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預防與調養_第1頁
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預防與調養_第2頁
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預防與調養_第3頁
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預防與調養_第4頁
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預防與調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心腦血管病、糖尿病的預防及調養世界衛生組織定義:中年人(65歲以前),青年老年人(65-74),正式老年人(74-90),高齡老人(90-120)人的正常壽命120歲,最短是100歲最長175:

生物學原理哺乳動物的壽命是生長期的5-7倍,人的生長期按最后一顆牙的長出時間(20-25歲)

提前得病、提前殘疾、提前死亡成為當今社會的普遍現象。小學生高血壓,中學生開始動脈硬化。經濟發展、生活水平提高了,為什么有些人死得更快了?有的就是以為現在的心腦血管疾病多,腫瘤、糖尿病多都是經濟發達、生活富裕造成的。許多病人死于無知!許多病人死于疾病?錯了,完全錯了!不是因為物質文明提高造成的,而是因精神文明不足,健康只缺乏而產生的。現在危害我們身體健康的主要是什么?心腦血管病是第一位。醫院無法還我們健康,只能讓我們

對付活著!!!2008年1月3日著名動作演員王群突發心臟病去世,卒年48歲。曾主演《太極宗師》《金鏢黃天霸》。04年1月12日廣東著名歌手陳汝佳因心肌梗塞導致死亡,卒年41歲。《順流逆流》、《黃昏放牛》流行至今。2003年12月9日臺灣藝人柯受良因酒后誘發哮喘發作、心衰而死亡,時年51歲。54歲的愛立信(中國)有限公司前總裁楊邁2005年4月8日跑步機上運動時因心梗猝死。2008年6月16日,巴蜀笑星劉德一因心臟病突發去世享年64歲,曾主演《傻兒司令》。被譽為“藥中茅臺”的同仁堂股份痛失“少壯派”掌門人——年僅39歲的董事長張生瑜2008年7月23日突發心臟病于北京去世。2005年8月18日著名笑星高秀敏因心梗突發在家中猝死,卒年46歲。

2005年7月2日古月(毛澤東扮演者)因酒后桑拿誘發心肌梗塞死亡。2007年6月24日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侯耀文先生突發心梗辭世,卒年59歲。2006年12月20日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馬季在自家馬桶上因心臟驟停而死亡。前麥當勞首席執行官吉姆·坎塔盧波2005年4月19日因心臟病突發而死亡。演員梁佐因心臟病突發離世,卒年44歲。《我愛我家》網易前CEO孫德棣05年9月18日因心梗突發而辭世,卒年38歲。2009年5月12日情景喜劇演員兼導演丁霄漢突發心臟病離世,享年42歲(主演影視《別拿豆包不當干糧》2007年2月23日臺灣音樂人馬兆駿在超市購物時心臟病突發去世。周冰倩《心雨》、張信哲《寬容》、伊能靜《有你有我》是其作品。韋唯突發心臟病春晚彩排現場設醫療點鄭鈞突發心臟病近期宣傳活動都要被取消2009年8月26日浙江衛視當紅新聞女主播梁薇在出差上海期間心臟病突發,送醫后經搶救無效去世,時年僅28歲。韋唯突發心臟病春晚彩排現場設醫療點鄭鈞突發心臟病近期宣傳活動都要被取消韋唯突發心臟病春晚彩排現場設醫療點鄭鈞突發心臟病近期宣傳活動都要被取消孫燕女士,60周歲,2005年6月突發心臟病,表現為:嚴重的心率失常(快時心率為每分鐘196次,慢時僅為38次),室性早搏,房顫,經常眼黑、呼吸困難,唇色黑紫。包括沈陽陸軍總院的六家醫院均建議安裝起搏器,后經安利紐崔萊營養補充食品的調養,不但完全康復,而且從當初的極其反對和排斥安利,到現在的全身心投入,并宣導健康理念。此圖薇2009年7月在北京射擊館參加陽光生活俱樂部的安利會議。人一生中罹患癌癥和心腦血管疾病的可能性高達72%在我國有6000萬心臟病患者。每12秒就有一人死于心腦血管病體能下降了80后”比“70后”的爆發力和速度明顯提高,而耐力則有所下降;“90后”則在機能和素質方面呈現全面下降,耐力下降尤甚,部分年齡段甚至退回到了“70后”當年的水準。指:

心血管系統疾病:高血壓,高血脂及高血壓心臟病,冠狀動脈硬化性心臟病及心肌受損等疾病。

腦血管系統疾病:由于各種原因引起的腦動脈系統與靜脈系統發生病理的改變造成的疾病。

特別是冠狀動脈硬化性心臟病和腦血管意外(中風)是致死的主要原因。

一:何為心腦血管的疾病:

二:病因:

主要是動脈硬化:受到自由基的侵襲,動脈內壁的內皮細胞受損,失去屏障作用。于是一方面血中單核細胞從損害部位進入內皮下,轉變為巨噬細胞,另一方面,血小板在局部附著,凝集,從而形成粥樣斑塊,而內膜受損使巨噬細胞和平滑肌細胞堆積并轉變為泡沫細胞,再加上動脈內壁的脂肪,膽固醇的逐步堆積與鈣化形成動脈粥樣硬化,從而不同程度地造成動脈腔阻塞或局部缺血及彈性下降。

血管栓塞的變化過程!三:心血管常見病癥:

a:高血壓:指體循環動脈血壓高于正常壓力值。正常人:收縮壓:140mmHg柱,舒張壓:90mmHg柱

收縮壓≥160mmHg柱或舒張壓≥95mmHg柱只要有一個符合即為高血壓。1.繼發性:由于疾病引起的,只要疾病解決即可。腎炎,腎動脈狹窄,皮質醇增多癥,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癥,主動脈狹窄性病變等。2.原發性:

90%遺傳,飲食生活規律相關,必須引起高度重視。高發區:10.04%--11.50%,

低:0.34%--1.53%b:高脂血:血脂是血液中脂質的總稱

主要有:膽固醇,甘油三脂(中性脂肪),磷脂,脂肪酸等,但不溶于血液中水,同一類特殊蛋白結合,形成脂蛋白。[高密度(好)與低密度(壞)],高脂血癥,亦稱高脂蛋白血癥。全國標準:

①高膽固醇血癥:血清總膽固醇〉6.5mmol(毫摩爾)/升250mg%②高甘油三脂血癥:血清甘油三脂〉2.3mmol/升200mg%③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4.16mmol/升160mg%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小于35mg%高密度脂蛋白HDL:(好)

1.能激活脂蛋白代謝中的關鍵酶,進一步清理組織中的膽固醇,把它送到肝臟去進行處理,這就減慢和阻止了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發展。2.

能抑制低密度脂蛋白與血管內皮細胞及平滑肌細胞受體的結合,減少低密度脂蛋白在細胞中的堆積,保持血管彈性。“環衛工人”低密度脂蛋白LDL:(壞)

1.

主要含量是膽固醇,如在動脈壁沉積過多,久而久之就會損傷內膜,形成粥樣硬化斑塊。2.

低密度脂蛋白可刺激血管平滑肌細胞增生,使平滑肌細胞內膽固醇堆積而形成泡沫細胞。C.冠心病:

是一種由于冠狀動脈固定性(動脈粥樣硬化),或動力性(血管痙攣)狹窄或阻塞,發生冠狀動脈血流和心肌供氧之間的失衡,導致心肌缺血缺氧受損或壞死的疾病,亦稱缺血性心臟病。35歲以上人群發病率為4.8—6.4%(1997)根據病情發展程度不同,臨床表現不同:

1心絞痛2心肌梗塞,心肌梗死3缺血性心力衰竭4心律失常

心絞痛:是由于冠狀動脈供血不足引起的前胸壓迫性疼痛。特點:胸骨后壓榨感,緊縮感,燒灼感或窒息等,有時疼痛放射到咽部,左肩和左肩內側,少數放射到上腹部,時間持續不超過15分鐘.誘發原因及表現:

①勞累,精神緊張。②體力活動表現心悸,胸悶,氣短,休息時緩解。③出現與運動相關的頭痛,牙痛,腿痛。④飽餐,寒冷,看驚險片時出現胸痛,心悸。⑤夜晚睡眠枕頭低時,感到胸悶,憋氣,需要高枕方能緩解,熟睡或白天平臥時突然胸痛,心悸,呼吸困難,需立即站立或坐起來方能緩解。⑥性生活用力,或用力排便時,出現胸悶心慌,氣急或胸痛不適。⑦聽到鑼鼓聲或其它躁聲引起心慌胸悶。⑧反復出現脈搏不齊或心動過速、過緩(不明原因)。心肌梗死:

因持久而嚴重的心肌缺氧(血),引起部分心肌壞死。一般急性的(起病后8周內)死亡率:30—40%,監護好:15—20%癥狀:1.疼痛:最早常出現癥狀與心絞痛相似,但程度更劇烈,伴有大汗及煩躁不安,持續時間達1—2小時及10個小時。2.心律失常:在發病的3天內,其發生率為90%以上,且為急性期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3.心力衰竭和休克:二者發生率約占全部病例的50%。4.胃腸癥狀:多見于下壁肌心肌梗死,特別在發病早期及劇烈疼痛時,約1/3的病人伴有惡心,嘔吐,此外多數患者第二天起體溫開始升高,約38℃左右,一周內恢復正常。心力衰竭:稱心功能不全

是指心臟功能顯著減退,不能有效地將靜脈回流的血液泵出,以至心輸出量降低,不能滿足組織代謝的需要。多種疾病易引起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炎,高血壓。導致心力衰竭的主要原因:

心肌收縮力減弱,主要表現為心肌梗死,心律失常。②

心臟負擔過重(代謝疾病,如甲亢)。③

壓力過重高血壓,主動脈狹窄,心臟泵血過程阻力增大。四:腦血管疾病:

常見出血性,缺血性,及其它出血性:

a.

主要是由于各種動脈瘤,血管畸形,顱內異常血管網及高血壓等造成。血管破裂,血液溢出稱為腦溢血,由于血液在腦內形成凝血塊,壓迫影響顱內神經,絕大多數會出現頭痛,嘔吐,昏迷,偏癱等癥狀,高血壓占95%比例。缺血性

a.

主要由腦血栓形成,結果造成癱瘓,感覺障礙,失語,意識障礙等。其多發部位:大腦中動脈,顱內動脈,椎—基底動脈交界處。主要原因:在人體血液循環中流動的某些固形物(垃圾)如凝血塊,動脈粥樣硬化斑脫落的碎斑塊,脂肪組織及氣泡等(稱為栓子)堵塞血管,造成血流中斷,局部腦組織缺血,缺氧,而造成的臨床上呈現的腦局部功能障礙的癥狀體征。如何預防上述情況:

實際體重超過理想體重的10%,過重;20%,肥胖。北方人理想體重=(身高(cm)-150)×0.6+50(Kg)南方人理想體重=(身高(cm)-150)×0.6+48(Kg)1.控制體重:

肥胖不是一種狀態而是一種疾病

肥胖會導致:

①血液中脂肪,膽固醇含量增加,高血壓的發病率是一般人的2—3倍,腦血管是一般人的13.1倍,嚴重肥胖達36.8倍。②脂肪組織的過量擴增,引起心臟負擔過重,30歲以后,成人由于脂肪堆積,心臟重量1%遞增,肥胖者超過此速度,易造成冠心病。2.

糖尿病等疾病的治療,是正常人的2倍,其中50%有冠心病。3.

加強適量的運動:①

運動可以消除多余脂肪。②

改善心肌功能及鍛煉血管擴張。4.

注意科學的飲食習慣和合理的膳食結構:正確:早晨,中午,晚餐,逐級而下。因為:①白天的工作量比晚上多。②晚上迷走神經的興奮性和胰島素的分泌高于白天。膳食結構:高蛋白,高纖維,維生素,礦物質均衡吸收。已有上述癥狀,如何控制?

1.

適量運動,避免劇烈過度疲勞。(加強心肌,血管鍛煉)2.

避免情緒過份激動,增加心臟,血管壓力。3.避免突然從溫暖的地方進入寒冷的地方,造成血管迅速收縮,刺激。4.避免暴飲暴食,吃過分含脂量高的食物:增加心臟,循環系統負擔。5.防止便秘,動物肝,腦,蛋類控制,高膽固醇食物。特別提醒:(1)要加強生活和飲食管理,控制熱量攝入,適當增加活動量。進食熱量過多,多余的熱量就以脂肪的形式儲存在體內,使血脂和血壓升高,所以,應以限制脂肪為主,主食每天200~250克,不吃甜食,可適當吃魚,豆制品、禽類、蔬菜等,但每餐不可過多,不可暴食,晚餐要少吃。多吃富含鈣、鉀的食物,如香蕉、紫菜、海帶、土豆、豆制品及菇類等,以促進體內鈉鹽的排泄,調整細胞內鈉與鈣的比值,降低血管的緊張性,維護動脈血管正常的舒縮反應,保護心臟。

(2)適度運動,能有效地增加內源性熱原質,增加身體熱度,加速體內脂肪、糖和蛋白質的分解,有利于沖刷血管壁上的沉積物,又可使血脂分解加速,從而防止高血壓、高脂血癥,延緩各臟器的衰老,所以,應堅持鍛煉,但老年人應以散步、慢跑、打太極拳為主,不宜劇烈運動。

(3)患者吃鹽應適量。據報道,有學者發現高血壓與鹽敏感有關,部分鹽敏感者有鈉泵基因突變,這種突變呈顯性遺傳,由此揭示了世界上研究了100多年的關于吃鹽多的地區高血壓發病多,而有些人吃鹽多卻不發病的謎底,因此,對食鹽敏感性高血壓患者來說,減鹽非常重要,而非食鹽敏感性高血壓患者,過度減鹽可影響糖和脂肪代謝,一般每日食鹽量掌握在5g以下,對二者都不致產生明顯影響。(4)煙酒對高血壓和高脂血癥均屬促進因素,患者應斷然戒煙,酒以不喝為好.(5)在使用降壓藥時,要考慮對脂質代謝的影響。臨床研究證明,有的降壓藥物對脂質代謝可產生不良影響,從而成為動脈硬化的促進劑,如利尿降壓藥、β-受體阻滯劑均有這種作用。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鈣離子拮抗劑對脂謝也有影響。

飲食建議:少油少鹽少細糧,多蔬多果多雜糧;

優質蛋白常攝取,營養補充不能忘;運動不可太劇烈,戒煙限酒保健康。均衡營養的重要性:

①蛋白質:心肌及心腦血管的原材料。②EPA,DHA,VA,VC,VE,特別是DHA:增加血管彈性及柔軟度,EPA:清理血管垃圾及調整脂蛋白的比例,改變血液粘稠度。VE:改善缺氧情況下,心臟的工作能力。VC:促進血管擴張,增加血管彈性。礦物質(Ca,Mg):增加心肌的自動力。VB族:有助于脂肪的代謝(燃燒脂肪)。蒜素:降低血脂肪與膽固醇量,抑制血

液凝集,預防血栓。茶黃素:抑制膽固醇合成,降低血漿中膽固醇,甘油三酯及游離脂肪酸,及增加糞便中膽固醇排出量,同時還能抑制LDL氧化。糖尿病與營養

多病因的代謝疾病,特點是慢性高血糖,伴隨因胰島素(Insulin)分泌及/或作用缺陷引起的糖、脂肪和蛋白質代謝紊亂。糖尿病(DiabetesMellitus,DM)概念

2010年14%

目前

90年代2.5%80年代1%除受遺傳、增齡等因素影響外,與社會的現代化和傳統生活習慣的改變關系密切。中國糖尿病發病趨勢糖尿病,就在您的身邊我國18歲及以上糖尿病的發病率為2.6%,估計全國現患病人數在2000多萬,另有近2000多萬人空腹血糖受損。大城市20歲以上糖尿病患病率由96年的4.6%上升到6.4%,中小城市發病率也由3.4%上升到3.9%。糖尿病病發癥WHO糖尿病專家報告:糖尿病引起的失明的危險性比一般人高10-23倍;糖尿病性壞疽和截肢比一般人多20倍;糖尿病并發冠心病和中風比一般人增加2-3倍;糖尿病導致腎功能衰竭比腎病患者多17倍。糖尿病腎病糖尿病眼病失明的危險性比正常人高10-23倍增殖型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全視網膜激光治療后,圖中圓形黃斑白色為激光斑,有色素處為較早行的激光斑。激光治療主要是預防失明,并不改善視力。糖尿病足糖尿病的足部病變(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最常見而又嚴重的并發癥之一,臨床主要表現為足部潰瘍、感染和壞疽,常給病人帶來巨大的痛苦和沉重的經濟負擔,其后果會導致截肢甚至危及生命。其誘發因素:剪甲傷,新鞋擦傷,碰傷,異物磨傷,癢抓破皮膚,燙傷、凍傷、皮膚干裂、自發水皰

世界各國糖尿病患病率預測預測患病率(百萬)01020304050607080非洲美洲東地中海歐洲東南亞西太平洋年份199520002025WorldHealthOrganization,1997.糖尿病的主要表現

多飲多尿多食消瘦乏力1999年ADA/WHO糖尿病分型一、Ⅰ型糖尿病(胰島β細胞破壞,通常導致胰島素絕對缺乏)(兒童中常見)二、Ⅱ型糖尿病(胰島素抵抗為主伴胰島素相對缺乏,或胰島素分泌不足為主伴胰島素抵抗)三、其他類型糖尿病

A.胰島β細胞功能基因異常

B.胰島素作用基因異常

C.胰島外分泌疾患

D.內分泌疾病

E.藥物或化學制劑

F.感染

G.非常見型免疫介導性糖尿病

H.其他伴有糖尿病的遺傳性綜合征四、妊娠糖尿病(GDM)糖尿病的診斷標準糖尿病:

空腹血糖

或糖負荷后2h/隨機糖耐量減退:

空腹血糖(如果測量)

和糖負荷后2h空腹血糖損害:

空腹血糖

糖負荷后2h

(如果測量)

≥7.0(≥126)

≥11.1(≥200)

<7.0(<126)

≥7.8(≥140)但<11.1(<200)

≥6.1(≥110)但<7.0(<126)

<7.8(<140)靜脈法血糖值mmol/L(mg/dl)(根據1999年WHO糖尿病診斷標準修訂)經濟生活水平改善生活行為方式改變飲食習慣、膳食結構改變高脂肪的食品,尤其是富含飽和脂肪酸的食品;精加工的谷物及純碳水化物,如精白米面、各類含糖飲料等;較少復雜碳水化物和膳食纖維。體力活動的減少和生活的都市化,糖尿病高發。DM病因?遺傳因素環境因素DM治療目的目前的醫療水平,DM僅能嚴格控制,尚不能根除控制血糖預防延緩并發癥并發癥的對癥治療提高生存質量DM的綜合治療---五駕馬車

1.飲食管理

2.藥物治療

3.體育鍛煉

4.血糖監測

5.糖尿病教育糖尿病營養治療的目標(2000ADA)實現能量與營養素攝入、體育活動和藥物治療三者的平衡,并由此達到和維持接近正常的血糖水平。達到并維持理想的血脂和血壓通過調整能量攝入及構成比例,達到并維持理想體重或合理體重預防并治療各種急、慢性并發癥通過合理的營養干預,改善總體健康狀況,并提高生存質量。糖尿病營養原則控制總能量:以維持理想體重或其下限平衡膳食,食物多樣化蛋白質:充足、優質脂肪:低、優質脂肪酸碳水化合物:適量、低血糖指數膳食纖維:20-30g/天維生素:充足礦物質:充足確定能量的原則1.膳食基礎2.血糖3.體重4.年齡5.活動量6.其它成年糖尿病患者能量參考量(kcal/kg/d) 體型臥床輕體力中體力重體力正常15-20303540消瘦20-25354040-60肥胖1520-253035老年人活動量極少者規定每天20kcal/kg消瘦體重低于正常20%;肥胖體重大于20%食物GI與DM防治低GI食物葡萄糖吸收慢,降低餐后腸道激素、胰島素,小腸持續不斷地吸收葡萄糖,但餐后血糖峰值控制,外周組織對葡萄糖的攝取利用率增加,抑制血液FFA水平和拮抗激素的反應,改善第二餐CHO耐量和餐后血糖,總CHO相同情況下,膳食GI越低越有利于血糖控制和減輕胰島素的負荷。血糖指數分類

-以葡萄糖為參考食物高GI>70中GI55-70低GI<55部分谷類食物GI部分豆類食物GI(中國食物成分2002)部分水果GI2型糖尿病胰島素分泌缺陷胰島素抵抗

餐后高血糖毒性作用

糖耐量低減(IGT)餐后高血糖加重胰島素抵抗和分泌缺陷胰島細胞內葡萄糖轉運體減少胰島細胞膜K通道異常抑制胰島素基因表達減少胰島素的合成加重餐后高血糖(IGT)的重要性及防治陳家倫.中華內分泌代謝雜志.1998;14:327-329

維生素與DM維生素糖異生旺盛,尿量增加消耗增加,丟失增多B需求增加,易缺乏應適量補充,預防神經病變維生素與DM維生素代謝旺盛,尿量增加消耗增加,丟失增多需求增加,易缺乏應適量補充,預防血管病變,預防感染性疾病C維生素與DM維生素E對抗一定水平的糖化血紅蛋白增高避免學管內皮遭自由基損傷減少并發心腦血管疾病的危險度礦物質與DM鉻——葡萄糖耐量因子的組分鋅——參與胰島素合成穩定胰島素結構鈣——預防糖尿病性骨質疏松鎂——影響血脂和血壓防治糖尿病性的視網膜病變膳食纖維與DM改善糖代謝調節血脂代謝防止便秘一定的控制體重功效糧谷類,薯類蔬菜鮮果類,以蔬菜為主奶,豆類蛋,魚,去脂的肉、禽少量油、鹽每日應吃下列多種食物選擇食物要點(1)飲食均衡,混合食物避免簡單糖類和高糖食品適量選用糧谷類和含淀粉多的薯類多選用低碳水化合物的蔬菜和含膳食纖維高的食物選擇食物要點(2)食物配制中注意食物的GI減少油脂,注意烹調方法少用鹽和調味品避免患者產生饑餓和低血糖可以隨意和基本隨意選用的食物葉莖菜類,如青菜、菠菜、

空心菜、芹菜、大白菜、芥菜等瓜茄類,如冬瓜、苦瓜、黃瓜、番茄等瓊脂類去油的清湯具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