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活動中的宏觀與微觀策略_第1頁
教學活動中的宏觀與微觀策略_第2頁
教學活動中的宏觀與微觀策略_第3頁
教學活動中的宏觀與微觀策略_第4頁
教學活動中的宏觀與微觀策略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宏觀與微觀策略蔣志萍教學活動中的何為策略“策略”最早見于軍事領域。策略:可以實現目標的方案集合“這個人很有策略”,就是說這個人有很多可供執行的方案,當一個方案行不通時,能夠及時應變。策略:是一種意識(習慣)例什么是教學策略

一般講,教學策略是為達到某種教學目的使用的手段和方法。在此意義上,教學策略同義于教學方法。但從廣義上講,教學策略不僅用來表示為達到某種教學目的而使用的手段或方法,而且還用來指教學活動的序列計劃和師生間交流技巧、藝術。它的內涵更為廣泛。今天的主要話題教育內涵教學活動中的宏觀策略教學活動中的微觀策略策略的應用對策略的反思教育內涵提供工具——知識和方法學會表達——各種語言功能學習思考——思維訓練藝術修養——發現美、創造美文化底蘊——包容與發展發現規律——總結和運用。。。教學活動中的宏觀策略教師:。。。知識量多≠好的課學生:。。。

學得內容多≠學業成功策略一:把握好課程(1)知識的掌握與理解;(2)能力的培養與發展;(3)通過教育達到個人的、職業的,乃至人類整體的目的.自信心的樹立、合作的意識和態度、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健康完美的個性、…教與學的整體關注點知識的層面

豐富、系統的知識在廣度和深度之間取得的平衡技能的層面

保持高水平的思維重視解決問題的策略和規律情感的層面

興趣、現實意義、探索、合作空間…教育民主國際理解回歸生活關愛自然個性發展策略二:關注世界課程改革的價值取向(平等與高質量的內在統一每一個適齡兒童都應當平等地接受高質量的教育“平庸化的教育”與“精英主義教育”我國教育民主化的艱難歷程教育民主——旨在謀求平等與優質兼得。教育民主是衡量教育進步的基本尺度。以“全民教育”為標志的教育民主新概念,其基本內涵是所有公民平等地享受優質的基礎教育。(一)平等與高質量之間的張力

——教育民主“與時俱進”的教育第一代:(1898-1919)長袍馬褂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第二代:(1919-1949)西裝/英美式兩支粉筆進課堂,一講到底/精英教育第三代(1950-1966)中山裝/蘇聯式少而精/強調理論嚴謹第四代(1978-1995)茄克T恤考試第一/奧賽第一第五代(1995--)素質教育,創新教育9年義務教育/5天工作制/強調能力立意(二)民族性與國際性之間的張力

——國際理解民族性與國際性的內在統一“國際理解教育”

國際理解——旨在尋求國際性與民族性的內在統一。美、日等國把培養“具有世界意識的美國人”、“活躍于國際社會的日本公民”視為豐富人性的重要組成部分,就是典型的例證。影響教育的文化因素家庭高度期望與管束善于“心算”的傳統熟能生巧的教育古訓強調背誦的學習理念重視現世功業的儒家文化“苦讀+科舉”的考試文化回避“原始問題”的考據文化(三)科學世界與生活世界之間的張力——回歸生活科學世界與生活世界的隔離科學世界與生活世界的融合課程回歸生活世界回歸生活——旨在尋求科學世界與生活世界的整合。UNESCO的一系列研究報告集中體現了回歸生活世界是當今世界課程發展的重要趨勢。(四)人與自然之間的張力——關愛自然人是怎樣與自然對立起來的?人與自然的內在統一關愛自然——旨在尋求人與自然和諧統一。關愛自然,追求人與自然的可持續發展是當今課程發展的重要價值觀。這種價值觀擺脫了人類主宰自然的思維方式,基于“整體主義”視野認識人與自然的關系,人不是自然的主宰,而是自然的看護者。(五)個人與社會之間的張力

——個性發展個人與社會對立的根源個人與社會統一的實質“個性發展”的內涵個性發展——旨在尋求個性與社會的內在統一,“為一個新世界培養新人”。對個性的理解顯性和隱性多元智能與社會分工“從眾”和“標新立異”例:“驢”現象教學活動中的微觀策略微積分基本思想解析微積分策略在教學中的運用對微積分策略的反思abxyo實例:求曲邊梯形的面積微積分基本思想解析abxyoabxyo用矩形面積近似取代曲邊梯形面積顯然,小矩形越多,矩形總面積越接近曲邊梯形面積.(四個小矩形)(九個小矩形)觀察下列演示過程,注意當分割加細時,矩形面積和與曲邊梯形面積的關系.播放曲邊梯形如圖所示:曲邊梯形面積的近似值為曲邊梯形面積為微積分基本思想分割替代求和取極限例子:最速降落把不在同一鉛垂線上的兩點A、B,用怎樣的一條曲線連接起來,才能使得在重力作用下,當質點沿著它由滑至B所用時間最少?(1)十六世紀之前,幾乎所有的人都認為:沿著連接AB的線段滑落用時最少。十七世紀初,意大利大名鼎鼎的伽利略認為:最速降落曲線似乎應當是過A、B而切于過A點鉛垂線的一段圓弧。理由是:質點開初是以接近自由落體的速度下滑的,雖然圓弧比弦要長一些,但在下滑路程中有很長一段路,質點是以很高的速度通過的,從總體上講,用的時間比沿直線下滑要更短些!1696年,瑞士數學家約翰貝努利認為伽利略雖然提出了正確的思路,但沒有講清下滑曲線是圓弧的道理。

由于從而上式表明:此時此刻質點運動的速度只與所在的層有關。換句話說,質點有各個分層中有著各自不同的運動速度。就這樣,約翰貝努利靠著超人的天賦,立即聯想到光的折射:從A點發出的光線,經一層又一層的折射到達B。這條光線所走的路肯定就是最速降落曲線。

光的折射定律:由于

所以常量這個微分方程的解是圓擺線。

通過研究,發現連接A、B兩點的最速降落曲線,既非直線也非圓弧,而是一條圓擺線!圓擺線:微積分策略在教學設計中的運用(1)分割——教材分析技巧(2)替代——知識處理技巧(3)求和——順序安排技巧(4)取極限——教學藝術呈現分割——教材分析技巧拆分有向知識的維度,語言的維度,思維的維度等大小有度拆分的知識元保持完整性擴充適量橫向延伸,縱向拓展替代——知識處理技巧尊重教材關注知識序列替換清晰保持學科本質學生為本研究學習心理求和——順序安排技巧教學目標明確保持教學重心不移邏輯順序清楚確保知識邏輯無誤教學意識清晰突出亮點收放有度取極限——教學藝術呈現教學連續光滑銜接自然,有起有伏教學特色鮮明教學主線明了:知識線、情景線、方法線展示個人風采明白自己教學特長,揚長避短

我們知道,邊數為3的多邊形叫三角形,邊數為4的多邊形叫四邊形.類似地,邊數為5的多邊形叫五邊形,……邊數為n的多邊形叫n邊形(n大于或等于3的正整數).連結多邊形不相鄰兩頂點的線段叫做多邊形的對角線.2合作學習HEZUOXUEXI下面我們來探索任意一個多邊形的內角和與外角和的規律.請填寫下表(5-1):邊數圖形從某頂點出發的對角線條數劃分成三角形個數多邊形的內角和3011×180o4122×180o5……………n你從表中得到了什么結論?點評邊形的內角和為(-2)×180o(≥3).任意多邊形的外角和為360o.由于每一個外角和它相鄰的內角互補,所以邊形的外角和(每一個頂點只取一個外角)為×180o-(-2)×180o=360o

你知道這個算式是怎么得到的?對微積分策略的反思微積分策略不是萬能的關注整體把握策略分析法與綜合法西方思維與東方思維西方思維與東方思維西方是分析式思維的傳統西方民族的思維方式呈線形,以邏輯實證為手段,強調部分分析.東方是直覺思維的傳統東方民族的思維方式呈圓形,以直覺體驗為工具,強調整體性.中西方思維方式比較1前者活稀泥,后者條分縷析前者是模糊的,后者是清晰的前者價值灌輸,后者價值澄清形象思維與的邏輯思維差異整體優先與注重分析的差異求同思維與求異思維的差異注重情感與注重理性的差異東方思維與西方思維比較2西方重視事情的過程

東方則更注重事情的結果.

東方人:從不遵守制度來獲取利益

西方人:則通過遵守制度來獲取利益

中西方思維方式比較3中國人的思維以感性思維為主,如守株待兔,如果西方人就會提煉成教條主義,掩耳盜鈴在西方就提煉成主觀主義。典型的例子是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全詩充滿邏輯錯誤。感性思維能形象的表達思想,但缺乏抽象出概念、法則、定理的能力。所以中國人善于把握整體,但無法創造出磚瓦來構建知識的大廈。東方思維也對單個事物進行分析,也去觀察,比如中國傳統哲學中有“格物致知”,哲學家坐在一棵樹底下,一坐三天三夜,他坐在那里不是觀察、解剖,做物理、化學或是生物學的實驗,而是坐在那里體驗、感悟,對細小的事情進行琢磨、推敲。中醫和西醫不一樣,中國畫和西洋畫不一樣,音樂也不一樣,在音樂方面,從中國古代開始就強調整體,樂器中的編鐘,從高到低是排列的,單個的樂器似乎很少。建筑也是如此,我們講究對稱、平緩、圓潤以及與環境的和諧,西方更傾向于獨立、張揚、挺拔、與上天緊密相接。中西方的思維模式各有所長,不能簡單地評判孰優孰劣。但是我們確實更缺乏深入細致、精益求精的觀念和精細化操作的作風,我們的傳統思維似乎更適合于處理宏觀問題、戰略問題,更適合于某些藝術,不太適合應對戰術性的細節性的任務。西方的思想啟蒙者亞里思多德首先提出《方法論》,提出了歸納與演繹,為西方日后的科學發展打下了基礎。而中國的思想啟蒙者孔子提出的是天地人和,君臣父子,禮、樂、仁…。是經世致用的道德政治哲學。今后世界人民希望不被科學所傷害也許就會更加重視它.蔣志萍jzp@感謝您的關注“多米諾骨牌”的問題

有300張多米諾骨牌,從1——300編號,每次抽取奇數牌,問最后剩下的一張牌是多少號?

答:第256號策略試著把牌數減少,去發現規律。

公務員考題□

問題:12個球一個天平,現知道只有一個和其它的重量不同,問怎樣稱才能用三次就找到那個球?簡化問題:12個球一個天平,現知道只有一個比其它的球重,問怎樣稱才能用三次就找到那個球?

微軟考題□

奶奶和1953年的諾貝爾獎

1930年,20出頭的奶奶養育了3個孩子和一群雞鴨。那年,一窩雞蛋孵到只剩兩天出殼,母雞卻意外身亡。奶奶只好把雞蛋移至灶頭人工孵化。在奶奶將新母雞物色好之前,有4只性急的雞仔先出殼了。這4只第一眼認錯了媽媽的小雞仔在此后的日子里總是跟在奶奶的身前腳后,而對“繼母”感情淡薄。后來,這4只小雞仔因為缺少母雞的庇護先后夭折。在此之前,奶奶及奶奶的前輩們就明白一個理:小雞小鴨總是把它生出后看到的第一個在眼前晃動的物體當做媽媽,而且以后很難改變。

洛倫茲(Lorenz.Konrad)諾貝爾醫學生理學獎

在奶奶孵雞的同時,萬里之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