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精品文檔-下載后可編輯甘肅省通渭縣第二中學2022-2022學年下學期期中考試歷史試題甘肅省通渭縣第二中學2022-2022學年下學期期中考試歷史試題
注意:本套試卷分為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請將答案全部寫到答題卷上,否則不記分。本套試卷100分,時間120分鐘。第Ⅰ卷選擇題(每小題1.5分共48分)
1.下列選項不能體現宗法制及其影響的是()[1.5分]
A.“封建親戚,以蕃屏周”
B.“譜牒不立,則傳久而失宗”
C.“父死子繼,兄終弟及”
D.“內舉不避親,外舉不避仇”
2.河南尹田歆的外甥王諶,以知人出名。田歆對他說:“如今應推舉六名孝廉,多有貴戚書信相命,又不好違背,我想自己選一位名士以報效國家,你助我求之。”這體現了()[1.5分]
A.地方無選官權
B.選拔官吏以品評為主
C.察舉制的弊端
D.自上而下的選官方式
3.某朝官員王鍔通過賄賂企圖兼任宰相。皇帝同意了王鍔的請求,并下詔“鍔可兼宰相”。時任給事中的李藩行使職權,駁回詔書。由此推斷,給事中隸屬于()[1.5分]
A.唐朝的門下省
B.宋朝的樞密院
C.明朝的內閣
D.清朝的軍機處
4.《呂氏春秋?上農》在描述農耕之利時不無夸張地說:一個農夫耕種肥沃的土地可以養活九口人,耕種一般的土地也能養活五口人。戰國時期農業收益的增加()[1.5分]
A.促進了個體小農經濟的形成
B.抑制了手工業和商業的發展
C.導致畜力與鐵制農具的使用
D.阻礙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長
5.唐宋時期,江南經濟迅猛發展,南宋時全國經濟重心已移至江南。促成這一轉變的主要動力之一是()[1.5分]
A.坊市制度瓦解
B.土地集中加劇
C.農業技術進步
D.海外貿易拓展
6.唐代長安的商業店鋪主要集中在東西兩市。按規定,“諸行有正鋪者,不得于鋪前更造偏鋪”。南宋都城中的商業活動散布于城內各處,據記載約有“四百十四行”。上述材料可以佐證,南宋時期()[1.5分]
A.私營商業已居主導地位
B.坊市制度已經瓦解
C.商業發展已超過農業
D.資本主義萌芽已出現
7.唐代某詔令批評當時存在“恣行吞并,莫懼章程”和“口分永業(國家授予的田地),違法賣買”的現象。這表明當時()[1.5分]
A.井田制瓦解
B.分封制恢復
C.均田制受到破壞
D.“市”突破空間限制
8.據《史記》載:一日,魏太子下車,向一位新貴——宮廷文士田子方致意,竟未得到回禮。太子問:“究竟富貴者還是貧賤者應當驕傲?”田子方答:“貧賤者。”并解釋,他隨時都能在別國宮廷被派上用場。這反映了()[1.5分]
A.士人為諸侯國所重用
B.士人輕視功名利祿
C.諸侯國內部等級森嚴
D.忠君思想已經形成
9.明朝中后期,王陽明學說在中國士大夫中流行。朝鮮來華使者對此不理解,認為“陽明敢肆己意,謗辱朱子,實斯文之罪人也”。結合所學判斷,下列選項正確的有()①朝鮮使者以程朱理學為正宗②王陽明心學超越了理學范疇③王陽明與朱熹觀點明顯不同④王陽明心學是對儒學的叛逆[1.5分]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0.顧炎武在《日知錄》中說:“今將靜百姓之心,而改其行,必在制民之產,使之甘其食,美其服,而后教化可行,風俗可善也”。在此,顧炎武強調()[1.5分]
A.培養人才,經世致用
B.弘揚道德,規范言行
C.富足百姓,移風易俗
D.教化民眾,靜心明志
11.托馬斯?卡倫德寫道:“在歷史的某個時刻,在歐洲郇(xún)窄的一隅,生活著近五百萬陸地和海島居民,他們所擁有的自然資源極其匱乏,卻創造出了最原創、最絢麗的文化、商業、社會秩序和政治……聞名遐邇”。材料反映的是()[1.5分]
A.古希臘文明
B.古羅馬文明
C.不列顛文明
D.阿拉伯文明
12.“萬民法吸收了清除了形式主義的羅馬市民法的規范、同羅馬人發生聯系的其他各民族的規范、地中海商業習慣與法規,主要涉及所有權和債務等方面的內容的調整。”對材料理解正確的是()[1.5分]
A.萬民法繼承了公民法的具體內容
B.萬民法是公民法的適時革新
C.公民法忽略了財產所有權的規定
D.公民法是萬民法的組成部分
13.維多里諾是14~15世紀意大利的教育家。他奉行“身心發展并重”的教育理想,注重發展學生個性,重視騎馬、劍術、跳舞、游泳等方面的能力培養。他還要求學生研讀古羅馬作品和基督教作品,視之為道德教育重要內容。這反映出()[1.5分]
A.人文主義的教育理念
B.宗教制約著教育發展
C.教育擺脫了宗教束縛
D.文藝復興尚未影響教育領域
14.1521年,德國維登堡一家作坊印制了很多幅對幀木板畫。其中一幅的左側是基督跪在地上為門徒洗腳;右側是高高在上的教皇伸出腳讓跪在地上的信徒親吻。這幅畫意在()[1.5分]
A.抨擊羅馬教廷
B.推銷“贖罪券”
C.反對宗教改革
D.倡導宗教寬容
15.1845年,美國國會通過一項法案:禁止總統在未經過國會同意撥款的前提下授權建造海上緝私船。總統約翰?泰勒否決了該法案,但國會推翻了總統的否決。根據美國憲法,隨后()[1.5分]
A.這項法案將會自動生效
B.國會將自行建造緝私船
C.最高法院可廢除該法案
D.總統可再次否決該法案
16.1895年,一位中國外交官對當時四個歐美國家的政體分別作了如下評述,其中對德國的評述是()[1.5分]
A.“舉國聽于議院,勢太偏重”
B.“君主能以事下會議而不能獨斷”
C.“議院主議法,政府主行法,察院主斷法”
D.“上議院主用世爵,參以選舉,君權仍重”
17.19世紀八九十年代,李鴻章在為格致書院所出考題中,曾問到西方測溫、測熱、測電的方法,問到西方平弧三角與《周髀算經》的關系,問到西方關于64種化學物質在中國語言為何物……這說明當時的中國人()[1.5分]
A.開始開眼看世界
B.堅持“中體西用”
C.普遍接受西式教育
D.關注西方科技
18.茶葉于1650年前后引進英國時,是一種貴族享用的奢侈品,每磅售價6至10英鎊,相當于一個男仆年工資2倍左右。然而一個世紀后,飲茶逐漸在英國城鄉各階層中普及,茶葉成為英國人不可缺少的普通消費品。引起這一變化的主要原因是()[1.5分]
A.中國茶葉產量大增
B.英國頒布《航海條例》
C.世界貿易較大發展
D.英國工業革命開始
19.一位哥倫比亞學者在“紀念美洲發現——兩個世界文明匯合500周年國際學術討論會”上說,“黃金和白銀的作用只是使兩個大陸之間的距離更加遙遠了”。由此可知()[1.5分]
A.該學者關注殖民掠奪的后果
B.“兩個大陸”指的是美洲和非洲
C.黃金和白銀阻礙了世界市場的形成
D.該會議討論的是英國人登陸美洲的意義
20.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指出:“盡管有這些(關稅)保護措施,大工業仍然競爭普遍化了,大工業創造了交通工具……把所有的資本都變成為工業資本,從而使流通加速,資本集中”;“它首次開創了世界歷史,因為它使每個文明國家以及這些國家中的每一個人的需要的滿足都依賴于整個世界。”對此最恰當的理解是()[1.5分]
A.關稅保護阻礙不了資本主義競爭
B.工業革命促進了世界市場的形成
C.交通工具擴大了工業文明的影響
D.自由競爭增強了工業資本的流通
21.某《英漢辭典》在解釋“bus”時,列出的義項有①公共汽車②火箭的一級③火車車廂④公共馬車,如果按照歷史上這些含義出現的先后來寫編寫辭條,那么正確的排序應當是()[1.5分]
A.①③④②
B.③②①④
C.④①③②
D.④③①②
22.英國學者懷特海論及近代西方科學精神時說:人們“完全有意識地認識到……知識對技術進步的重要性,發現了抽象知識和技術進步相聯系的方法,并且也看到了技術進步的無限前程”。能夠為這種觀點提供論據的史實是()[1.5分]
A.牛頓經典力學體系的建構
B.伽利略自由落體定律的創立
C.瓦特聯動式蒸汽機的制造
D.法拉第電磁感應理論的應用
23.傳教士郎懷仁等上書拿破侖三世:“現在我們能夠自由地深入久閉的中國內地,在那里可以講道、設堂、建設慈善機構。取得這個自由應當歸功于陛下的大力保護,歸功于北京的密切注視條約執行的公使。”據此判斷,該不平等“條約”是()[1.5分]
A.《南京條約》
B.《北京條約》
C.《馬關條約》
D.《辛丑條約》
24.1925年,蘇聯建立了為中國革命培養干部的莫斯科中山大學。1928年9月,蘇聯將莫斯科中山大學與莫斯科東方大學中國部合并,改名為“中國勞動者共產主義大學”。蘇聯更改校名是基于中國()[1.5分]
A.革命統一戰線建立
B.北洋軍閥統治基本被推翻
C.國民黨右派叛變革命
D.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利
25.辛亥革命三十周年之際,《中央關于紀念今年雙十節的決定》指出:“我們共產黨人和全國一切真誠的革命志士,都是辛亥革命最忠實的繼承者。……我們共產黨人誓與全國一切革命真誠志士一道,誓與全國人民一道,繼續奮斗,不達目的,決不休止。”中共中央發表該決定,旨在()[1.5分]
A.維護國共合作,堅持抗戰到底
B.推動國民大革命
C.完成土地革命,爭取民權自由
D.實現人民民主專政
26.1960年1月,英國首相麥克米倫在結束非洲之行后發表演講:我看到了國家意識的覺醒,在過去的幾個世紀里,這些國家的人們依賴著別的國家生存;十五年前這一運動風靡亞洲,今天非洲發生了同樣的事情,變遷之風吹遍整個非洲大陸。這股風靡亞非的“變遷之風”推動了()[1.5分]
A.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B.兩極格局的逐漸鞏固
C.不結盟運動的興起和發展
D.美蘇關系的持續緩和
27.下列四項為中國近代不同時期的考題,其中19世紀70年代初洋務學堂使用的考題應是()[1.5分]
A.“蒸汽有力可用,由何而生?”
B.“論吾國銀行失信用之可懼。”
C.“試比較英、美、法、瑞士、中國行政機關元首之產生方法。”
D.“法國大革命對于歐洲民族主義之發展,有何影響?試舉例明之。”
28.(2022?廣東文綜?16)1961年,中共中央農村工作部的一份報告指出:現在部分干部和農民對集體生產信心不足,以致發展到變相恢復單干,有的地方出現了“父子隊”“兄弟隊”式家庭作業。這則材料為例證,可用于說明()[1.5分]
A.當時土地所有制發生改變
B.農業合作化運動的歷史背景
C.當時國民經濟調整成效顯著
D.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起源
29.(2022?山東文綜?21)下列示意圖中能正確反映1929~1938年美國和蘇聯在世界工業總產值中所占份額(%)變化趨勢的是()[1.5分]
30.對于美國《獨立宣言》在大革命前法國的反響,有學者評論說:宣言中的學說來自哪里并不重要,無論是來自盧梭,還是洛克(英國啟蒙思想家),法國讀者一定能在《獨立宣言》的下述文字中看到法國哲人們的思想:“人人生而平等,他們都被造物主賦予了某些不可轉讓的權利……”結合所學判斷,下列選項正確的有()①法國讀者不了解洛克和盧梭的學說②《獨立宣言》與洛克和盧梭的思想無關③法國社會中的等級觀念已經動搖④天賦人權思想已在大西洋兩岸傳播[1.5分]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31.“詞”在兩宋的發展勝過“詩”,被看作一個時代文學的代表,原因可能有()①節奏感強,形式更為自由,便于抒發感情②對仗工穩、句式齊整,適于言志和述懷③能合樂歌唱,貼近市民生活,群眾基礎廣④不斷變革、創新,風格多樣,佳作迭出[1.5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2.文學藝術是時代的產物,同時又能反映時代的風貌。下列各項對應關系正確的是()[1.5分]
A.工業革命后社會的劇烈變革——現代主義繪畫興起
B.第一次世界大戰引發的西方社會精神危機——印象派繪畫產生
C.19世紀上半期資本主義社會矛盾的激化——現實主義文學興起
D.第二次世界大戰后西方資本主義的繁榮——浪漫主義文學產生
第Ⅱ卷非選擇題(共52分)
33.(本題25分)歷史發展階段可以從不同的角度概述、標識或劃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18世紀的學者孔多塞將15世紀中葉至17世紀初作為一個歷史階段。他對這一歷史階段作了如下概述:印刷術的發明,推廣了人類的智慧成就,把教育從各種政治束縛和宗教束縛中解放出來;君士坦丁堡被攻陷后,許多學者遷居歐洲,推動了科學的發展;地理大發現增進了人們的知識;宗教革命促進了思想自由。材料二兩次世界大戰之間(1918—1939年)的歷史被有的西方學者稱為“焦慮的時代”。材料三1978年以來的中國歷史,有的學者以1992年為界將其劃分為兩個階段,有的學者以2022年為界將其劃分為兩個階段。(1)結合材料一,分析孔多塞是從什么角度概述歷史的?(2分)請從不同于孔多塞的角度,簡述“地理大發現”的歷史影響。(3分)(2)試從材料二中“焦慮的時代”這一角度,概述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的世界歷史。(8分)(3)推斷材料三中兩種歷史分期各自所用的角度,并結合史實分別加以說明。(12分)[25分]
34.(本題12分)古代中國和古代羅馬相距遙遠,然而兩者的歷史發展可做一些比較。閱讀材料,回答問題。——吳于廑、齊世榮主編《世界史》,白壽彝主編《中國通史》(1)依據材料,概括①至⑤各個時期古代中國和古代羅馬的歷史特征。(5分)(2)比較①至⑤時期兩國歷史發展的特征,你發現了什么現象?(2分)再比較其歷史軌跡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