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傷后應激障的護理_第1頁
創傷后應激障的護理_第2頁
創傷后應激障的護理_第3頁
創傷后應激障的護理_第4頁
創傷后應激障的護理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創傷后應激障礙患者的護理

精神科李小琴

教學目標掌握

創傷后應激障礙的概念及臨床表現熟悉創傷后應激障礙的治療與預防運用

創傷后應激障礙患者的護理了解創傷后應激障礙流行病學特點為什么戰爭會給人造成如此巨大的心理傷害?到底經歷了什么讓他們的心理變化如此的巨大?史泰龍主演的《第一滴血》,一部關于戰爭創傷的經典電影應激

機體通過認識、評價而察覺到應激原的威脅時,引起的心理、生理改變的過程,是個體對面臨的威脅或挑戰作出適應和應對的過程。這些刺激因素稱為應激原。應激原分類:物理因素,如電離輻射、高溫或低溫以及某些機械性刺激;化學因素,如活性氧、致癌劑、蛋白質和RNA合成抑制劑、重金屬以及多種細胞因子等;生物因素,如病原體(細菌、病毒、寄生蟲等)及其產物(如內毒素等);心理、社會環境因素,如戰爭、失業、失學、失戀、喪失親人等。4常見應激原2、重大的自然災害,如洪水、地震和火災等;3、戰爭場面4、個體易感性:病前個性、軀體狀況等。1、嚴重的生活事件。如重大交通事故,親人的突然死亡,遭受歹徒襲擊,被強奸或重大的財產損失;5應激相關障礙

一組主要由心理、社會(環境)因素所引起異常心理反應所導致的精神障礙,曾稱為反應性精神障礙或心因性精神障礙或反應性精神病。61.急性應激障礙3.適應性應激障礙應激相關障礙2.創傷后應激障礙創傷后應激障礙Posttraumaticstressdisorder(PTSD)

(一)定義:PTSD是由于受到異乎尋常的威脅性、災難性心理創傷后導致的延遲出現和長期維持的精神障礙。(二)創傷后應激障礙的流行病學特征患病率國外:普通人群中終生患病率7-12%,男性5-6%,女性10-12%。我國:軍人4.86/1000,汶川地震辛存者82.6%。特征:女性多于男性,青壯年居多50%以上的普通人至少有一次暴露于創傷性事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