堿鹽的化學性質。在復習課中,必需指導學生聯(lián)系已知的事實和理論進行演繹推理,得出酸堿鹽性質的知識網絡圖。在習題課中,通過難度適中的多種練習加深學生對物質及其變化規(guī)律的認識。

五、聯(lián)系生活實際,激發(fā)學習興趣

化學是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學科,與生活實際有較密切的聯(lián)系。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當從生活事例出發(fā),引出化學知識,并運用化學知識解釋生活或社會中存在的現(xiàn)象。如炒菜時在鐵鍋中加食醋有什么好處?蚊蟲叮咬后又痛又癢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在學習鹽酸時用家庭用品潔廁凈中含有鹽酸,它能除去廁所中的水垢,引出鹽酸的化學性質的學習。學了鹽酸與硝酸銀溶液反應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氯化銀后,立刻引入:自來水中存在鹽酸,有些不法分子用自來水冒充純凈水騙人,你能揭開不法分子的騙人勾當嗎?當學習了硫酸與氯化鋇溶液反應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硫酸鋇時,馬上引入:已知可溶性鋇鹽有毒,在醫(yī)院做腸胃透視檢查身體時,要服用“鋇餐〞——硫酸鋇,但誤服碳酸鋇會引起中毒,解毒方法之一是服用一種瀉鹽硫酸鎂,你能解釋其中的原因嗎?密切聯(lián)系生活實際可以加深對酸堿鹽知識的理解又可以寓學于樂。

六、教學要循序漸進,階梯式螺旋上升

酸堿鹽知識難度較大,在新課進行中不能追求教學進度,不求量,但求質。可適當放慢進度,腳踏實地,步步為營,給學生消化吸收練習穩(wěn)定的時間。新授課練習時重視基礎知識的穩(wěn)定,練習課要起點低,小坡度,循序漸進,螺旋上升。實際上,以上補救知識缺陷、補充同類反應等多種措施,都會使教學進度慢下來。假使教學進度過快,學生還未理解穩(wěn)定就向下進行新課,做成了夾生飯,即使再回鍋也不簡單蒸熟。學生尚未構建新的知識結構,又會產生新的認知障礙。

七、適當歸納,幫助學生形成知識體系

通過試驗,可指導學生歸納出酸堿鹽的化學性質、復分解反應發(fā)生的條件。在復習中,可歸納物質或離子共存的條件、常見離子的檢驗方法、必需記住的常見沉淀、氫氧化鈉是否變質的判斷方法等,這些歸納,可使學生形成知識體系,起到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形勢在不斷變化,教學策略也要相應變化。只有因時制宜制定相應的教學策略,才能突破難點,提高學生總體成績,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酸堿鹽教學設計篇三

1、鹽酸中含有的粒子有h+cl-h2o,紫色的石蕊試液遇鹽酸可以變成紅色。小明向探究終究是哪種粒子使紫色的石蕊試液變色的,他設計了如下試驗:(1)向紫色的石蕊試液中參與水,結果發(fā)現(xiàn)溶液沒有變色,證明使石蕊變色的不是;(2)向另一份石蕊試液中參與nacl,結果發(fā)現(xiàn)溶液仍沒有變色,證明使石蕊變色的不是;(3)向第三份石蕊試液中參與,結果發(fā)現(xiàn)溶液變成了紅色,證明使石蕊變色的是h+。

2、碳酸鈣是一種白色固體,可溶于稀鹽酸并產生無

色氣體。某同學想知道稀鹽酸中哪種粒子(h+、cl-、h2o)能使碳酸鈣溶解并產生氣體。他進行了如下探究:

(1)提出假設:收集證據(jù):向四支試管中分別參與一致量的碳酸鈣,向第一支試管中參與水,無現(xiàn)象;向其次支試管中參與稀鹽酸,產生氣泡。

(2)通過向第一支試管中參與水無現(xiàn)象可以證明(3)要證明另外兩種粒子能否溶解碳酸鈣并放出氣體,還需要在第三支和第四支試管中進行試驗:在第三支中參與;在第四支中參與。(4)你的探究結果為:

1、鹽酸中含有的粒子有h+cl-h2o,紫色的石蕊試液遇鹽酸可以變成紅色。小明向探究終究是哪種粒子使紫色的石蕊試液變色的,他設計了如下試驗:(1)向紫色的石蕊試液中參與水,結果發(fā)現(xiàn)溶液沒有變色,證明使石蕊變色的不是;(2)向另一份石蕊試液中參與nacl,結果發(fā)現(xiàn)溶液仍沒有變色,證明使石蕊變色的不是;(3)向第三份石蕊試液中參與,結果發(fā)現(xiàn)溶液變成了紅色,證明使石蕊變色的是h+。

2、碳酸鈣是一種白色固體,可溶于稀鹽酸并產生無

色氣體。某同學想知道稀鹽酸中哪種粒子(h+、cl-、h2o)能使碳酸鈣溶解并產生氣體。他進行了如下探究:

(1)提出假設:收集證據(jù):向四支試管中分別參與一致量的碳酸鈣,向第一支試管中參與水,無現(xiàn)象;向其次支試管中參與稀鹽酸,產生氣泡。

(2)通過向第一支試管中參與水無現(xiàn)象可以證明(3)要證明另外兩種粒子能否溶解碳酸鈣并放出氣體,還需要在第三支和第四支試管中進行試驗:在第三支中參與;在第四支中參與。(4)你的探究結果為:

1、鹽酸中含有的粒子有h+cl-h2o,紫色的石蕊試液遇鹽酸可以變成紅色。小明向探究終究是哪種粒子使紫色的石蕊試液變色的,他設計了如下試驗:(1)向紫色的石蕊試液中參與水,結果發(fā)現(xiàn)溶液沒有變色,證明使石蕊變色的不是;(2)向另一份石蕊試液中參與nacl,結果發(fā)現(xiàn)溶液仍沒有變色,證明使石蕊變色的不是;(3)向第三份石蕊試液中參與,結果發(fā)現(xiàn)溶液變成了紅色,證明使石蕊變色的是h+。

2、碳酸鈣是一種白色固體,可溶于稀鹽酸并產生無

色氣體。某同學想知道稀鹽酸中哪種粒子(h+、cl-、h2o)能使碳酸鈣溶解并產生氣體。他進行了如下探究:

(1)提出假設:收集證據(jù):向四支試管中分別參與一致量的碳酸鈣,向第一支試管中參與水,無現(xiàn)象;向其次支試管中參與稀鹽酸,產生氣泡。

(2)通過向第一支試管中參與水無現(xiàn)象可以證明(3)要證明另外兩種粒子能否溶解碳酸鈣并放出氣體,還需要在第三支和第四支試管中進行試驗:在第三支中參與;在第四支中參與。(4)你的探究結果為:

酸堿鹽教學設計篇四

1.一般不跟其他物質發(fā)生復分解反應的是16.以下各組物質的溶液混合后,能產生白色沉淀的是a.氯化鉀b.硝酸c.硫酸鋇d.氫氧化鈉a.碳酸鈉和鹽酸b.氫氧化鈉和硫酸2.把一定量的鋅粉參與硝酸銀和硝酸銅的混合溶液中,c.氯化鋇和硫酸

d.氯化鈉和硝酸充分反應后過濾,濾紙上的殘留物可能是

17.以下物質溶于水后,溶液顯堿性的是

a.zn和cub.zn和agc.cu和agd.aga.cuob.naclc.co

2d.na2co33.一些食物的近似ph如下:番茄4.0~4.14;蘋果2.9~18.以下物質在敞口的試劑瓶中放置一段時間后,發(fā)生3.3;牛奶6.3~6.6;雞蛋7.6~8.0.則以下說法不正化學變化質量增加的是()確的是

()a.濃鹽酸b.濃硫酸c.氯化鈉固體d.氫氧化鈉固體a.胃酸過多的人應少食蘋果b.番茄汁屬酸性食品19.以下物質中,既能跟鹽酸反應,又能跟硫酸銅溶液c.牛奶和雞蛋清均為堿性食品d.蘋果汁酸性比牛奶強反應的是4.以下物質長時間露置于空氣中,質量減輕的是

a.cub.naohc.cuod.ba(no3)2a.石灰水b.濃鹽酸c.濃硫酸d.固體氫氧化鈉5.以下化學方程式表示的反應,符合試驗事實的是

a.cu+h2so4=cuso4+h2↑b.2kno3+mgcl2=mg(no3)2+2kclc.hg(no3)2+cu=cu(no3)2+hgd.4fe+3o22fe2o36.以下物質中,易溶于水的是

a.naclb.baso

4c.cu(oh)2d.agcl7.分別將以下各組物質同時加到水中,能得到無色透明溶液的是()a.cuso4、hcl、kclb.k2so4、bacl2、hclc.fecl3、koh、nacld.na2so4、hcl、kno38.以下試驗結論錯誤的是

a.某無色溶液滴加酚酞試液顯紅色,該溶液不一定是堿溶液b.某固體參與稀硫酸,產生了無色氣體,證明該固體可能是活潑金屬c.某溶液滴加氯化鋇溶液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證明該溶液中可能有ag+d.將適量氯化鈣溶液參與到在空氣中部分變質的燒堿溶液中,可得到純凈的燒堿溶液9.蚊子、蜂、螞蟻等昆蟲叮咬人后,會向人體注入一種叫蟻酸(甲酸)的物質,使皮紅腫疼痛,要消除腫痛,可涂抹以下物質中的a.稀硫酸b.氫氧化鈉溶液c.稀氨水或肥皂水d.食用醋

10.以下物質敞口放在空氣中,變質的是

a.濃鹽酸

b.濃硫酸

c.生石灰

d.粗鹽11.在硝酸鋅和硝酸銅的混合溶液中,參與過量的鐵粉,充分反應后,溶液中存在的溶質是

a.fe(no3)3b.fe(no3)

2、zn(no3)2c.只有zn(no3)2d.只有fe(no3)212.某電鍍廠排出的酸性污水中,含有有毒的硫酸銅以及硫酸.欲除去cu2+并降低污水的酸性,分別參與以下物質能達到目的的有①鹽酸②生石灰③熟石灰

④氯化鋇⑤氫氧化鐵

a.②③b.①②③c.①②⑤d.③④⑤

13.以下各組物質能夠在同一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naoh、na2co3、hclb.ca(oh)

2、mgso4、(nh4)2so4

c.kno3、nacl、naoh

d.agno3、hno3、cacl2

14.只用一種試劑除去nano3溶液中混有的少量cuso4雜質,應參與適量的()

a.naoh溶液b.ba(no3)2溶液c.ba(oh)2溶液d.na2co3溶液

20.以下氣體大量排放到空氣中會污染大氣,但可用naoh溶液吸收的是

a.cob.co

2c.so2

d.o221.以下關于碳酸鈉晶體的描述中錯誤的是

a.碳酸鈉晶體俗稱燒堿b.碳酸鈉晶體在枯燥的空氣中易風化c.碳酸鈉晶體上滴加稀鹽酸,有氣泡冒出d.能除去油污,可做廚房的清潔劑

22.以下物質反應后有藍色沉淀生成的是

a.氧化銅和稀鹽酸b.氫氧化鋇溶液和稀硫酸c.硫酸銅溶液和氫氧化鈉溶液d.氯化鐵溶液和氫氧化鈉溶液23.氫氧化鈉必需保存在密閉的容器中,其主要原因是a.簡單吸收空氣中的水分和二氧化碳b.有腐蝕性c.能與酸反應

d.能與空氣中的n2

反應

24.在含cucl2和mgcl2的混合溶液中,參與適量的鋅粉,使之恰好完反應后過濾,留在濾紙上的物質是a.znb.cuc.cu和mgd.zn和cu25.試管內壁殘留以下物質,用稀鹽酸浸泡不能除去的a.鐵銹銹漬b.氫氧化鈉溶液和硫酸銅溶液反應后留下的藍色固體c.用氫氣還原氧化銅后附著的紅色固體d.長時間盛放石灰水留下的白色固體

26.以下物質一般不生成氫氣的是

a.鈉和稀鹽酸b.鎂和稀硫酸c.鋁和鹽酸d.銅和鹽酸27.將水參與以下各組物質中,得到無色透明溶液的是a.fecl3、koh、naclb.k2so4、bacl2、hclc.cuso4、hcl、kcld.na2co3、na2so4、kcl

28.以下物質的ph大于7的a.食醋b.胃酸c.石灰水

d.汽水

29.試驗室用石灰石與酸反應制取二氧化碳,一般不用

硫酸的原因是

()

a.生成微溶物覆蓋在塊狀的石灰石表面使反應難以繼續(xù)

進行b.反應太猛烈,收集氣體困難

c.硫酸不

與石灰石起反應

d.生成的二氧化碳不純

30.能將稀鹽酸、氫氧化鈉、氯化鈉三種無色溶液一次

性鑒別出來的一種試劑為()

a.酚酞試液b.石蕊試液c.碳酸鈉溶液d.稀硫酸

31.以下溶液久置于空氣中,因化學變化而質量減輕的44.以下化學方程式正確的是()

a.氯化鈉b.燒堿c.濃鹽酸

d.石灰水a.zn+2agclzncl2+2agb.fe+cuso4feso4+cu32.以下括號中的物質是除去少量雜質所用的試劑,其c.2naoh+caco3na2co3+ca(oh)d.nacl+kno3kcl中錯誤的是

+nano3a.cao中有少量caco3(鹽酸)b.h2中有少量hcl(苛45.以下物質,用fe2o3、bacl2、na2co3均能發(fā)生反應的性鈉溶液)c.mno2中有少量kcl(水)d.co2中有少a.水b.澄清石灰水c.稀硫酸d.硫酸鈉溶液量co(灼熱的cuo)46.尋常條件下,以下轉化不能由一步反應實現(xiàn)的是

33.以下變化,不能通過一步反應實現(xiàn)的是a.cao→cacl2b.ca(oh)2→naohc.caco3→a.na2co3→naohb.agcl→agno3ca(oh)2d.cuso4→feso4c.fecl3→fe(oh)3d.caco3→cacl2

47.以下括號中的物質是除去雜質所用的試劑,其中錯誤的是

34.將氧化銅和鐵的粉末狀固體混合物投入到盛有稀硫酸的燒杯中,充分反應后有部分鐵粉剩余,過濾,濾液中含有的溶質是

a.h2so4b.fe2(so4)3c.feso4d.cuso4

35.以下變化中,只有參與酸才能一步實現(xiàn)的是

a.zn→znso4b.caco3→co2c.ba(no3)2→baso4d.cuo→cucl2

36.為了使硫酸溶液的導電性幾乎降到零,應參與適量a.naohb.na2co

3c.bacl

2d.ba(oh)2

37.以下物質中,不能和稀鹽酸反應的是

a.naohb.caco3

c.fe

d.cu38.食品衛(wèi)生與身體健康密切相關.以下做法會導致食品對人體有害的是①用石灰水保存鮮蛋②為保持肉制品鮮美,在香腸中添加過量亞硝酸鈉③蒸饅頭時參與適量純堿④為了讓豬長得瘦,用“瘦肉精〞(一種含激素的飼料)飼養(yǎng)生豬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39.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

a.鐵能置換出酸中的氫氣b.復分解反應一定是中和反應c.鐵銹能被稀硫酸和鹽酸除去,由于鐵銹與這兩種酸反應生成溶于水的鹽

d.濃硫酸可以除去氫氣中的水蒸氣和二氧化碳40.以下化學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

a.fe+3h2so4fe2(so4)3+3h2↑

b.cu+feso4cuso4+fc.s+o2so2d.kclo3kcl+3o2↑

41.以下各組物質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mgcl2、ca(no3)2b.koh、fecl3

c.na2co3、agno3d.hcl、ba(oh)242.為驗證鐵、銅、鋁三種金屬的活動順序,可選用的一組物質是

a.feso4溶液、cu、alcl3溶液b.cuso4溶液、fe、a1c13溶液c.cuso4溶液、fe、ald.alc13溶液、fe、cu43.有一致的裝置(如下圖)四個,分別向試管中參與一定量的以下物質.請問參與哪種物質右側u型管中的液面不會發(fā)生明顯變化?()

a.蔗糖固體b.氫氧化鈉固體c.濃硫酸d.氧化鈣固體

a.na2co3溶液中混有nacl(鹽酸)

b.nano3溶液中混有nacl(agno3)c.nacl溶液中混有na2so4(bacl2)

d.co中混有co2(濃堿溶液)

48.在cu(no3)2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參與一定量的鋅

粉,充分反應后過濾,留在濾紙上的物質中一定含有

a.cub.agc.cu、agd.zn、ag

49.以下關于鐵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鐵桶不能用來盛放農藥波爾多液b.鐵在枯燥的空

氣中簡單跟氧氣發(fā)生化學反應c.鐵與鹽酸反應生成氯

化鐵和氫氣

d.鐵是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

50.以下試驗中溶液的ph隨參與試劑體積而變化的關系

與圖相符的是

①稀硫酸中不斷滴入naoh溶液②naoh溶液中不斷滴

入稀鹽酸③na2co3溶液中不斷滴入稀鹽酸④naoh溶液中不斷滴入蒸餾水a.②b.②③c.②③④d.②④

51.火堿的化學式是

a.nacl

b.naoh

c.mg(oh)2

d.na2so4

52.以下化合物中,屬于酸式鹽的是

a.naclb.nahco3

c.cu(oh)2

d.h2so4

53.以下物質中,能跟硫酸發(fā)生中和反應的是

a.fe

b.ba(no3)2

c.na2co3

d.naoh54.某溶液的ph=9.6,則該溶液a.呈中性

b.呈酸性

c.呈堿性

d.無法判斷

55.以下溶液中,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的是a.石灰水b.氯化鈉溶液

c.氫氧化鈉溶液d.鹽酸

56.以下物質中,能除去鐵制品表面鐵銹的是

a.稀硫酸

b.水

c.氫氧化鈉溶液d.硫酸銅溶液

57.以下物質中,既能跟石灰水反應,又能跟稀鹽酸反應的是a.na2co3

b.cuo

c.fecl3

d.kno358.以下各組物質均能溶于水,則在水溶液中一定能發(fā)生復分解反應的是a.酸和堿b.酸和鹽c.堿和鹽

d.鹽和鹽59.某同學不防備被黃蜂蟄了(黃蜂毒液呈堿性),為了減

輕疼痛可以涂抹

a.濃硫酸

b.食醋(ph=3)

c.食鹽水(ph=7)d.蘇打或肥皂水(ph=9-10)

60.硫代硫酸鈉晶體是一種恒溫保溫瓶的填充物,硫代硫酸鈉(na2s2o3)屬于

a.氧化物b.酸

c.堿

d.鹽

酸堿鹽教學設計篇五

酸堿鹽復習

一、常見的酸堿鹽及其物理性質:

1、氫氧化鈉、濃硫酸有很強的腐蝕性,使用時要注意;且它們有很強的吸水性,可用作氣體枯燥劑,例如氫氧化鈉可以枯燥,濃硫酸可以枯燥等氣體。

2、濃硫酸在稀釋時會放熱,且具有很強的腐蝕性,因此正確的稀釋方法是

例題

1、以下物質敞口放置在空氣中,因發(fā)生化學變化而質量增加的是()

a.濃硫酸b.飽和氯化鈉溶液c.氫氧化鈣固體d.濃鹽酸

例題2某同學在試驗中由于違反了試驗規(guī)則,皮膚上濺了一些濃硫酸,以下處理方法:①用較多的水沖洗②用氫氧化鈉溶液沖洗③用布拭去皮膚上的濃硫酸④涂上3%-5%的nahco3溶液,你認為正確的順序為()a、③②④b、③①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例題3以下可用于治療胃酸過多的藥劑有①naoh②na2co3③nahco3④肥皂水⑤al(oh)

3a.①③b.②④c.①⑤

二、酸的化學性質:

1、酸能使酸堿指示劑顯示不同的顏色:

2、酸能與活潑金屬(除k、ca、na)反應生成氫氣:

3、酸能與堿發(fā)生中和反應,生成4、酸能與金屬氧化物反應,生成和

例如:用稀鹽酸出去鐵銹:

例題1酸具有相像的化學性質的原因是()

a、組成中都含氫元素b、組成中都含有酸c、水溶液中都有氫離子d、水溶液都有酸味

例題2洗滌內壁附有難溶性堿的以下儀器的正確方法是()

a、用蒸餾水洗b、用稀hcl洗c、先用稀hcl洗,再用水洗d、用naoh溶液洗

例題3檢驗某溶液是不是酸時,不能選用的試劑是()

a、無色酚酞試液b、紫色石蕊試液c、碳酸鈉溶液d、鋅粒

三、堿的化學性質:

堿能使酸堿指示劑顯示不同的顏色:

1、堿能與酸發(fā)生中和反應,生成2、堿能與非金屬氧化物反應,生成和;

例如:氫氧化鈉溶液放置在空氣中會變質:;

例題1某一無色溶液具有如下性質:①與硫酸銅溶液反應可產生藍色沉淀②使無色酚酞試液變紅③與碳酸鈉溶液反應產生白色沉淀,據(jù)以上推斷,此溶液是()

a.氫氧化鈉溶液b.澄清石灰水c.氯化鈣溶液d.鹽酸

四、鹽的化學性質:

1、鹽能與酸反應:例如:hcl+na2co3;

2、鹽能與堿反應:例如:naoh+cucl23、鹽能與鹽反應:例如:bacl2+mgso4;

例題1熱水瓶中有較多水垢時,某學生欲用家中現(xiàn)有物質除去水垢(主要成分是碳酸鈣和氫氧化鎂),你認為以下方法可行的是()

a、用熱堿水浸泡后洗凈b、用洗滌劑浸泡后洗凈c、用食醋浸泡后洗凈d、用食鹽水浸泡后洗凈

五、復分解反應:

1、定義:兩兩互換,價不變。

2、注中和反應屬于復分解反應;

3、發(fā)生的條件:生成物中有

4、常見酸堿鹽的溶解性:

常見的沉淀物有(9種):、、、、、、,其中例題1以下物質中有一種物質能與其它三種物質發(fā)生反應,該物質是()a、石灰石b、稀鹽酸c、硝酸銀d、燒堿

例題2氯化鈣溶液中含有少量鹽酸,欲將鹽酸除去,得到較純凈的氯化鈣溶液,則應向溶液中參與()a、純堿b、氫氧化鈉溶液c、硝酸鉀溶液d、石灰石例題3已知某無色溶液里含有硫酸,則該溶液中還可能含有的物質是()a、硫酸銅b、氯化鋇c、硫酸鋅d、氫氧化鈉例題4以下各組物質不能發(fā)生復分解反應的是:a氫氧化鈉和氯化鐵b硝酸銀和鹽酸c碳酸鋇和氯化鈣d碳酸銀和稀硝酸

六、溶液的酸堿度—ph1、酸堿度示意圖:

2、當7時,溶液顯酸性,且ph越當7時,溶液顯中性;

當7時,溶液顯堿性,且ph越

3、測量溶液的酸堿度最簡單的方法是用ph試紙:

思考:向氫氧化鈉溶液中不斷參與水,其酸堿度怎么變化,用曲線表示?

例題1:某種消化藥片的有效成分是氫氧化鎂,能減緩胃酸過多引起的疼痛。在氫氧化鎂與胃酸作用的過程中,胃液ph變化的狀況是()

例題2使用ph試紙測試醋酸溶液的ph時,若先用蒸餾水將試紙潤濕,再將待測溶液滴在試紙上,則測得的ph與實際值的關系為()

a、變大b、不變c、變小d、不能確定

例題3不同物質的溶液的酸堿性不同,根據(jù)下表ph的狀況判斷,以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