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環糊精包合技術提高酮康唑的熱穩定性_第1頁
應用環糊精包合技術提高酮康唑的熱穩定性_第2頁
應用環糊精包合技術提高酮康唑的熱穩定性_第3頁
應用環糊精包合技術提高酮康唑的熱穩定性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應用環糊精包合技術提高酮康唑的熱穩定性

酮康唑(kcz)是第一個口服咪唑類抗真菌藥物,對各種類型的細菌、皮膚細菌、酵母菌和其他致病性細菌都有很強的抑制作用。但由于其不溶于水且結構中有酰胺基和醚基,極易氧化變色,化學性質不穩定。本實驗通過用不同方法考察,探索出制備酮康唑β-環糊精(β-CD)包合物的方法,以提高酮康唑的溶解度,增加其穩定性。經薄層色譜、紫外光譜、差熱分析及X-射線衍射等方法證實包合物形成,并對包合物的溶解度及其軟膏劑的穩定性進行了對照實驗。1差熱效應的測定紫外分光光度計(UV-940瑞士);LCT-1差熱天平(北京光學儀器廠);D/MAX-RCX光粉晶衍射儀(日本)。酮康唑(南京第二制藥廠);β-環糊精(廣東郁南環糊精廠),其余試劑均為分析純。2方法2.1包組分制備條件的確定2.1.1子間碰撞的濃度酮康唑溶于熱乙醇,β-環糊精溶于水,為增加分子間的碰撞,應盡量提高溶液的濃度,而兩種溶液混合不應產生沉淀。實驗證明,當乙醇和水的體積比為2∶3時,兩者可以完全溶解,不產生沉淀。2.1.2攪拌時間的選擇實驗進行了3~8h,在各包合時間測定包合率,確定攪拌5h包合率最高且重現性好,見表1。2.1.3摩爾比投料制備包合物酮康唑與β-CD按1∶0,1∶1,1∶2,2∶1,1∶3摩爾比投料,制備包合物測定包合率,結果表明主客分子比為1∶1時包合率最高,見表2。2.2酮康唑和-cd的制備精密稱定酮康唑531.44mg,溶于20mL無水乙醇中,于恒溫磁力加熱攪拌器上50℃攪拌至全溶,將1135.00mgβ-CD溶于30mL蒸餾水中,同溫攪拌溶解后,分兩次緩緩滴入酮康唑醇溶液中,每次約15mL,兩次間隔15~20min,加蓋攪拌3h,再取蓋攪拌2h,揮散乙醇,使溶液濃縮至約30mL,置冰箱中過夜,得白色混懸液,抽濾,沉淀物依次用50mL無水乙醇和蒸餾水快速洗去未包合的酮康唑和β-CD后,低溫避光干燥即得,收集乙醇洗滌液待測定回收率。2.3包合物的制備以逆向混合攪拌法,主客分子比1∶1,50℃,攪拌5h,制備6批包合物。經測定包合率在71.59%~73.63%之間,RSD為1.08%,平均回收率為96.03%,RSD為1.26%。2.4包組分的含量是由包組分的含量決定的2.4.1測量波長的選擇取酮康唑用無水乙醇稀釋成0.1mg·mL-1的溶液,在紫外區掃描,在295nm處有最大吸收,而β-CD無吸收。2.4.2標準曲線c精密稱定已恒定的酮康唑150mg,置100mL量瓶中,用無水乙醇溶解并稀釋至刻度,分別吸取上述溶液1.0,1.5,2.0,2.5,3.0,3.5mL,置25mL量瓶中,用無水乙醇稀釋至刻度,以無水乙醇為空白,在295nm波長處測定吸光度,得回歸方程為C=283.6A+1.0(r=0.9999)。2.4.3包合物含量測定精密稱定包合物100mg,用50mL無水乙醇溶解,過濾,吸取續濾液2mL于25mL量瓶中,用無水乙醇稀釋至刻度,于295nm處測其吸光度,由回歸方程計算,得包合物的含量及包合率。同法亦可得酮康唑的回收率。2.5包組分的物相鑒定2.5.1白包合物、藥物分別按“2.2”項方法制備含藥包合物、空白包合物、藥物,可見含藥包合物為白色疏松粉末;而空白包合物(即β-CD)為四方塊狀結晶,有熒光;藥物為細粉末狀,顏色微暗。2.5.2包合物的紫外掃描分別將β-CD,酮康唑和包合物用無水乙醇配成溶液,進行紫外光譜掃描,結果β-CD無紫外吸收,酮康唑和包合物的紫外掃描圖譜一致,說明包合物無化學鍵,僅為物理包合作用。再將一定量β-CD,酮康唑和包合物用水溶解后,過濾,取續濾液于紫外區掃描。β-CD水溶液在紫外區無吸收,酮康唑不溶于水,紫外區無吸收,而包合物溶于水,紫外區有明顯吸收峰。2.5.3物理混合物測試X-射線衍射常用于鑒定晶體化合物各晶體物質在相同的角度處具有的不同晶面間距,從而顯示不同的衍射峰。對酮康唑、β-CD及二者的物理混合物和包合物4種物質進行測試,測試條件:高壓50kV,管流80mA。結果可見,混合物的衍射峰為酮康唑和β-CD衍射峰的疊加,表明混合物為酮康唑和β-CD的機械混合,而包合物的衍射圖譜某些峰明顯消失、減弱或位移,表明晶型改變,包合物呈一新的物相,從而判斷包合成功。2.5.4紙速、標準條件工作條件:天平50mg,差熱50μV,溫度20mV均為滿刻度;升溫速度:5℃·min-1,紙速2mm·min-1。結果上述4種物質的熱分析曲線各不相同,但物理混合物是酮康唑和β-CD兩組熱分析曲線的疊加,而包合物呈一新的熱分析圖,酮康唑在353℃的吸熱峰消失,表明酮康唑和β-CD形成了包合物。2.5.5醇溶液的展開結果硅膠G-CMC板,展開劑:甲醇-磷酸鹽緩沖液(pH7.4)=4∶1,展距為10cm,碘化鉍鉀為顯色劑,噴霧顯色,結果:酮康唑和包合物醇溶液的展開斑點相同,Rf=0.74,說明包合物中的酮康唑與未經包合的酮康唑一致,成分未見變化;酮康唑水溶液沒有展開斑點,而包合物水溶液有展開斑點,Rf=0.79,說明酮康唑不溶于水,而包合后酮康唑在水中溶解度增加。3結果3.1溶解度、包合物的測定分別取過量的酮康唑和包合物放入10mL量瓶中,加蒸餾水至刻度,37℃振蕩2h,過濾,取續濾液4mL于25mL量瓶中,加無水乙醇至刻度于295nm處測吸光度A,計算二者的溶解度,得酮康唑為3.0μg·mL-1,包合物為119μg·mL-1,溶解度增大了約40倍。3.2酮康唑唇膏包合物的變色采用莊志銓等設計的O/W型軟膏基質制成軟膏,在相同包裝和室溫條件下放置,未包合的酮康唑軟膏1周后上層即有粉紅色斑點,1月后酮康唑軟膏完全變為粉紅色,而包合物軟膏顏色一直無變化。說明包合物軟膏穩定性明顯好于未包合的酮康唑軟膏。4熱乙醇溶解法4.1酮康唑不溶于水,溶于酸性溶液和乙醇。據文獻方法酮康唑溶于酸性溶液中與β-CD包合,但酮康唑在酸性溶液中加熱攪拌極不穩定,溶液很快呈黃色,而采用熱乙醇溶解則較穩定。實驗中用常規方法把酮康唑的醇溶液加入β-CD的水溶液中,當加入到一定量,即析出酮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