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八年級歷史下冊 (經濟體制改革)新課件_第1頁
部編版八年級歷史下冊 (經濟體制改革)新課件_第2頁
部編版八年級歷史下冊 (經濟體制改革)新課件_第3頁
部編版八年級歷史下冊 (經濟體制改革)新課件_第4頁
部編版八年級歷史下冊 (經濟體制改革)新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8課經濟體制改革

學習目標1.掌握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主要內容。2.了解城市經濟體制改革的重點。知識網絡小崗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鄉鎮企業活力中共中央關于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政企分開知識網絡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協調發展一、單項選擇題1.1978年,安徽鳳陽小崗村農民首先實行分田包產到戶,自負盈虧。隨后,在中央的指導下,全國農村逐步實行了這一做法,農業生產得到了大發展。“農業生產得到了大發展”的主要原因是()A.鞏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權B.開始了社會主義道路探索C.糾正了“文化大革命”的錯誤D.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得到調動D一、單項選擇題2.觀察下表,安徽鳳陽縣農業生產實現三年三大步增長的主要原因是()A.土地改革的完成B.對農業社會主義改造的完成C.人民公社具有巨大的優越性D.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實行D一、單項選擇題3.1979年,小崗村農民興奮地說:“大呼隆干了20年,越干越窮……就是治不好我們的‘窮病’,包干到戶一年就治好了。”帶來農村上述變化的改革措施是()A.開展人民公社化運動B.培育秈型雜交水稻C.給農民生產自主權D.建立深圳等經濟特區4.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要堅持“多予少取放活”的原則。下列中國共產黨的農業政策中最能體現“放活”原則的是()A.農業合作化B.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C.人民公社化運動D.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CD一、單項選擇題5.對聯折射社會生活,有著鮮明的時代特色。下列對聯中反映改革開放之后情況的是()A.幸福不忘共產黨,翻身不忘毛澤東B.扎根農村干革命,廣闊天地煉紅心C.食堂巧煮千家飯,公社飽暖萬人心D.自主權打通富裕路,責任制架起幸福橋6.“大包干,大包干,直來直去不拐彎。交夠國家的,留足集體的,剩下都是自己的。”以下關于“大包干”的理解,正確的是()A.農村土地不再是集體所有B.農民不再向國家承擔義務C.農民獲得了生產經營的自主權D.中國重新退回到過去的自然經濟狀態DC一、單項選擇題7.20世紀70年代,小崗村18戶農民立下了一份包產到戶的契約。下列對這一“契約”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提高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B.促進了農村生產力的發展C.農民擁有了土地的所有權和使用權D.將農民的責、權、利緊密結合起來8.1979—1988年,徐州糧食產量年均增長6%,累計生產3391.15萬噸,相當于前30年糧食產量的總和。昔日貧窮落后的徐州農村變成蘇北糧倉。這一變化主要得益于()A.人民公社的建立B.生產方式的改變C.土地改革的完成D.科學技術的進步CB一、單項選擇題9.20世紀90年代以來,經濟全球化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主要趨勢。為了抓住這一趨勢帶來的歷史機遇,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確提出要()A.建立現代企業制度B.發展鄉鎮企業C.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D.建立以市場為導向的就業機制10.1985年,我國部分國有企業試行工資改革。企業上繳利潤每增長1%,職工工資總額就可相應增長0.3—0.7%。材料表明我國國有企業工資改革的主要目的是()A.實行國有企業政企分開B.要求企業提高職工福利C.鼓勵企業提高經濟效益D.實行國有企業資產重組CC一、單項選擇題11.以公有制經濟為主體的多種所有制經濟包括()①國有經濟②集體經濟③個體經濟④私營經濟⑤中外合資企業⑥外商獨資企業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②③⑤⑥D.①②③④⑤⑥12.自從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打破“鐵飯碗”和職工“下崗”等現象,已經不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了。這主要與我國的哪一重大變革有關?()A.加強民主建設B.農村經濟改革C.建立經濟特區D.國有企業改革DD一、單項選擇題13.1984年3月24日,福建省55位廠長、經理在《福建日報》上發出“請給我們‘松綁’”的呼吁。隨后,《人民日報》轉載了這封呼吁信,將“松綁”風吹向全國。這里的“松綁”主要是指()A.允許企業實行公私合營B.承認企業所有權和經營權完全分離C.擴大企業的生產經營自主權D.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14.中國的經濟體制改革經歷了由農村向城市、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發展的歷程。其中,城市經濟體制改革的中心環節是()A.建立現代企業制度B.組建大型企業集團C.政企分開,自負盈虧D.增強企業活力CD一、單項選擇題15.關于下面這幅漫畫所反映的歷史事件,下列表述正確的是()A.堅持以公有制經濟為主體B.縮小企業的生產經營自主權C.實行按勞分配的單一分配制度D.逐步把大中型企業轉化為小型企業A二、綜合題16.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說鳳陽,道鳳陽,鳳陽本是好地方,自從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明代流傳于民間的鳳陽花鼓詞材料二鳳陽地多不打糧,磙子一住就逃荒。只見鳳陽女出嫁,不見新娘進鳳陽。——“文化大革命”期間流傳于民間的鳳陽花鼓詞材料三說鳳陽,道鳳陽,改革鼓點先敲響,三年跨了三大步,如今飛出金鳳凰。——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后流傳于民間的鳳陽花鼓詞二、綜合題(1)為什么會出現材料三中花鼓詞所描述的現象?(2)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我國農村生產關系的發展先后經歷了哪幾次重大調整?(3)以上材料反映的經濟轉變說明了什么?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后,鳳陽地區率先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土地改革—農業生產合作化—人民公社化運動—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必須改革生產關系中不適應生產力發展的一切環節,才能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言之有理即可)二、綜合題17.我國農村60多年的發展,見證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風雨歷程。請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材料二據不完全統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特別是在第一個五年計劃時期,農民人均收入年均增長率達10%左右。1950年全國農民購買力為950億元,1956年即上升為2450億元,增長了157%。二、綜合題(1)材料一中圖一反映了我國農村發展歷史上的哪一重要事件?這與材料二所反映的成就有何聯系?(2)材料一中圖二反映了我國農村發展歷史上的哪一重要事件?這一事件發生后,我國農村出現了哪些變化?對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對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極大地鼓舞了中國人民創造新生活的熱情,使農業生產穩步提高,促進了農民收入的增加、農民生活的改善。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極大地激發了廣大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帶來農村生產力的大解放,促進了農業生產的迅速發展。二、綜合題(3)兩則材料說明了我國農村60多年的發展有很多經驗可以總結,這對當前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有哪些啟示?不斷堅持改革,充分調動農民的生產積極性;正確認識我國社會主義所處的發展階段;遵循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不能急于求成;從實際出發,堅持正確的路線、方針和政策;堅持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強化訓練1.“說鳳陽,道鳳陽,鳳陽本是好地方,自從包地包產后,家家生活大變樣。”這段鳳陽花鼓詞反映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哪一時期的鳳陽面貌?()A.土地改革時期B.三大改造時期C.“文化大革命”時期D.改革開放時期2.20世紀70年代末,某村將集體土地按人口分配到戶,農戶自主經營,自負盈虧,土地不能買賣、出租,經營所得“交夠國家的,留足集體的,剩下都是自己的”。這種土地經營形式屬于()A.農業互助組B.農業生產合作社C.人民公社D.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DD強化訓練3.農業部部長韓長賦說:“改革開放以來,中央關于農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推進環環相扣、循序漸進,就像一個‘三部曲’。”其中的“第一部曲”是()A.實行農業生產合作社,走集體化道路B.廢除地主階級封建剝削的土地所有制,土地歸農民所有C.所有權歸集體,承包經營權歸農戶D.建立鄉鎮企業,為農村的發展開辟新路4.世界銀行前駐華首席經濟學家華而誠曾講道:“如果說此前中國一直在隧道中探索,那么1992年應該說人們終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得出這一認識的主要依據是中國()A.實行了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B.建立了經濟特區C.進行了國有企業改革D.提出了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CD強化訓練5.1984年剛上任青島電冰箱廠廠長的張瑞敏說:“歡迎我的是53份請假報告,上班8時來,9時走人,10時時,隨便往大院里扔一個手榴彈也炸不死人。”出現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是()①計劃經濟體制下,企業職工缺乏積極性②多種所有制形式并存,職工下海經商③分配中平均主義現象嚴重④企業吃國家的“大鍋飯”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D史海拾貝小崗村的故事安徽鳳陽小崗村是遠近聞名的“三靠村”——“吃糧靠返銷,花錢靠救濟,生產靠貸款”,每年秋收后幾乎家家外出討飯。1978年的安徽,從春季就出現了旱情,全省夏糧大減產。小崗村的農民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被逼到了包產到戶的這一條路上。這年11月24日晚上,在安徽鳳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