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作:寫觀察日記 教案-部編版語文四年級上冊_第1頁
習作:寫觀察日記 教案-部編版語文四年級上冊_第2頁
習作:寫觀察日記 教案-部編版語文四年級上冊_第3頁
習作:寫觀察日記 教案-部編版語文四年級上冊_第4頁
習作:寫觀察日記 教案-部編版語文四年級上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習作:寫觀察日記【教材解析】本單元習作是寫觀察日記。要求圍繞觀察對象進行連續觀察用觀察日記記錄自己的收獲。三年級下學期學生已經學習了“觀察事物的變化,把實驗過程寫清楚”,本次習作是在此要求上的進一步提升。通過本單元精讀課文、課后“資料袋”“閱讀鏈接”的學習,學生已經初步掌握了連續觀察的方法,為習作打下了基礎。教材第一部分,以精讀課文《爬山虎的腳》《蟋蟀的住宅》和“閱讀鏈接”《燕子窩》為例,告訴學生連續觀察的重要性,激發學生對周圍事物進行連續觀察的興趣,明確交代了本次習作的任務——用觀察日記記錄收獲。教材第二部分,用圖文結合的形式列舉了連續觀察的對象。有植物種子的生長過程,樹葉顏色在秋天的變化,還有月亮的變化,以及動物的生活習性。旨在喚醒學生的生活記憶,幫助學生打開思路。同時,也提示了觀察的重點是事物的變化。教材第三部分,對觀察日記提出具體要求。一是明確日記的主要內容:記錄觀察對象的變化,可以寫下觀察的過程、觀察者的想法和心情,鼓勵學生附上圖畫或照片,讓日記的內容更加豐富。這些都為學生提供了習作支架,降低了習作難度。二是提示日記的形成方式:在前期觀察記錄或觀察日記的基礎上進行整理。三是提供評價的標準:觀察細致,內容準確。旨在引導學生從內容和表達上學會修改自己的習作,同時為學生提供展示的機會,增強學生習作的自信心,讓學生在交流中取長補短,完善自己的觀察日記。【教學目標】1.培養孩子們觀察的興趣,養成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好習慣。2.讓學生寫下觀察中新的發現,或是觀察中發生的事。3.讓學生了解觀察日記的寫法,也試著寫觀察日記。4.練習修改習作。【教學重點】把自己平時觀察中新的發現,或是觀察中發生的事具體、生動地寫下來。【教學難點】從哪些方面進行細致、準確的觀察。【課前準備】多媒體課件。【課時安排】2課時。第一課時(習作指導)【教學過程】一、話題導入,引出主題(出示課件3)觀看植物生長的動態圖,說一說你有什么感受。(依次出示仙人球開花過程、大豆生長過程、蘑菇生長過程的動態圖片,指名學生自由交流自己的感受。)教師總結:它們的變化是不是很奇妙呢?同學們,在我們的生活中的事物每天都在悄悄發生著變化。你有沒有留意過?我們今天就來寫一寫觀察日記。板書:寫觀察日記(設計意圖:直擊主題,簡單明了地讓學生明白本節課的內容。)二、指導審題,關注習作重點1.閱讀習作要素,了解寫作重點。(出示課件4)教師引導學生明確本次習作重點是通過連續觀察,用日記的形式記錄觀察對象的變化。2.閱讀習作要求,明確習作目標。(1)(出示課件5)引導學生閱讀教材第一部分,明確本次習作任務:進行連續觀察,用觀察日記記錄自己的收獲。(2)確定觀察對象。(出示課件6)教師引導學生閱讀教材第二部分四位學習伙伴的話,明確觀察對象種類很多。(3)(出示課件7)教師引導學生閱讀教材第三部分,說一說觀察日記還可以記錄什么。預設1:記錄觀察對象的變化。預設2:可以寫下觀察的過程、觀察者的想法和心情。教師鼓勵學生附上圖畫或照片,讓日記的內容更加豐富。3.教師引導,下面我們來一起總結一下本次習作的重點吧。(出示課件8)預設1:進行連續觀察,用觀察日記記錄自己的收獲。預設2:觀察要細致,寫出觀察對象的變化。預設3:將觀察時的想法和心情寫出來。教師提醒并引導學生總結:我們要確定觀察對象,調動多種感官,按順序觀察。還要把事物的變化寫生動,寫出觀察時的想法和心情。教師板書:觀察對象調動感官按順序觀察事物的變化想法和心情教師提醒:要寫變化明顯的事物,使大家讀后能發現事物的變化。(設計意圖:通過具體指導,讓學生明白寫作重點及具體要求,同時,通過口述,鍛煉學生的口語表達。)拓展思路,指導選材技巧1.回顧課文,打開思路(出示課件9)在《爬山虎的腳》一文中,葉圣陶老爺爺能夠細致地觀察爬山虎的腳以及爬山虎一腳一腳往上爬的過程;《蟋蟀的住宅》中,法布爾連續觀察蟋蟀修建住宅的過程……2.習作提示的觀察日記我們可以觀察些什么,在此次的觀察日記中寫些什么呢?一起跟著課本來看看吧。教師指名學生自由表達。(出示課件10)預設1:從“爬山虎向上爬的秘密”我知道,我們可以觀察植物,如水仙花、吊蘭等,日記中可以寫植物的生長過程,比如根、莖、葉的變化等。預設2:從“蟋蟀筑巢”“燕子筑巢及孵蛋”的描述中可知,動物的生活習性也可以作為寫作的素材。比如貓狗、烏龜、螞蟻在飲食、睡眠等方面的變化等。教師追問:習作還提示了可以將什么作為觀察對象?(出示課件11)預設3:從這句話中我知道除了動物、植物,我們還可以觀察天文氣象,如日出日落、云雨雷電等。3.巧用導圖,指導習作選材同學們說得沒錯!我們可以觀察的事物有很多,還可以觀察食物的變化,如饅頭發霉。下面我們一起畫一個思維導圖,總結一下吧!(出示課件12)預設:植物、動物、天文氣象、食物。4.指導學生說以后所自己想觀察的對象。現在我們依照思維導圖口頭說一說你觀察的對象。(出示課件13、14)教師引入:你想觀察什么?觀察對象是如何變化的?請你用“我觀察的對象是……然后……”的句式來說一說吧!(1)學習小伙伴想觀察的對象學習伙伴1:我觀察的對象是秋天的樹葉,先是綠綠的,然后慢慢地變黃。學習伙伴2:我觀察的對象是月亮,先是彎彎的,然后呈半圓形,最后變成圓圓的。學習伙伴3:我觀察的對象是泡在水里的豆子,先是一棵小小的豆芽,然后長出橢圓形的葉子,豆芽越長越高。(2)你想觀察的對象我也會說:我觀察的對象是,先,然后。教師提示:我們要盡量選擇自己感興趣的、便于觀察的事物作為觀察對象,進行耐心的連續性觀察,以便發現觀察對象的變化。(設計意圖:通過學習小伙伴的表達與分享,讓學生明確可以觀察哪些事物,應該如何表達自己的想法和心情,并勾連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激發學生的表達興趣。)四、研讀片段,學習寫作技巧教師過渡:同學們的觀察很認真,觀察也很有條理。我們應該如何連續細致地觀察?怎樣準確生動地表達?下面我們一起跟著課本學一學寫作方法吧。1.研讀課文片段,學習寫作技巧(1)教師指導學生細致、連續地觀察。第一步:細致觀察。片段一(出示課件15):爬山虎的腳長在莖上。莖上長葉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狀的六七根細絲,這些細絲很像蝸牛的觸角。細絲跟新葉子一樣,也是嫩紅的。這就是爬山虎的腳。(《爬山虎的腳》)作者對爬山虎的腳進行了哪些方面的細致觀察?預設:作者在觀察爬山虎的腳時,抓住了它的生長位置、外形、顏色,讓我們從不同方面了解了爬山虎腳的樣子,給我們留下了比較具體的印象。片段二:(出示課件16)隧道順著地勢彎彎曲曲,最多九寸深,一指寬,這便是蟋蟀的住宅。出口的地方總有一叢草半掩著,就像一座門。(《蟋蟀的住宅》)作者對蟋蟀的住宅進行了細致的觀察,寫出了什么?預設:作者通過細致觀察,寫出了蟋蟀住宅的大小和隱蔽的特點。第二步:連續觀察。(出示課件17)片段:洞已經挖了有兩寸深,夠寬敞的了。余下的是長時間的整修,今天做一點兒,明天做一點兒。這個洞可以隨天氣的變冷和它身體的增長而加深加闊。(《蟋蟀的住宅》)通過讀這段話你體會到了什么?預設:因為作者進行了連續觀察,所以在描寫蟋蟀建造、整修洞的過程時很有條理,并且很具體。(2)教師指導學生準確生動地表達。①妙用修辭寫生動。(出示課件18)讀一讀下面的片段,說說這句話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片段一:莖上長葉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狀的六七根細絲,這些細絲很像蝸牛的觸角。(《爬山虎的腳》)預設:這句話運用比喻的修辭方法寫出了細絲的樣子,非常逼真。再來看看下面的例句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片段一(出示課件19):當四周很安靜的時候,蟋蟀就在這平臺彈琴。(《蟋蟀的住宅》預設:運用擬人的修辭方法形象生動地寫出了蟋蟀的叫聲動聽、悠揚。②妙用詞語寫準確。(出示課件20)片段一:爬山虎的腳觸著墻的時候,六七根細絲的頭上就變成小圓片,巴住墻。細絲原先是直的,現在彎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莖拉一把,使它緊貼在墻上。(《爬山虎的腳》)片段運用了哪些動詞?預設:“觸、巴、拉、貼”等動詞形象地寫出了爬山虎爬墻的過程。其中“巴”字用得尤為巧妙,寫出了爬山虎的角緊緊地粘貼在墻上的樣子。片段二:(出示課件21)爬山虎的腳要是沒觸著墻,不幾天就萎了,后來連痕跡也沒有了。觸著墻的,細絲和小圓片逐漸變成灰色。(《爬山虎的腳》)片段中哪個詞語運用的很準確。預設:“逐漸”一詞運用得很準確,說明了爬山虎的腳是一點一點變成灰色的,這是一個緩慢的過程。③感想、心情來穿插。(出示課件22)片段:貓時常爬上屋頂,從梁上往屋檐下張望。它是不是在焦急地等待窩里的小燕子出世呢?(《燕子窩》)這段話描寫了什么內容?預設:第一句話寫貓的活動,第二句話寫自己的想法。作者在描述中穿插了自己的想法,使內容更加生動。2.借助片段學技法。教師過渡:同學們說得都很好,我們繼續看兩個片段,邊讀邊思考小伙伴運用了哪些技法,片段中有哪些地方還需要完善。片段一(出示課件23、24)9月23日星期日晴哥哥家的狗生了四只小狗,今天滿月。晚上,哥哥給我送來了一只小白狗。它身上的毛雪白雪白的,摸起來軟軟的,非常舒服。有趣的是,它的四只小爪子都是黑色的,好像穿著黑棉鞋。它那么弱小,總是蜷縮著身體,像個小白毛球兒,于是我給它取名叫“雪球’雪球看起來又膽小又可憐,特別是它看著我的眼神,仿佛是在請求我:我找不到媽媽了,你抱抱我吧!我越看越覺得不忍,連忙蹲下身來,小心翼翼地抱起它。它安安靜靜地依偎在我懷里,友好地望著我。預設1:按照日記的格式來寫,符合習作要求。預設2:片段運用感官描寫,“雪白雪白”“黑色”從視覺角度寫出了小狗的顏色;“軟軟的”從觸覺角度寫出了小狗的毛給人的感覺。預設3:“它那么弱小,總是蜷縮著身體,像個小白毛球兒”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寫得很生動。片段二(出示課件25、26、27)9月30日星期日晴今天我一到家就來觀察豇豆,剛走近,我就聞到一股臭味,原來是泡豇豆的水變臭了。我想:肯定是因為豇豆死了,所以水也變質了。我剛想把它們倒掉,爸爸卻建議我換一盆清水再觀察幾天。10月3日星期三晴今天,有一粒豇豆竟然發芽了,還有一粒脫皮了。芽是從豆臍里長出來的,那小小的豆芽把豆皮都撐破了。脫了皮的豇豆露出白白的豆仁,好像在說:“看,我脫皮了!”似乎每一粒豇豆上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這豇豆真是生機勃勃呀!此刻,我心里暗暗地想:小豆芽的生命力真頑強,再過幾天肯定會長得非常高的!預設:預設1:第一則日記只簡單寫了自己的想法,如果再詳細寫寫豇豆的變化和水變臭的原因就更好了,如“只見豇豆的皮變成了腐敗的橘黃色,連水都被染成了淡黃色,散發著臭味。”預設2:第二則日記中小作者用詞準確,如,“撐破了”寫出豆芽飽滿的形象。“看!我脫皮了!”流露出小作者的興奮之情。預設3:小作者運用心理描寫寫出自己的感受,體現出對豆芽的生長充滿了期待。教師追問:片段二還可以在哪些方面進行完善呢?預設1:在具體描述時,可以在每段話之前添加表示時間的詞語,如“經過三天的等待”“一周過去了”“剛才”“之前”等,把觀察的過程銜接起來,讓文章的語言更順暢。教師總結:你說得沒錯,這樣我們的日記內容會更加有條理。(設計意圖:通過對課本片段、小伙伴所寫的片段進行解讀,旨在讓學生明確寫作過程中可以運用的寫作技巧,為完成和修改整篇習作作鋪墊。)五、佳作欣賞,學習技巧1.(出示課件28)教師過渡:在學習完選材方法和寫作技法后,我們一起來學習一篇例文《雷雨觀察日記》。我們先來看這篇例文的寫作提綱,并積累例文中的新鮮詞語。寫作提綱:雷雨前:烏云、大風、閃電、雷聲。雷雨中雷雨前:烏云、大風、閃電、雷聲。雷雨中:雨由大到小的變化。(視聽結合)雷雨:空氣清新、花草樹木嬌艷、翠綠。雷雨觀察日記雷雨觀察日記好詞積累:黑沉沉、漫天飛舞、急急忙忙、不由自主、轟隆隆、沁人心脾……教師總結:好的提綱可以更加豐富地去考慮所要表達的內容而且不偏題,所以我們在寫作前要列好提綱。2.閱讀賞析習作,學習習作技巧(出示課件29—32)教師引導:我們一起來讀一讀習作例文,邊讀邊思考例文中運用了哪些寫作技巧。雷雨觀察日記周琳娜8月2日星期一雨上午,我和媽媽買完東西,發現天要下雨了。滿天的烏云,黑沉沉地壓了下來。樹上的葉子一動不動,蟬一聲也不叫了。忽然一陣大風,吹得樹枝亂擺。塑料袋、廢紙、樹葉漫天飛舞,狂風揚起的塵土迷得人睜不開眼。我和媽媽頂著風,急急忙忙地往家趕。路上的人,不論是步行的還是騎車的,都不由自主地加快了速度。路兩旁的店鋪也早早地亮起了燈。回到家,透過玻璃,我看見一道道刺眼的閃電劃過,接著聽到了一陣陣“轟隆隆、咔嚓”的雷聲。屋子里的燈一閃一閃的,把妹妹都快嚇哭了。閃電越來越亮,雷聲也越來越響。不一會兒,“嘩嘩嘩”地下起雨來。雨越下越大,雨點連成一條條線,沖到地面,濺起一朵朵水花。往窗外望去,樹哇,房子啊,都變得模糊了。過了一會兒,雨聲慢慢地變小了,雷聲也慢慢地消失了,雨終于停了。我打開窗戶,一股沁人心脾的清新氣息迎面撲來,還夾雜著淡淡的泥土味和青草的清香呢!雨后的風帶著絲絲涼意,吹到身上十分涼爽。花草樹木經過雨水的洗禮,顯得更加嬌艷,更加翠綠了。預設1:第1自然段運用細節描寫,把雷雨到來之前路上看到的景象描寫得十分細致。預設2:用“上午”“忽然”以及后面的“過了一會兒”等表示時間的詞語連接,使文章內容富有條理。預設3:在描寫雨中景象時視聽結合既有聽到的雷聲、雨聲,又有看到的閃電、雨點等,從視覺和聽覺兩方面寫出了雷雨中的景色,很形象。預設4:結尾表達感受小作者把雷雨過后的景象描寫得很細致,表達了對雨后情景的喜愛之情。預設5:條理清晰,按照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順序來寫,思路清晰。教師小結:(出示課件33)這篇日記的優秀之處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第一,思路清晰。習作按照“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順序向我們介紹了雷雨的變化過程,很有條理。第二,細致觀察。小作者觀察并寫出了很多景物的細微變化,如雷雨前的烏云、一動不動的葉子,還有不再鳴叫的蟬等,可見小作者觀察得十分細致。第三,多種感官。小作者用眼看、用耳朵聽、用鼻子聞,運用多種感官去感受,寫出了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的不同景色。第四,表達感受。結尾處,小作者在對景色的描寫中,表達了對雨后美景的喜愛之情。(設計意圖:通過例文引路,讓學生借鑒,從而更好地完成習作。)六、巧擬題目,學列提綱1.明確本次習作提綱要求:觀察事物變化經過,挑選重點寫成觀察日記。2.自主交流擬題方法教師提問:我們可以用哪些方法來為本次習作擬題?(出示課件34)預設1:觀察對象的名稱。例如:《小烏龜》《火燒云》。預設2:觀察對象+觀察日記,例如:《黃豆發芽觀察日記》《雷雨觀察日記》……2.依照范例,學習寫作提綱。(1)出示寫作提綱范例(出示課件35、36),根據提示思考:怎么列一個完整的寫作提綱?(2)師生討論并歸納:列提綱時你打算觀察什么事物?它有哪些明顯的變化?你打算分幾個階段寫出變化?每個階段你重點寫些什么變化?使用什么方法來寫?你是否已經儲備好了相關知識?你打算擬一個什么題目?(3)(出示課件37)學生自主列寫作提綱,教師巡視指導。(4)學生列完提綱后,師生交流提綱內容,教師相機引導,幫助學生完善提綱內容。七、課堂總結,動筆練習1.交流習作的想法。教師提問:對于這次習作,你還有什么要說的嗎?預設1:寫作時除了日記時間外,還要用“一天后”等時間詞語,準確表達時間和過程。預設2:寫作時要抓住一個重點,比如“發芽的過程”不能什么都寫,沒有重點。預設3:觀察日記不但要寫得準確,也要寫得生動形象做到這兩點就是好作文。2.如何讓我們把觀察對象寫清楚,寫生動呢?今天老師給大家準備了一些習作素材,希望能對大家的習作有所幫助。(出示課件38-48)3.學生按照擬定好的習作提綱,開始習作,教師巡視指導。(設計意圖:寫作素材的提供,豐富了學生的知識,讓學生有挑選地運用,大大降低習作的難度。)【板書設計】寫觀察日記觀察對象調動感官按順序觀察事物的變化想法和心情第二課時(范文+點評+升格)一、評議結合,學習修改1.教師引導:上節課,我們針對《寫觀察日記》上了一節習作指導課,大部分同學已經完成習作。這節課,我們將圍繞習作要求,賞評同學的習作,在賞評過程中,希望每個同學都積極參與,隨時修改自己的習作。小組共評共議,評選優秀習作。小組長展示優秀作品,其他學生評議:哪些地方寫得好,你最欣賞哪里,你還想提出什么建議。教師相機指導。2.修改習作。3.教師引導:好文章是改出來的,同學們可以對照評價表評價一下自己的作文。評價內容評價細則自評文章內容能寫清楚觀察對象時什么。能調動感官,按順序觀察,寫出事物的變化。能寫清楚自己的想法和心情。文章結構開頭吸引人,點明觀察對象是什么。中間寫出事物變化的過程。結尾點題,表達自己的想法和心情。語言表達正確使用標點符號,沒有錯別字。按一定順序寫,寫清楚事物的變化。用詞準確,語句優美,能使用排比、比喻等修辭手法。要點:學生閱讀評價表,老師解釋評價表如何使用,符合要求的在自評欄里打√。學生對照評價表,自主評價,修改習作。(設計意圖:依據評價標準修改,針對性更強,小組內相互修改。)二、優秀習作賞析例文1:(出示課件4-10)倉鼠的觀察日記。引導學生關注例文中的重點語句,帶領學生欣賞例文的寫法。預設:(1)動作描寫,對倉鼠的動作進行描寫,生動地寫出了它的調皮。(2)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形象地寫出了倉鼠的可愛。(3)語言幽默,小作者運用幽默的語言,寫出了貓咪戲弄倉鼠的情景,讓人忍俊不禁。(4)動作描寫,通過細致地描寫倉鼠的動作,寫出了它活潑好動的樣子,畫面感強。總結:(出示課件11)小作者通過細致觀察,抓住倉鼠吃東西、運動以及“我”和倉鼠之間的互動進行詳細的描寫。文章語言簡潔明了,善于用長短句表達,幽默風趣,值得大家一讀。例文2:(出示課件12-21)大蒜出芽觀察日記指明學生讀,讀后交流:認為這篇文章寫得很好,好在哪里?預設:(1)第一則日記開篇點題,引出下文對大蒜出芽觀察收獲的記錄。(2)第一則日記運用列數字的方法記錄種蒜瓣兒的情況,用數字記述,清楚、明白。(3)第一則日記描寫“我”和媽媽的語言,為下文蒜瓣兒努力生長作鋪墊,結局出人意料。(4)第二則日記運用心理描寫,寫出了“我”的內心感受,表達了對蒜瓣兒的擔心,很真實。(5)第三則日記運用比喻、擬人的修辭手法寫蒜苗的樣子,生動形象。(6)第四則日記用數字寫蒜苗的高度,用比喻、擬人的修辭手法寫蒜苗的樣子,具體形象。(7)第五則日記對最后一棵蒜苗的動作描寫,富有畫面感,讀后讓人印象深刻。總結(出示課件22):這篇觀察日記寫的是蒜苗的生長過程,小作者記錄了9月19日—29日觀察蒜苗生長過程中的所見、所感。小作者觀察仔細全面,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使日記內容更加生動形象。日記格式正確規范,內容充實,是一篇值得同學們學習的好習作。例文3:(出示課件23-28)讀一讀這篇短文,讀后小組交流,這篇文章哪些地方值得我們借鑒?預設:(1)初識草娃娃,對草娃娃從上到下進行了描寫,突出其呆萌、可愛的特點。(2)恰當地運用比擬人的修辭方法,語言生動形象。(3)按照時間順序去寫,條理清晰。(4)結尾抒發感情,寫出了自己的感受,表達了對草娃娃的喜愛之情。總結(出示課件29):小作者觀察了草娃娃的一生,由于時間跨度較長,小作者按時間順序,用六則日記記述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