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精品word文檔值得下載值得擁有精品word文檔值得下載值得擁有高考歷史熱點專題復習之二——制度創新與國家崛起本專題的主旨:國家制度的健全和完善是一個國家成為大國的前提和保障;必須與時俱進跟上世界發展的潮流,才能在國際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第一部分制度創新概論含義:人類在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內的制度建設方面的創造性的變革本質: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筑的調整原因:生產力和經濟基礎的變動影響:促進生產力發展,是一個民族發展的不竭動力條件:主觀方面客觀方面第二部分政治體制創新與國家崛起一、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與秦漢的興盛與明清的衰落制度創新是社會發展的強大動力。秦國商鞅變法最為著名。經過商鞅變法(經濟、政治、思想文化方面采取一系列措施),秦國確立了封建制度,促進了封建經濟的迅速發展,使秦國成為七國中實力最強的國家,為后來秦朝的統一奠定了基礎。秦的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使得秦漢時期中國成為世界上的強國,為隋唐中國鼎盛時期奠定了堅實基礎。但是隨著兩千多年過去,曾經發揮過積極作用的政治制度逐漸成為歷史進步的阻力,阻礙資本主義萌芽和社會轉型。(一)制度創新及演變1、萌芽:①理論上,韓非子提出;②實踐上,商鞅變法廢分封,行縣制,實行中央集權。2、建立:秦。確立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縣制,統一貨幣、度量衡、文字,焚書坑儒。3、鞏固:西漢。頒布推恩令,“罷黜百家,獨尊儒術”。4、完善:隋唐。三省六部制,科舉制。5、加強:北宋。集中軍權,設參知政事、樞密院、三司分割宰相的軍政財權,派文臣作知州與通判互相牽制,設轉運使管理地方財政,派文官擔任地方司法人員。6、新發展:元朝。設中書省、樞密院,設宣政院,統領宗教事務和管轄西藏地區,實行行省制度,設宣慰司管理民族地區。7、空前強化:明清。明廢丞相權分六部,廢行省設三司,八股取士。清設軍機處,大興文字獄。8、結束:辛亥革命結束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二)監察制度創新1、御史大夫:秦朝設立,執掌群臣奏章,下達皇帝詔令,兼管國家監察事務。2、通判:北宋設立,負責監督知州。3、提刑按察使司:明朝設立,分管地方監察和司法。4、參議院:孫中山頒布的《中華民國臨時約法》規定參議院有彈劾總統的權力。(三)古代選官制度創新1、察舉制時代(秦漢)——發展。特點:由下而上推薦人才為官。有利于形成良好社會風氣,但容易任人唯親,薦舉和被薦舉人容易形成小集團。2、九品中正制時代(魏晉南北朝時期)——進一步發展。特點:由品評官把人才劃分為九個等級,選任官吏時授予相應的官職。主要看門第和家世。世家子弟依靠門第即可步入仕途,所以他們往往不注重提高才學;而真正有才學、但出身低微的人,很難到中央和地方出任高官。3、科舉制時代(隋唐:確立;宋元:發展;明清:衰亡)——成熟并衰亡特點:按照不同科目通過考試而選取人才的制度。①有利于打破特權壟斷、擴大官吏人才來源,提高官員文化素質;②有利于加強中央集權;③有利于形成社會讀書風氣,④體現了社會公平公正。封建社會后期,其弊端日益顯露。二、奴隸制民主政治制度創新1、希臘奴隸制民主政治的確立過程:梭倫改革克利斯提尼改革伯利克里改革時間公元前6世紀末公元前6世紀初公元前5世紀內容按財產多少劃分社會等級;建立公民大會、四百人議事會、陪審法庭五百人議事會;成立十將軍委員會;擴大公民大會權力;建立“陶片放逐法”改革五百人議事會;提高陪審法庭地位;確保公民大會地位;擴大十將軍委員會權力;給公民發放工資和津貼意義民主政治奠基,引上軌道確立民主政治民主政治的頂峰,黃金時代2、在國家管理上:機構職能組成公民大會最高權力機構,管理內政、外交、軍事、官員選舉任免等每10天左右召開一次,凡20歲以上的男性公民均可參加五百人議事會公民大會的附屬機構,負責為大會準備提案;兩次公民大會閉會期間,議事會是最高權力的代表,負責監督行政官員落實大會決議。通過抽簽從10個部落中各選出50人組成,每50人為一組,輪流執政陪審法庭日常司法與監督機關,負責審理各類重要案件。從30歲以上的男性公民中選舉產生十將軍委員會統率軍隊,參與政治,執掌軍政大權在公民大會上通過舉手的方式選出,可連選連任3、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內容(1)國家的一切權力屬于全體公民,民主政治的主要機構是公民大會、五百人議事會和陪審法庭。(2)公民大會是國家的最高權力機關,內政、外交、戰爭、和平、重要官員任免等一切國家大事,都由公民大會討論決定。(3)國家最高常設行政機關是五百人議事會,負責處理日常政務,召集公民大會。(4)陪審法庭是國家最高司法機關和監察機關,對公民大會的決議擁有最終核準權。(5)國家一切官職向各等級公民開放,國家官員由選舉或抽簽產生。各級公職人員實行“公職津貼制”。4、雅典民主政治的特點:①人民主權:國家政權掌握在全體公民手中。②輪番而治:最能體現這一原則的方式是抽簽選舉。③法律至上:制約官員,曾經實行“陶片放逐法”。5、雅典民主政治的實質:維護了奴隸主貴族利益,只是少數人的民主。探究:雅典的民主制與古代中國的君主集權制相比孰優孰劣?(提示:各自有利弊。)利:雅典:使公民有自由發揮才能的空間,思想空前活躍。中國:利于大規模工程建設組織和有效抵御外侵,維護統一。弊:雅典:范圍狹窄,具有隨意性,易產生“多數暴政”。中國:易產生暴政和腐?。汇Q制思想;阻礙新興經濟因素成長。三、近代資產階級代議制創新與英國、美國的崛起(一)理論分析(1)概念:代議制度,是由選舉產生的代表民意的機關來行使國家權力的制度,它是一種間接民主的形式,通常以議會作為代表民意的機關。形式:議會實質:間接民主運行:權力制衡、政黨政治趨勢:民主化、法制化、制度化(2)基本特點:①議會代表民意行使國家權力(間接民主);②實行三權分立和權力制衡的原則;③實行資產階級的政黨政治。(3)促進近代歐美國家資產階級代議制的確立因素:資本主義經濟的迅速發展;資產階級力量的迅速壯大;啟蒙思想促進了人民思想的解放;資產階級革命的成功。(4)歷史作用:地位:人類政治民主化進程的重大進步。政治:在制度和法律上鞏固了資產階級革命成果。經濟:推動了資本主義工業化的發展。思想:促進了近代思想解放、社會文明進步。思考:請據所學知識談談你對近代歐美資產階級代議制的認識?①民主制的確立發展是經濟發展的結果,又為經濟持續發展提供政治保障;②民主化進程是是一個漸進性和曲折性的歷程;③民主的本質就是在一定階級范圍內的相對平等;④民主的完善不是統治者恩賜,而是人民群眾長期斗爭的結果;⑤民主取代專制,法治取代人治,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也是工業文明取代農業文明的主要特征(即現代化的主要特征)。(二)史實分析【英國的漸進式制度創新】英國制度創新推動英國國家崛起:指英國率先完成了政治制度的近代化,君主立憲制得到確立和完善,掃除了資本主義發展的障礙,為工業革命首先在英國發生創造了政治前提。18世紀中期成為最大殖民國家,掌握了海上霸權;率先開始并完成工業革命,成為世界工廠,占領了廣闊的商品市場和原料產地,成為最為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盛極一時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確立(1)背景①歷史淵源:英國的政治傳統——有限君主政體。13世紀初頒布《大憲章》,以限制王權,并逐漸形成召開議會決定重大事宜的制度。②制度保證:議會制度的創立——資產階級議會的鼻祖。③階級基礎:英國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的力量壯大。④政治前提:1640—1688年的資產階級革命最終解決了國王與議會的主權之爭。(2)確立的標志:1689年頒布《權利法案》確立了議會主權,國王的權力受到議會的限制。1689年議會頒布《權利法案》,確立議會主權,從立法權、司法權、稅收權、軍事權等方面限制了國王權利。(3)責任內閣制的確立過程a.首相制度的形成①時間:18世紀。②產生:18世紀,國王逐漸退出內閣,不再主持內閣會議,英國國王漸漸地成為“統而不治”的虛君。內閣會議轉而由內閣中的財政大臣主持。主持會議的大臣漸漸獲得了“首相”的稱號。b.確立內閣對議會負責的制度①內閣得不到議會信任即應辭職②內閣失去議會多數信任時,可以解散議會,重新選舉,直接訴諸選民的裁決c.國王權力的逐漸削弱d.責任內閣制的確立:19世紀中期。(4)完善:議會改革:選舉權的逐步擴大;兩黨制的發展。(根本原因:工業革命的深入和經濟的發展。)★英國政治制度演變的特點(1)連續性。近現代英國的主要國家機構和政治制度幾乎無一不是從中世紀繼承下來的歷史遺產。從《大憲章》到《權利法案》,從英王的內閣到責任內閣制,無不體現英國政治制度發展的連續性。(2)漸進性。英國制度的發展變化都是漸進式的,英國政治發展的歷史,就是政治權力由英王轉移到議會行政權力轉移到內閣的歷史。議會政治政黨政治不斷發展,內閣制逐漸形成,具有英國特色的代議制度逐步形成不斷完善,實現了全面的民主化。(3)創新性。從《大憲章》到君主立憲制的逐漸確立和完善,英國歷史上出現的各種政治機構和制度很少是在某種現成理論的指導下構建的,多是適應社會發展新變化,對舊的機構和制度及時地進行調整和改造,使得政治體制日益完善。例如內閣制的形成過程。(作用:確保了資產階級民主政體穩定和資本主義經濟的迅速發展;為現代民主政治的創新樹立了榜樣;為未來國家民主化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4)是一種間接民主,由公民選舉出來的代表組成代議機構,負責制定法律和公共事務,公民參與民主是間接和有限的(雅典民主屬于直接民主)。(5)具有包容性和較大的自由度?!锝谡沃贫葎撔路矫嬗心男┩怀鲐暙I?最早確立現代國家制度,如內閣制、君主立憲制、兩黨制、政府對議會負責等?!镏杏蓢沃贫劝l展的不同點是什么?對兩國歷史發展產生了哪些不同影響?不同點——中國:君主專制中央集權不斷強化。英國:君主立憲制不斷完善(或資產階級代議制的確立與發展)。影響——中國:一方面有利于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展,另一方面又嚴重阻礙了生產力的發展,妨礙社會進步,使中國落后于世界潮流。英國:有利于資產階級掌握政權,有利于資本主義發展,推動了政治民主化進程。★以古代中國、古代雅典、近代英國三個不同類型的政治文明模式實例,分別說明其主要特征并從文明發展進程的角度談談你對三者利與弊的基本看法。(1)古代中國政治制度:專制主義中央集權。有利于維護君權,維持大國政治秩序的穩定、文化的凝聚、民族間的融合和自然經濟的發展。不利于社會近代化發展,阻礙民族創新與進步。(2)古代雅典民主政治:公民可直接參與國家管理,權力機構相互制衡。有利于維護公民的集體意志和利益、文化的創造和小國城邦經濟的繁榮。不利于在國與國競爭中保持強盛。(3)近代英國代議制度:君主立憲制,君主制、貴族制、議會民主與黨派政治相結合,以內閣制為核心。有利于資產階級民主利益、維護政治角逐的有序和資本主義經濟持續發展。但終究不能體現全民各種權利的社會公正。★啟示:政治制度的確立應符合本國國情;不斷創新才有活力;歷史發展的趨勢是從人治向法治轉化?!久绹闹贫葎撔屡c美國的崛起】美國的民主政治體制,使得美國獨立后迅速崛起,不僅從英國繼承了自由市場經濟模式,還從英國吸收了工業革命的成果,完成了工業革命,而且美國寬松的政治環境、法治社會下尊重知識產權,激發了美國人的創造熱情,美國成為第二次工業革命的領軍者,成功地創造出托拉斯模式的壟斷組織,極大地降低了企業成本,空前嚴重的經濟危機,使得美國開創出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新模式,二戰后美國成功的開創了布雷頓森林體系,二戰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浪潮,使得美國出現了新經濟。1、制訂1787年憲法背景:美國獨立戰爭后建立的松散的州際聯盟,無法滿足美國經濟政治發展的需要。目的:既要加強中央集權,又要確保共和政體。概況:1787年5月,費城,13個邦的代表,華盛頓主持。內容和原則①聯邦制原則:建立一個強有力的聯邦政府,同時憲法讓各州保留了較大的自主權?!駳w納中國古代和美國的中央集權制度有什么不同?有何啟示?中國:權力高度集中,地方無獨立的權力;美國:中央集權與地方分權相結合,(國家主權屬于聯邦,中央政府與州政府實行分權)。啟示:農業文明時代中央集權制度適合中國國情,工業文明時代實行中央集權與地方適度分權相結合已成為先進國家普遍的選擇;中央集權制度推動了人類社會的發展;古代中央集權制度與近代中央集權制度有著本質區別。●現在的中美兩國在管理地方的方式上有何共同之處?共同之處:一方面,地方享有一定的自治權,另一方面,地方的自治權力必須符合國家的憲法。②分權制衡原則:三權分立,相互制約。分權:聯邦政府分為行政、立法、司法三個相對獨立的部門。立法權屬于參議院和眾議院兩院組成的國會,國會還還掌管統一的聯邦財政。行政權屬于總統,總統既是國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腦,還是軍隊的總司令。最高司法機關是聯邦法院。制衡:總統可以否決國會通過的法律,但國會可以以三分之二多數通過總統所否決的法律??偨y任命聯邦法官,最高法院可宣布總統法令違憲??偨y任命的司法官員必須經參議院確認,最高法院可宣布國會通過的法律不合憲法。(還表現在立法權的再度分割(參、眾議院制衡);各州和聯邦政府(中央和地方間的分權制衡;民主黨和共和黨的制衡。)●結合所學知識比較唐朝的三省六部制與孟德斯鳩的三權分立學說在背景、影響、本質三個方面有何不同。歷史背景:“三權分立”提出時,歐洲資本主義迅速發展,啟蒙運動興起;“三省六部制”提出時,中國封建社會進入繁盛時期,唐朝君主不斷加強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影響:“三權分立”為反對封建專制提供了具體的解決辦法;“三省六部制”使地方權力相互牽制,加強了專制主義中央集權。本質差異:“三省六部制”代表封建地主階級利益;“三權分立”代表資產階級利益。③民主原則:總統和議會議員都由民選產生。●從中央政府權力制衡角度分析說明,美國是怎樣實現把總統“關在籠子里的夢想”的?總統任命的司法官員必須經過參議院確認,最高法院可宣布總統法令違憲,國會可以三分之二多數通過總統所否決的法律?!衩绹窃鯓訉崿F把總統“關在籠子里的夢想”?實行三權分立;總統只握有行政權;總統權力受國會和最高法院的制約;總統由民選產生;總統有任期限制?!駞⒆h員由各州議會選出,每州兩名,任期六年,每兩年改選三分之一。眾議員由各州按人口比例選出,任期兩年。國會參眾兩院議員的任職各有什么特點?這些特點分別產生了什么影響?特點和影響:眾議員流動性大,可以讓更多的人參政議政;參議員相對穩定,利于保持政策穩定性?!衩绹鴳椃ㄈ绾谓鉀Q中央與地方的矛盾?美國憲法如何解決大州與小州的矛盾?美國憲法如何解決南方與北方的矛盾?中央與地方關系:實行聯邦制,規定聯邦政府是各州的中央政府,其權力大大加強,但各州在行政上仍保持一定的獨立性。大州與小州關系:參議員每州兩名,眾議員根據各州人口比例選出,這樣就協調了大州與小州之間的矛盾。南方與北方的關系:憲法還把5個黑人折合為3個人來計算南方各州的人口總數,這樣一定程度上緩解南方與北方的矛盾。地位:它是第一部比較完整的資產階級成文憲法,奠定了美國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礎;它對歐亞等一些國家產生積極的影響。評價積極:①世界上第一部比較完整的資產階級成文憲法,奠定了美國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礎體現和維護了獨立戰爭的重大成果,使政府建立在民主原則的基礎上,帶來美國的長期穩定和經濟的發展。②西歐的啟蒙思想政治學說與美國實際的結合,在整個政治制度史中堪稱典范,對以后資本主義國家制度的建立起到示范作用。③聯邦政府實行三權分立的原則,可以有效防止專制獨裁,保障民主制度。(三權分立實質上也是在金錢政治,代表資產階級的利益。也反映出美國政府的腐敗。分權與制衡是有代價的。當各方利益不一致時,三大機關之間相互扯皮,必然導致效率低下。這也是代議制的缺陷之一。)④聯邦制國家的建立,使美國能夠保持統一和穩定,成為美國社會經濟迅速發展的重要政治前提。同時既把各州團結為一個國家,又盡量留給了地方一定程度的自治,有利于地方積極性的調動和創造性的發揮。地方自治與中央政權形成和諧統一的關系,維護國家主權的同時,有利于地方積極性的調動和創造性的發揮。局限:(人權+奴隸制+種族歧視)憲法強調三權分立的原則,強調政權的組織形式,但沒有真正解決人權問題,保留了奴隸制,在印第安人、黑人問題上種族歧視明顯,婦女地位低下。①憲法沒規定廢除奴隸制度,這是它反民主的表現。憲法不僅沒有否定奴隸制度,而且在分配眾議院各州代表名額時,黑人人口按3/5的人口折算,這就更加降低了奴隸的地位。②憲法沒有提到保證人權問題。相反,憲法明文規定了保留奴隸和種族歧視的條款,將黑人印第安人婦女排除在人權保護之外。●美國是怎樣突破古代民主的局限并維護民主的?制定1787年憲法,通過聯邦制,在廣闊的地域上建立了新型共和國,突破了小國寡民的限制;實行代議制民主形式(或民主原則);建立三權分立的政治體制,通過分權制衡維護和保障民主?!?、有人認為美國的總統制民主共和制比英國的君主立憲制進步,說說你的觀點?1、美國政體不是世界上唯一的民主制度。2、適應國情的制度才是好制度。3、自由、民主、平等、人權、法治、憲政等不是哪個國家特有的產物?!駥γ绹裰鲬椪恼J識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是美國民主憲政的基礎和根本推動力;民主的擴展不是統治者的恩賜,而是人民群眾長期斗爭的結果;任何一種民主制度的建立與完善都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其進程充滿坎坷與曲折;美國的民主是資產階級的民主,是不徹底不完善的?,F代西方國家政治發展的趨向是政治民主化。2、兩黨制(分權制衡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名稱:民主黨(驢)、共和黨(象)。爭奪的戰場:政治選舉。實質:是維護資產階級統治的工具。兩黨制形成:華盛頓之后,兩黨制成為美國分權制衡體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窈喴治鲂碌恼误w制的確立對英美兩國發展產生的相同影響。從人類政治文明發展的角度,分析兩國政治體制建立的歷史。影響:緩和了社會矛盾,鞏固了資產階級對國家政權的控制;有利于國家政治穩定、經濟快速發展;使國家勢力迅速壯大,成為世界性大國。意義:它們都是多種體制相結合的國家制度,是多種力量妥協的結果,體現了人類政治智慧的發展;都順應了資產階級民主和法制社會的歷史潮流,促進了資產階級政治文明的發展;為其它國家所效仿,促進了人類政治文明的發展?!裰赋鲈谶x擇和設計民主模式的思路方面,美國和中國有何相似之處?與西方的三權分立,多黨競爭相比,中國大陸的民主政治有何特色?中外政治制度的不同發展模式給你有何啟示?相似之處:都體現本國特色,避免照抄他國。中國特色:中國大陸實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啟示:尊重不同的政治文明;從本國國情出發,順應歷史發展的趨勢,選擇合適的政體,不能照搬別國模式;推行政治體制改革,加強民主法制建設。●指出古代東西方政治制度的各自特點。試從自然地理環境和生產活動方式的角度分析其成因。中國與美國中央政府的權力結構和決策方式有何相似之處?其本質目的有何不同?東方:君主專制中央集權。西方:民主制度。東方:①中國古代政治重心處于內陸大河流域,平原廣闊,土壤肥沃;②自給自足的農耕經濟較發達。西方:①古希臘海洋資源豐富,多山少平原,土地少而貧。②工商業發達。相似之處:權力分立,相互制衡。不同:中國:加強君主專制制度。(或維護封建地主階級利益)美國:防止獨裁專制,維護民主制度。(或維護資產階級利益)●扼要歸納中國、雅典、美國政治體制對中各自社會文明發展的主要影響,并由此談談你的認識。中國:奠定了中華文明長期領先于世界的基礎;有利于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展。雅典:調動了古希臘公民的積極性,創造了輝煌的古希臘文明。美國:維護了資產階級的民主,為美國社會的長期穩定與發展打下堅實基礎。認識:政治文明具有多樣性,都促進了人類社會文明的進步。
四、中國民主政治制度的創新1、建國初三大民主政治制度是從中國實際出發實現人民民主的前所未有的制度創新,是對人類民主政治發展的重大貢獻。(1)中共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政黨制度政協的性質:統一戰線政協的職能:政治協商和民主監督(1954年一屆人大召開前還代行全國人大的職能)(2)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政權組織形式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體現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和社會主義民主的廣泛性。一屆人大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①內容:規定了國家性質(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規定了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會制);規定了人民的權利及義務。②特點:是我國第一部社會主義類型憲法;體現了人民民主原則和社會主義原則。[思考]:我國的民主政治制度與西方的政治制度有哪些不同特點?西方:政黨競爭,分權與制衡原則。我國:中共領導下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民主集中原則。(3)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成為中國一項基本國策和重要的政治制度。2、1998年,建立村民民主自治制度。核心內容: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第三部分經濟體制創新與國家崛起1、英國工業革命后中的工廠制度舊式的紡織生產單位非常小,一般以戶為單位,妻子、孩子甚至連丈夫一家人在一起織布。但隨著飛梭和珍妮紡紗機等發明的出現,生產規模就大大擴展了,更多的人能在一起工作。這樣就出現了工廠模式,為以后的工廠模式打下了基礎。當蒸汽時代和工業革命到來的時,在生產中大規模使用機器,極大地提高了手工工場的效率,并最終促成了現代工廠的誕生。變革并不僅僅停留在技術層面,一種能大大提高效率的新的生產組織形式出現了。原先由一個人從頭到尾完成的工作,被分解為專門的工序,每個工人只需完成特定的一道工序并不斷重復。從18世紀末開始,英國的各個行業相繼實行了工廠化,短短幾十年的時間,古老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思維方式都在發生變化。2、美國二次工業革命中的壟斷制度1、原因:⑴直接原因:生產和資本的高度集中。⑵根本原因:生產力的發展。2、形成: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推動→→生產力迅速發展→→生產和資本高度集中→→壟斷組織3、行業:新興工業和鋼鐵工業(最先產生壟斷的行業)4、形式:托拉斯。5、實質: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局部調整。6、影響:⑴經濟上,適應了生產力發展的需要,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是資義生產關系的局部調整⑵政治上,壟斷資本家為攫取更多的利潤,干預國家的政經生活,資本國家成為壟斷組織代表⑶對外關系上,國際壟斷集團要求從經濟上瓜分世界,促使資本主義國家加緊對外侵略擴張步伐3、羅斯福新政與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制度新政特點:國家干預經濟。⑴新理論——凱恩斯主義,羅斯福新政是對凱恩斯主義進行的大規模實踐。⑵新特點——盡量避免采用國有化形式而力圖保持資本主義的自由企業制度,同時也采取了一些有利于工人和小生產者的措施,以緩和國內階級矛盾。⑶新起點——實際上是對生產關系進行的局部調整,把私人壟斷資本主義發展為國家壟斷資本主義。新政實質:是在不觸動資本主義制度前提下,對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調整。影響:新政開創了國家干預經濟的新模式,形成了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國家政權與壟斷資本溶為一體的壟斷資本主義。其表現:①實行國有化,建立國有企業②制定經濟指導計劃③運用財政、稅收、金融政策等行政立法手段④推行社會福利制度。4、“福利國家”制度與資本主義發展⑴“福利國家”目的:①直接目的:減少貧富分化帶來的社會矛盾;②根本目的:維護資產階級統治。⑵“福利國家”評價:①積極:A.保障低收入階層的生活,有利緩和社會矛盾;B.擴大消費,推動經濟的發展。②消極:A.政府財政不堪重負;B.降低人們工作積極性。5、蘇聯的社會主義制度斯大林模式1.背因:⑴國際形勢:帝國主義的包圍和威脅;⑵國內形勢:1922年蘇聯建立,1924年列寧逝世和斯大林領導地位的確立;⑶經濟狀況:經濟相對落后(根源于生產力的水平);⑷歷史傳統:專制意識根深蒂固,缺乏民主傳統;⑸個人意識:斯大林的個人因素。2.過程:⑴1925年工業化方針,優先發展重工業。⑵1926年農業集體化方針。⑶1928年新經濟政策終止。⑷1936年蘇聯新憲法的頒布,標志著社會主義基本建成,標志著斯大林體制形成。3.表現:⑴經濟上:建立單一的公有制經濟,實行高度集中的管理體制,實行排斥市場經濟的指令性計劃經濟,實行行政手段管理經濟。⑵政治上:權力高度集中,干部委任制和終身制,個人崇拜;⑶文化上:高度集中,行政干預,思想學術問題政治化。4.本質:忽視商品生產和價值規律(經濟方面)5.評價:⑴功績:①初期促進經濟發展,通過兩個五年計劃工業產值躍居歐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②為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奠定物質基礎。⑵弊端:①片面發展重工業,導致農業和輕工業長期落后。②犧牲農民利益,農民生產積極性不高。③長期指令性計劃,壓制地方和企業積極性,阻礙經濟蘇聯經濟持續發展。④這種體制日益僵化,成為后來蘇聯解體的重要原因。⑤政治上高度集權,破壞民主集中制,導致社會缺乏民主,對斯大林個人崇拜盛行。6.認識:⑴制定政策時一定要堅持生產關系適應生產力發展的原則;⑵要從國情出發,堅持可持續發展戰略,農、輕、重按適當比例平衡發展。⑶建全社會主義民主與法制制度。6、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我國經濟體制的根本性創新。體現在:第一,從經濟上看,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在以公有制為主體、包括私人經濟在內的多種經濟成分共同發展的條件下運行的市場經濟。第二,從政治上看,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由中國共產黨領導、由政府有力地進行宏觀調控的市場經濟。第三,從奮斗目標上看,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以實現共同富裕為根本原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1.背景:⑴必要性:①國際:東歐劇變,蘇聯解體,社會主義遭遇挫折。②國內:改革遇到重重阻力。⑵可能性:①經濟:改革開放后,生產力的解放和發展。②思想:鄧小平南巡講話,沖破思想束縛。2.過程:⑴提出:南方談話:(92年初,鄧小平)①社會主義本質問題;②姓”資”姓”社”問題;③搞好社義市場經濟。⑵目標確立:十四大:(92年10月)提出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意義:“南方談話”和十四大把我國改革開放和社義現代化建設推進到一個新的階段⑶理論完善:①十四屆三中全會:(93年)《關于建立社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基本框架。②十五大:(97年)進一步完善社市場經濟理論,提出以公有制為主、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⑷基本建立:21世紀初,我國社會主義商品市場體系基本確立。3.意義:⑴20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成為世界上經濟增長速度最快的國家,創造了世界經濟增長史上的新奇跡。⑵社會生產力的高速發展,使人民生活從總體上已達到小康水平,并朝著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目標邁進。第四部分專題專項訓練1、從地方行政組織來看,呂思勉先生把古代中國劃分為“部落時代”、“封建時代”、“郡縣時代”這三個先后相繼的時代。其中與“封建時代”相對應的朝代是()A、西周B、秦朝C、西漢D、宋代2、從公元前490年到公元前322年,雅典大約有一半左右政治家(包括伯里克利)都不同程度地受到群眾的懲罰,大部分控告的起因只是因為作戰失利。為此,柏拉圖提出了一個發人深省的問題“如果你病了,你是召集民眾為你治病呢?還是去找醫術精湛的大夫呢?”材料表明()A、伯利克利、柏拉圖等代表精英貴族,仇視群眾B、公元前4世紀后雅典政治腐敗,階級矛盾激化C、群體決策的感情用事可能影響民主政治的質量D、雅典民主既體現了人民主權也保護了城邦利益3、1989年,美國國會通過《反褻瀆國旗法》,將焚燒國旗定為非法,布什政府對此表示支持??蓛H僅隔了數小時,國會大廈門口就有人開始焚燒國旗。數月后,聯邦最高法院宣布,《反褻瀆國旗法》因違憲而作廢,裁決書中竟然宣稱:“美國國旗代表的權力之一,就是焚燒它的權利。這說明了()A、聯邦最高法院部分法官可能缺乏愛國精神B、聯邦最高法院擁有最高司法審查權C、美國政府及國會與最高法院缺乏溝通D、國會通過的法律必須通過聯邦法院批準才能生效4、湯因比曾這樣評價一件史事:“順利地在舊瓶里裝了新酒,還不至于引起舊瓶的爆炸?!辈⒄J為:“這可以說是一種憲法方面的勝利,這種勝利應該當作一種驚人的技藝”。湯因比所評價的是()A、美國聯邦共和國的確立B、法國共和制度戰勝君主制度C、近代德國憲法和議會裝飾下的皇帝專制D、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確立5、憲政是現代政治文明的重要特征。下表中關于三部憲法的表述,完全正確的是()名稱《美利堅合眾國憲法》《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頒布時間1787年頒布1870年頒布1954年頒布制定機構國會制定國民議會制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特點體現三權分立原則體現議會至上的原則體現人民民主原則和社會主義原則評價世界上第一部成文憲法確立了民主共和政體標志社會主義制度的基本建立A.頒布時間B.制定機構C.特點D.評價6、1912年3月頒布的《中華民國臨時約法》規定:“中華民國之主權,屬于國民全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演員證考試題及答案
- 火災報警及消防聯動系統施工(第3版)課件匯 楊連武 0-1 電氣火災監控系統 -78-3 防電源、火災應急照明
- 數字智商測試題及答案
- 2024年紡織產品質量認證流程試題及答案
- 2024年技術應用國際商業美術設計師考試試題及答案
- 檢測數據的科學應用與分析試題及答案
- 射擊裁判員試題及答案
- 2024年紡織品檢驗員技能試題及答案
- 實驗力學考試題及答案
- 廣告設計中的全球化與考試考量試題及答案
- 2024初級注冊安全工程師筆試題庫答案分析
- 塑料粒子購銷合同協議
- 《建筑與市政工程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標準JGJT46-2024》知識培訓
- 2025-2030中國緊急逃生裝置行業市場發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略研究報告
- 酒廠設計防火規范
- 文化傳承-2025年中考語文作文常見十大母題寫作技巧與策略
- 鐵路工區日常管理制度
- 兒童糖尿病酮癥酸中毒診療指南(2024)解讀
- 2025年云南省昆明市中考英語模擬試卷(一)
- 醫療器械使用安全風險防范措施
- 2025年學前教育宣傳月“守護育幼底線成就美好童年”主題活動實施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