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2011年普通高校職教師資班和高職班對口招生統一考試大綱語文2011樣題_第1頁
四川省2011年普通高校職教師資班和高職班對口招生統一考試大綱語文2011樣題_第2頁
四川省2011年普通高校職教師資班和高職班對口招生統一考試大綱語文2011樣題_第3頁
四川省2011年普通高校職教師資班和高職班對口招生統一考試大綱語文2011樣題_第4頁
四川省2011年普通高校職教師資班和高職班對口招生統一考試大綱語文2011樣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語文模擬試題本試卷分第i卷和第n卷兩部分。第I卷i至5頁,第n卷6至13頁。滿分150分。考試時間150分鐘。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第I卷(共30分)注意事項:.答第I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考試科目涂寫在答題卡上。.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不能答在試卷上。.本試卷共10小題,每小題3分,共30分。在每小題給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共15分,每小題3分)1.下列加點字的讀音全對的一組是A.殷(yA.殷(yan)紅.包庇(b1).忖(cun)度.B.窺(kuB.窺(ku1)探.C.提(t1)防.D.軼(y1)事.脈(mo)脈 倉I」(chuang)傷..關卡(qia) 接洽(qia)..叱咤(cha) 肖(xiao)像..匹(pi)配.毅(yi)力.湍(chuai)急.2.下列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A.防范 兼收并蓄A.防范 兼收并蓄B.配給 染眉之急C.企盼 相機行事D.滯留 曲指可數流離失所 過尤不及貌合神離 旗開得勝手疾眼快 置若罔聞借古諷今 昭然若揭.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橫線處的詞語,恰當的一項是①沒有豐富的生活積累和深厚的藝術功底,是很難寫出高的作品來的。②這座經歷了數百年風雨的古塔,隨時都有倒塌的可能。③任何人都可能被別人批評和議論,但必須是的和實事求是的。④惡劣的自然條件極大地著這個邊遠小鎮的經濟發展。A.品位侵蝕善意制約B.品格侵襲善意限定C.品格侵蝕誠意限定D.品位侵襲誠意制約.選出下列句子沒有語病的一句A.由于企業的分配制度不透明是造成收入差距拉大重要原因之一。.我基本上把不良的學習習慣完全改過來了。C.嘈雜的拍攝現場本來鴉雀無聲、一片寂靜,大家都用眼神敬意地注視著這位敬業的老導演。D.世博開園一個多月來,中國館是最受觀眾矚目的場館之一,每天有5萬人以上進入參觀。5.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恰當的一句是A.新產品的實驗已經到了關鍵時刻,大家要做好充分準備,功敗垂...成在此一舉。..中國寺廟建筑宏大精美,因勢構筑巧思妙想,真可謂鬼斧神工。....C.他性格熱情、大方,豁然開朗,很讓大家喜歡。....D.泥濘的道路,烏黑的河溝,難聞的氣味,惡劣的環境使廠商望風..披靡。..二、(共9分,每小題3分)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6—8題。古蜀文明古蜀人和古蜀文明,一直是考古學家們試圖破解的千古謎團。距今天300-0500年0前的古代四川人來自哪些種群?他們的種族結構、人種構成究竟怎樣?這些都是古蜀人留給我們的懸疑。近日,有消息稱,成都市考古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將運用技術來分析出土的古蜀人人骨。四川地區古代民族的種系和族屬及其遷徙、分化、融和情況是否能夠被探明?古蜀人之謎能否因此揭開?在遙遠的歷史上,成都平原究竟發生過多少傳奇?早已為人所熟知的蠶叢縱目、魚鳧神化仙去、杜宇化鵑、開明復活等傳說是否就是真實的古蜀歷史?長期以來,人們將信將疑。整個古蜀歷史,被蒙上了神秘的色彩。考古發現,古蜀人有規律地周期性遷居。究竟是什么迫使他們作出這樣的選擇?在距今約370年0--45年0的0新石器時代晚期,一支較為發達的新石器文化已經存在于成都平原,考古學界將其稱為“寶墩文..... ...化”。居住在此的寶墩人,便是這里最早的拓荒者。.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江章華告訴記者,考古發現,寶墩時期的成都平原分布著許多大大小小的定居村落,其中,較大的村落還修筑了夯筑城墻。然而令人費解的是,這些帶有夯筑城墻的聚落,使用時間并不很長,都是有規律的周期性廢棄。究竟是什么迫使寶墩人不得不作出這樣的選擇?“在當時,最大的可能還是生存的需要。”江章華分析認為:在大約800年中,寶墩人祖祖輩輩都沿襲了同一種生產方式。“從考古發現的生產工具看,幾乎沒有什么變化。”在他們看來,這樣的生產方式已經足以維持令他們心滿意足的幸福生活,自然沒有改變的迫切需要。他們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砍伐森林,從事著簡單的農業耕種。然而,一段時間過后,土地也因消耗而變得貧瘠,當無法承載寶墩人的生活的時候,他們便不得不離別故土,另覓一塊富饒之地,重建家園。“如果不是特別緊迫與特殊的原因,或許寶墩人將會繼續著他們平靜的日子。然而,在距今370年0左右,情況發生了變化。考古證實,一股外力沖破了這種沉寂,一個新的歷史時期到來了。”距今320年0左右,盛極一時的三星堆文化發生突變,其衰落的原因困擾著考古學界。據江章華介紹,所說的“新的歷史時期”,始于約370年0以前。一支新的文化進入成都平原。這被學術界普遍認為是夏文化。成都.... ..平原的文化因此發生巨變,形成了三星堆文化。..... .....我國考古史上最有影響的一次發現便發生在這里。198年6夏天,震驚世界的兩個埋藏坑被發現,出土文物近200件0之多,包括了各種金器、青銅器、玉器、象牙器等。盡管學界對于兩個坑的年代與性質尚存爭議,然而,文物所折射出來的三星堆高度發達的文明已是不爭的事實。可是,距今320年0左右的商代晚期,生機盎然的三星堆文化發生突變,繁榮數百載的三星堆都城也一時化為廢墟。“考古發現,具有典型的三星堆文化風格的陶器在此時開始消失,代之而來的是大量的尖底陶器。圜底釜,用龜甲占卜的習俗也是三星堆沒有的現象。”江章華說。究竟是什么導致了這一切?三星堆都城為何被廢棄?是文化創新,是社會變革,還是政局變化?6.對文中加點概念理解正確的一項是“古蜀文明”屬于“新石器文化”和“寶墩文化”。“新的文化”與“成都平原的文化”融合成“三星堆文化”。“新的文化”就是“成都平原文化”。“成都平原文化”就是“新石器文化”。7.對“古蜀人有規律地周期性遷居”的原因,解說正確的是寶墩時期的成都平原分布著許多大大小小的定居村落,但這些村落使用時間都不長。生存的需要,因為土地變得貧瘠,無法承載古蜀人的生活,他們被迫離開故土。一支新文化進入成都平原,寶墩人被迫遷居。寶墩人的生產方式落后,任意砍伐森林,從事著簡單的農業耕種。8.根據文章作出的推斷恰當的一項是直到今天四川地區古代民族的種系和族屬及其遷徙、分化、融和情況還是一個謎團。在新石器時代晚期才誕生較為發達的寶墩文化,證明地理因素在文化發展中所起的作用。成都平原分布著帶有夯筑城墻聚落的大大小小的定居村落。表明寶墩文化的發達程度。文化創新、社會變革和政局變化等諸多因素使三星堆文化發生了重大變化。三、(共6分,每小題3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題0。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長乎爾,毋吾以也。居則曰:‘不吾卻也。’如或知爾,則何以哉?”子路率爾而對曰:“千乘之國,攝乎大國之間,加之以師旅,因之以饑饉;由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下列四句中有關加下劃線字的解釋,錯誤的一項是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侍奉居則日 平時如或知爾了解以吾一日長乎爾成長下列各組句子中,加下劃線字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是以吾一日長乎爾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以吾一日長乎爾

毋吾以也如或知爾如其不才,君可自取或輕于鴻毛如或知爾或輕于鴻毛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四川省2014年普通高校職教師資班和高職班對口招生統一考試語文模擬試題第II卷(共分)注意事項:1.用鋼筆或圓珠筆將答案直接寫在試卷上。2.答卷前將密封線內的項目填寫清楚。題號四__五六七總分總分人分數得分評卷人四、(分,共小題)翻.譯下面的句子。(每句分,共6分)①千乘之國,攝乎大國之間,加之以師旅,因之以饑饉。②居則曰:“不吾知也。”如或知爾,則何以哉?12.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后面的問題。(每小題各4分,共8分)清溪行李白清溪清我心,水色異諸水。借問新安江,見底何如此?人行明鏡中,鳥度屏風里。向晚猩猩啼,空悲遠游子。注:清溪:水名,在安徽省貴池城北;諸:其他;屏風:比喻重疊的山嶺。(1)本詩運用什么抒情方式?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2) “人行明鏡中,鳥度屏風里。”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這樣寫有什么好處?13.補寫出下列名篇中空缺的部分(每句2分,共6分)()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我輕輕的招手, 。()吞二周而亡諸侯,。(3)談笑間,。得分評卷人五、(共分)閱讀下面文字,完成14—19題。生命的問句田彩虹一棵有毒的樹矗立在路旁。第一種人大老遠看見了,趕緊繞路而行,他們一點也不愿接近,深怕不小心會中毒。第二種人,來到了樹邊,看見這棵樹,馬上就想到它的毒素,急著要砍除它,以免有人受害。第三種人有著不同的心態,愿意帶著慈悲心去思索:這棵樹也有生命,不要輕易地毀掉。于是在樹旁圈上籬笆,注明有毒,以此避免危害到路人。至于第四種人在看見這棵樹的時候,會說:“喔!一棵有毒的....樹,太好了,這正是我要的!”他們開始研究樹的毒性,提煉了毒素,與其它成分混合,制成了可以救人的藥材。你認為人生是什么呢?如果有一個造句,“人生是……”或“人生像……”,你會怎么完成這個句子呢?用直覺,就是腦海里直接浮現出來的答案,我們不是在寫作文或進行造句,不需要修飾成優美的語句。“我的答案是人生如戲”,一位看起來吊兒郎當,凡事不在乎的男士可能會這樣說。“從小我看著爸爸媽媽為這個家打拼,一直認為人生是很艱辛的。”即使這位女學員沒有說出來,從她愁眉不展的神情,也可以猜想得到答案。“人生是一場無休止的競賽”,這位學員有著非常明顯的“寧為雞首,不為牛后”以及“只有第一,沒有第二”的剛毅性格。難怪他說自己當年沒有考上第一志愿的高中,就放棄已考上的第二志愿,毅然去當兵。還有人說“人生是來還債”,這樣的想法,雖然寬慰了受到創傷或不平待遇時的悵惘,但回答這個問題的學員,似乎有著很深的無奈。人生到底像什么?這的確是個見仁見智的問題,然而也正是因為有這么多種對人生不同的態度,形成了各不相同的生命劇本。我們對人生的詮釋,其實也就是內在潛意識的外在表現,自然也就活出那種形態的生命形式。于是我們看到,有些人終其一生,始終扮演著苦情哀怨的主角;有些人雖然會賺錢,但卻始終留不住錢;有些人最擅長演出的就是悲劇英雄。還有一位學員在課堂上赫然發現,自己不論在婚前、婚后,在家庭、公司,雖然是有女兒、太太、媳婦、職員等各種不同稱呼,但總括而言,結果只有一個——為別人活,完全沒有自我。“人生永遠是朝向你所思考的方向前進”,就像開頭故事中的那棵樹,你用不同的方式對待,就會導致不同的結果。你認為人生像什么呢?14文.章寫的是“人生”這一話題,為什么卻以“一顆有毒的樹”開頭,請作簡要分析。(6分)15文.章中人們回答“人生是什么”的問題,為什么會出現不同的答案?(6分)“你認為人生是什么呢?如果有一個造句,“人生是……”或“人生像……”,你會怎么完成這個句子呢?”這個句子在文章中起到什么作用?(6分)請.指出文中第四種人的人生是一出什么樣的生命劇本?(6分)請.簡要分析文中劃線句子的含義。(6分)19下.列對文章的賞析,不正確的兩項是()( )(4分)本文對“生命”問題進行探索,內容大膽而又有吸引力,表現出作者博大的胸襟。文章中既采用第一人稱敘述,又用了第二人稱敘述,轉換自然。這樣寫讓讀者有親切感。本文開頭描述四種人對有毒的樹的不同心態,作者認為前三種是消極的,應當否定的。文章開頭提到四種人,作者顯然否定前三種人的作法而肯定第四種人的作法。本文告訴我們,面對“生命的問句”,無論給出多少種回答,人們都會有完全不同的感悟。得分評卷人六、(共6分)20.仿照下面兩個比喻句式,以”母親”或“春天”為開頭,寫兩個句式相同的比喻句。(6分)書籍好比一架梯子,它能引導我們登上知識的殿堂。書籍如同一把鑰匙,它將幫助我們開啟心靈的智慧之窗。得分評卷人七、作文(共60分)21行.知學校決定于201年09月30日在學校會議室組織“迎新生,慶國慶”演講比賽,請你以行知學校學生會的名義擬寫一份比賽通知。(10分)22幸.福的定義是與人的心情而定的。富人未必感到幸福,乞丐未必不感到幸福。幸福是什么?每一個人對幸福都有不同的感受和詮釋。(50分)請以“幸福”為題,完成作文。要求:(1不)少于80字0。 (2不)得透露個人相關信息。四川省2011年普通高校職教師資班和高職班對口招生統一考試語文樣題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共15分)題號答案CAD(以上選擇題每選對一項得3分)二、(共9分)答案:(項“新石器文化”不全屬于“古蜀文明”,項“新的文化”是“外來”的文化,項擴大了概念的范圍)答案:答案:(項前后沒有必然聯系;項并不是所有村落都帶有夯筑城墻;項中所說的三中原因只是猜測)(以上選擇題每選對一項得3分)三、(共6分)9.D 10.A(以上選擇題每選對一項得3分)四、(共20分)11(.6分)(1)一個中等的諸侯國,被夾在大國中間,用強大的軍隊加在它身上,用饑荒使它接連受困。(重點在“加”和“因”兩處,錯一處扣1分)(2)平時說:“沒有人理解我啊!”如果有人理解你,那怎么樣呢?(重點在“居”和“知”兩處,錯一處扣1分)12(.8分)(1)本詩運用借景抒情的表達手法,寫出了詩人遠在他鄉的悲苦。(答對得4分,如有不足酌情扣分)(2)運用了比喻、對偶的修辭手法,用“明鏡”比喻清溪,把兩岸的群山比作“屏風”,正面描寫出了清溪的清澈,使讀者獲得身臨其境的感受。答對得4分,如有不足酌情扣分)13(.6分)(1)作別西天的云彩。(2)履至尊而制六合。(3)檣櫓灰飛煙滅(錯字、漏字、多字不給分)五、(共34分)14(.6分)開頭寫有毒的樹,目的是為了表現不同人對人生的不同態度。這樣寫的好處是:人生話題是抽象的,用有毒的樹象征,使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