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2023中考歷史第一部分中考考點過關模塊五世界近代史第二單元第二次工業革命和近代科學文化_第1頁
安徽省2023中考歷史第一部分中考考點過關模塊五世界近代史第二單元第二次工業革命和近代科學文化_第2頁
安徽省2023中考歷史第一部分中考考點過關模塊五世界近代史第二單元第二次工業革命和近代科學文化_第3頁
安徽省2023中考歷史第一部分中考考點過關模塊五世界近代史第二單元第二次工業革命和近代科學文化_第4頁
安徽省2023中考歷史第一部分中考考點過關模塊五世界近代史第二單元第二次工業革命和近代科學文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1第二單元第二次工業革命和近代科學文化命題點1第二次工業革命1.[2012安徽,9]科技進步影響著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下列現象按其出現的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①機器轟鳴,鐵路速度②車馬勞頓,家書萬金③在線購物,網絡訂票④樓上樓下,電燈電話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C.①②④③ D.②①④③2.[2016安徽,17(1)(2)]目錄是一本書的索引,是全書內容的提綱挈領。閱讀《全球通史》的有關目錄,探究下列問題。第三編西方據優勢地位時的世界(1763—1914年)第十章科學革命第十一章工業革命第十二章政治革命第十三章俄國第十四章中東第十五章印度第十六章中國和日本第十七章非洲第十八章南北美洲和英國自治領——摘編自[美]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1)目錄所反映的“西方據優勢地位”的原因是什么?請列舉相應的史實各一例。(6分)(2)以目錄中某一國家或地區為例,說明“據優勢地位”的西方對其產生的影響。(要求:史實準確,表述合理。4分)3.[2011安徽,17(1)]2011年3月11日的日本大地震引發了福島核泄漏。事件發生后,某校九年級(1)班同學開展了“科技革命與日本”的主題探究活動,請你參與。【回眸歷史】下面是曉荷同學整理的“三次科技革命下的日本”的圖片。圖11853年佩里圖2日軍轟炸重慶圖3廣島原子彈爆炸艦隊到達日本港口(1)圖1中艦只所使用的動力是;圖2中飛機是第次科技革命的產物。(2分)

命題點2工業化國家的社會變化4.[2020安徽,11]恩格斯在《英國工人階級狀況》中描述:“倫敦特別是倫敦工人區的壞空氣,最能助長肺結核的發展。”倫敦工會1883年的報告顯示,有1/3的工人都是死于肺結核。此時肺結核大量發生的主要原因是()A.醫療技術水平不斷下降B.農業衰退導致食物短缺C.工業革命造成環境惡化D.人口膨脹致使工人貧困5.[2019安徽,13]下圖所示是英國約翰·萊齊的漫畫:科學家法拉第遞給“泰晤士河老爹”一張白紙,用來檢測河水的不透明度。這幅漫畫諷刺的是()A.工業化造成環境污染 B.城市化帶來出行擁堵C.現代化加劇溫室效應 D.全球化導致貧富分化命題點3科學文化6.[2014安徽,9]“假設一對大象自30歲起至90歲止,每10年生育一頭小象,并活到100歲,740年后,這一對大象的家族成員就有近1900萬頭。可事實上世界上的大象存活數遠低于這個數值。”下列可以解釋這一現象的理論是()A.相對論 B.物種不變論C.經典力學 D.生物進化論221.[2021預測]有這樣一段廣告詞:“一個蘋果讓牛頓吸引了世界,一壺沸水讓瓦特轉動了世界,一個元素讓愛迪生點燃了世界。”“愛迪生點燃了世界”是指()A.發現萬有引力定律B.發明內燃機C.研制成功耐用碳絲燈泡D.改良蒸汽機2.[2020泰州]“一只只銀燕把不同地區、不同種族、不同膚色的人們緊密地聯系起來。對于現代人來說,早晨還在泰州,下午已毫無倦意地出現在千里之外的另一座城市,這已經是十分平常的事了。”材料中的交通工具發明于()A.德國 B.英國 C.法國 D.美國3.[2021預測]今天,我們用電話聯絡遠方的親朋好友,在電燈下學習,坐汽車去上班,乘飛機出國……我們的生活、學習和工作越來越便利。上述現象的出現主要得益于()A.第一次工業革命 B.第二次工業革命C.第三次科技革命 D.新航路的開辟4.[2021預測]1884年,法國人夏爾多內發明了人造纖維,開辟了新的紡織品生產領域。之后,涌現出許多的后來者,大家紛紛各顯神通,不斷用新的創造發明來降低制造成本,不斷的市場競爭令人造纖維迅速地朝價廉物美的方向飛馳。這反映出()A.科學理論推動技術進步B.新技術提升市場的活力C.壟斷組織促進生產發展D.新技術導致市場出現壟斷5.[2021預測]下圖反映了某時期英、美、法、德在世界工業生產中所占比重的變化,其中折線①代表的國家是()A.英國 B.美國 C.法國 D.德國6.[2021預測]《科學史及其與哲學和宗教的關系》中指出:“在19世紀,我們就看見為了追求純粹的知識而進行的科學研究,開始走到實際的應用與發明的前面,并且啟發了實際的應用和發明。”材料說明()A.科學研究出的新技術、發明越來越多B.實際生活的需要越來越廣泛C.科學研究與實際應用、發明緊密結合D.科學研究要追求純粹的知識7.[2021預測]在以電氣化為標志的第二次工業革命中,這個新興的工業國家以重大科技發明為基礎,在19世紀末迅速趕上并超過了在過去兩個世紀里一直走在前面的歐洲強國。此時,世界大國爭霸的格局正在悄然發生變化。材料表明第二次工業革命()A.使英國成為“世界工廠”B.加劇了資本主義國家對世界市場的爭奪C.使歐洲失去殖民霸主地位D.加劇了資本主義國家經濟發展的不平衡8.[2020蘭州]下表反映了英國農業人口的變化,促使這一變化產生的主要原因是()年份1840年1870年1900年農業人口占總人口的百分比22%14.8%8.4%A.海外殖民活動的影響B.工業化及城市化進程加快C.資產階級革命爆發9.[2021預測]19世紀60年代,普魯士學齡兒童入學率達97.5%;1900年,英國初等學校在校生比1870年增加了5倍;1903年,法國已婚男子和女子的文盲數量分別降至4.4%和6.3%。這主要是由于()A.城市化的推動 B.人口快速增長C.工業化的發展 D.人口素質提高10[2021預測]工業革命前,美國家庭的經濟重擔一般由男性承擔,女性鮮有在外謀求職業者。工業革命興起后,女性就業人數開始緩慢增長,1800年就業女性僅占女性總人口的5%,1850年已增長至10%。這說明工業化()A.促進了美國經濟的發展B.改變了家庭的經濟結構C.引起了大規模人口流動 D.改變了女性的婚姻觀念11.[2020合肥蜀山區二模]《科學的歷程》一書中指出,“在科學成功的背后,我們必須看到一個潛在的危險在顯露出來:人類通過大規模地開發大自然,雖然掌握了更高的能量……卻動搖了人類生存的根基”。材料意在強調()A.人類應當注重保護生態環境B.人類在征服自然方面取得巨大成功C.人類生存的根基被徹底動搖D.科學技術的發展推動社會的巨大進步12.[2020合肥包河區一測]歷史學家使用“城市化的浪潮”“教育的大眾化”“人口數量的激增”等來描述19世紀后期()A.西歐封建社會的演變B.早期資產階級革命的爆發C.歐洲早期資本主義的萌芽D.工業化國家的社會巨變13.[2021預測]“牛頓思想的沖擊是巨大的;無論對它們的理解正確與否,啟蒙運動的整個綱領,尤其是在法國,是有意識地以牛頓的原理和方法為基礎的,同時,它從他那驚人的成果中獲得了信心并由此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這說明()A.經典力學直接導致了啟蒙運動B.牛頓思想全面影響了法國社會C.啟蒙運動有利于經典力學發展D.科學發展為啟蒙運動提供了條件14.[2020合肥包河區三測]恩格斯指出:“通過這部作品,他提供了一部法國‘社會’,特別是巴黎上流社會的卓越的現實主義歷史。”他的“這部作品”指的是()A.《哈姆雷特》 B.《神曲》C.《人間喜劇》 D.《復活》15.[2021預測]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如下列圖片所示,18世紀初到19世紀中期英國的耕地方式發生很大變化。18世紀初英國農村耕作場景19世紀中期英國農村耕作場景(1)促使材料一中英國耕地方式發生變化的重大發明是什么?這一發明給人類生產生活帶來了哪些影響?(4分)材料二1870年、1913年英、美、德、法四國工業生產在資本主義世界所占的比重表英國美國德國法國1870年31.8%23.0%13.2%10.0%1913年14.0%38.0%16.0%6.0%(2)由材料二可得出什么結論?結合所學知識,分析英國地位變化的原因。(4分)(3)綜合上述材料,你從中能得到哪些啟示?(2分)16.[2021預測]19世紀80年代后,在鋼鐵工業中,卡內基鋼鐵廠在1894年已經控制了全美鋼鐵生產能力的四分之一。在石油企業中,洛克菲勒公司到19世紀末控制了全美煉油企業的90%。1895—1904年間,美國被兼并企業平均每年達301家,合并的資產達6.9億美元。這說明()A.受經濟危機影響,美國大部分企業難以存活B.這些企業抓住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機遇,獲得了大發展C.第二次工業革命中,美國進入壟斷資本主義階段D.美國南北戰爭為經濟發展掃除了障礙17.[2021預測]下表是近代城市人口變化統計表(單位:萬人),促使城市人口變化的因素是()1800年1850年1880年1900年紐約6.469.6191.2343.7倫敦95.9268.1476.7658.1東京80105160悉尼0.8222.548.2A.兩次工業革命的推動 B.資產階級革命的爆發C.各國的人口政策 D.社會安定,沒有戰爭第二單元第二次工業革命和近代科學文化安徽十年真題1.D【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①最早出現在工業革命時期;②出現在工業革命前;③出現在第三次科技革命時期;④最早出現在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2.(1)原因:①科學革命,(1分)如牛頓力學(或達爾文進化論等)的提出;(1分)②工業革命,(1分)如蒸汽機的發明;(1分,兩次工業革命中的具體史實均可)③政治革命,(1分)如法國大革命(或俄國1861年改革等)。(1分)(2)【示例1】中國:列強發動鴉片戰爭等侵華戰爭,使中國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2分)中國人民掀起反抗外來侵略的斗爭,如太平天國運動等;一些有識之士主張向西方學習,進行洋務運動、戊戌變法、辛亥革命等。(2分)【示例2】日本:遭受美國等西方國家的侵略,簽訂不平等條約,主權淪喪;(2分)進行明治維新,走上發展資本主義和對外擴張的道路。(2分)答案說明:答案分為劣勢(或落后挨打)、崛起(或反抗覺醒)兩個層次,每層次2分,如答其他國家或地區,符合題意,史實準確亦可酌情給分。3.(1)蒸汽機(蒸汽)(1分)二(1分)4.C【解析】由材料中“倫敦工人區的壞空氣,最能助長肺結核的發展”“1883年”“有1/3的工人都是死于肺結核”可知,此時肺結核大量發生的主要原因是工業革命造成的環境污染,C符合題意。A、B、D在材料中沒有體現。5.A【解析】根據漫畫中污濁的河水以及法拉第捏鼻子的動作可知,漫畫反映的是工業化對泰晤士河造成的污染,體現的是工業化造成環境污染,A符合題意,B、C、D均與漫畫內容無關,故選A。6.D【解析】根據“這一對大象的家族成員就有近1900萬頭。可事實上世界上的大象存活數遠低于這個數值”并結合所學可知,1859年,英國科學家達爾文的科學巨著《物種起源》出版。達爾文提出了“生物進化論”的思想,指出自然界是在“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優勝劣汰”的法則中發展的。A、B、C與題干內容無關。故選D。備考提升演練1.C【解析】愛迪生成功研制了耐用碳絲燈泡。2.D【解析】由材料可知,“銀燕”指的是飛機。1903年,美國萊特兄弟發明了飛機。故選D。3.B【解析】“電話”“電燈”“汽車”“飛機”都是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成果。故選B。4.B【解析】根據材料信息“不斷用新的創造發明來降低制造成本”“不斷的市場競爭令人造纖維迅速地朝價廉物美的方向飛馳”可知,材料說明了新技術提升市場的活力。故選B。5.B【解析】注意圖中時間信息“1870年”“1913年”。19世紀70年代,第二次工業革命開始,美國和德國發展迅速,后來居上,美國成為世界頭號工業強國。由此可知,折線①代表的是美國。6.C【解析】根據題干材料中“為了追求純粹的知識而進行的科學研究”“走到實際的應用與發明的前面”可知,題干材料體現了在19世紀,科學研究走在實際應用與發明之前,并且推動實際的應用與發明,這說明科學研究與實際應用、發明緊密結合。故選C。7.D【解析】根據題干中“這個新興的工業國家……迅速趕上并超過了在過去兩個世紀里一直走在前面的歐洲強國”“世界大國爭霸的格局正在悄然發生變化”可知,第二次工業革命加劇了資本主義國家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從而導致大國爭霸格局悄然變化。故選D。8.B【解析】分析表格中信息可知,1840—1900年英國農業人口所占比重不斷下降。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兩次工業革命的開展促使英國工業化及城市化進程加快,農村人口減少,B符合題意。故選B。9.C【解析】注意材料中時間信息“19世紀60年代”“1900年”“1903年”。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工業革命極大地推動了生產力的發展,促進了人口的迅速增長。19世紀以后,為了適應工業化發展的需要,歐洲國家開始推廣大眾教育。19世紀初,德國推行教育改革,建立起系統教育體系。1870年以后,英國、法國開始對兒童實行免費義務教育。故選C。10.B【解析】由材料可知,“工業革命前,美國家庭的經濟重擔一般由男性承擔”,而“工業革命興起后,女性就業人數開始緩慢增長”,這說明工業化改變了家庭的經濟結構。故選B。11.A【解析】由題干中“人類通過大規模地開發大自然,雖然掌握了更高的能量……卻動搖了人類生存的根基”可知,人類在利用科技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時,破壞了生態平衡。由此可知,材料意在強調人類在發展的同時應注重保護生態環境。故選A。12.D【解析】根據題干中的關鍵信息“城市化的浪潮”“教育的大眾化”“人口數量的激增”“19世紀后期”可知,材料描述的是工業化國家的社會巨變,D符合題意。13.D【解析】由材料中“啟蒙運動的整個綱領……是有意識地以牛頓的原理和方法為基礎的”“從他那驚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