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收稿日期:2015-3-16基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61372098),多用戶安全通信系統的圖模型編碼研究;湖南省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S2012J5042),稀疏圖碼在多媒體通信中的應用研究。作者簡介:文磊(通信作者,1980-),男,湖南長沙人,博士,講師,E-mail:newton1108@126.com;雷菁(1967-),女,陜西西安人,教授,博士,碩士生導師,E-mail:leimingjing@163.com;魏急波(1965-),男,湖北武漢人,教授,博士,博士生導師,E-mail:weijibo@126.com;王建新(1957-),男,浙江杭州人,教授,博士,博士生導師,E-mail:13100826@。多載波碼分多址在低密度二分圖上的建模與分析文磊,雷菁,魏急波,王建新國防科技大學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湖南長沙,410073摘要:多載波碼分多址是移動通信重要的多址技術之一,傳統的方法將擴頻序列的構造和多用戶檢測分別考慮,未能做到發射機和接收機的一體化設計。受到低密度奇偶校驗碼的啟發,基于圖論建立了多載波碼分多址收發機模型,采用二分圖定義碼片和數據符號間的擴頻關系。在此基礎上,利用適合于低密度二分圖的消息傳遞算法完成多用戶迭代檢測,推導并分析了洪水消息傳遞和串行消息傳遞兩種檢測機制。計算機仿真表明,當傳統的多載波碼分多址系統陷入嚴重過載而不能正常通信的情況下,基于低密度二分圖的多載波碼分多址系統依然能夠達到理想的傳輸性能,為下一代移動通信系統的設計提供了有益的參考。關鍵詞:二分圖,多載波碼分多址,迭代檢測,消息傳遞機制中圖分類號:TN911.2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5040004ModelingandanalysisofMC-CDMAuponTannergraphWenLei,LeiJing,WeiJibo,WangJianxinCollegeofElectronicScience&Engineering,NationalUniversityofDefenceTechnology,Changsha,Hunan,410073,ChinaAbstract:MC-CDMAisanimportantmultipleaccesstechniqueformobilecommunications.InconventionalMC-CDMA,constructionofspreadingsequencesandmultiuserdetectionareconsideredseparately,whichmeansthatthetransmitterandthereceiverarenotdesignedjointly.InspiredbylowdensityparitycheckmatrixofLDPCcodes,wedesigntransceivermodelsofMC-CDMAbasedongraphtheory,anduselowdensityTannergraphtodescriberelationshipbetweenspreadingchipsanddatasymbols.Inaddition,messagepassingalgorithm,whichissuitablefortheTannergraph,isutilizedtoperformiterativemultiuserdetection.Floodingandserialschedulesforthemessagepassingarededucedandanalyzed.Simulationsshowthatunderoverloadingconditions,conventionalMC-CDMAcannotperformwell,whileourproposedlowdensityTannergraphforMC-CDMAachievessatisfactoryperformance.Suchresultisusefulforthedesignofnextgenerationmobilenetworks.Keywords:Tannergraph,Multicarriercodedivisionmultipleaccess,iterativedetection,messagepassing隨著移動用戶數量的急劇增長,要求通信網絡能提供更大的系統容量。多載波調制技術由于具有較高的頻譜效率和頻率分集,并且可以有效地對抗多徑所引起的符號間串擾,已經成為高速數據傳輸的關鍵技術,正交頻分復用便是其典型代表[1]。多載波碼分多址(Multicarrier-CodeDivisionMultipleAccess,MC-CDMA)集中了碼分和正交頻分復用的優點[2][3],不同用戶可共用子載波傳送信號[4]。隨著移動終端用戶的爆發式增長,用戶數量經常超出系統容量,即陷入過載的狀態。此時各用戶擴頻碼之間的正交性無法得到保障,多址干擾變得非常嚴重[5]。多用戶檢測是消除或減少過載系統多址干擾和符號間干擾的有效方法,已有一些列的研究成果,比如采用迭代計算方法進行多用戶檢測,以及分組擴頻算法等[6][7][8]。但如何設計更優的擴頻碼結構、提高多用戶檢測算法的收斂性能等,仍然是急待解決的課題,已成為制約MC-CDMA應用的技術瓶頸。借鑒LDPC(Lowdensityparitycheck)碼的低密校驗矩陣[9],本文建立了基于低密度Tanner圖[10]的MC-CDMA系統(以下簡稱為Tanner-MC-CDMA),并設計兩類消息迭代檢測算法。與傳統的MC-CDMA相比,Tanner-MC-CDMA的優勢主要在于:1)擴頻解擴和多用戶檢測都具有低密度特性,與LDPC碼的低密度奇偶校驗矩陣和消息傳遞迭代譯碼有異曲同工之妙,圖中短環的存在也會影響多用戶檢測的性能;2)低密度Tanner圖最大程度地減少用戶間多址干擾,即使在嚴重過載的情況下也能有效地抑制干擾,保證可靠的通信傳輸;3)接收機與發射機進行匹配設計,利用低密度擴頻的特性,可分別采用洪水消息傳遞和串行消息傳遞兩種迭代檢測機制。基于低密度Tanner圖,本文首先建立了Tanner-MC-CDMA的傳輸鏈路模型;然后推導了洪水和串行消息傳遞兩種迭代檢測機制,實現多用戶檢測;結合計算機仿真,分析了Tanner-MC-CDMA的性能,比較兩類迭代檢測機制各自的優勢。1Tanner-MC-CDMA傳輸鏈路模型1.1發送端鏈路Tanner-MC-CDMA的發送端如圖1所示。假設K個用戶同時傳送信號,每個用戶的數據經過前向糾錯編碼和符號映射以后,形成圖1中圓圈所代表的數據符號。然后進行擴頻處理,基帶數據被調制到高速碼片序列上,即圖1中矩形所代表的擴頻碼片。經過擴頻調制的數據,再送入快速傅里葉反變換模塊完成OFDM調制,并加入循環前綴。圖1Tanner-MC-CDMA發送端鏈路Fig.1TransmitterofTanner-MC-CDMAMC-CDMA的Tanner圖包含數據符號和擴頻碼片兩類節點,分別對應MC-CDMA系統中映射后的數據符號和擴頻序列;如果某一數據符號被調制到擴頻碼片上,那么就用一條邊將該數據符號和對應的擴頻碼片連接起來;如果擴頻碼片為一個數據符號擴頻序列中的非零位,那么就用一條邊將該擴頻碼片和對應的數據符號連接起來;Tanner圖中邊的數量和擴頻矩陣中非零元素的數量相同,與數據符號相連的邊的數量稱為列重,與擴頻碼片相連的邊的數量稱為行重。圖2給出了Tanner-MC-CDMA擴頻矩陣和對應Tanner圖的一個簡單示例,當中包含了5個擴頻碼片、10個數據符號以及相應的邊。可以看到,其結構與LDPC碼的Tanner圖相似,關鍵之處在于每個數據符號只關聯到少量的擴頻碼片,因而具有低密度特性。(a)擴頻矩陣(a)Spreadingmatrix(b)擴頻Tanner圖(b)SpreadingTannergraph圖2Tanner-MC-CDMA擴頻矩陣和Tanner圖Fig.2SpreadingmatrixandTannergraph基于低密度Tanner圖的MC-CDMA呈現低密度特性:每一個數據符號只在少數幾個碼片上進行非零位擴頻調制,即Tanner圖的列重很小;而每一位碼片也只與少量的數據符號相連,即Tanner圖的行重很小。帶來的好處是,擴頻碼片在傳輸過程中所受到的噪聲干擾,只會直接影響到少量的數據符號,多址干擾得到有效抑制,即使系統工作在嚴重過載區域,也能達到理想的通信性能。1.2接收端鏈路Tanner-MC-CDMA的接收端鏈路如圖3所示。接收信號先去除循環前綴并進行正交解調。然后將各路子載波所對應的碼片,解擴還原為映射數據符號,同時完成多用戶檢測過程。再經過符號解映射和前向糾錯譯碼,得到原始的用戶信息序列的估計值。與傳統MC-CDMA相比,圖3中接收端鏈路特點在于:1)低密度的擴頻關系,大幅降低了多用戶檢測的計算復雜度,采用準最優的消息傳遞算法,即使在系統過載和多徑衰落嚴重圖3Tanner-MC-CDMA接收端鏈路Fig.3ReceiverofTanner-MC-CDMA的條件下,低密度結構仍能實現理想的頻率分集,提供可靠的檢測性能,有效提升了系統容量和數據傳輸效率;2)環是低密度Tanner圖的重要設計指標,無環情況下的Tanner圖能實現最優檢測,然而在有限長的Tanner圖中,不可能完全消除環結構,大量短環的存在會導致數據符號在消息迭代過程中頻繁傳遞正反饋信息,影響符號的判決,這對于多用戶檢測而言是不希望出現的。2Tanner圖上的多用戶檢測2.1多用戶檢測算法比較最大似然序列估計是最優的多用戶檢測[11],提供了性能改善的極限值,但計算復雜度過高。低復雜度的線性檢測器受到人們的重視,其中解相關器無需估計各用戶的信號功率,可有效抵抗遠近效應,同時也會放大信道噪聲[12]。最小均方誤差檢測器是另一類線性檢測器[13],但涉及互相關矩陣求逆,當用戶數量很大時,需要分解多項式以簡化求逆過程。多項式擴展檢測器利用相關矩陣的多項式擴展對匹配濾波器的輸出進行運算,再進行判決[14],具有較為簡單的結構。非線性的串行干擾消除[15]在接收信號中對多個用戶逐個進行數據判決,判出一個就重新生成并減去該用戶信號造成的多址干擾,在性能上比傳統檢測器有較大提高。并行干擾消除多用戶檢測器[16]具有多級結構,其每一級并行估計和去除各個用戶造成的多址干擾,然后進行數據判決。判決反饋檢測器[17]首先對接收信號進行線性處理,然后進行檢測。需要指出的是,以上提到的各類多用戶檢測都是基于用戶數量不超過系統容量的條件設計的。當系統過載時,這些算法都不能有效地消除多址干擾,系統的誤碼率會急劇升高,性能下降。因此,如何結合擴頻碼的設計與多用戶檢測,使得即使出現系統過載情況,也能保證可靠的通信傳輸質量,成為制約MC-CDMA實際應用的一個關鍵。2.2洪水消息傳遞多用戶檢測對于傳統MC-CDMA系統而言,消息傳遞算法不具備可實現性,原因在于擴頻矩陣的高密度特性。消息傳遞檢測屬于非線性算法,如果在高密度擴頻碼中進行消息迭代,計算復雜度太高。對于Tanner-MC-CDMA而言,消息傳遞算法恰好可以充分發揮其性能,下面首先推導Tanner-MC-CDMA的洪水消息傳遞檢測算法。發送端第個用戶待擴頻信號為,接收端第n個子載波的接收信號為:(1)其中為Tanner圖中的某一元素,表示第個用戶的第n位碼片;為高斯白噪聲。令表示與第n位碼片相連的符號集合,表示與第個用戶相連的碼片集合。每個碼片向與其相連的用戶傳遞消息,每個用戶也向與其相連的碼片傳遞消息,迭代過程如下:1)碼片單元的消息傳遞每一碼片接收到信道消息和用戶信息:(2)其中表示中除了用戶k以外的所有用戶。上式可推導為:(3)其中為發送信號,和為:(4)(5)其中為高斯白噪聲的方差,s[n]為Tanner圖的第n行,x[n]為Tanner圖的第n列。將(14)(15)應用到(13)式,可以得到:(6)其中為歸一化因子,為:(7)2)用戶單元的消息傳遞每一個用戶單元將接收到的信息累加:(8)其中表示中除n以外的所有碼片。3)判決(9)據此可以對符號進行硬判決:(10)2.3串行消息傳遞多用戶檢測在洪水消息傳遞機制中,碼片和用戶都是同時接受和傳送消息,可以并行操作,具有實時性高的優點,但在實際運行過程中會占用大量硬件資源,尤其需要大容量的存儲器保存中間變量。除此之外,洪水消息傳遞機制的消息收斂特性并非最優。為了尋求性能與復雜度之間更好的平衡,下面給出基于擴頻碼片的串行消息傳遞機制:1)外循環:對碼片順序更新消息:(11)2)內循環:與碼片相連的用戶更新消息:(12)(13)(14)3)判決(15)串行消息傳遞機制的優勢在于,更新后的消息無需等待本輪迭代完成,就能馬上融入消息傳遞,提高了消息收斂的效率,付出的代價是實時性上不如洪水消息傳遞機制。3計算機仿真為了對Tanner-MC-CDMA進行驗證,本文進行了性能測試。符號映射方式為QPSK,信道編碼為(255,239)RS碼,256點OFDM,子載波帶寬為10KHz。測試信道為多徑衰落信道模型SUI-3。還測試了傳統MC-CDMA的性能,其擴頻序列采用[18]中的Welchboundequality算法,多用戶檢測為MMSE和串行干擾消除。3.1150%接入負載的性能比較圖4顯示了系統接入負載為150%時的性能。低密度Tanner圖的參數包括:每個數據符號與3位碼片有邊相連,即Tanner圖的列重等于3;每位碼片分別與5個數據符號相連,即Tanner圖的行重等于5;Tanner圖中的最短環長等于6。可以得到以下結論:1)傳統MC-CDMA工作在過載區域時,嚴重的多址干擾和擴頻序列的非正交性使得系統無法達到理想的性能,尤其在中高信噪比區間,誤碼率在5×10-4時便停止下降,出現了錯誤平層;2)Tanner-MC-CDMA明顯優于傳統MC-CDMA,以5次迭代為例,當誤碼率為5×10-4時,相對于傳統MC-CDMA,采用洪水消息傳遞機制的Tanner-MC-CDMA能帶來約4.5dB的增益,采用串行消息傳遞機制的Tanner-MC-CDMA能帶來約6dB的增益;圖4150%接入負載的性能比較Fig.4Comparisonof150%loading3)在10次迭代時,兩種消息傳遞機制下的Tanner-MC-CDM曲線基本重合,都明顯優于傳統MC-CDMA,由此可見,當迭代次數足夠大時,兩種消息傳遞機制具有相同的消息收斂性能,所達到的誤碼率也趨于一致,此時洪水消息傳遞機制以其高效的并行處理速度而更具有優勢。3.2300%接入負載的性能比較圖5顯示了系統接入負載為300%時的誤碼率情況。其中低密度Tanner圖的列重等于3,行重等于9,最短環長等于6。可以看到,傳統MC-CDMA的性能非常差,誤碼率很高,無法進行正常的通信。與之形成對比的是Tanner-MC-CDMA,雖然相對于圖4中150%的接入負載,圖5中Tanner-MC-CDMA性能有所下降,但卻遠優于傳統MC-CDMA,這主要得益于低密度結構和高效的消息傳遞算法,有效地消除了多址干擾。在5次迭代時,串行消息傳遞機制仍然優于洪水消息傳遞機制約1.5dB;而在10次迭代時,兩種消息傳遞機制的性能相當。需要指出的是,雖然取5次迭代時,串行消息傳遞機制的檢測性能優于洪水消息傳遞機制,但串行處理消息的方式會帶來更長的計算時間,接收機的系統時延會大于洪水消息傳遞機制。在實際應用中,需要根據實際通信系統的要求,選擇合適的消息傳遞方式進行多用戶檢測。圖5300%接入負載的性能比較Fig.5Comparisonof300%loading3.3短環對檢測性能的影響分析為了測試短環對多用戶檢測性能的影響,圖6分析了Tanner-MC-CDMA在300%接入負載時,采用不同環結構的Tanner圖的性能。多用戶迭代檢測采用串行消息傳遞機制,最大迭代次數取5。可以看到,通過消除長度為4的環,系統性能有所提升,這主要得益于減少了消息傳遞過程中的正反饋,使得被嚴重干擾的數據符號能夠更加充分地利用其余可靠數據符號的消息,完成符號檢測。一般來說,Tanner圖的最短環長越長,多用戶檢測的性能越好,但如何消除較長的環以及相應的搜索算法的設計,也是系統開發過程中必須考慮的問題。圖6短環對檢測性能的影響Fig.6Effectofshortcycle3.4不同用戶間性能比較圖7分析了Tanner-MC-CDMA在300%接入負載時不同用戶的性能,Tanner圖的最短環長為6,多用戶迭代檢測采用串行消息傳遞機制,最大迭代次數取5。不難發現,各用戶間的性能有所差別,隨著信噪比的增加,性能差異有所增大。圖7不同用戶間性能比較Fig.7Comparisonofdifferentuser4結論傳統MC-CDMA難以在系統過載時達到理想性能,本文針對性地提出了基于低密度Tanner圖的MC-CDMA系統。建立了Tanner-MC-CDMA的鏈路模型,分別推導了洪水消息傳遞和串行消息傳遞兩種迭代檢測機制。性能測試表明,系統過載時Tanner-MC-CDMA的性能遠優于傳統MC-CDMA。消息傳遞機制方面,在5次迭代時,串行消息傳遞機制比洪水消息傳遞機制性能更優,但串行傳遞消息的實時性不如洪水消息傳遞;在10次迭代時,兩種消息傳遞機制的性能相當,實際應用中可靈活選擇合適的消息傳遞方式進行多用戶檢測。Tanner圖中的短環也是影響多用戶檢測性能的關鍵因素,最短環長越長,檢測性能越好。Tanner-MC-CDMA能夠兼容CMDA系統,有效地抑制了多址干擾和多徑干擾,改善了系統性能,提高了系統容量。參考文獻(References)[1]\o""FengLiand
\o""ZongbenXu.VariationalinferencebaseddatadetectionforOFDM
systemswithimperfectchannelestimation[J].IEEETransactionsonVehicleTechnology,2013,62(3):1394-1399.[2]\o""Mukherjeeand
\o""Kumar.VariableratetransmissionschemesforCI/MC-CDMA
system[J].IEEECommunicationLetters,2012,16(7):1137-1139.[3]S.Srikanth,P.A.MurugesaPandianandX.Fernando.OrthogonalfrequencydivisionmultipleaccessinWiMAXandLTE:acomparison[J].IEEECommunicationMagazine,2012,50(9):153-161.[4]M.Juntti,M.Vehkapera,J.LeinonenandV.Zexian;MIMOMC-CDMAcommunicationsforfuturecellularsystems[J].IEEECommunicationMagazine,2005,43(2):118-124.[5]\o""GiannettiF,
\o""LotticiVand
\o""StupiaI.Theoreticalperformanceofbandlimited
MC-CDMAsystemsovernonlinearchannels[J].IEEETransactionsonCommunications,2009,57(6):1638-1642.[6]\o""SimonEP,
\o""GaillotDP
and
\o""DegardinV.Synchronizationsensitivityofblock-IFDMAsystems[J].IEEETransactionsonWirelessCommunications,2010,9(1):256-267.[7]\o""AktasE.Iterativemessagepassingforpilot-assistedmultiuserdetectionin
MC-CDMA
systems[J].IEEETransactionsonCommunications,2012,60(11):3353-3364.[8]\o""RazaviR,Al-ImariMandHoshyarR.OnreceiverdesignforuplinkLDS-OFDM[J].IEEETransactionsonCommunications,2012,60(11):3499-3508.[9]Chu-HsiangHuang,YaoLiandDolecekL.GallagerBLDPCDecoderwithtransientandpermanenterrors[J].IEEETransactionsonCommunications,2014,62(1):15-28.[10]ToloueiandBanihashemi.LoweringtheerrorfloorofLDPCcodesusingmulti-stepquantization[J].IEEECommunicationLetters,2014,18(1):86-89.[11]GazorS,DerakhtianMandTadionAA.ComputationallyefficientmaximumlikelihoodsequenceestimationandactivitydetectionforM-PSKsignalsinunknownflatfadingchannels[J].IEEESignalProcessingLetters,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黑龍江省伊春市鐵力三中學初三生物試題下學期第一次模擬考試試題含解析
- 山東商業職業技術學院《新能源汽車電池與電機技術》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晉中學院《自動化制造系統》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長春建筑學院《0-3歲嬰兒保育與教育》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2024年12月安徽蕪湖市弋江區編外聘用工作人員及區屬國企工作人員招聘擬聘用人員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日本動畫公司的管理學介紹
- 二零二五協議合同天使投資協議
- 二零二五版醫藥投資咨詢服務合同
- 二零二五預應力混凝土管樁分包合同
- 二零二五出國勞務擔保書范文
- 代持股協議書范文集合
- 裝飾裝修工程監理細則詳解樣本
- 學生食堂滿意度測評表
- 【人教部編版語文六年級上冊】選擇題專項練習復習(100道題后附答案)
- 寓言故事農夫與蛇課件
- 《湖心亭看雪》公開課
- 第28課+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巨大成就+講義 高中歷史統編版(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冊
- 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管理制度
- 高職院校教學質量保障體系的構建
- 經典話劇劇本《雷雨》
- 火工校正原則工藝標準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