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病危害、防護及管理_第1頁
職業病危害、防護及管理_第2頁
職業病危害、防護及管理_第3頁
職業病危害、防護及管理_第4頁
職業病危害、防護及管理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職業衛生培訓

1.輸氣站場存在的職業病危害

2.職業病危害健康影響及其防護3.職業衛生管理要求4.案例分享目錄輸氣站場存在的職業病危害進站區、清管器收發球區、分離器區、計量區、調壓區、自用氣撬區、分析小屋、排污區存在危害:甲烷、非甲烷總烴。調壓區還可能存在:噪聲。輸氣站場存在的職業病危害電驅壓縮機房:甲烷、非甲烷總烴、噪聲。燃驅壓縮機房:甲烷、非甲烷總烴、一氧化碳、一氧化氮、二氧化氮、噪聲。壓縮機輔助區:甲烷、非甲烷總烴、噪聲。空冷區、變頻設備間:噪聲。輸氣站場存在的職業病危害變電所:隔離開關、變壓器、高壓配電室、低壓配電室等:工頻電場。輸氣站場存在的職業病危害空壓機房、機柜間、水泵房、水處理間:噪聲。發電機房:一氧化碳、一氧化氮、二氧化氮、噪聲。輸氣站場存在的職業病危害鍋爐房:一氧化碳、一氧化氮、二氧化氮、噪聲。生活污水處理設施:硫化氫。輸氣運行工:甲烷、非甲烷總烴、一氧化碳、一氧化氮、二氧化氮、噪聲。輸氣站場存在的職業病危害生產環境:高溫,低溫(甘肅),紫外線、高原(云南)。管道、地溝等:密閉空間作業。天然氣站場危害關鍵控制點根據2014年檢測結果:天然氣站場各崗位甲烷(TWA最大22.50mg/m3)、非甲烷總烴(最大2.12mg/m3),檢測結果均遠小于職業接觸限值,表明管道設備密閉化良好,在正常生產情況下對員工健康造成影響的可能性較小。一氧化碳、一氧化氮、二氧化氮均符合職業接觸限值要求。但發電機一氧化碳濃度最高達到10.0mg/m3,如有泄漏且通風不好,一氧化碳濃度有可能超標。同時發電機(房)噪聲最高達到107.0dB(A)。應將發電機(房)作為噪聲、一氧化碳危害關鍵控制點。根據歷史經驗,壓縮機房噪聲強度也較大,一般在90~100dB(A),應將壓縮機房作為噪聲危害關鍵控制點。密閉空間作業、環境高溫、紫外線、高原作為關鍵控制點。

1.輸氣站場存在的職業病危害

2.職業病危害健康影響及其防護3.職業衛生管理要求4.案例分享目錄健康影響及其防護天然氣(甲烷、非甲烷總烴)健康影響對人基本無毒,但濃度過高時,使空氣中氧含量明顯降低,使人窒息。當空氣中甲烷達25%-30%時,可引起頭痛、頭暈、乏力、注意力不集中、呼吸和心跳加速、共濟失調。若不及時遠離,可致窒息死亡。皮膚接觸液化的甲烷,可致凍傷。導致職業病單純性窒息。防護措施管道密閉化、自動化。通風,可燃氣檢測報警器。防靜電工作服、防靜電工作鞋。急救措施皮膚接觸:若有凍傷,就醫治療。吸入: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呼吸困難,給輸氧。如呼吸停止,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就醫。職業接觸限值非甲烷總烴:PC-TWA:100mg/m3,PC-STEL:180mg/m3健康影響及其防護一氧化碳健康影響輕度中毒者出現頭痛、頭暈、耳鳴、心悸、惡心、嘔吐、無力。中度中毒者除上述癥狀外,還有皮膚顏色呈櫻紅色、脈快、煩躁、步態不穩、淺至中度昏迷。重度中毒深度昏迷、瞳孔縮小、肌張力增強、頻繁抽搐、大小便失禁、休克、肺水腫、嚴重心肌損害等。部分患者昏迷蘇醒后,約經2~60天的癥狀緩解期后,又可能出現遲發性腦病,以意識精神障礙、錐體系或錐體外系損害為主。導致職業病一氧化碳中毒防護措施通風,一氧化碳、可燃氣檢測報警器。急救措施急救措施:迅速脫離現場到空氣新鮮處、保暖、休息;保持呼吸道通暢;必要時輸氧;心跳停止時,立即進行心肺復蘇,就醫。職業接觸限值PC-TWA:20mg/m3,PC-STEL:30mg/m3IDLH:1700mg/m3健康影響及其防護氮氧化物健康影響主要損害呼吸道。初期僅有輕微的眼及上呼吸道刺激癥狀,如咽部不適、干咳等。常數小時至十幾小時潛伏期后發生遲發性肺水腫、成人呼吸窘迫綜合征,出現胸悶、呼吸窘迫、咳嗽、咯泡沫痰、紫紺等。可并發氣胸及縱隔氣腫。肺水腫消退后兩周左右可出現遲發性阻塞性細支氣管炎。慢性影響:主要表現為神經衰弱綜合征及慢性呼吸道炎癥。導致職業病氮氧化物中毒防護措施通風,可燃氣檢測報警器。急救措施患者應迅速脫離中毒現場,保溫、靜臥休息。有呼吸困難者吸氧并給予必要的緊急處理。就醫。對密切接觸氮氧化物者需觀察24~72h,注意病情變化,給予適當的對癥治療。職業接觸限值一氧化氮:PC-TWA:15mg/m3,超限倍數:2.0,IDLH:120mg/m3。二氧化氮:PC-TWA:5mg/m3,PC-STEL:10mg/m3,IDLH:96mg/m3。健康影響及其防護硫化氫健康影響強烈的神經毒物,對粘膜有強烈刺激作用。急性中毒:短期內吸入高濃度硫化氫后出現流淚、眼痛、眼內異物感、畏光、視物模糊、流涕、咽喉部灼熱感、咳嗽、胸悶、頭痛、頭暈、乏力、意識模糊等。部分患者可有心肌損害。重者可出現腦水腫、肺水腫。極高濃度(1000mg/m3以上)時可在數秒鐘內突然昏迷,呼吸和心跳驟停,發生閃電型死亡。長期低濃度接觸,引起神經衰弱綜合征和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導致職業病硫化氫中毒防護措施通風。防毒面具或正壓式空氣呼吸器急救措施立即脫去被污染的衣著,用大量清水沖洗。眼睛接觸用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沖洗。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呼吸心跳停止時,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臟按壓術。就醫。職業接觸限值MAC:10mg/m3。IDLH:430mg/m3。健康影響及其防護噪聲健康影響聽覺系統:長期接觸強噪聲后主要引起聽力下降。首先是生理性反應,后出現病理改變直至耳聾。生理性聽力下降的特點為脫離噪聲環境一段時間后即可恢復,而病理性的聽力下降則不能完全恢復。神經系統:神經衰弱綜合癥,有頭痛、頭暈、耳鳴、心悸及睡眠障礙等。長期接觸強噪聲的作業人員可表現為易疲勞、易激怒(噪聲性神經衰弱)。心血管系統:植物神經調節功能發生變化,表現出心率加快或減慢,血壓不穩(趨向增高)。消化系統:出現胃腸功能紊亂,食欲減退,消瘦,胃液分泌減少,胃腸蠕動減慢。導致職業病噪聲聾防護措施減振基礎,消音器,消聲吸聲墻,玻璃隔斷,綠化,高、低噪聲場所分開布置。耳塞,耳罩。職業接觸限值8h或40h等效聲級:85dB(A)。健康影響及其防護高溫健康影響按發病機理可分為:熱射病、熱痙攣及日射病三種,常按臨床表現分為先兆中暑、輕癥中暑和重癥中暑三型。先兆中暑:作業人員有輕微頭暈、頭疼、眼花、耳鳴、心悸、脈搏頻數、惡心、四肢無力、注意力不集中等癥狀,體溫正常或略有升高,但尚能勉強堅持工作。輕癥中暑:作業人員具有前述中暑癥狀而一度被迫停止工作,但經短時休息,癥狀消失,并能恢復工作。重癥中暑:具有前述中暑癥狀被迫停止工作,并在該工作日未能恢復工作或在工作中出現突然暈厥及熱痙攣。導致職業病中暑防護措施通風,加濕,空調。輕便透氣工作服。急救措施將患者撤離高溫作業環境,到通風良好、蔭涼的地點靜臥休息,給予十滴水、霍香正氣水、含鹽清涼飲料等,先兆中暑和輕癥中暑者可逐漸恢復。重癥中暑必須緊急送醫療單位搶救。職業接觸限值WBGT指數:8h(100%),Ⅳ級體力勞動為25℃健康影響及其防護低溫健康影響如在寒冷(-5℃以下)環境下工作時間過長,體溫調節發生障礙,則體溫降低,甚至出現體溫過低,影響機體功能。低溫條件下,可出現神經興奮與傳導能力減弱,體溫35~32.2℃可見手腳不靈、運動失調、反應減慢及發音困難。寒冷引起的這些神經效應是低溫作業工人易受機械和事故的傷害。在寒冷環境中,大量血液由外周流向內臟器官,可出現四肢或面部的局部凍傷。凍傷主要發生于肢端,足部尤多。導致職業病凍傷防護措施凍傷防治重點在于足部;防寒保暖;充分保證熱飲熱食,提高身體御寒力。急救措施評價凍傷嚴重程度;檢查是否并發體溫過低和其他疾病;防止進一步受凍,立即將病人移到防風保暖處所,如病人清醒能吞咽,應給以熱飲熱食;盡快送醫院;盡量采用運送工具轉送病人。健康影響及其防護紫外線(紫外輻射)健康影響皮膚受強烈的紫外線輻照可引起皮炎,表現為紅斑、水泡和水腫。接觸300nm波段,可引起皮膚灼傷,波長為297nm的紫外線對皮膚作用最強,可引起皮膚紅斑及殘留色素沉著。波長為250~320nm的紫外線,可大量被角膜和結膜所吸收,引起急性角膜結膜炎,稱為“電光性眼炎”。導致職業病電光性眼炎防護措施防護面罩,防護眼鏡,防曬帽,長袖工作服。急救措施脫離紫外線輻射現場,暫時脫離紫外線作業。癥狀較輕者酌情休息,無需特殊處理。電光性眼炎急性發作期,采用局部止痛、防止感染等對癥處理,輔以促進角膜上皮修復之治療。常用0.5%地卡因滴眼,有鎮靜止痛作用,新鮮人奶、牛奶滴眼及抗生素眼藥水滴眼職業接觸限值電焊弧光:0.24μW/cm2

健康影響及其防護高原健康影響急性高原反應,初入海拔3000m以上地區,大多數人都可出現高原反應癥狀,迅速登山更易發病,進入高原數小時后出現癥狀,主要是頭痛、頭暈、胸悶、氣短、心悸、食欲減退,惡心、嘔吐常見,記憶力和思維能力減退,可伴有失眠、多夢、部分人有口唇紫紺,高原肺水腫,除高原反應癥狀外,咳白色或粉紅色痰,端坐呼吸,肺有痰鳴音和濕羅音,心率加快。高原腦水腫,發病率較低1%,進入海拔4000m以上地區,過勞或精神過度緊張活作為誘因,出現顯著的神經精神癥狀,如劇烈頭痛、頭暈、頻繁惡心、嘔吐、共濟失調,嗜睡、昏睡以至昏迷導致職業病高原病防護措施登山時按計劃進行階段性適應性鍛煉,注意防寒和防治上呼吸道感染,久居平原重返高原者也應重建適應能力,明顯心、肺、血液疾病患者不宜進入高原。預防急性高原反應,可從進入高原前1-2d起選用一種利尿藥預防液體潴留,連服一周:乙酰唑胺0.25g,呋塞米20mg,緊急條件下登山,可用糖皮質激素。急救措施急性高原反應:輕癥患者可自愈。重癥患者給予對癥治療,如鎮痛、止痛藥阿司匹林等,吸氧,或用利尿藥如呋塞米或乙酰唑胺。高原肺水腫病人絕對靜臥休息,吸入流量高濃度氧,保暖。轉運到低海拔區,可迅速好轉。高原腦水腫加大吸氧量,給予地塞米松,高葡萄糖,乙酰唑胺、呋塞米等。

1.輸氣站場存在的職業病危害

2.職業病危害健康影響及其防護

3.職業衛生管理要求

4.案例分享目錄《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2001]第60號頒布,[2011]第52號修訂;《使用有毒物品作業場所勞動保護條例》國務院令[2002]第352號;《工作場所職業衛生監督管理規定》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令[2012]第47號;職業病危害項目申報辦法》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令[2012]第48號;《用人單位職業健康監護監督管理辦法》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令[2012]第49號;法律法規《建設項目職業衛生“三同時”監督管理暫行辦法》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令[2012]第51號;《用人單位職業病危害防治八條規定》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令[2015]第76號;《職業病危害因素分類目錄》衛法監發[2002]63號;《職業病分類和目錄》國衛疾控發[2013]48號;《高毒物品目錄》衛法監發[2003]142號;《工業企業職工聽力保護規范》衛法監發[1999]620號;《防暑降溫措施管理辦法》安監總安健[2012]89號;法律法規《職業衛生檔案管理規范》安監總廳安健[2013]171號;《用人單位職業病危害告知與警示標識管理規范》安監總廳安健[2014]111號;《用人單位職業病危害因素定期檢測管理規范》安監總廳安健[2015]16號;《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標準》GBZ1-2010;《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接觸限值第1部分:化學有害因素》GBZ2.1-2007;《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接觸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GBZ2.2-2007……法律法規職業衛生“三同時”。對可能產生職業病危害的建設項目,建設單位應當在建設項目可行性論證階段委托具有相應資質的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進行職業病危害預評價,編制預評價報告。存在職業病危害的建設項目,建設單位應當委托具有相應資質的設計單位編制職業病防護設施設計專篇。建設項目試運行期間,建設單位應當對職業病防護設施運行的情況和工作場所的職業病危害因素進行監測,并委托具有相應資質的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進行職業病危害控制效果評價。

職業衛生管理要求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和現狀評價。存在職業病危害的用人單位,應當委托具有相應資質的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每年至少進行一次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職業病危害嚴重的用人單位,除遵守前款規定外,應當委托具有相應資質的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每三年至少進行一次職業病危害現狀評價。存在職業病危害的用人單位,應當實施由專人負責的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日常監測,確保監測系統處于正常工作狀態。職業衛生管理要求職業健康檢查。對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因素作業的勞動者,用人單位應當按照《用人單位職業健康監護監督管理辦法》、《放射工作人員職業健康管理辦法》、《職業健康監護技術規范》(GBZ188)、《放射工作人員職業健康監護技術規范》(GBZ235)等有關規定組織上崗前、在崗期間、離崗時的職業健康檢查,并將檢查結果書面如實告知勞動者。職業健康檢查費用由用人單位承擔。職業衛生管理要求職業衛生培訓用人單位應當對勞動者進行上崗前的職業衛生培訓和在崗期間的定期職業衛生培訓,普及職業衛生知識,督促勞動者遵守職業病防治的法律、法規、規章、國家職業衛生標準和操作規程。用人單位應當對職業病危害嚴重的崗位的勞動者,進行專門的職業衛生培訓,經培訓合格后方可上崗作業。因變更工藝、技術、設備、材料,或者崗位調整導致勞動者接觸的職業病危害因素發生變化的,用人單位應當重新對勞動者進行上崗前的職業衛生培訓。職業衛生管理要求職業病危害告知用人單位與勞動者訂立勞動合同(含聘用合同,下同)時,應當將工作過程中可能產生的職業病危害及其后果、職業病防護措施和待遇等如實告知勞動者,并在勞動合同中寫明,不得隱瞞或者欺騙。勞動者在履行勞動合同期間因工作崗位或者工作內容變更,從事與所訂立勞動合同中未告知的存在職業病危害的作業時,用人單位應當依照前款規定,向勞動者履行如實告知的義務,并協商變更原勞動合同相關條款。職業衛生管理要求職業病危害警示向用人單位提供可能產生職業病危害的設備的,應當提供中文說明書,并在設備的醒目位置設置警示標識和中文警示說明。警示說明應當載明設備性能、可能產生的職業病危害、安全操作和維護注意事項、職業病防護以及應急救治措施等內容。職業衛生管理要求建立職業衛生檔案用人單位應當建立健全下列職業衛生檔案資料:(一)職業病防治責任制文件;(二)職業衛生管理規章制度、操作規程;(三)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種類清單、崗位分布以及作業人員接觸情況等資料;(四)職業病防護設施、應急救援設施基本信息,以及其配置、使用、維護、檢修與更換等記錄;(五)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評價報告與記錄;(六)職業病防護用品配備、發放、維護與更換等記錄;職業衛生管理要求(七)主要負責人、職業衛生管理人員和職業病危害嚴重工作崗位的勞動者等相關人員職業衛生培訓資料;(八)職業病危害事故報告與應急處置記錄;(九)勞動者職業健康檢查結果匯總資料,存在職業禁忌證、職業健康損害或者職業病的勞動者處理和安置情況記錄;(十)建設項目職業衛生“三同時”有關技術資料,以及其備案、審核、審查或者驗收等有關回執或者批復文件;(十一)職業衛生安全許可證申領、職業病危害項目申報等有關回執或者批復文件;(十二)其他有關職業衛生管理的資料或者文件。職業衛生管理要求

1.輸氣站場存在的職業病危害

2.職業病危害健康影響及其防護3.職業衛生管理要求4.案例分享目錄

2011年6月16日,寧海縣某郵政儲蓄所在營業時間發生一起急性中毒事故,5名工作人員送醫院搶救。經流行病學調查和患者臨床癥狀分析,確認是一起由發電機尾氣引發的急性一氧化碳中毒事故。事故經過:6月16日上午8時儲蓄所所在區域停電,儲蓄所啟用了UPS應急供電電源。由于UPS電量有限,至9時左右該所保安員啟動了儲蓄所的發電機。11時10分有1名營業員自述身體不適,但未引起注意。12時左右,負責人發現工作室內4名營業員分別出現嘔吐、昏睡情況,隨即與保安協助救人,救助過程中,該負責人也當場暈倒。發電機尾氣一氧化碳中毒事故分析:現場衛生學調查該儲蓄所位于一幢臨街居民住宅的底層,屬當地居民的街面房。前間為顧客出入的營業廳,中間為營業員工作場所,除工作窗口與營業廳相通外,內部空間相對封閉。后間為儲藏室,其間擺放著1臺型號EG6500GX小型發電機。事發當日下雨,氣壓低。儲藏室與營業員工作室之間有一底部為磚墻,上部為鋼化玻璃的墻體隔開。在鋼化玻璃的下部有一長120cm、寬2cm的雙層玻璃交接縫隙,局部有透明膠帶封堵,但并未堵死事故發生2h后衛生檢測人員趕到現場檢測CO濃度,測得儲藏室為47.3mg/m3,營業員工作室為59.8mg/m3,營業廳為28.6mg/m3。發電機尾氣一氧化碳中毒預防措施:(1)應該重視發電機產生一氧化碳的潛在中毒危害,曾多次檢測到站場發電機房的一氧化碳濃度超標現象。(2)在站場發電機運行時,應打開門窗形成良好的通風。(3)減少在發電機房的長期停留。(4)如有條件,應攜帶一氧化碳檢測儀對一氧化碳濃度進行監測。發電機尾氣一氧化碳中毒2013年8月10日,廣州市某染整織造有限公司作業工人向污水處理池注入凈水劑時,吸入硫化氫混合氣體,造成3人中毒,其中1人死亡,事故經過:8月10日9時廣州市某染整織造有限公司污水處理站4名工人使用直徑約12~20cm的軟管通過電泵將槽罐車的凈水劑注入凈水劑池內,注入過程中池面不斷冒出氣泡,約5min后,靠近冒泡池面作業的1名工人昏倒,位于遠處2名工人先后出現乏力、頭暈、頭痛、胸悶等癥狀,隨后昏迷。附近作業工人見狀立即呼救,急救人員迅速趕到,關閉槽車閥門,將3名中毒人員轉移至安全區域,并進行人工急救,同時撥打“120”電話聯系醫療。污水處理站硫化氫中毒事故分析:發生事故的污水處理站包括2個污水池、2個調節池和幾個凈水劑池,調節池位于離污水池約8~10m處,為并列設置,深約2~3m,長約4m、寬約2.5m;凈水劑池長3m,寬3m,深3m,池口離地面約3m。檢測人員于當日17時10分至18時30分使用MuItiwarnⅡ型多種氣體檢測儀和MuItiwarn快速檢測管在污水池、調節池、凈水劑池和輸送凈水劑軟管內抽取氣體進行檢測,檢測項目為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烷、硫化氫、氰化氫、二氧化硫、氯氣、二氧化氮和氧含量。其中調節池硫化氫、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濃度分別超標3.2倍、2.72倍、1.7倍。污水處理站硫化氫中毒該起中毒事故主要是作業人員使用軟管注凈水劑入池,引起調節池和污水池的連鎖反應,產生大量的高濃度硫化氫和二氧化硫,毒物在風力作用下擴散至作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