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養豬水平與國外相比的差距_第1頁
我國養豬水平與國外相比的差距_第2頁
我國養豬水平與國外相比的差距_第3頁
我國養豬水平與國外相比的差距_第4頁
我國養豬水平與國外相比的差距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我國養豬水平與國外相比的差距我國城鄉居民肉類消費結構與生產結構的比較(2001)2豬肉比重%牛羊肉比重%禽肉比重%城鎮居民消費61.717.820.5農村居民消費711118全國平均消費66.81419.2全國生產結構65.913.720.43我國的養豬生產1.悠久的養豬歷史在一萬年前,已將獵獲的野豬馴化成家豬。七千多年前飼養管理明顯改善。中國文字“家”,從象形的意義上說明了這一點。距今二千年前,已育成外形肥壯的豬種。據廣州古墓出土的西漢(公元前206~公元24年)和東漢(公元25~220年)陶豬形象可見,古廣東豬是頭短寬、耳小而直立,頸短寬,背腰寬廣,四肢短小,鬃毛柔細,臀部及大腿發育良好。

42.我國豬種資源豐富,各具特色我國地域遼闊,各地的地形外貌、氣候特點、飼料資源、膳食習慣和社會經濟背景等千差萬別,各地選種要求不同,經長期自然選擇與人工選擇形成了許多具有優良性能、并各具特色的地方品種,有效地保存了豬品種資源的多樣性。目前世界上存在著的300多個豬的品種中,中國豬種有126個。收錄在《中國豬品種志》中的有地方品種48個,培育品種12個,國外引進的品種6個。

3.

我國豬種對世界豬種的培育有重大貢獻據<英國大百科全書>記載:“現在歐洲的豬種,是當地的豬種和中國豬種雜交而成的”。其在中國豬種條目中說:“早在2000多年前,羅馬帝國就曾引進了中國豬種,改良他們的原有豬種,而育成了羅馬豬”。達爾文說:“中國豬在改進歐洲品種中,具有高度的價值”。英美育成含有中國豬血統的豬種,對以后國外一些新品種育成甚至我國豬種的改良均起了一定的作用。近年來,西方國家也引入中國地方豬種,力圖利用中國豬種的高產特性來改良外國豬種。太湖豬為當代的稀世之寶。54.中國養豬生產歷程經歷了漫長的歷程:解放前沒有得到很大發展,解放后,養豬發展經過了五個不同時期:20世紀50年代“養豬為過年,養鴨換取油和鹽”;20世紀60年代“養豬不掙錢,零錢換整錢”;20世紀70年代“豬多肥多糧多,一人一豬,一畝一豬”;20世紀80年代,“養豬不掙錢,回頭看看責任田”;20世紀90年代至今,現代化養豬業興起,“三高農業”加速了養豬業發展。養豬學6表格:發展速度2004.1養豬學75.現階段我國養豬生產的特點(1)生產以千家萬戶小規模為主(近80%),大規模及適度規模發展較快。(2)區域化生產明顯。從沿海發達地區向中西部移動,10個養豬大省占全國產量的63%之多。(3)居民以消費鮮肉為主,加工產品為輔。在肉類中占67%,且多為鮮肉,加工占15%左右。(4)豬肉出口占總產量不大,主要是港澳地區。8表格9106.我國養豬生產的現狀:四個世界之最:

存欄總數;屠宰商品豬總數;豬肉產量;豬品種資源。養豬方式:正從傳統落后的自給型向商品型、脂肪型向瘦肉型、分散型向集約型,粗放型向現代化、集約化生產經營型過渡。其中加大科技投入是關鍵。

我國養豬生產水平的變化11年份存欄量(千頭)出欄量(千頭)豬肉產量(千噸)平均胴體重(kg)出欄率(%)

?存欄豬年產肉量(kg/頭)1989-91361,621309,70522,85473.88663.220002001422,563457,430519,772549,36740,31441,84577.676.2122.412395.099.0127.養豬生產存在的問題(4低1高+1不合理)(1)存欄數多而出欄率低;出欄率=全年出售商品豬頭數/年初存欄數出欄率是衡量母豬年生產力、肉豬生長速度和產肉率以及設備利用力和經濟效益的重要指標。89-91年,出欄率86%;92年達95.28%(世界平均109.47%),英國達190.47%;2001年我國平均達123%(世界平均125%)。反映我國養豬生產水平逐漸接近世界水平,生長緩慢、飼養期長、設備利用率和經濟效益低等問題逐步得到改善。但同發達國家相比仍存在較大差距。(2)出欄肉豬平均胴體重低。平均胴體重是肉豬的單產指標之一,我國76公斤/世平78公斤。(3)胴體脂肪率高而瘦肉率低。我國地方豬種產脂肪能力強而產瘦肉能力較低。用豬生產脂肪是飼料資源的浪費,肥多瘦少的豬肉對人體健康也有害。13表格14(4)生產成本高,生產效率低。廣東大型豬場的料肉比3.4-3.5:1,我國其它地方為4.5:1,生產單位產品耗時多;國外由于機械化、自動化、集約化生產,生產效率高。(5)豬糧比價不合理。豬糧比價:活豬出欄單位重量收購價格與糧食價格比例。我國長期以來為1:5,而發達國家為1:10,從而保證了養豬生產者有得可圖和生產的持續穩定發展。15168.造成原因分析:豬種質量低:種豬資源豐富,但豬種培育程度較低,生產性能相對較差。疫病控制不力:傳統的養豬沒有嚴格的防疫措施。科學化經營和技術管理有待加強:科學養豬技術和現代化管理沒有普及應用到生產當中。國家對農業的政策及引導也會產生大的影響。

9.對策和發展趨勢對策:生產水平低,應依靠內涵擴大再生產,依靠科學技術,走可持續發展之路,走規模化、產業化之路,向高產、優質、高效的方向轉化。發展趨勢:專業化生產和集約化經營;提高肉豬的生產性能;提高種豬的繁殖力;動物保健和環境保護;提高養豬的經濟效益。17國外生豬先進養殖化概況隨著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光纖和衛星通信技術為特征的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當代世界經濟正在由工業化時期進入信息化時代,現代信息技術也正在向各個領域滲透。尤其在畜牧業中,信息技術將上升到重要的地位。其整體趨勢是,生豬養殖戶數減少,生產規模逐漸擴大,養殖模式逐漸走向集約化、工廠化。目前,在世界生豬養殖行業中,荷蘭、美國等國處于領先地位。18荷蘭國土面積并不遼闊,但其生豬養殖業卻很發達,尤其是對母豬的飼養與管理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到1996年,荷蘭已經擁有24000家豬場,養豬業總產值為7566萬荷盾,占整個農業總產值的55.1%。荷蘭全國共有32家屠宰場,年屠宰生豬2000萬頭,其中75%的生豬都會出口,位居世界首位[1]。美國也是已經走上現代化生豬養殖道路的國家,2007年,全國有繁殖母豬609萬頭,出欄肉豬1.07億頭,產肉984.3萬噸。生豬存欄6050萬頭,僅次于中國,居世界第2國外生豬先進養殖化模式荷蘭Velos智能化母豬管理系統自動供料自動管理自動數據傳輸自動報警19美國全自動種豬生產性能測定系統FIRE系統完全是通過被動方式獲取測定數據,系統在獲得測定豬采食量和體重數據時完全不干擾測定豬的正常生活方式,因此所獲得的測定數據非常接近于實際生產狀況下的豬生長模式。FIRE獲得的測定數據可以認為是實際生產狀況下發生的生產數據,FIRE的測定數據也可直接用于生產實際,如種豬選擇或選育、或用于計算生產中豬生長發育曲線。20使在分階段飼養中飼料轉換更有效對不同體重的豬喂以不同營養的飼料,這樣可以使體重較輕的豬增加生長速度,對體重較大的豬則追求更好的飼料報酬。養豬學21自動分階段飼養系統豬場溫度控制系統

RFID系統自動分階段飼養系統還提供了豬的生長曲線,管理員可以獲得各欄的平均日增重數據,由此可以預計達到出欄體重的天數和頭數,為經營銷售工作做好長期或短期的計劃。根據各欄平均日增重數據,可比較不同豬欄之間或不同豬舍之間的平均日增重,判斷飼養管理水平,研究豬的行為以及環境因素對豬重量的影響。自動分階段飼養系統能夠幫助篩選出體重更一致的出欄豬。因為在由屠宰場定價系統中,送宰的生豬在體重上越一致,其價格就越高。

豬場環境監控系統可以實現在任何地點任何時間控制通風系統,也可以遠程監視和調節多豬場的制熱、制冷和空氣循環。可完成日夜之間和季節之間的自動調節和過渡,能自動對豬場溫度、濕度、空氣質量進行控制和管理,無須費時費力的人工介入。22目前豬的傳染病防制和發病現狀及特點我國規模化養豬單位增多,生產規模較大,養豬數量多,豬及產品流通渠道多而頻繁,有利于豬的疫病發生和傳播;其次,很重要的一點,養豬經營主體多元化,規模化豬場和個人擴大生產,外出引種,忽視防疫工作,特別是廣大的個體養豬戶,普遍存在忽視疫病防制工作的傾向;第三,我國對疫病的防控基礎比較薄弱,防疫、檢疫、監測手段不夠健全和完善,基層防疫隊伍不穩定,也缺乏大規模控制疫病的手段和經驗;第四,我國養豬的規模和體例很不相同,差異較大,除有規模化的養豬方式外,廣大農村仍以散養為主,總的來說養豬業總體條件較差,由于這種規模化和散養并存,規模化豬場除了要防止本場疫病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