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湟源縣“茶馬互市”牛羊屠宰及副產品加工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I概述1、項目由來為打造西寧市綠色樣板城市,進一步整頓牛羊屠宰行業,重點將牛羊屠宰企業布局到西寧周邊農業基礎條件較好的郊縣。湟源縣位于青海省東部,是傳統的農牧業區,群眾具有牛羊養殖、販運及經營畜禽產品的傳統習慣,畜牧業已成為湟源縣及周邊牧區經濟發展的優勢產業和重要支柱產業,畜牧業基礎條件較好;湟源縣位于西寧市西側,距省會西寧50km,是青海通往西藏的必經之地,交通便利,商貿流通活躍,歷來是省內馳名的活畜及畜產品交易、販運、初加工集散地。因此,依托湟源縣及周邊海北州、海西州、海南州等地區的畜牧資源優勢,根據省會西寧市牛羊肉市場需求,建設單位在郊縣投建了湟源縣茶馬互市牛羊屠宰及副產品加工項目,本項目的建設是完善農產品市場流通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促進湟源縣及周邊地區畜牧產業優化升級和提高綜合生產能力的現實需要。本屠宰場主要承擔湟源縣乃至整個西寧市范圍內的定點集中代宰服務,為零散客戶、批量養殖場提供代宰及副產品初加工服務,也同時為西寧市牛羊肉市場提供正常情況及應急情況牛羊肉鮮肉的供應。肉類屠宰關系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肉食行業從肉品的屠宰、市場循環等方面得到了更高的要求,建立符合環保要求、衛生要求的屠宰場勢在必行。湟源縣“茶馬互市”牛羊屠宰及副產品加工項目位于湟源縣城關鎮河拉臺子村大溝口內,選址東臨河拉臺子鄉村道路、西至自然山體,南側緊鄰青海眾和肉食品有限公司年產2萬噸優質出口型牛肉加工項目廠區,廠界北側以北為大溝內耕地。2019年10月14日湟源縣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對湟源縣“茶馬互市”牛羊屠宰及副產品加工項目定點屠宰場登記備案,登記備案文件號為源發改(備)【2019】46號,根據備案文件,規劃占地面積20000m2(30畝),新建建筑面積5628.98m2,總投資2230萬元。建設屠宰能力為屠宰牛1.2萬頭/a,羊15.5萬只/a,屠宰生產線共計24條(牛12條、羊12條),并配套建設牛、羊副產品初加工車間,牛羊肉初加工設備25臺。經現場初步調查,本項目于2019年9月廠房已經建成,廠區地表已經硬化,尚湟源縣“茶馬互市”牛羊屠宰及副產品加工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II未投入生產,2019年12月,建設單位青海茶馬互市市場管理有限公司收到西寧市生態環境局湟源縣生態環境局“未批先建”處罰后,對“未批先建”罰款單進行了繳費,并積極開展本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工作。2、環境影響評價過程設項目環境影評評價分類管理名錄》的有關規定,該項目應當進行環境影響評價,根據《建設項目環境影評評價分類管理名錄》(2018-05-02),“第二大類農副食品加工業第5條屠宰年屠宰肉牛1萬頭、肉羊15萬只及以上的應當編制環境影響報告書”,受青海茶馬互市市場管理有限公司的委托,我公司承擔了該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工作。根據環評技術導則要求,評價單位通過現場踏查和收集有關資料,對廠址所在地環境質量現狀進行調查,并在工程分析的基礎上,明確各污染源排放源強及排放特征,分析對環境可能造成的影響程度和范圍,提出了切實可行的污染防治措施。同時根據生態環境令第4號文的要求,建設單位在項目公共媒體網站、報紙、公告欄上進行了公示。遵循技術導則和國家現行的法律法規的前提下,編制完成了《湟源縣“茶馬互市”牛羊屠宰及副產品加工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在本報告的編制過程中,得到了西寧市生態環境局、西寧市生態環境局湟源縣生態環境局、湟源縣氣象局、湟源縣水務局、湟源縣畜牧獸醫站、西寧市環境科學研究所等單位的大力支持與幫助,也得到了建設單位的密切配合,在此表示深切感謝!3、關注的主要環境問題及主要環境影響本項目主要關注項目運營期待宰圈及屠宰過程產生的惡臭氣體、屠宰過程廢水去向及產生的主要環境問題,評價重點關注惡臭氣體對周圍大氣環境的影響、屠宰過程廢水排放去向及對排放去向的環境影響。4、環境影響評價主要結論湟源縣“茶馬互市”牛羊屠宰及副產品加工項目年屠宰牛1.2萬頭、羊15.5萬只,生產線項目符合國家產業政策,項目選址位于西寧市湟源縣城關鎮河拉臺子村大溝口內,項目選址用地性質為工業用地,用地符合湟源縣土地利用總體規劃。通湟源縣“茶馬互市”牛羊屠宰及副產品加工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III過本項目所在地環境現狀調查、污染分析、環境影響分析可知,只要建設方在充分落實本環評提出的各項污染防治對策的前提下,認真做好日常環保管理工作的情況下,本項目項目營運期對環境的影響可降至可接受水平。因此,從環保角度分析,本項目的建設可行。湟源縣“茶馬互市”牛羊屠宰及副產品加工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I1.總論 11.1編制依據 11.2評價目的及評價原則 41.3主要環境問題及評價重點 51.4污染控制及環境敏感點 51.5評價級別與評價范圍 71.6環境功能區劃及評價標準 121.7評價工作流程 182建設項目概況及工程分析 202.1建設項目概況 202.2工程分析 342.3工程污染源分析 402.4建設項目產業政策及選址合理性分析 583.區域環境概況及環境質量現狀調查 653.1自然環境概況 653.2.環境質量現狀監測和評價 674.環境影響預測與評價 824.1施工期環境影響回顧性分析與評價 824.2營運期環境影響預測與評價 874.3環境風險環境影響分析及評價 1105.污染防治措施與可行性分析 1175.1進一步施工需采取的污染防治措施 1175.2營運期染防治措施與可行性分析 1195.3污染防治措施匯總及環保投資估算 133湟源縣“茶馬互市”牛羊屠宰及副產品加工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II6.環境管理與監測計劃 1356.1環境管理 1356.2環境監控計劃 1376.3污染物排放清單 1406.4排污口設置規范要求 1416.5“三同時”環保驗收 1427.環境經濟損益分析 1457.1項目的社會效益分析 1457.2項目的經濟效益分析 1457.3項目的環境效益分析 1467.4環境經濟損益分析結論 1478.污染物總量控制及排污許可 1498.1排污總量控制制度 1498.2排污許可證制度 1509.評價結論 1519.1評價結論 1519.2主要建議 1569.3環評總結論 156湟源縣“茶馬互市”牛羊屠宰及副產品加工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III附件3、行政主管部門同意污水進入污水處理廠說明及與污水處理廠協議環境質量現狀監測報告告附件9、官方對廢水執行標準的文件附件10、湟源縣生態環境局、西寧市生態環境局對本項目總量的核定文件牧獸醫站文件件14、與城市規劃符合性分析附件15、縣政府對大溝口村搬遷的承諾附件16、建設項目環境保護審批登記表湟源縣“茶馬互市”牛羊屠宰及副產品加工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11.總論1.1編制依據1.1.1國家法律、法規、規定6、《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2019年6月5日實施;11、國務院令第284號《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實施細則》;12、《關于進一步加強環境影響評價管理防范環境風險的通知》(環發[2012]7713、《關于切實加強風險防范措施嚴格環境影響評價管理的通知》(環發[2012]9814日發布;15、《國務院關于印發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的通知》(國發〔2013〕37號);16、《國務院關于印發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的通知》(國發〔2015〕17號);17、《國務院關于印發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的通知》(國發〔2016〕31號);18、《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2015年修正本)。1.1.2部門規章員會);2、《西部地區鼓勵類產業目錄》(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2014年10月1日);3、《國務院關于印發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的通知》,(國發【2018】22湟源縣“茶馬互市”牛羊屠宰及副產品加工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24《企業事業單位環境信息公開辦法》(環境保護部2015年1月1日);1.1.3地方法規、規定3、《青海省建設項目主要污染物總量指標審核管理暫行辦法》(2014年修訂6、《西寧市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寧政辦〔2017〕79號);7、《西寧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西寧市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的通知》(寧政【2019】10、青海省生態環境廳關于《青海省湟水流域水污染防治條例》中企業執行水污染物排放標準的復函(青環函【2019】29號)。11、《關于進一步加強西寧市建筑工程文明施工管理實施方案》(西寧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寧政辦【2018】150號)。12、青海省環保廳關于加強新建項目污染源自動監控系統建設管理的通知。(青環發【2011】650號)13、《青海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青海省畜禽屠宰管理辦法的通知》(青政辦【2018】94號)1.1.4技術依據HJ1-2016);2、《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大氣環境》(HJ2.2-2018);3、《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地表水環境》(HJ2.3-2018);4、《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地下水環境》(HJ610-2016);湟源縣“茶馬互市”牛羊屠宰及副產品加工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35、《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聲環境》(HJ2.4-2009);6、《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生態環境》(HJ19-2011);7、《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土壤環境》(HJ964-2018);8、《建設項目環境風險評價技術導則》(HJ169-2018);9、《大氣污染治理工程技術導則》(HJ2000-2010);10、《水污染治理技術工程技術導則》(HJ2015-2012);11、《環境噪聲與振動控制工程技術導則》(HJ2034-2013);12、《固體廢物處理處置工程技術導則》(HJ2035-2013);13、《屠宰與肉類加工廢水治理工程技術規范》(HJ2004-2010);(GB18078.1-2002)國家標準第1號修改單,(2015年4月1日起實施);15、《畜類屠宰加工通用技術條件》(GB/T17237-2008);16、《排污許可證申請與核發技術規范農副食品加工工業-屠宰及肉類加工業》(HJ860.3-2018);17、《牛羊屠宰產品品質檢驗規程》(GB18393-2001););19、《水解酸化反應器污水處理工程技術規范》(HJ2047-2015);20、《生物接觸氧化法污水處理工程技術規范》(HJ2009-2011);21、《膜生物法污水處理工程技術規范》(HJ2010-2011);1.1.5其他項目技術文件1、《湟源縣茶馬互市牛羊屠宰及副產品加工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2、青海省湟源縣基本建設項目備案表;3、項目環評編制委托書;4、環境質量現狀監測報告;5、《青海茶馬互市市場管理有限公司牛羊肉及副食品加工項目場地巖土工程詳勘報告》(青海煤礦設計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2018.4.5);6、《湟源縣茶馬互市牛羊屠宰及副產品加工項目公眾參與調查報告》;湟源縣“茶馬互市”牛羊屠宰及副產品加工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47、湟源縣水利局及排水主管單位同意本項目廢污水進入城鎮污水處理廠的說8、湟源縣城鎮污水處理廠與本單位廢污水處理協議。1.2評價目的及評價原則1.2.1評價目的環境影響評價制度是各級領導機關和環境主管部門強化環境管理的一項重要措施,其目的是為建設項目的優化合理布局、優化工程設計及優化日常環境管理提供科學的依據,以實現建設項目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的協調同步發展。本次評價的目的如下:(1)通過對擬建工程所涉及的自然環境、環境質量現狀的調查,論述本工程對環境質量的影響。(2)通過對項目的工程分析和工程施工期、運營期產生的環境影響進行分析、預測和評價,確定工程對周圍環境的影響程度和范圍;并提出切實可行的環境保護對策與建議,使該項目的建設對環境的影響降至最低程度。使該項目在建設及運營過程與保護環境協調發展。并充分論證項目建設的正面影響。(3)為本項目的環境管理和實施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提供科學的依據。(4)從環保角度論述新建項目選址的合理性,為本工程建設的環保設計及環境管理提供科學的依據。1.2.2評價原則(1)嚴格執行國家和地方有關環保的法規、法令、標準及規范;(2)堅持實事求是、認真負責的原則;(3)堅持有針對性、科學性和實用性的原則;(4)通過類比分析和實地考察,提出可靠、經濟、操作性強的環境保護措施;(5)堅持環境、經濟、社會三效益統一的原則。湟源縣“茶馬互市”牛羊屠宰及副產品加工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51.3主要環境問題及評價重點1.3.1主要環境問題項目建成投產后,可能帶來的主要環境問題有:生產廢水和生活污水對評價區域內地表水環境的影響;待宰圈、生產車間及水處理設施產生的臭氣對評價區域內環境空氣的影響;各種產噪設備及牛羊叫聲等對建設項目周圍聲環境的影響;建設項目產生的固體廢物對周圍環境的影響。1.3.2評價重點根據該項目的污染特征,本著抓主要矛盾、突出重點、提高報告書實用性的原則,本次環評將在加強工程分析的基礎上認真貫徹“清潔生產”、“總量控制”、“達標排放”的原則,并以水環境和環境空氣影響評價為重點,同時注重污染防治措施的論證分析,對噪聲、固體廢物的環境影響予以一般性評價。1.4污染控制及環境敏感點1.4.1污染控制目標根據項目污染特點,結合區域環境質量現狀,確定本項目控制污染目標是:⑴施工期本項目在工程施工期污染控制的主要對象是施工揚塵、施工噪聲、施工廢水、施工期生活污水及施工期固體廢棄物。①合理安排施工組織計劃,嚴格執行各種施工降噪措施,控制施工機械產生的聲;②施工廢水全部回用,不外排;③制定科學完善的控制施工揚塵計劃,控制施工揚塵對環境的影響;④妥善處置施工期產生的固體廢棄物,嚴禁隨意堆放和外排固體廢棄物;⑵運營期本項目投產后污染控制的主要對象是廢氣、廢水、固體廢物及噪聲等。湟源縣“茶馬互市”牛羊屠宰及副產品加工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6①對于生產廢水及生活污水,應選擇科學、經濟的處理工藝及先進處理措施進行處理,處理后滿足地方標準限值的要求。②控制擬建項目臭氣的排放濃度滿足GB14554-93《惡臭污染物排放標準》二級排放標準;③采取科學的降噪措施,控制和降低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各種噪聲,使廠界噪聲達到《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2類標準;④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固體廢物(生活垃圾、生產廢物等)以綜合利用為主,未能夠綜合利用的固體廢物應按國家規定進行妥善處理,確保不對周圍環境造成污染;⑤合理規劃廠區生產布局,防止異味的擴散對周圍環境及廠區內屠宰產生影響;⑥主管部門應加強項目建設、運行期的環境管理及監督管理,避免對環境造成不必要的負面影響。1.4.2環境敏感點1、各環境要素環境敏感點調查經現場踏勘及衛星影像信息,確定本項目環境敏感點見表1-1,環境敏感點分布表1-1主要環境保護目標一覽表名稱坐標保護對象保護內容保護功能區相對廠址方位相對廠界距離/mEN大溝口村101.25406460036.694573626大氣環境36戶居民大氣二類區東南側246河拉臺村101.24898181436.690223083大氣環境181戶居民大氣二類區南側682丹城佳苑101.25669316436.691655654大氣環境住宅小區居民大氣二類區東南側530佳源泰府101.24761656936.692481503大氣環境住宅小區居民大氣二類區西南側591湟源縣氣象局101.25192956136.690925822大氣環境辦公大氣二類區南側624湟源縣城關鎮大氣環境居民大氣二類區西南側5km范圍內2、地表水環境湟水河101.25177935836.68226194地表水地表水水質湟源縣段為Ⅱ南側湟源縣“茶馬互市”牛羊屠宰及副產品加工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7類區標準2、當地飲用水源調查根據調查湟源縣城關鎮有兩處飲用水來源,湟源縣城關鎮大華水源為淺層地下水水源,屬于大華鎮管轄范圍,本項目位于該水源保護范圍下游5km之外;2018年,湟源縣新增湟水河地表水水源,取水口位于城關鎮西南側,本項目位于其水源地保護范圍下游3km之外。本項目不在任何集中式飲用水源保護范圍之內,不在集中式飲用水源上游補給徑流區,本項目地下水評價范圍內無分散式飲用水源。項目所在地評價范圍內村莊均為城關鎮管轄范圍,水源為縣城集中式水源,無分散式水源存在。飲用水源調查表1-2項目所在地周邊村莊飲用水源調查序號村莊飲用水源1河拉臺村根據在湟源縣水利局走訪調查,該村為湟源縣城關鎮管轄,飲用水源為縣城集中式飲用水源,為自來水,無分散式水源存在。2大溝口村根據在湟源縣水利局走訪調查,該村為湟源縣城關鎮管轄,飲用水源為縣城集中式飲用水源,為自來水,無分散式水源存在。1.5評價級別與評價范圍1.5.1環境空氣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大氣環境》(HJ2.2-2018)中的規定,大氣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等級判定依據見表1-3。表1-3環境空氣評價等級判據評價工作等級評價工作分級判據一級max二級三級其中Pmax為選擇的主要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濃度占標率Pi值最大者。其中Pi定義Pi=(Ci/C0i)×100%湟源縣“茶馬互市”牛羊屠宰及副產品加工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8式中:Pi—第i個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濃度占標率,%;Ci—采用估算模式計算出的第i個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濃度,mg/m3;C0i—第i個污染物的環境空氣質量標準(一般選用GB3095中1小時平均取樣時間的二級標準的濃度限值),mg/m3;本次采用環保部環境工程重點實驗室推薦的估算模式—AERSCREEN模式對營運期產生的H2S、NH3等進行估算,估算結果顯示:無組織排放H2S最大占標率為7.39%,出現在下風向64m處;NH3最大占標率3.67%,出現在下風向64m處;有組織排放H2S最大占標率為1.31%,出現在下風向158m處,有組織NH3最大占標范圍,按照導則要求,則本項目為二級評價。二級評價評價范圍為以項目廠址為中心外擴成邊長為5km的矩形區域。評價范1.5.2地表水本項目生產生活污水經自建污水處理站處理達到《肉類加工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GB13457-92)中畜類屠宰加工項目中二級標準及《湟源縣城鎮污水處理廠進水水質標準》后通過市政污水管網排入湟源縣城鎮污水處理廠,最終進入湟源縣城鎮污水處理廠。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地表水環境》(HJ2.3-2018),本項目屬于間接排放,評價等級為三級B。1.5.3地下水1、評價工作等級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地下水環境》(HJ610-2016),應根據項目類型及對地下水環境敏感程度確定評價等級。⑴建設項目分類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地下水環境》(HJ610-2016)附錄A,屠宰項目為Ⅲ類項目。湟源縣“茶馬互市”牛羊屠宰及副產品加工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9⑵環境敏感程度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地下水環境》(HJ610-2016),地下水環境敏感重要性分類見表1-4。表1-4地下水環境敏感程度分級表敏感程度地下水環境敏感特征敏感集中式飲用水源(包括已建成的在用、備用、應急水源,再見和規劃的飲用水源)準保護區;除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以外的國家和地方政府設定的與地下水環境相關的其他保護區。較敏感集中式飲用水源準保護區以外的補給徑流區;未劃定準保護區的集中式飲用水源,其保護區以外的補給徑流區;分散式飲用水水源地;特殊地下水水資源保護區以外的分布區等其他未列入上述敏感分級的環境敏感區。不敏感上述地區之外的其他地區。經調查,本項目所在區域不屬于地下水水源地準保護區、不屬于熱水、礦泉水、溫泉等特殊地下水源保護區、也不屬于補給徑流區,同時項目占地為工業用地,場地內無分散居民飲用水源等其它環境敏感區。則項目場地地下水敏感程度為不敏感。⑶評價等級劃分建設項目地下水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等級的劃分見表1-5。表1-5地下水水環境影響工作等級劃分判據一覽表敏感程度項目類別Ⅲ類項目敏感一一二較敏感一二三不敏感二三三通過查表1-5可知,本項目地下水影響評價等級為三級。2、評價范圍依據《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地下水環境》(HJ610-2016)第8.2.2.1節:當建設項目所在地水文地質條件相對簡單,且所掌握的資料能夠滿足公式計算法的要求時,應采用公式計算法確定(參照HJ/T338);當不滿足公式計算法的要求時,可采用查表法確定。當計算或查表范圍超出所處水文地質單元邊界時,應以所處水文地質單元邊界為宜。本項目地下水評價等級為3級,不滿足公式計算法的要求,采用查表法確定,湟源縣“茶馬互市”牛羊屠宰及副產品加工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經查表得出三級評價地下水評價范圍≤6km2,最終確定本項目地下水評價范圍為可能kmkm6km,面積約6km2的評價范圍。1.5.4聲環境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聲環境》(HJ2.4-2009)中有關評價工作分級的規定,確定聲環境影響評價等級,聲環境評價工作等級判定詳見表1-6和表1-7。表1-6聲環境評價工作等級判定表影響因素評價等級聲環境功能區聲級增量影響人口變化備注一級0類>5dB顯著三個因素獨立只要滿足任意一項二級≥3dB、≤5dB較多三級<3dB不大表1-7本項目聲環境影響評價等級表環境要素評價等級聲環境功能區2類區預計噪聲增加值聲環境增量<3dB影響人口少量評價等級二級本工程的噪聲污染源主要為牛羊叫聲、屠宰設備等產生的噪聲。項目建成前、后噪聲級雖有一定增加,但增加量小于3dB,廠界200m范圍內無聲環境敏感點。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聲環境》(HJ2.4-2009)中噪聲對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等級劃分原則,聲環境功能判定為2類區,確定聲環境影響評價等級為二級。2、聲環境評價范圍聲環境評價范圍為廠界外擴200m范圍。1.5.5土壤環境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土壤環境》(HJ964-2018)附錄A,屠宰及肉類加工項目為Ⅳ類建設項目,Ⅳ類建設項目可不開展土壤環境影響評價。湟源縣“茶馬互市”牛羊屠宰及副產品加工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1.5.6生態環境目用地土地性質屬于工業用地,占地面積30畝(合20000m2),小于2km2,占地區不占用自然保護區等特殊生態敏感區,不占用集中水源等重要生態敏感區,則生態敏感性為一般區域。依據《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生態影響》(HJ19-2011),生態環境影響評價等級確定為三級,詳見表1-8。表1-8生態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等級劃分表影響區域生態敏感性工程占地(水域)范圍面積≥20km2或長度面積2km2~20km2或長度50km~100km面積≤2km2或長度≤50km特殊生態敏感區一級一級一級重要生態敏感區一級二級三級一般區域二級三級三級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生態影響》(HJ19-2011),生態環境影響評價范圍應體現生態的完整性,項目所在地為農村生態系統,本次生態評價范圍為廠界外外擴200m的范圍。1.5.7環境風險根據《建設項目環境風險評價技術導則》(HJ169-2018)附錄B查得:H2S臨界量為2.5t、氨氣臨界量為5t。根據附錄C危險物質及工藝系統危險性(P)分級,危險物質總量與其臨界量比值Q確定方法如下:Q=q1/Q1+q2/Q2……………q1、q2………——每種物質的最大存在量,t;Q1、Q2………—每種物質的臨界量,t。當Q≥1時,將Q值劃分為:(1)1≤Q<10;(2)10≤Q<100;(3)Q≥100則根據行業及生產工藝(M)判斷危險性等級。本項目情況:本項目H2S年最大產生量為0.024t,NH3年最大產生量為0.408t。Q境風險潛勢為Ⅰ級。湟源縣“茶馬互市”牛羊屠宰及副產品加工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根據《建設項目環境風險評價技術導則》(HJ169-2018),環境風險潛勢為Ⅰ級,僅開展簡單分析即可。1.6環境功能區劃及評價標準1.6.1環境功能區分類⑴環境空氣功能區分類根據《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環境空氣功能區分為二類:一類區為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和其他需要特殊保護的區域;二類區為居住區、商業交通居民混合區、文化區、工業區和農村地區。本項目位于湟源縣河拉臺村大溝口內河拉西路西側,為湟源縣城關鎮郊區范圍,按照環境空氣功能區劃分分類方法,本項目環境空氣功能區為二類區。⑵地表水功能區分類湟水河湟源縣段按Ⅱ類水質標準考核,本項目位于湟水河左岸以北1.58km處。⑶聲環境功能區分類《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將聲環境劃分為4類區。本項目屬于工業活動較多的農村地區,應劃分為2類區。本項目周邊200m范圍內是是工業生產為主的區域,聲環境應當執行2類聲環境功能區。1.6.2環境質量評價標準環境空氣基本污染因子執行《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及修改單中的二級標準?;疽蜃右姳?-9所示。湟源縣“茶馬互市”牛羊屠宰及副產品加工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表1-9《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摘錄污染物名稱取值時間單位二級標準濃度限值標準出處SO21小時平均值μg/m3500GB3095-2012《環境空氣質量標準》24小時平均值年均值60NO21小時平均值20024小時平均平均值年均值40PM1024小時平均平均值年均值70PM2.524小時平均平均值75年均值35TSP24小時平均值300年均值200PM2.524小時平均值75O31小時平均200CO24小時平均mg/m341小時平均本項目其他污染物NH3、H2S執行《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大氣環境》(HJ2.2-2018)附錄D標準,本項目相關其他污染物執行標準見表1-10所示。表1-10大氣導則附錄D標準限值《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大氣環境》(HJ2.2-2018)附錄D序號污染物名稱1h平均1NH3200/2H2S/2、地表水(GB3838-2002)中的Ⅱ類標準。地表水環境質量摘錄見表1-11。表1-11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摘錄)單位:mg/l序號監測項目Ⅱ類標準值1pH6~92高錳酸鹽指數≤43溶解氧4化學需氧量(CODcr)5生化需氧量(BOD5)≤36總磷(以P計)湟源縣“茶馬互市”牛羊屠宰及副產品加工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7糞大腸菌群(個/L)≤20008氨氮≤0.59陰離子表面活性劑≤0.23、地下水地下水評價標準執行《地下水質量標準》(GB/T14848-2017)的Ⅲ類標準,摘錄表1-12地下水質量標準(摘錄)序號項目名稱單位評價標準值(Ⅲ類)1pH值—6.5~8.52總硬度mg/l4503溶解性總固體mg/l4硫酸鹽mg/l2505揮發酚mg/l0.0026硝酸鹽(以N計)mg/l207亞硝酸鹽(以N計)mg/l8氯化物mg/l2509鐵mg/l0.3鋅mg/l氨氮mg/l0.5銅mg/l錳mg/l陰離子表面活性劑mg/l0.3硫化物mg/l0.02色度mg/l5嗅和味mg/l無耗氧量mg/l3.0總大腸菌群mg/l3.020細菌總數mg/l21肉眼可見物mg/l無22鋁mg/l0.2023鈉mg/l20024三氯甲烷mg/l5025苯mg/l026mg/l700.0湟源縣“茶馬互市”牛羊屠宰及副產品加工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4、聲環境區域環境噪聲執行《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2類標準,摘錄詳見表表1-13環境噪聲評價標準(摘錄)適用區域等效聲級LeqdB(A)標準來源晝間夜間居住、工業混雜區,需要維護安靜的區域6050(GB3096-2008)2類1.6.3污染物排放執行標準1、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施工期:本項目施工揚塵執行《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6297-1996)無組織排放濃度限值,具體見表1-14。表1-14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摘錄)污染物無組織排放監控濃度限值監控點顆粒物周界外濃度最高點GB表1-15惡臭污染物排放標準表(摘錄)控制項目標準限值標準NH31.5mg/m3廠界污染物排放標準0.06mg/m3臭氣濃度20(無量綱)NH34.9kg/h排氣筒為15m高時排放標準0.33kg/h臭氣濃度2000(無量綱)2、水污染物排放標準(1)生產廢水執行標準根據本項目所在地排水行政主管部門湟源縣水利局及湟源縣中浩排水公司的文件,同意本項目廢污水處理達到《肉類加工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GB13457-92)行業標準限值及《污水排入城鎮下水道水質標準》(GB/T31962-2015)標準后,同意其有償排入市政污水管網。湟源縣“茶馬互市”牛羊屠宰及副產品加工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根據本項目與湟源縣城鎮污水處理廠簽訂的協議,項目需自行處理廢污水達到《肉類加工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GB13457-92)中畜類屠宰加工項目中二級標準限值及《湟源縣城鎮污水處理廠進水水質標準》后通過市政污水管網排入湟源縣城鎮污水處理廠。《肉類加工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GB13457-92)中畜類屠宰加工項目中二級下水道水質標準》(GB/T31962-2015)B等級標準見表1-18。表1-16《肉類加工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GB13457-92)單位:mg/L序號污染物排放濃度限值排放總量(kg/t(活屠重))1pH6.0-8.52CODCr0.83BOD5600.44085動植物油206氨氮257大腸菌群數10000表1-17《湟源縣城鎮污水處理廠進水水質標準》污染物單位排放限值CODmg/L400BOD5mg/L220mg/L200氨氮mg/L35總氮mg/L50總磷mg/L3表1-18《污水排入城鎮下水道水質標準》(GB/T31962-2015)B等級標準污染物單位排放限值CODmg/L500BOD5mg/L350mg/L400氨氮mg/L45總氮mg/L70總磷mg/L3從可以執行的各標準進行分析,各項污染因子控制指標按照從嚴原則執行,本 (GB/T31962-2015)一般要求的前提下,各項污染因子從嚴執行《肉類加工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GB13457-92)中畜類屠宰加工項目中二級標準及《湟源縣城鎮污湟源縣“茶馬互市”牛羊屠宰及副產品加工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水處理廠進水水質標準》限值要求。本項目廢污水進入污水管網要求執行標準見表表1-19本項目廢污水要求處理達到標準序號污染物單位排放限值標準出處1pHmg/L6.0-8.5《肉類加工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GB13457-92)中畜類屠宰加工項目中二級標準2CODCrmg/L3BOD5mg/L604mg/L5動植物油mg/L206氨氮mg/L257大腸菌群數mg/L100008總氮mg/L70《湟源縣城鎮污水處理廠進水水質標》9總磷mg/L3(2)生產廢水執行標準合理性分析根據青海省生態環境廳文件關于《青海省湟水流域水污染防治條例》中企業執行水污染物排放標準的復函(青環函【2019】29)號文第三條:“經處理后的工業企業廢水排入城鎮污水處理廠的,應取得排水行政主管部門的同意,與城鎮污水處理廠簽訂合同,并辦理廢水排水管網許可。工業企業廢水出水水質應滿足《污水排入城鎮下水道水質標準》(GB/T31962-2015)要求,且不對該城鎮污水處理系統正常運行和安全維護造成負面影響。”本項目已經取得排水行政主管部門的同意,與城鎮污水處理廠已簽訂了協議(見附件)。經過同湟源縣城鎮污水處理廠協議,湟源縣城鎮污水處理廠愿意接受本項目屠宰廢污水處理后達到《肉類加工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GB13457-92)中畜類屠宰加工項目中二級標準限值要求的廢污水。經過本項目需要滿足標準比對,《肉類加工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GB13457-92)中畜類屠宰加工項目中二級標準限值遠遠嚴格于《湟源縣城鎮污水處理廠進水水質標準》及《污水排入城鎮下水道水質標準》 (GB/T31962-2015)B等級標準限值,固本項目主要污染因子執行《肉類加工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GB13457-92)中畜類屠宰加工項目中二級標準限值較為合理,對《肉類加工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GB13457-92)中未控制的指標因子,執行《湟湟源縣“茶馬互市”牛羊屠宰及副產品加工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源縣城鎮污水處理廠進水水質標準》標準限值。綜上所述,本項目自行處理廢污水水質可滿足《湟源縣城鎮污水處理廠進水水質標準》,不會對湟源縣城鎮污水處理廠正常運行和達標排放造成負面影響,所以本項目執行標準合理。3、噪聲排放標準(GB12523-2011)限值要求,具體見表1-20。表1-20建筑施工場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摘錄)單位:dB(A)晝間夜間7055運營期:廠界噪聲執行《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中的2類區標準限值要求,具體見表1-21。表1-21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摘錄)單位:dB(A)廠界外聲環境功能區類別晝間夜間2類60廠區一般固廢執行《一般工業固體廢棄物貯存、處置場污染控制標準》(GB18599-2001)及修改單中的有關規定。糞便、污泥等執行《糞便無害化衛生要求》(GB7959-2012)的相關要求;不合格胴體、內臟等執行《病害動物和病害動物產品生物安全處理規程》(GB16548-2006)中相關標準。1.7評價工作流程依據項目特點,本次評價工作程序如圖1-2。湟源縣“茶馬互市”牛羊屠宰及副產品加工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建設項目工程分析建設項目工程分析依據相關規定確定環境影響評價文件類型1研究相關技術文件和其他有關文件2進行初步工程分析3開展初步的環境現狀調查指定工作方案環境現狀調查監測與評價1各環境要素環境影響預測與評價2各專題環境影響分析與評價1提出環境保護措施,進行技術經濟論證2給出污染物排放清單3給出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結論編制環境影響報告書圖1-2評價工作程序湟源縣“茶馬互市”牛羊屠宰及副產品加工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202建設項目概況及工程分析2.1建設項目概況2.1.1建設項目基本信息項目名稱:湟源縣“茶馬互市”牛羊屠宰及副產品加工項目建設性質:新建建設單位:青海茶馬互市市場管理有限公司項目建設單位法人代表:趙依林總投資及資金來源:本項目總投資2230萬元,資金由企業自籌。建設地點及周圍環境概況:本項目位于西寧市湟源縣城關鎮河拉臺村大溝口內河拉西路西側,中心坐標:東經101.252423088°,北緯36.697247789°。廠區選址東臨河拉臺子鄉村道路、南側緊鄰青海眾和肉食品有限公司年產2萬噸優質出口型牛肉加工項目廠區,西側近鄰山體,廠界北側以北為大溝內耕地。本項目與周邊環境占地面積及占地性質:本項目占地面積20000m2(30畝),土地利用性質為工業用地。項目生產規模:建設24條牛羊混合屠宰線(其中羊12條、牛12條),屠宰牛2.1.2項目建設現狀本項目于2019年1月開始建設,廠房已經建成,廠區地表已經硬化,但是尚未投入生產。項目已建工程內容見表2-1。2.1.3工程建設內容及項目組成1、工程建設內容及項目組成本項目總占地面積20000m2(30畝),本項目主要工程內容為新建屠宰車間1座,湟源縣“茶馬互市”牛羊屠宰及副產品加工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21表2-1項目組成一覽表工程組成已建工程內容及規模環評后繼續建設工程內容及規模主體工程待宰圈周砌筑磚墻,與其他區域相隔離。1F/屠宰車間屠宰車間為1F。/副產品加工車間㎡,框架結構,該樓體高5F。(僅為初加工,不涉及深加工)。/輔助工程宿舍用房及食堂說明副產品加工車間5樓為宿舍用房。本項目不設食堂,食堂采用已有的“三江一力”集團食堂。/綜合辦公用房445.5m2。1F/檢驗檢疫室本項目檢驗檢疫由縣防疫主管部門執行,本項目提供一間檢驗檢疫室,位于本項目門房附近。依托工程供暖鍋爐供暖依托青海眾和肉食品有限公司2t/h燃氣熱水鍋爐,不新建。/制冷設施正常情況下,本項目提供屠宰后鮮肉產品,無需冷凍需求;批量屠宰等其他特殊情況下,有冷凍要求的,本項目制冷依托青海眾和肉食品加工有限公司,青海眾和現有冷藏庫2座,儲存能力為3500t,制冷劑為液氨,現狀儲存量為200t,剩余容量可滿足本項目冷凍需求。公用工程供水項目供水從城關鎮自來水管網接入。/供電本項目供電電源從青海眾和肉食品有限公司現有變配電室引出,青海眾和肉食品有限公司現有變配電室壓器,供電電壓為380/220V三相四線制,滿足本項目建設用電需求。/22工程組成已建工程內容及規模環評后繼續建設工程內容及規模環保工程待宰圈惡臭現狀待宰圈設置為半封閉形式。將現有半封閉式待宰圈改造為密閉形式,對待宰圈及時清洗,并建立清洗臺賬制度,保證每天清理,根據情況噴灑除臭劑。待宰圈采用集氣罩將惡臭氣體微負壓收集后引至除臭裝置(UV高效光解+活性炭吸附)處理后通過一根15m高排氣筒排放。裝卸牛、羊處惡臭/及時清掃地面糞便屠宰車間惡臭屠宰間采取密閉形式,每個屠宰間懸掛5-6臺UV紫外線除臭殺菌燈積血盆及開膛解體上方采用集氣罩將惡臭氣體收集后微負壓引至除臭裝置(UV高效光解+活性炭根15m高排氣筒排放(12個屠宰間,每兩個屠宰間共用一根排氣筒)。及時清運產品及副產品,及時清運廢物,每天沖洗地面(對清運清洗要求建立臺賬);牛血、羊血密閉及時拉運;牛、羊毛應及時袋裝密封、外運出售。副產品處加工車間惡臭副產品加工車間采取封閉形式,并UV線除臭殺菌燈。在副產品清洗、腸溶物清理等主要產臭點采用集氣罩將惡臭氣體微負壓收集后引至除臭裝置(UV高效光解+活性炭吸附)處理后通過一根15m高排氣筒排放。及時清運產品及副產品,及時清運廢物,及時沖洗地面(建立臺賬)。糞便臨時堆放點(貯糞池)已建,副產品加工車間腸溶物采用密閉容器輸送至貯糞池,待宰圈糞便采用密閉容器輸送至貯糞池,由湟源縣三江眾和公司當天采用密閉車輛清當天運?,F狀貯糞池為半封閉形式。糞便臨時堆放點(貯糞池)需設置為密閉形式。污水處理站惡臭/地埋式污水處理站,產生惡臭區域加蓋,在排氣口定期噴灑除臭劑。23工程組成已建工程內容及規模環評后繼續建設工程內容及規模環保工程污水治理工程/本項目需自建95m3/d污水處理設施一座,建議工藝采用“格柵+隔油+調節池+氣浮+水解酸化+接觸氧化+化學除磷脫氮+消毒”工藝,經處理達到《肉類加工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GB13457-92)中畜類屠宰加工項目中二級標準限值及《湟源縣城鎮污水處理廠進水水質標準》后排入城鎮污水處理廠。生活污水需經化糞池預處理后排入本項目污水處理站;15min初期雨水排入污水站處理。地下水防滲根據設計資料,已建工程采取了地面防滲措施,共采取了7層防滲措施,從上而下分層如下:1、60cm厚C25細石混凝土、機械抹光,表面施工安斯福妙樂混凝土密封固化劑2、1.5cm厚聚氨酯防水層3、20cm厚1:3水泥砂漿4、水泥漿一道(內摻建筑膠)5、80cm厚C15混凝土墊層振搗密室設計按照食品、屠宰行業標準進行防滲措施滿足《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地下水》(HJ610-2016)表7防滲要求。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地HJ610-2016)表7防滲要求,本項目屠宰間、副產品加工車間及污水處理區需要滿足一般防滲區要求,其他區域簡單防滲?,F有設計顯示防滲已滿足防滲需求,在后續污水處理區建設期仍需進行防滲處理,防滲系數要求糞便及腸溶物糞便及腸溶物在廠區內糞便臨時堆放點(貯糞池)暫存。由湟源三江眾和生物有機肥有限公司當天采用密閉車輛及時拉運,運至有機肥廠作為有機肥原料資源化利用。病害動物無害化處理采用安全填埋的方法,在廠區范圍內北側建設了一座安全填埋井,深源縣畜牧獸醫站的指導下完成,選址符合防疫要求,建設前采取了防滲措施,環保措施合理。安全填埋井加蓋密閉處理,防止惡臭散逸。吸附惡臭的廢活性炭/本項目廢活性炭由廠家回收,不外排,廠區內不暫存。湟源縣“茶馬互市”牛羊屠宰及副產品加工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24污水處理站污泥及隔油池油脂廢物/污水處理站格柵、沉淀池等產生的油脂廢物、污泥沉積物全部由湟源三江眾和生物有機肥有限公司清運,作為有機肥原料資源化利用。綠化/m長100m的綠化帶,廠區綠化率2、已建主要建、構筑物本項目已建工程內容詳見表2-2。表2-2主要建構筑物及工程內容組成一覽表序號建(構)筑物名稱建筑尺寸(l×w×h)占地面積(平方米)建筑面積(平方米)建設狀況1屠宰車間(輕鋼結構)87.14×30×7.95m2678.682678.68已建成2副產品加工車間(框架結構)30×15×21.6m500.962504.8已建成3綜合辦公用房(彩鋼結構)49.5×9×3m445.5445.5已建成4待宰圈(封閉式)6000已建成合計5628.983、現有工程存在主要環境問題及后續主要建設內容截止項目環評期間,項目主體工程已建設屠宰車間、副產品加工車間及宿舍樓,待建環保工程等遺留工程。已建工程存在主要環境問題及解決辦法有:(1)主要廢水治理環保設施已建設工程無配套污水處理設施,本項目需自建95m3/d污水處理設施一座,建議工藝采用“格柵+隔油+調節池+氣浮+水解酸化+接觸氧化+化學除磷脫氮+消毒”工藝,經處理達到《肉類加工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GB13457-92)中畜類屠宰加工項目中二級標準限值及《湟源縣城鎮污水處理廠進水水質標準》后排入城鎮污水處理廠。生活污水需經化糞池預處理后排入本項目污水處理站;初期雨水排入污水站處理。(2)惡臭治理措施存在的問題及治理措施現有工程惡臭除臭設施如下:a、現有待宰圈為半封閉形式;湟源縣“茶馬互市”牛羊屠宰及副產品加工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25b、12間屠宰間及副產品加工車間現狀懸掛了UV紫外線除臭殺菌燈,所有屠宰間及副產品加工車間采取了建筑封閉,12間屠宰間共設置了24個低矮排氣筒(距地c、副產品加工車間除臭設施,無排氣筒設施;d、糞便暫存設施(貯糞池)現狀采取三面及頂部遮擋設施;無其他除臭措施。對本項目存在的上述問題,需進一步落實如下除臭措施:a、將待宰圈設為密閉形式,將待宰圈惡臭氣體采用集氣罩微負壓收集后通過除臭裝置(UV高效光解+活性炭吸附)處理后通過一根15m高排氣筒排放。b、12個屠宰間內積血盆、開膛解體上方及其他產臭點采用集氣罩將惡臭氣體收集后微負壓引至除臭裝置(UV高效光解+活性炭吸附)處理后通過15m高排氣筒排放,12個屠宰間,每兩個屠宰間共用一根排氣筒,共設6套除臭裝置,6根排氣筒。c、副產品加工車間內在副產品清洗、腸溶物清理等主要產臭點上方采用集氣罩將惡臭氣體微負壓收集引至除臭裝置(UV高效光解+活性炭吸附)處理后通過一根15m高排氣筒排放。及時清運產品及副產品,及時清運廢物,及時沖洗地面(建立臺賬)。d、將現有糞便臨時堆放點(貯糞池)設置為密閉形式。2.1.4產品方案及原輔材料消耗(1)產品方案本項目主要為牛羊屠宰代加工服務。本項目產品方案見表2-3所示。湟源縣“茶馬互市”牛羊屠宰及副產品加工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26表2-3項目產品方案一覽表序號工程名稱(生產裝置或生產線)產品名稱產品產能(t/a)年運行天數1牛屠宰生產產品牛四分體3600300d副產品牛血432牛皮300牛內臟432牛油牛蹄骨6842羊屠宰線2條產品羊酮體4650300d副產品羊血558羊毛279羊內臟558羊油418頭蹄骨930(2)產品執行標準項目牛羊肉產品標準遵循《食品牛肉》(NY5044-2001)、《食品羊肉》(NY5147-2002)執行。本項目屠宰牛羊來源來自縣城境內及周邊地區各養殖場集中養殖及農戶分散養殖兩種形式,供應充足。根據建設規模,統計本項目主要原材料消耗、輔助材料消耗見表2-4。表2-4本項目原輔材料消耗一覽表序號名稱單位數量來源1活牛萬頭/a縣城境內各養殖場集中養殖及農戶分散養殖2活羊萬只/a5縣城境內各養殖場集中養殖及農戶分散養殖3水m3/a30378縣城自來水4電萬度/a湟源縣電網2.1.5主要設備項目屠宰車間主要設備有吊架、操作臺、牛往復式四分體鋸等設備,副產品加工車間主要設備有支架平臺、洗肚機等設備,本項目主要設備清單見表2-5。湟源縣“茶馬互市”牛羊屠宰及副產品加工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27表2-5項目主要設備清單一覽表序號設備名稱數量單位備注1屠宰設備57441.1mSTG10)24條置角鋼軌吊架(H=110)2900套置角鋼彎軌(∠4#)套置角鋼道岔(∠4#)套置十字道岔(∠4#)套置電動葫蘆(CD型2T-6M)臺置電動葫蘆(CD型0.5T-6M)臺置電子秤(含打印機儀表頭、外接顯示屏)2臺置牛提升操作臺臺置牛取內臟操作臺臺置四分體轉掛高低操作臺套置雙滑輪、小吊鉤(鍍鋅)240套置牛用S吊鉤(不銹鋼)240根置羊用雙滑輪、雙吊鉤(Φ65鍍鋅滑輪Φ12吊鉤不銹鋼)2000套置肉桶車(不銹鋼)24輛置無害化處理設備1套置牛往復式四分體鋸24氣動剝皮機242衛生/消毒裝置23待配置2.1洗手/刀具消毒裝置(540×330×1130mm)個待配置2.2圍裙清洗裝置(840×540×1350mm)3個待配置2.3消毒裝置(660×360×800mm)4個待配置2.4劈半鋸消毒裝置(1060×360×1200mm)1個待配置2.5手持噴淋器(不銹鋼制作)5個待配置3內臟加工區域設備253.1胃容物風送系統1套待配置3.2胃容物風送管道和支架(不銹鋼1批待配置3.3洗肚機(50個/小時)2臺待配置3.4標準方車20輛待配置3.5貨梯(THJ2000/0.5-JXW.VVVF)1臺待配置合計5792湟源縣“茶馬互市”牛羊屠宰及副產品加工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282.1.6廠區平面布置本項目占地面積20000m2(30畝),總建筑面積5628.98m2。項目廠區總體布局包括4個功能區,即辦公生活區、待宰區、屠宰區及副產品初加工區。在屠宰廠區主要采用暗管排水。廠區平面布置詳見圖2-2。1、辦公生活區:包括與經營管理、生活有關的建筑物,主要有辦公樓、職工宿舍等建筑物,布置在廠區南側。2、待宰區:設備封閉形式,布置在廠區最西側,四周砌筑磚墻,與其他區域相3、屠宰區:屠宰區布置在廠區中心位置,相對封閉,能有效控制場外人員和車輛,使之不能直接進入生產區。4、副產品初加工車間獨立布置在廠區南側,與屠宰車間相對并保持一定的距離。2.1.7主要經濟技術指標本項目主要經濟技術指標見表2-6所示。表2-6主要技術經濟指標表序號項目名稱指標與數據單位備注1建設規模及產品方案1.1藏系羊屠宰營業收入155000只項目達產年牛屠宰營業收入12000頭項目達產年羊副產品營業收入155000付項目達產年牛副產品營業收入12000付項目達產年2總投資2230.00萬元2.1建設投資2200.00萬元98.65%2.2建設期利息0.00萬元0.00%2.3流動資金30.00萬元1.35%3資金籌措與來源2300.00萬元31企業自籌資金230000萬元10000%3.2銀行貸款0.00萬元0.00%4財務指標4.1營業收入(不含稅)1450.00萬元達產第三年4.2總成本費用萬元達產第三年可變成本99.74萬元達產第三年4.2.2固定成本735.36萬元達產第三年4.3經營成本695.28萬元達產第三年4.4利潤總額605.50萬元達產第三年29序號項目名稱指標與數據單位備注4.5所得稅151.37萬元達產第三年4.6稅后利潤萬元達產第三年4.7增值稅117.53萬元達產第三年4.8營業稅金及附加9.40萬元達產第三年4.9總投資收益率25.63%運營期內年平均4.1資本金凈利潤率9.22%運營期內年平均投資利稅率%運營期內年平均5財務盈利能力分析5.1財務內部收益率28.66%稅前22.31%稅后2231%5.2財務凈現值萬元稅前(ic=12%)萬元稅后(ic=12%)5.3投資回收期(含建設期1年)4.42年稅前年稅后6清償能力分析6.1資產負債率0.21%達產第三年6.2流動比率27634.98%達產第三年6.3速動比率27564.83%達產第三年7盈虧平衡點54.84%達產第三年2.1.8儲運工程本項目待宰的零散牛羊由顧客自行拉運至屠宰場,本項目待宰的牛、羊停留在待宰棚內暫時停留,屠宰切割后的新鮮肉品、副產品由顧客及時外運出屠宰場區。2.1.9公用工程本項目主要為屠宰生產線用水、生活用水、綠化用水及未預見用水。本項目水源接自城鎮自來水管網,供水能夠滿足全廠用水需求。屠宰用水指標主要參考《青海省用水定額》(DB63T1429-2015)定額數據(屠宰牛1m3/頭、屠宰羊0.35m3/只),并結合實際情況確定。本項目采用清真屠宰方法 (屠宰羊宰前不沖淋、牦牛宰前不沖淋、普通牛宰前沖淋),確定本次屠宰用水指標T1429-2015)規定數據,生活用水100L/人·d。不可預見水按總用水量的10%考慮。本項目年屠宰牛12000頭,羊155000只,勞動定員70人。經計算本項目生產湟源縣“茶馬互市”牛羊屠宰及副產品加工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30用水量為82.46m3/d,生活用水量為7m3/d,綠化用水量為12m3/d,未預見用水量為本項目排水主要為生產廢水和生活污水,廠區內實行“清污分流”及“雨污分流”。生產廢水主要為屠宰過程廢水,包括待宰圈沖洗、屠前沖淋、剝皮、開腔、劈1429-2015)的前提下,屠宰廢水產生量參照《屠宰與肉類加工廢水治理工程技術規范》(HJ2004-2010)4.2.1節屠宰廢水產生量進行核算。屠宰廢水量按下式進行計算:Q=q×S式中:Q—每日產生的屠宰廢水量,m3/dq—單位屠宰動物廢水產生量,m3/頭S—每日屠宰動物總數量,頭/d。本項目屠宰牛12000頭/a(40頭/d),羊155000只/a(517只/d)。單位屠宰動物廢水產生量根據表2-7進行取值。表2-7單位屠宰動物廢水產生量(畜類)單位:m3/頭屠宰動物類型牛羊(HJ2004-2010)規定屠宰單位動物廢水產生量0.2-0.5本項目取值0.6本項目取值理由本項目屠宰牛以牦牛為主,采用清真屠宰方法,根據同建設單位相關專業人士協商確定,選擇偏小數值在遵循地方用水標準及節約用水的前提下,結合實際采用清真屠宰方法,宰前不沖洗胴體,跟建設單位相關專業人士協商選擇確定,選擇偏小的數值通過計算,本項目屠宰牛廢水產生量為7200m3/a(24m3/d),屠宰羊廢水產生量為17040m3/a(56.8m3/d),屠宰廢水總產生量為24250m3/a(80.8m3/d)。生活污水產生量為1680m3/a(5.6m3/d)。生產廢水及生活污水產生總量為25920m3/a(86.4m3/d)。生產廢水及經化糞池處理后生活污水經自建污水處理規模為95m3/d污水處理站處理后達到《肉類加工工業水湟源縣“茶馬互市”牛羊屠宰及副產品加工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31污染物排放標準》(GB13457-92)中畜類加工二級標準及《湟源縣城鎮污水處理廠進水水質標準》(后排入城鎮污水處理廠。表2-8本項目給排水平衡表用水來源名稱用水指標規模量(m3/d)年用水量(m3/a)消耗水量(m3/d)水量(m3/d)年廢水產生(m3/a)備注水牛屠宰及初加工0.61m3/頭00頭/a24.573501247200損耗按照2%計算(主要為蒸發及產,年工作300d羊屠宰及初加工155000只/a57.961738856.817040生活用水100L/人·d70人721005.6損耗按照20%計算綠化用水4000m23240300未預見用水用水量按用水量的64600m3/a30000合計303786.5686.425920湟源縣“茶馬互市”牛羊屠宰及副產品加工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322.26損失(蒸發及產品帶走)82.4686.482.4686.4污水管網生產用水自建污水管網生產用水86.45.675.6化糞池污水管網生活用水5.675.6化糞池污水管網生活用水1.4消耗綠化用水12綠化用水10未預見用水消耗圖2-3本項目水平衡圖單位:m3/d本項目供電電源從青海眾和肉食品有限公司廠區現有變配電室引出,青海眾和有變電室變壓器裝機容量為1臺1250kva,滿足項目建設用電需求。本項目供暖依托青海眾和肉食品有限公司2t/h燃氣熱水鍋爐,不新建供暖設施。青海眾和肉食品有限公司2t/h燃氣熱水鍋爐可供暖面積2×104m2,現狀供暖面積6930m2,湟源縣茶馬互市牛羊屠宰及副產品加工項目建筑面積5628.98m2,供暖能力可滿足本項目需求,且征的青海眾和肉食品有限公司同意,從供熱容量角度分析,所以本項目供暖依托可行。從環保角度分析,2012年,青海眾和肉食品有限公司在《年產2萬噸優質出口型牛肉加工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中批復了一臺2t/h燃煤鍋爐,批復年排放煙塵0.8t/a、SO24t/a、NOx0.62t/a。2017年企業對燃煤鍋爐進行了煤改氣改造,在2018年西寧市生態環境局為青海眾和肉食品有限公司頒發的《排污許可證》中,燃氣鍋爐容量為1.4t/h,運行時長2160h,天然氣耗量為23.86萬m3/a,執行標準為《鍋爐大湟源縣“茶馬互市”牛羊屠宰及副產品加工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33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13271-2014)燃氣鍋爐標準限值,未要求總量控制。2t/h燃煤鍋爐的環保責任主體為青海眾和肉食品有限公司。從環保角度分析,本項目依托2t/h燃氣熱水鍋爐可行。正常情況下,本項目提供屠宰后鮮肉產品,無需冷凍需求;批量屠宰等其他特殊情況下,有冷凍要求的,本項目制冷依托青海眾和肉食品加工有限公司,青海眾和現有冷藏庫2座,儲存能力為3500t,制冷劑為液氨,現狀儲存量為200t,剩余容量可滿足本項目冷凍需求。2.1.10勞動定員及工作制度勞動定員:本項目勞動定員70人,其中工人50人;技術人員12人;管理人員8人。工作制度:本項目生產天數定為300天,管理部門和生產部門均采用常白班制,湟源縣“茶馬互市”牛羊屠宰及副產品加工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342.2工程分析2.2.1物料平衡根據《排污許可證申請與核發技術規范農副食品加工工業-屠宰及肉類加工工業》 (HJ860.3-2018):牛的活屠宰重為500kg/頭,羊的活屠重為50kg/只。本次按照這個指標進行核算活牛、活羊重量。本項目屠宰牦牛1.2萬只/a,屠宰羊15.5萬只/a。則屠宰活牛的重量為6000t/a,屠宰活羊的重量為7750t/a。項目牛屠宰物料平衡見表2-9。牛屠宰物料見圖2-4,羊屠宰物料平衡見圖2-5。表2-9項目牛羊屠宰物料平衡表序號入方(t/a)ta)物料名稱重量種類物料名稱重量1活牛6000產品牛四分體36002副產品牛血4323牛皮3004牛內臟4325牛油6頭蹄骨6848糞便2409腸溶物病變部位或病酮體2活羊7750產品羊酮體4650副產品羊血558羊毛279羊內臟558羊油418頭蹄骨930糞便腸溶物20020病變部位或病羊2備注:按照牛皮25kg/張,20kg糞便/頭牛,1kg糞便/只羊進行核算。湟源縣“茶馬互市”牛羊屠宰及副產品加工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353600牛血432牛皮3003600牛血432牛皮300腸溶物142病變部位及2016副產品2016固廢384單位:t/a圖2-4擬建項目牛屠宰物料平衡圖36病變部位及副產品2743357單位:t/a圖2-5擬建項目羊屠宰物料平衡圖湟源縣“茶馬互市”牛羊屠宰及副產品加工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37剖腹內臟腸溶物清洗不合格胴體 無害化深井掩埋牛、羊骨外售糞便、沖圈廢水、噪聲、惡臭疑病深井安全填埋廢水外售血剖腹內臟腸溶物清洗不合格胴體 無害化深井掩埋牛、羊骨外售糞便、沖圈廢水、噪聲、惡臭疑病深井安全填埋廢水外售血2.2.2生產工藝流程運營期牛、羊屠宰項目生產工藝流程見圖2-6。 活牛、羊進場待宰區宰前檢驗合格稱重、沖淋擊暈、起吊宰殺放血 機械剝皮皮外售售機械剝皮開膛廢水胴體劈半宰后檢驗合格胴體剔骨、分割外售售有機肥廠回收 包裝 鮮銷圖2-6牛、羊屠宰工藝流程及產污節點示意圖1、牛屠宰工藝流程說明如下:(1)宰前靜養、檢疫牛在屠宰前一天經貨車運至待宰圈(分為飼喂區和靜養區)內,若活牛到廠量湟源縣“茶馬互市”牛羊屠宰及副產品加工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38大于當日需求量,將活牛運至飼喂區進行短暫飼喂。待宰肉牛進入靜養區斷食24h,并充分給水。通過進廠檢疫、候宰檢查、宰前檢疫。合格的進行酮體簡單沖洗。(2)宰殺工序肉牛進入屠宰車間,由規定屠宰方式進行人工刺殺,瀝血10分鐘。瀝血完成后逐頭進行頭部檢驗,不合格活牛通過深井安全填埋法達到防疫及無害化處理目的。合格牛體由滑輪導軌送至清洗工序,牛血經血槽收集后直接外售用于制血粉或生產飼料,本項目不進行預處理。(3)剝除牛皮人工預剝頭皮并去頭,人工預剝前腿皮、去前蹄、預剝后腿皮、去后蹄,利用撐腿器將牛的兩條后腿撐開,預剝臀皮、尾皮,最后將整張牛皮剝除。(4)開膛、劈半、檢驗牛皮剝除后利用滑輪導軌送至開膛區,再鋸胸骨開膛、取出紅、白內臟,紅白內臟單獨收集后送至內臟處理車間處理,胴體沖洗后送往衛檢室檢驗,合格的胴體去頭、蹄、尾后,再經滑輪導軌送至劈半區,經圓盤式劈半鋸和往復式劈半鋸劈半,并對劈半后的胴體進行修整,即去掉體內的血塊、體表殘毛等,再進行沖洗。然后再對肉品進行復檢,檢查是否有旋毛蟲等寄生蟲,最終將合格的胴體運出。不合格的按照病害動物進行處理。(5)內臟處理紅、白內臟送入內臟處理區后,先由人工分離可食用內臟、板油和不可食用內臟等,再經人工清糞,然后再對內臟進行清洗??墒秤脙扰K處理后作為副產品外運,不可食用內臟收集后外售給飼料加工企業生產飼料。腸胃內溶物消毒處理后由有機肥廠垃圾制作有機肥。(6)外售符合條件的肉牛胴體及可食用副產品由專用汽車直接當天運輸出廠。(7)車間消毒湟源縣“茶馬互市”牛羊屠宰及副產品加工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39每天生產結束后,員工將用噴霧器對待宰圈舍、屠宰車間等處進行消毒,多種消毒劑定期更換,交替使用,提高消毒效率。2、羊屠宰工藝流程說明(1)宰前靜養、檢疫羊在屠宰前一天經貨車運至待宰圈(分為飼喂區和靜養區)內。若羊到廠量大于當日需求量,將羊運進飼喂區進行短暫飼喂。待宰羊進入靜養區斷食24h以上,并充分給水。通過進廠檢疫、候宰檢查、宰前檢疫,檢疫后將羊人工驅趕至屠宰車間。(羊無需宰前沖淋)(2)宰殺工序羊進入屠宰車間,由規定屠宰方式進行人工刺殺,瀝血5分鐘。瀝血完成后逐頭進行頭部檢查,不合格羊無害化處理后深井安全填埋處理,合格羊由滑輪導軌送至清洗工序,羊血經槽收集后直接外售用于制血粉或生產飼料,項目不進行預處理。(3)剝皮工序人工預剝頭皮并去頭,人工預剝前腿皮、去前蹄、預剝后腿皮、去后蹄,利用撐腿器將羊的兩條后腿撐開,預剝臀皮、尾皮,最后將整張羊皮、羊毛剝除。(4)開膛工序羊皮剝除后利用滑輪導軌送至開膛區,再鋸胸骨開膛、取出紅、白內臟,紅白內臟單獨收集后送至內臟處理車間處理,胴體沖洗后送往衛檢室檢驗。合格的胴體去頭、蹄、尾后,對胴體進行修整,即去掉體內的血塊、體表殘毛,再次進行沖洗。然后再對肉品進行復檢,檢查體內是否有旋毛蟲等寄生蟲,合格羊胴體外運銷售,不合格按照病害動物進行無害化處理。(5)內臟處理紅、白內臟送入內臟處理區后,先由人工分離可食用內臟、羊油和不可食用內臟等,再經人工清糞,然后再對內臟進行清洗??墒秤脙扰K處理后作為副產品外運銷售,不可食用內臟收集后外售給飼料加工企業生產飼料。腸胃內容物消毒處理后清湟源縣“茶馬互市”牛羊屠宰及副產品加工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40運至湟源三江眾和生物有機肥有限公司制作農肥。(6)車間消毒每天生產結束后,員工將用噴霧器對待宰圈舍、屠宰車間等處進行消毒,多種消毒劑定期更換,交替使用,提高消毒效率。2.3工程污染源分析2.3.1施工期污染因素回顧性分析施工期已經結束,環評現場期間,尚未發現施工遺留痕跡,已有施工行為未發生環境污染投訴案例,施工期污染因素回顧性分析如下:廢氣對整個施工期而言,施工產生的揚塵主要集中在土建施工階段。按起塵的原因可分為風力起塵和動力起塵,其中風力起塵主要是由于露天堆放的建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建筑行業安全生產合同
- 合同制員工福利待遇調整趨勢
- 代理區域銷售合同書
- 【課件】串聯電路與并聯電路+課件-高二上學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三冊
- 2025年度IT服務外包合同范本
- 云南省元馬中學重點中學2025年初三下學期第一次質量抽測數學試題含解析
- 供水供電合同
- 天津天獅學院《機械制圖上》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蘇州科技大學天平學院《幼兒歌曲彈唱》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浙江海洋大學《半導體制造與工藝》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山東省濟寧市鄒城市2024-2025學年高一下學期4月期中考試政治試題(含答案)
- 化工企業安全演練計劃
- 2025年03月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直屬聯系單位(60名)筆試歷年典型考題(歷年真題考點)解題思路附帶答案詳解
- 2025年北師大版中考生物必背考點復習提綱
- 小學創建“五好”學校關工委實施方案
- 2022可調節負荷并網運行與控制技術規范+第4部分-數據模型與存儲
- DB15T 3516-2024野生動物救護站建設規范
- 2025-2030中國內聯pH傳感器行業市場發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略研究報告
- 創傷現場急救課件
- 2025年云南德宏州宏康投資開發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勞動與烹飪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